第4章 (4)
作就有點不一般。
方宇豪和譚嘉偉當即改變策略,鬧着要算上他們一份。
柯彥斌揉了揉額頭,就知道帶這兩個家夥過來沒好事,這不,麻煩就來了。
“你倆想好了?可別到時候後悔。”
“不就一個小公司嗎?這點錢出得起。”方宇豪不甚在意地說道,譚嘉偉也點頭同意。
“蘇立航,那就再加兩人?”柯彥斌本想直接定下,随後一想,這不合适,公司主要人員蘇立航還沒發話,他不好随意定案,不過話中那意思再明白不過。
蘇立航跟柯彥斌做了四年同學,對他的性子還算了解,這個大少爺我行我素慣了,能征詢他的意見已經是一大進步,不過為人卻是不錯,否則蘇立航也不會自讨苦吃,找他來幫忙。
“沒問題。”
見蘇立航同意兩人加入,柯彥斌臉部線條頓時柔和了一些,轉頭對其他人說道:“親兄弟明算賬,王律師,現在情況有變,你先把之前拟好的幾種方案跟他們說一下,之後再考慮資金投入和股份分配。”
資料只有一份,蘇立航三人輪着看,随後挑出一個方案,再在上面增減一些條款後,最終敲定,重新拟了合同後,簽下四人大名,墨軒公司正式成立,就差去工商局注冊。
當天下午,柯彥斌一行帶着從蘇家拿的海鮮和蔬菜返回北市,随行的還有蘇立航。柯彥斌三人人脈大都在北市,蘇立航在衡陽縣也沒什麽關系,對于将公司總部設在北市,并無意見。
跑各種手續并不用蘇立航他們出馬,自有人幫忙搞定,蘇立航就靜等着在各種文件上簽字,不出幾天,一個新鮮出爐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執照便躺在他手中。
蘇立航把玩了一會,便放下,公司法人不是他,這是一早就商量好的,經營也不用他管,他就是個拿錢供貨的懂事,股份在他據理力争下,另簽了一份合同,目前他跟柯彥斌各占百分之三十,方宇豪跟譚嘉偉一人占百分之二十,一旦他提供的貨源品質上升到合同上标明的程度,他占有的股份将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剩下四分之一歸柯彥斌,另外百分之三十五由方宇豪跟譚嘉偉兩人平分。
送走蘇立航後,柯彥斌三人聚在一起。
“彥斌,蘇立航只提供貨源,渠道和資金都要我們出,甚至連後續投入也只算我們三人,你怎麽答應這個分配方案?”譚嘉偉眼裏滿是探究,難道他跟方宇豪之前想的沒錯,這裏面還有他們不知道的內情?
“明知虧本的生意,我會做?”柯彥斌反問。
Advertisement
“快說說,公司都開了,總不能把我跟嘉偉都瞞在鼓裏吧?”方宇豪這次可也出了不少血,多年積攢的零花錢花出去大半,這要是都打了水漂,對他生活雖沒什麽影響,那也不是說扔就扔。問題是他注資三百萬,占總注冊資金百分之三十,拿到手的股份卻只有百分之二十,要說沒點疑惑,那不可能。
蘇立航看起來很好說話,在這上面卻是半分不讓,更讓人絕倒的是補充協議,他要真做到了,他們的股份還得再往下砍幾個百分點,不知蘇立航哪來的底氣,偏偏柯彥斌答應了。
方宇豪跟譚嘉偉都不是蠢人,自然知道柯彥斌會同意,裏面定然有他們不知道的緣由,至于柯彥斌跟蘇立航關系過鐵,柯彥斌願意無償幫助,這一點方宇豪跟譚嘉偉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就像他們之前想的那樣,真要如此,直接借錢給蘇立航就行,完全不用柯彥斌親自出馬。
“你們沒覺得這幾天精力特別旺盛,玩一整天都不累?”柯彥斌自然不會打沒把握的仗,蘇立航提供的食材味道還不錯,卻也沒到非他不可的地步,市面上專門經營綠色環保食材的公司并不少,若只是這樣,他沒必要把蘇立航綁在公司上,直接同他拿貨便是。
“有嗎?”方宇豪本身精力就非常充沛,一時間倒也沒察覺出異常,不由看向坐在邊上的譚嘉偉。
“有。”譚嘉偉非常肯定地說道。他身體不如方宇豪,這幾天感覺格外神清氣爽,之前并沒往這方面想,現在經由柯彥斌這麽一說,立刻意識到這或許跟這些天吃的東西有關,不由将目光轉向柯彥斌,眨也不眨地盯着他。
方宇豪也收起玩鬧的心态,視線落在柯彥斌身上。
“別這麽看我,瘆得慌。”柯彥斌立即別開視線,随後仿似不甚在意地說道,“也沒什麽大作用,就是擁有類似永葆青春的功能,不過效果差了許多,有效時間大概是一個禮拜,過後便大打折扣,只比一般綠色環保食材略好一些。”
“這還沒什麽大不了?”方宇豪差點跳起來。這可是食物,不比藥膳之類,可以天天吃,那跟永葆青春有什麽區別?
