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眼看即将開學,蘇家人正為三個孩子做上學前準備,家裏多年不響的廣播突然傳來陣陣刺耳的噪音,打斷了他們的興致。
衆人面面相觑,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廣播,皺着眉各自若有所思。
“喂,喂,能聽到嗎。”
“村委會這邊能,別家就不清楚。”
“沒事,我先播一段消息,遺漏的那些等會再通知。”
“蘇家灣各位聽好了,晚上九點整請務必收看中央一臺,國家有重要消息發布。再重複一遍……”
蘇家消息最靈通的便是蘇立航,蘇大全等人齊齊轉身目不轉睛地盯着他瞧。
這一刻,蘇立航再鎮定,也感覺到了來自家人的壓力:“看我也沒用,我不清楚,不過我可以找人問問。”
“那還不快去。”姜燕催促得很急。
“我這就問。”蘇立航掏出手機,撥通柯彥斌電話,這次鈴聲響了半天,對面才接起。
“蘇立航?”柯彥斌神情有些嚴肅,“有話快說,我很忙。”
“晚上九點集體看中央一臺是怎麽回事?”蘇立航收起笑鬧的神态,半句廢話都不說,直入話題。
“地球同周邊星域星際航道今晚打通,還有其他很多政策會頒布,具體哪些我也不清楚,一會仔細聽,別錯過。”說完,柯彥斌便挂斷電話,看來那邊是真的忙。
蘇立航心裏一震,真的要進入星際時代,之前幾個月雖然知道地球聯盟跟外星國家建交,但感受并不深,消息閉塞一點的,甚至可能連外星人這個存在都不知道,以後地球怕是要正式跟星際聯盟接軌,真正的變革開始了。
“小航,打聽到了?”
“嗯。”蘇大全的問話将蘇立航從飄飛的思緒中拉回來,當即把柯彥斌的意思轉述了一遍。
Advertisement
“立航哥,外星人長什麽樣?”蘇舸睜大眼睛,臉上寫滿好奇。
“不清楚。”蘇立航搖了搖頭,天伽聯盟一衆外星國家光臨地球時,留下的影像只有遠景,能看出是類人生命,頭發顏色各異,具體長什麽樣卻是除了接待人員之外,誰也不清楚。若非龐大的艦隊遮天蔽日,想不注意到都難,地球人未必會相信外星人的存在。
“那等會就能看到?”蘇遠帆說話尾音上揚了至少半個八度,顯得興奮至極。
“應該吧,他們又不是見不得人。”蘇立航話中帶着一絲不确定。
等待的時光很是煎熬,蘇立航索性繼續剛才未完的活計,在他帶頭之下,蘇家其他人也忙活起來。好不容易挨到快九點,大家誰都沒心情再幹活,一致緊盯着中央一臺倒計時。
“開始了。”當倒計時為零時,蘇舸将小身子坐得筆挺,那副認真勁要是能用在學習上,相信沒有任何學科能難倒他。
“觀衆朋友們,大家晚上好,這裏是國家天文臺,請看前線記者發回的報道。”主持人話剛落,電視屏幕便轉為星空,随後一艘太空艦船躍入衆人眼簾。
“……我是記者曉陽,腳下是太空科考船,這裏是太陽系外,前方那片不時閃爍着星星點點光芒的通道便是星際航道,現在還沒正式落成,據說完工後光芒會散去,肉眼看不出區別,需要通過特定儀器才能檢測到航道入口。不過大家放心,出入口會有标識,不會讓大家迷路……”
記者曉陽洋洋灑灑介紹了一大段之後,才進入正題:“預計五分鐘後,通往天伽聯盟的星際航道将建造完畢,請導播轉接其他星際航道建設進度,觀衆朋友們,一會見。”
接下來,畫面頻轉,蘇家人如走馬觀花般看得眼花缭亂,有些跟玄天星域相接的國家在同一個方向上,便共用一段星際航道,只在岔路口建造入口跟出口,少部分則是獨立建造。
蘇立航大致算了下,星際航道不下十條,看來同玄天星域接壤的國家還真不少,地球聯盟壓力頗大。
很快,畫面又轉回直通天伽聯盟的星際航道,正如記者曉陽所說,原先比較醒目的通道口正式竣工的剎那,斂盡光芒,面前除了微弱的星光之外,找不出半點人工痕跡,直到工作人員打開一臺儀器,才檢測到航道信號,轉碼後顯示在屏幕上。
跟之前見到散發星星點點光芒的星際航道不同,屏幕上圈出了一條光怪陸離的曲面狀通道,入口很大,漸遠漸小,直至隐沒入星空中。
當大家都為之贊嘆震撼時,曉陽卻潑了一大瓢冷水,還是冰冷徹骨的那種。星際航道只是星際航行中最為廉價、速度最慢的一種,就這,已經讓地球人望塵莫及,更別說其他更快捷的交通方式。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好處,只要将一片區域進行空間封鎖,就沒人能突然從蟲洞之類的跳躍點入侵。