“你想多了,也就當天吃效果最好,過後一天不如一天,再說,食材有限,就那麽點,恐怕連我們三家都不夠分,這事不好處理,你們趕緊想辦法。”柯彥斌有點犯難。
“現在上頭亂糟糟的,這事暫時不宜公開,先當綠色環保食材經營,等局勢穩一點之後,再将這個消息改頭換面散出去。”譚嘉偉比較冷靜,斟酌再三後提出意見。
柯彥斌瞥了他一眼:“呦,你倒是跟蘇立航想到一塊了,不愧為華大高材生。”
譚嘉偉沒搭理他,只要沒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誰都清楚在目前這種局勢下,該怎麽做。現在是宜靜不宜動,他們消息還算靈通,原生動植物資源正在源源不斷輸送入天伽聯盟用以償還購買先進科技欠下的巨額債務,目前市場上沒有多大反應是因為國家在有意控制,時間長了,這些端倪總會被人察覺,等到連平民百姓都知道了,便是新政策出臺的時候。
他們三家雖然背後能量不小,現在這個時候冒頭一樣會成為衆矢之的,能不能保住墨軒還真不好說,實在不行,就等食材功效減弱至只比普通綠色食材稍好,檢測不出任何異常,再往外銷售以策安全。
見這麽重要的事情柯彥斌都沒有瞞着他們,方宇豪跟譚嘉偉便清楚接下來該怎麽做。看來暫時不能給家裏透風聲,不然以後恐怕跟柯彥斌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第 11 章
柯彥斌這邊忙着尋找公司駐地,那邊蘇立航跟着一輛生鮮運輸車回到蘇家灣,一家人當即忙碌起來,将海鮮和蔬菜裝了滿滿一車,才将存貨清了大半。
運輸車沒有停留,一裝滿便當即返程。
姜燕手中拿着一沓錢,激動得說話都有些哆嗦:“小航,咱家那些菜真能賣這麽多錢?”
“這不正握在您手裏嗎?”蘇立航此刻臉上喜色也遮掩不住,不說海鮮,就連家裏的蔬菜也賣了個好價錢,比平日裏批發價高不止一倍。
這倒不是賣價有多高,而是往日批發價太低,旺季很多菜恐怕連一斤一元都賣不到,墨軒又是以綠色蔬菜購入,價格自然不錯。
“小航,這錢你拿着。”蘇大全做主将海鮮收入推到蘇立航面前,這些本就是大孫子所賺,怎麽分配看他自己,他們這些做長輩的看着就行,反正以蘇立航的為人,不會不管家裏。
若說蔬菜是以幾塊錢一斤賣出,那蘇立航捕撈的海味均價就在十塊錢往上,一噸海鮮足足賣了将近三萬塊錢,三沓錢擱手裏分量都不輕。
蘇立航沒有推拒,自己拿了兩沓,将剩下一萬塊錢推到姜燕面前:“媽,家裏還有欠債,先拿去還一部分,剩下那些你們不用管,我來還就行。”
姜燕張了張嘴,最終沒有反對,算是同意大兒子的做法。
“媽,以後家裏不用再這麽省吃儉用,日子只會越過越好,該吃吃,該喝喝,不要浪費就成。”蘇立航不忘叮囑一二,爺奶爸媽都上了年紀,早年日子又過得清苦,身體大毛病沒有,小病小痛不少,得好好調理一番才行。
“好,好,都聽小航的。”蘇大全和陳芬眉開眼笑,樂得嘴都合不攏。看來大孫子是真出息了,即便離開學校,一樣能有一番作為,這才叫頂天立地,而不是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這樣的人只能祈禱他一輩子順風順水,否則終有一天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貨一到柯彥斌三人手上,立即每樣取一些送檢,之後着人包裝分封好,一部分拿回家,更多的則是送給三家親朋故友以及一些關系戶合作商。
這批貨本來就沒打算賣,送人是它們最好的去處,就算多數功效已經減弱到跟普通綠色食材沒多大區別,也更優不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他們看不上這些,也會看在柯彥斌三家的面子上賣給他們一個人情,從而多多光顧即将開業的墨軒。
柯彥斌提前給柯震山打過招呼,讓他對此保密。
柯震山一聽那叫一個高興,當即跟小兒子談條件,好說歹說總算蹭到三個菜。一想起兒子做的美味,柯震山肚子裏的饞蟲都被勾出來,為岳父當初拉下臉面,即便耍無賴也要逼着小兒子學廚的做法點了三十二個贊。
“太太,這些是墨軒讓人送過來的,中午要做嗎?”
“墨軒?”
“送禮的人說是柯家、方家跟譚家三家少爺合資的綠色食品公司。”
“都有什麽?”
“就一些家常菜,青菜、梭魚之類。”
“既然是特意送過來,那挑好的做兩樣端上來。”
“是,太太。”
很快便到了飯點時間。
“跟其他菜沒什麽差別,甚至還略有不如,怎麽那三位有閑心開公司,不會是鬧着玩吧?”沒嘗兩筷子,已到中年,卻因保養不錯,極具成熟風韻的美婦人便不再光顧,對墨軒也沒了一開始的好奇。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每餐食用綠色食品完全不在話下,墨軒送過來的食材還算不錯,卻也沒有多出挑,這還是其次,最主要是品種問題,送過來的大多都太過普通,并不被他們這樣的人家放在眼中。
同樣的事情不獨發生在中年美婦一家,有些甚至連餐桌都沒上去,當然,也不乏将菜用完這人。大多都反應平平,會拿來佐餐,還真就看在柯彥斌三家面子上,只有極少數是真心喜歡。
柯彥斌他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要有人賣他們面子,墨軒就能開起來,現在他們不求賺多少,當務之急是将墨軒這個牌子經營起來,以後再上好東西,便能事半功倍。至于送出去的禮都進了誰的嘴,他們可管不着,就算扔進垃圾桶,只要不是當着送禮的人這麽做,他們也無所謂。
既然公司名頭已經打出去,那就不能老是借用家裏的人手,柯彥斌三人分頭行動,很快,公司駐地選定,在北市三環外,四環內,地方不算多好,倒也沒有多偏僻。
墨軒雖為食品公司,目前卻只有一間生鮮超市,因客戶定位不同,裝修迥異于普通超市,一看就讓普通工薪階層望而生畏,連進去瞅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柯彥斌三人卻沒丁點反應,還覺着這樣不夠高大上檔次,可惜資金有限,攏共就只有一千萬,他們得省着點用,不能胡亂揮霍。
“張叔,這裏就交給你負責。”柯彥斌站定,對于張萬願意留在這麽一家無名小店幫忙,他不是沒有疑惑,不過一想到這是外公的嫡系人員,倒也沒了猜忌,“要是幹得不愉快,跟我說聲就成,找到人手你随時可以走。”
“好。”張萬很樂意接受柯彥斌的建議。一朝天子一朝臣,墨軒是柯彥斌第一份真正的産業,自然要培養自己的心腹,他這麽個人夾在中間,恐怕落不着好,還不如識時務地先幫上一把,将墨軒打理妥當,再交給其他人,到時候對段老也能有個交代。
開業那天,墨軒非常熱鬧,菜可以放着不吃,柯彥斌三家面子卻是不能不給,花籃幾乎排到馬路上。不過來的都是小輩,柯彥斌三人并沒什麽不滿,他們三人的分量明顯還不夠,不足以請動各家當家人。
蘇立航沒去,這種場合他不适合露面,免得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津津有味地看着墨軒開業儀式現場直播,家人就圍坐在他身邊,一個個都張大了嘴。
不要說蘇大全等人,就連蘇立航也沒想到,柯彥斌三人能量如此之大,開業典禮竟然辦得這麽盛大。
“小航,這上面擺的真是咱家的菜?”陳芬臉上寫滿了驚訝,一把把時蔬被精致包裝起來,不像是在賣菜,瞧着更像是在賣禮品。
“是,要是賣得好,以後進價還會往上漲,家裏還能多些收入。”蘇立航故作鎮定地說道。柯彥斌三家背後能量顯然超出他的預計,也虧得他對柯彥斌還算了解,不然他可真不敢跟這樣的人家打交道,說不定公司什麽時候就合法成了別人的,他有冤都沒處申。