地球文明太過脆弱,這也算是天伽聯盟對地球聯盟的其中一項庇護政策,如今除了幾條星際航道需要防守之外,其餘暫時不用操心。當然,目前地球聯盟并沒有這個能力,星際航道守衛由天伽聯盟派艦隊負責,地球聯盟只出人監管。
蘇家人也總算見到了外星人真面目,和地球人差別不大,只是體表色澤和身形各異,有些種族比較矮小,有些種族則比較高大,地球人體形屬于中等偏下。
各國艦船更是五花八門,雖屬于同一陣營,科技發展方向卻大相徑庭,各有各的特色,并沒有因為互通有無便趨于同質化。
星際航道落成之後,緊接着便是地球聯盟政府宣告成立,地球上二百多個國家分成五大勢力,z國自是首領一方。随後便是最近五個原生星球歸屬權劃分,z國聯盟還算不錯,拿到距離地球第二近的原生星球,将其命名為朱雀。
之後各種消息更是多到把人砸得頭昏腦脹,有好的,也有壞的,譬如放開生育限制,不僅是允許生二胎,生n胎都行,甚至生多了還有獎勵,同時給予不生育者稅收上的懲罰。
這一條恐怕會讓不少z國百姓擊節贊嘆,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不是百多年就能徹底改變,秉承多子多福的人即便到了現在,也大有人在。
還有各行各業除了被淘汰那些之外都将恢複生産,另外添加了諸多大家聞所未聞的新行業,其中以星際作業者待遇最為優厚,比地球上普通工作要高出不少,這是百姓最為上心之事,多半人都被此吸引了心神。
蘇立航關注的卻不是這些,他留意到一條關于營養液營養餐不日将上市的消息。這條新聞一點不起眼,只是一帶而過,卻一直在蘇立航腦海中盤桓不去。
來了,營養食品全球鋪貨完畢,地球人就該嘆息了。蘇立航倒是希望他猜測錯誤,一想到作為大吃貨國人天天啃營養餐,他就渾身一激靈。這能忍?當然不能。可這事還真沒法鬧,是為了口腹之欲原地踏步,任人宰割,還是忍一忍,快速融入星際文明中,明眼人都知道該怎麽選擇。
蘇立航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今晚的消息對他造成的沖擊不小,反倒是小的那幾個興致勃勃,不時一驚一乍,思路被新聞報道帶着走。
等新聞結束時,已經快到淩晨,蘇舸一安靜下來,頓時上下眼皮子直打架,匆匆洗漱過後便爬上床。
其他人卻是興奮得睡不着,蘇立航也不例外,數了半天羊才迷迷糊糊入睡。
第二天蘇家人都起晚了,連瞌睡最少的兩老也是日上三竿才爬起來,眼下帶着青黑,其他人也不比他們好多少,反倒是蘇舸睡飽就醒,成為蘇家第一個起床之人。
蘇舸也懂事,見家裏安安靜靜的,就跑出去撒野,把旺盛的精力在和小夥伴們玩耍中發洩出去,順帶着捎回最新消息。
“爺爺,我跟你說,小胖他爸媽要回城了,他們被一家懸浮車公司招聘走,小胖跟着一起。瘦子家裏也是,他爸進了太空艦船制造廠,他媽進了新手機廠,他一樣随爸媽一道。還有麻子他爸進了朱雀星先遣隊,麻子跟他姐得到優待,可以就讀北市等大城市學校……”
蘇立航一邊吃着早飯,一邊聽蘇舸滔滔不絕講着他的新發現。
蘇舸為小夥伴們高興的同時,也帶了少許遺憾,蘇家灣村不是特別大的村子,同齡小夥伴有限,好幾個都進城就讀,以後一起玩的朋友就少了,有點難過,嗯,只有那麽一咪咪,倒是沒有多少羨慕的情緒。
蘇家灣村雖然不繁榮,蘇舸即将就讀的初中卻還可以,雖比不上縣城中學,至少比鎮上好多學校都要好,每屆能考上縣重點高中的就有一二十個,這個比例已經非常不錯,
“怎麽這麽快?昨天都還沒有定下。”蘇立航沒想到招工來得這麽急。
“說是之前就在考慮,今天一早來了很多公司,已經考慮好的人當場就報名,經過簡單測試,合格的全都被錄用,立航哥,現在村委會好熱鬧,來來去去都是人,一會我們再去看看?”蘇舸顯然還沒玩盡興,打算繼續圍觀。
“等吃完大家都去,恐怕以後村裏會更空。”說到這,蘇立航似是想到什麽,頓了一頓,轉頭問蘇大全,“爺爺,你說給我家幹活的人在見到這種場面後,會不會受不住誘惑,辭工去城裏打拼?”
蘇立航這話一出,堂屋內有霎那靜寂,随後蘇家人該吃吃,該喝喝。
“小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事我們沒辦法插手,只能看他們怎麽選擇。”蘇大全心中有數,這種事免不了,城裏工資給的高,就算蘇家出的薪水超過鄉下平均水平,也比不上城裏,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蘇家負責至少一餐。
那可都是好東西,別人花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問題是他們不知道蘇家農産品的價值,跟着高薪走是很自然的事,蘇家人沒有任何理由阻攔。
蘇立航吃完早飯到村委會時,那裏熱鬧不減之前,除了村民之外,還有很多陌生人。
蘇立航先前還在想,蘇家灣只是一個鄉下村莊,要是每個公司都派遣人員過來,那得多少人?想想就不太可能。他找人問清楚才知道,同一行業只派了一兩人過來,這些被招聘走的員工會到海州市再進行分流。
至于孩子也能跟着父母,那卻是因為家長出讓土地給國家之故,城裏普通工人便沒這個待遇,除非是特殊工種,比如星際礦工、朱雀星先遣隊等。
“小航來了,你真不走?”蘇成現在是忙得腳不沾地,不但要招待各公司負責招聘的人員,還得維持村民秩序,這不,蘇家來了有一會,他才注意到。
“不走了。”蘇立航沒有半點遲疑。
“也好,反正你家現在也不愁錢財,把山林和田地漁場打理好,怎麽也餓不着。”蘇成這次倒沒多勸。此一時彼一時,蘇家現在起來了,自然沒把進城工作看得多重要,蘇成自己都這麽認為,但城裏畢竟是大家多年向往所在,不說上一句,他心裏不踏實。
“成叔,村裏有多少人決定離開?”蘇立航一眼掃過去,就見到好幾個家裏留了田地的村民在各個招聘人員面前不斷咨詢,看來也有進城的想法,不知道這一波招聘過去後,蘇家灣還能留下多少人。
“不少。”說起這個,蘇成很是發愁,這次不但是青壯年,連很多老人都會一起離開,“主要是國家下發了新政策,農村人一旦被公司聘用,可以轉為城市戶口,再加上從明年起開始征收農業稅,覺得在家務農沒多少出路的人,還不趕緊乘着這股東風,往城裏跑?”
蘇立航在村委會幫了會忙,眼看快到中午,便跟着家人回家。
一坐下,蘇家人便唏噓不已。
“唉,真被小航給料中了,我們雇的人有好幾個都跟我透了消息,以後不來了。”蘇海獨自站在堂屋口抽着悶煙。
“沒事,擴大範圍招聘,總能招到合适的人手,強留沒必要。”蘇立航倒是心寬,他想了下,說道,“爸,你把名單給我,我給他們結算工資,再發筆獎金給他們,算是對他們這些天幹活賣力的獎賞。”
蘇海自是沒有意見,大多都是蘇家灣村民,擡頭不見低頭見,做事留有餘地,給人留個好印象總沒錯。
因昨晚要統一看新聞,蘇立航原打算給雇請的工人放半天假,只是仔細一算并不劃算,要知道現在可是極為炎熱的八月天,午休時間很長,工人要半下午才能開工,他索性就給所有人放假一天。
蘇莊那邊倒是沒什麽事,只姜南不放心,昨晚大半夜都還趕過去守夜。蘇立航便想着一個人守山不但不安全,還很寂寞,就打算去買幾只狗幫着看山,再找個老實可靠的人一起,也能陪陪三舅。反正房子已經建好,各種設施也會陸續跟上,生活上倒是不用愁。
蘇立航将這事跟蘇大全和蘇海一說,兩人便趁着今天有空,去附近村子裏轉悠,及至晚飯時分,蘇大全父子各弄了幾只小奶狗回來。
蘇立航數了下,一共九只,從半個月到兩個月大不等。
這可把蘇遠帆和蘇舸高興壞了,連蘇珊也一臉開心,很是耐心地給小狗們喂食清理。
從這天開始,蘇家不時傳出小狗撒嬌讨食的“嗚嗚”聲,蘇遠帆跟蘇舸更是趾高氣昂地帶着幾只大點的小狗在小夥伴們面前炫耀,也不知道炫耀個什麽勁。那些可都是土狗,一點不名貴,可兩人就是高興。有淘氣的小孩拿小狗取樂,都被他們給震懾,那個愛護勁,瞧得陳芬和姜燕都有些牙酸。
公司招聘一直持續了三天,蘇家雇傭的人手也在持續不斷下滑,直到最後一家公司招聘人員離開,為蘇莊幹活的人連以往一半都不到。
蘇立航剛打算再次招人,柯彥斌就來了電話。
“蘇立航,你那邊現在缺人?”