墨軒采取限量銷售模式,第一天銷量很好,只參加開業典禮的來賓就将當天的量給消耗完,第二天營業額立刻縮水,第三天更差,賣不完的那些蔬菜直接被柯彥斌三人內部消化,至于海鮮,只要不死,就一直這麽放着。
“彥斌,要不讓你爸給你找找銷路?再不然直接送到你外公那,總不能天天都拿回家吧。”柯彥斌母親段晴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将心裏的打算說出口。
“怎麽,不好吃?”柯彥斌擡頭,眉頭微蹙。
“還行吧,就是比家裏吃用的差點,嗯,就差一點點。”段晴斟酌着如何在不傷害小兒子顏面的基礎上,将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
“大哥,你也這麽認為?”柯彥斌目光轉向悶頭吃飯,一言不發的柯彥文,之後掃過在座其他人,“你們也都這麽想?”
柯彥文頭也不擡:“我無所謂,吃什麽不是吃,彥斌拿回家的也不差多少。”
柯震山就更沒有意見,要不是已經答應小兒子要保密,他巴不得把消息傳出去,然後天天吃這些,雖品種尋常了點,那效果卻是杠杠的,即便大多細胞活性已經趨于正常,連着幾天下來,他依然感覺身體輕快了一些。
可惜,這話柯震山不能說,憋得那叫一個難受,只得給小兒子投過去一個控訴的眼神。
柯彥斌權當沒看見,只盯着其他人,見沒人說話,他便知曉大家的想法:“明天開始,我會少拿一些回家,爺爺他們那邊也減量。”
柯震山想阻止,卻不知道該怎麽說,只好陰着一張臉生悶氣。
不光柯家如此,方家跟譚家也出現類似的場面,區別只在于程度不同。
“彥斌,一定要這麽零售,真不直接供貨給酒店?”譚嘉偉有些想不明白。
這事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量大可能比較麻煩,一天幾百斤,三人完全能找到渠道消化,不說方家和譚家,光柯彥斌外家段家就完全吃得下。
“行吧,下午賣剩的菜我找人送到我外公主廚的酒店中。”柯彥斌想了下,接受譚嘉偉的建議,銷量不好他不在意,墨軒生鮮早晚會出名,但東西不能浪費,降價出售那不可能,只能另想辦法,段家酒店倒是一個好去處。
柯彥斌其實也沒什麽想法,他只是秉着有緣者得的原則,畢竟蘇立航提供的生鮮是好東西,他們三人都心知肚明,若這樣都還要賣力推銷,實在有點降低墨軒這個品牌的格調。
至于張萬等人,其實負責的是開拓公司其他業務,譬如找其他符合要求的供貨商,拓展銷路等,唯一以墨軒這個公司名直接命名的品牌,即蘇立航提供的貨物,則直接歸董事會管,他們只要執行上面的方案便行,不用胡亂拿主意。
蘇立航不知道柯彥斌三人是怎麽解決的,反正十幾天後銷量重新回升,他便丢開不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說好了經營不歸他管,他便沒插手的意思。
這些天蘇立航一直在研究黑液,外星人流出來的消息不多,但在網上搜索一番,也能找到三瓜倆棗,據說天伽聯盟太空戰士不是一般的身強體壯,或許黑液出現不是偶然,其他地球人也有可能擁有類似的能力,再不濟,也得擁有在太空中戰鬥的體質,否則地球聯盟就算有天伽聯盟庇護,恐怕也很難在宇宙中立足。
☆、第 12 章
一開始蘇立航便将自己定位為生鮮供應商,只不過有賴于黑液的功勞,他得以跟柯彥斌他們合作辦公司,否則就算他跟柯彥斌是同學,是關系還不錯的朋友,也不大可能走到一塊。
起先蘇立航或許還不這麽想,等看到墨軒開業儀式後,他便明白他跟柯彥斌是兩個世界的人,至少目前是這樣,想要平起平坐,必須拿實力說話,光自己這麽認為沒用,有的是人戴有色眼鏡看他。
蘇立航不在乎流言蜚語,但他要考慮家人的感受,好在他沒在墨軒開業儀式上出現,這個麻煩暫時找不上他家,至于以後,想來真到了那時,他家情況定然有所改善,怎麽也會比現在就曝光在大衆面前要好。
黑液雖然好用,可惜蘇家灣漁業資源貧乏,捕撈上來的都是一些尋常海産品,鮮少有珍馐美味,自然價格也就那樣。不過話說回來,縱使這般,賣給墨軒的價格依然要高出小縣城批發價一大截,不過才一個多月,蘇家人就大變樣,瞧着比以往有生氣許多。
“媽,家裏債還完了,剩下那些,拿部分出來去縣裏采購,各種家裏用得着的都買上一些,叫爸一起去。”蘇立航沒有明說,最近物價上漲明顯,尤其是食品,價格已經比他離校時漲了起碼兩成以上。按這個速度漲價下去,恐怕翻倍指日可待,現在存錢遠不如購入實物,他之前的猜測怕是要成真,到時候天然農産品恐怕不是人人都吃得起。
“好。”姜燕沒問為什麽,東西漲價大家有目共睹,每家都或多或少買了一些日常用的物品備在家裏。
就是這次物價變動比較奇怪,并不是全線看漲,有部分甚至還掉價嚴重,特別是電子類産品,據說不少廠家已經停止生産新産品,現在賣的都是以前的庫存。
聰明人不止蘇立航一個,物價上漲幅度這麽明顯,除了國家在收購之外,還有其他消息靈通人士的參與,以及跟蘇立航一樣,出于本能或根據一些蛛絲馬跡跟進。這還是在國家控制之下,要是沒有國家出手幹預,物價早就飛漲,遠不止上漲兩成這麽簡單。
蘇立航比家人了解更多,現在食品進出口規模大幅度削減,這可跟國內物價調控不同,那是真有暫時完全停止貿易的跡象,只是為了不讓失業人口進一步增多,導致國內局勢不穩,這才放慢速度。
當初蘇立航還詫異,失業率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為何國家還這麽安定,後來等他回到家一問才知曉,原來國家承諾早則三個月最晚半年之內生産恢複正常,到時候暫時歇業在家的人大部分都能重回崗位,至于具體做什麽,那就不得而知。
蘇立航估摸着,這些人多半會被新生行業消化,譬如艦船制造、新通訊器生産、懸浮車制作等等,想來到時候整個地球都會大變樣。
“爺爺,短時間內不能再在蘇家灣捕撈,要不然部分漁民生活沒法支撐。”蘇立航只這麽一說,蘇大全等人便明白他話中潛藏的意思。
雖說海水不停流動,蘇家灣海域除非污染太嚴重,否則總會有魚蝦蟹從其他地方跑過來,但太過頻繁捕撈,就會出現一時回補不過來的狀況,蘇立航在蘇家灣長大,大部分村民都挺友善,他不能光顧着自己。
“小航,你考慮好了?”蘇大全努力使自己臉色保持正常,不讓擔憂寫滿眼底。
或許真是年紀大了,小兒子一走,他連出海的勇氣都沒有,也禁止兒孫這麽做,只是孫子已經大了,他攔着大兒子沒事,畢竟就一人,不說他自己,就連兒媳婦恐怕也會阻止,甚至連大兒子本身也要掂量一下,家裏沒了他這個頂梁柱只怕會更困難。
但孫子不同,孫輩一共四個,外加一個外孫女,阻止得了一時,阻止不了一世,老這麽壓着不行,搞不好會适得其反,彈壓久了,反彈力度會更大,結果可能不是他願意看到的,與其讓他們不管不顧,還不如逐步放開限制,有他跟兒子媳婦盯着,總好過孫子孫女偷偷摸摸行動。
這個問題蘇大全早就想過,本來還只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并沒放在心上,直到蘇立航回家,這事情他便不得不考慮。果然,這才過去一個多月,大孫子便提起這個話題。
“嗯。”
蘇立航回答得很鄭重,這讓蘇大全認識到這事已成定局,再無轉圜餘地,雖說早有心理準備,依然猶豫良久才應下。