“嗯。”蘇立航有些搞不清柯彥斌的意思。
“我這邊正有一批退伍兵要轉業,身手個頂個好,幹活要是不行,當個保安巡山守林完全沒問題。”
柯彥斌這一副你占了大便宜的語氣,讓蘇立航都不知道說什麽好,感謝的話語到了嘴邊都給咽了回去,醞釀了好一會才說道:“那行,你送人過來,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要是不服管我可不要。”
“那自然,到了你的地頭,就歸你管,只要別讓他們做違法亂紀的事,誰還能挑刺不成?”柯彥斌半開玩笑半正式地說道。
“忘了問了,有多少人?太多我這裏一時怕是消化不了。”
“先過去一個排的退伍兵,之後看情況再加。”
“大概什麽時候能到,我好先準備一下。”蘇立航本以為五間平房已經夠用,看樣子還得繼續建房,現在只能讓人先擠一擠。
“明天跟着貨運車一起過去。”柯彥斌正想挂斷電話,想起一事,半點不知謙虛為何物,連帶着幫忙解決員工問題,一并向蘇立航邀功,“你包的那幾座山不是要繞路嗎?我已經幫你搞定此事,過幾天手續就能辦下來,到時候可以直通大路,我幫你一連解決兩樁麻煩事,你說該怎麽感謝我?”
“我家能拿得出手的就農産品,你從墨軒那直接拿便是,有什麽想要的就說,我看能不能辦到。”蘇立航有些為難。
“誠意何在?送禮在乎于心,我自己想那還有什麽意思?你要是送得好,你家新房建材我幫你搞定,要是讓我不滿意,哼哼——”柯彥斌抛下這麽一句話,便挂斷電話,神采飛揚地出門去會友。
“新建材?”蘇立航小聲嘀咕了幾句,連上網絡開始搜索這方面的信息。
如今新行業層出不窮,事不關己,還真不可能全盤了解,蘇立航最近忙着蘇莊開發一事,一時間倒也沒顧得上自家起新房一事。
這一查蘇立航才知曉,建材廠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一些是以前的老廠,另一部分則是新加入。如今網上放出來的繁多的新型建材,只有材料規格功用,離真正進入市場流通還需要一段時間。
唉,有背景就是好!蘇立航很是感慨。
柯彥斌能拿到新型建材,甭管性能好壞,有一點卻是可以斷定,定然比老建材要好。蘇家卻是沒這方面門路,要是讓蘇立航自己想辦法,那只能再等一陣子,就算這樣,恐怕好料子也到不了他手上。
明天蘇家就要接收一個排的退伍兵,時間耽擱不得,蘇立航只略略查了下新建材資料,便全家出動去了一趟縣城,鋪蓋鍋碗瓢盆,床鋪桌椅板凳是一車一車往蘇莊送,一直忙活到晚上才辦妥此事。
“小航,這裏堆了這麽多新東西,就你三舅一人看管不安全,今晚你和大海一起留下,明天退伍兵過來就不用擔心。”蘇大全走之前對着兒子孫子說道。
“還是爺爺想得周到。”蘇立航雖然也想到了,卻半句不提,誇得蘇大全走路都帶着風,沒什麽比被自家兒孫認可更讓人高興。
“哥,我也要住。”蘇遠帆還是愛新鮮的年紀,見蘇立航留在蘇莊,他也動了心思。
“立航哥,還有我!”蘇舸在這種事上從來不落于人後。
“行,想留的都留下,東西剛配備齊全,倒是先便宜了你們幾個。”姜燕面露無奈,眼裏卻滿是笑意,“今晚警醒點,別睡死了。”
說說笑笑間,蘇大全等人越走越遠,蘇立航直到把人送到大路上才返回。
山裏其實并不安靜,蟲鳴鳥叫不絕,卻生生讓人感覺到寂寥,想來是缺乏人煙之故。
原本每間房只安了一張床,得知退伍兵要過來,蘇立航全都換成上下鋪,每個房間四張床,也就意味着一個房間能住八人,四個房間應該夠住,至于另外一間,自然是留給姜南,蘇立航他們有時也會過來住幾天,留一間房出來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