“爺爺,現在科技這麽先進,只要做好防禦措施,就算碰上大風大浪,出事幾率也不大,再說,我的運氣一向很好,我也不去深海,就在蘇家灣幾百裏內活動,想要出事可不容易。”蘇立航知道爺爺他們擔心的是什麽,忙出言安撫,“爺爺,你看,最近幾年咱村裏就再沒出過事,他們出海可比我要遠,您和奶奶爸媽就放寬心,不會出事的。”
“行,那就這樣,你自己注意安全便是,天氣不好不準出海。”爺爺一錘定音。
“聽爺爺的。”蘇立航哪有不答應的,他可不想白白把生命交代在大海上。
既然做了決定,蘇立航當即便采取行動。他先去找船東租了一條小型拖船,之後便是找船員,這些他不太懂,便跟在蘇大全和蘇海後面觀摩學習。
“喲,蘇大全你這個老家夥總算舍得讓家裏小輩出海了?”張松眼中滿是驚訝,十年,整整十年蘇家人都沒離開過蘇家灣,最遠也就比去礁島遠一些,還只限于蘇海,孫子他可看得緊,蘇立航去礁島都還這十年來是頭一次。
蘇大全沒理他,直接說明來意:“張松,小航過幾天要出海捕魚,想請你上船做工,工錢就按市價來。”
“出一趟海可不容易,光船租、油料錢和工錢就不少,你們可想好了?”張松收起玩笑的态度,有心勸說一二。要知道蘇立航可是新手,剛開始可不得依仗像他這樣的老漁民?可要是能做到次次收獲頗豐,那他也不用還是個老漁民,早就自己買船搭建起一支船隊,混得風生水起。
“放心,不會少了你的工錢。”聽聞此言,蘇大全樂得眼睛都眯起,之前的愁緒不再,竟然開起老夥計的玩笑。
張松翻了個白眼:“行,那就算我一個,對了,記得多找幾個年輕人,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幫忙看魚群還湊合,要我像大小夥子那樣我可做不到。”
“誰也沒指望你這個。”蘇大全起身告辭。
蘇立航緊跟其後,他知道張松跟他爺爺關系不錯,但那是爺爺的人脈,現在就看他能否把爺爺和他爸的人脈歸為己有。
蘇家爺孫三個接連走了好幾家,沒有一個不答應的,那是因為這幾家跟蘇家關系好,接下來那些,就得看運氣,有些是工錢沒談攏,有些則是不看好蘇立航,出一次海起碼好幾天,要是因此錯過其他可能長期合作的老板,可不就後悔都來不及?
見蘇立航被小看,蘇大全和蘇海面色都有些不好,蘇立航卻不在乎這些,爺爺和爸自是看他哪哪都好,別人不一樣,他就一毛頭小子,家裏下蝦籠魚簍別人知道,但他們不清楚收獲到底如何。
蘇立航可是把這捂得很緊,只把留着自家吃的魚蝦露在大家面前,至于每天都有貨車來提貨,村民自動以為是過來拉蔬菜,外帶捎帶上不多的漁獲。
在這種情況下,對蘇立航能力不信任實屬正常,并沒什麽好抱怨,蘇立航把這話一說,蘇大全和蘇海面色好了一些,但心裏仍有些不忿,蘇立航只能當沒看到。
“爺爺,爸,剩下那些人手我自己找就行,現在村裏閑置勞力那麽多,多找幾家總能找齊。”
“行,那就這麽辦。”蘇大全應得很幹脆,當即帶着蘇海回家。以後都是年輕人的天下,蘇立航是得多練練,他們這些做長輩的盡快放權比較好。
蘇立航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上高中前,那可是村裏孩子王,高中之後才少了往來,直至大學,大部分兒時夥伴都沒再聯系,但往日一起玩的情分可不會那麽容易消散,先不說他上大學之後也沒有斷了聯系的幾個死黨,光其他玩伴就足夠他選擇。
“嬸子,陳生在嗎?”蘇立航敲響虛掩的院門。
“是立航啊,阿生在呢,快進來。”劉嬸将人領進家,轉頭便大喊一聲,“阿生,立航來了,趕緊下樓。”
“來了。”陳生話落,樓梯處便傳來噠噠的聲響,“小航,找我什麽事,去玩嗎?”
“我要出海,找你當船員。”蘇立航笑着說道,還在陳生肩上捶了一拳,“都胖了,得趕緊運動一下。”
“行啊,正閑得長毛,什麽時候出發?”陳生立刻來了興趣,現在工作極其不好找,試過幾次都碰壁後,他索性歇在家裏,頂多等上半年,相信國家不會食言,如今有事情做,出去放放風也不錯。
“不是游玩,是正經出海捕撈,不讓你白幹,給你開工錢。”
“這個随意,反正也沒事情做,要是有賺,看着給就行,虧了,我那份就算了,不過夥食你得包了。”陳生顯然沒将這些放在心上,權當是出海玩樂。
兩人鬧了一會,蘇立航便告辭,他還有事要辦,之後他去找了陳少東,也很爽快應下,再找了幾人,出海船員人數便湊齊,就等那天到來。
☆、第 13 章
兩天後,蘇家人站在小碼頭上,目送蘇立航乘坐的漁船離開。
為了保證出貨量,黑液蘇立航一直省着用,好在黑液效果能持續七天,就是越往後效果越差,但分三天使用功效減弱不算太明顯,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蘇立航早就有出海打算,準備工作做得很齊全,潛水服都買了兩套,現在剛六月初,水溫還有些涼,但活動開手腳,下水應該不會出問題。
蘇立航站在甲板上,海風吹得衣服獵獵作響,發絲淩空飛起,入目全是翻湧的海浪,切實體驗了一把什麽叫乘風破浪。
船長室。
“老張,你對這次出海怎麽看?”餘立眉頭微擰,顯然對前景不看好。
“希望能好吧,不都說新手手氣旺嗎,希望蘇家小子也是如此。”張松語帶不确定地說道,想來這話是他安慰自己。魚群并不那麽好找,随便下網收獲就不好說了,他會盡量幫着賺回油費和租船費用,否則太打擊人信心,還有沒有下一次都還兩說。
最初一天,蘇立航沒有出手,任憑張松幾個老師傅選擇下網地點,收獲不算差,卻也不算好,平平常常,只能賺個成本,想靠此發財,難。但對于蘇立航這樣的新手來說,已經不錯,不虧本就是好事。
第二天,蘇立航直接找到張松:“松伯,找個魚群最常出沒的地方,不拘哪種。”
張松話到嘴邊,最終咽了回去:“好。”
很快,船便轉向,朝魚群出沒地駛去。
“這裏最近,常見種類是墨魚和華氏對蝦。”到地方後,張松一邊讓人減慢船速,一邊對蘇立航解說情況。
“這附近哪種最多?”蘇立航在心裏盤算一番,發現還挺麻煩,墨魚是軟體動物屬貝類,華氏對蝦屬節肢動物對蝦屬,屬于不同物種,除非用原始黑液,否則就只能分批捕撈,為了使效益最大化,自然是探清楚狀況之後再下餌比較好,黑液不多,他可不能浪費。
張松看着水下攝像機傳回來的影像,結合自己的判斷,說道:“對蝦比墨魚要多,還有一些零散魚類,只是密度不大,下網收獲恐怕不豐。”
“行,就這,不過先別急着行動,把特制餌料固定好再下拖網。”蘇立航抛下這句話,便回他自己的艙室開始配置餌料,黑液起到的作用瞞不過去,還不如大大方方改頭換面拿出來用。
沒一會,餌料便配置好,蘇立航将其放在特制的镂空裝置中,交給船員,接下來便沒他什麽事。
說來,這不是蘇立航第一次這麽做,他該習慣才對,但真正遠離蘇家灣還是頭一回,要說沒半點緊張,那不可能。
蘇立航站在甲板後面,看着船員不停忙碌,先将餌料裝置在拖網上找位置纏好,之後便将拖網放下去,随後張松按照蘇立航的意思,船只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繞S形前進。
張松目不轉睛地盯着屏幕,一開始情況不明顯,他沒有發覺,到後來,已經能明顯看到蝦蟹之類朝船只靠近,不,應該說是朝拖網靠攏。他不由往艙外看了一眼,對于蘇立航提供的餌料充滿好奇。
現在科技先進,各式各樣的捕撈方法應運而生,用餌料吸引某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