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香囊◎

“蘭音姑娘,這是禮部尚書張大人的夫人送來的賀禮,您看應該放在哪裏啊?”

連着下了幾天的雨,難得是個晴天,易雲霜聯姻的日子越發迫近,再加上晉帝三天兩頭地賞賜,不少朝臣也紛紛送上賀禮。

蘭音正指揮着幾個侍女将太後賞下的禮收進庫房,聞言随口回答道:“先擱在那邊的桌子上吧。”

“蘭音姐姐,這三皇子送的禮也太豐厚了些,奴婢瞧着除了太後和陛下賞的之外,這可是頭一份呢。”

“三皇子送的?”

蘭音聞言一愣,臉登時就黑了下來,沒好氣道:“豐厚什麽,一盒破藥末渣子和幾根發黴的山參,豐厚沒看出來,頭一份的晦氣倒是真的。”

侍女撓了撓頭,小聲道:“可是剛剛三皇子又送來了一份禮,足足有十幾箱呢,奴婢剛剛粗略看了看,都是好東西。”

“又送了一份?”蘭音眉頭皺了皺,問道:“東西現在在哪呢?”

“在正堂放着呢。”

“帶我過去看看。”

侍女點了點頭,連忙将蘭音帶到了正堂,又拿過了上面放着的禮單遞給了她,驚異道∶“蘭音姐姐你看,這禮單多厚啊。”

“無事獻殷勤,準沒什麽好事。”

之前易雲沛還趾高氣揚地送了一堆破爛過來,現下就算是後悔,變得也太快了些吧。

蘭音眉頭越皺越緊,吩咐道∶“你們幾個過去把箱子都打開,仔細檢查一下。”

“出什麽事了?”

Advertisement

易雲霜和青芝還未走入堂中便聽到了蘭音的聲音,直到看着地上擺滿的箱子,才停下了腳步。

青芝随意瞥了一眼裏面的東西,訝異問道∶“這些都是太後賞的?”

“太後賞的已經收入庫房了。”

蘭音神色微妙,不情不願道∶“這些……是三皇子送過來的。”

“易雲沛送過來的?”

易雲霜聞言也有些詫異,她彎腰随手在箱子裏揀了一把鎏金玉骨折扇,端詳了片刻道∶“這應該是五皇子府上的東西吧?”

“這扇子還是前年番國進貢的,一共十二把,每個皇子公主各得一把,本宮記得這把青柏扇面的是給了易雲柏的。”

青芝聞言也湊過去看了一眼,只見這扇子确實有些眼熟,只不過易雲霜的那把是木槿花的扇面,這把卻是青柏,除此之外不管是做工還是材質都別無二致。

“不是說是三皇子送過來的嗎?”

蘭音轉身問道一開始說話的侍女,“這些東西到底是誰送過來的?”

侍女聞言心中也叫苦不疊,連忙解釋道∶“這東西确實是五皇子府上的人送來的,但他們說這是替三皇子送的。”

“送東西就送東西,怎的還要打着旁人的名號。”

易雲霜看着面前敞開的箱子,琳琅滿目的珍寶将堂內映的金碧輝煌,她并非是不識貨的人,自然知道易雲柏送來的樣樣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東西。

但是她一想到應娴竹和薛雁容的話,心裏又總覺得有些疑雲,一時間倒當真不知他到底是在打着什麽主意。

“算了,先把東西收起來吧。”

易雲霜嘆了口氣,又道∶“回頭再派個人去五皇子府上知會一聲,便說本宮謝謝他的心意。”

蘭音點了點頭,吩咐一旁的侍女們将東西仔細清點好,方便裝箱入庫。

“這香囊做的真是精巧。”

原本在幫忙一起檢查清點東西的青芝聽到了話,擱下了手中的盒子,問道∶“什麽香囊,拿過來我看一下?”

倒不是她多疑,只是這香料藥材之類的東西,向來就是最容易動手腳的,為了謹慎起見,她不得不防。

只見紅錦盒中盛着兩枚精巧的銀質镂空小球,下面是一個小小的暗扣,輕輕撥弄一下便可以打開,将香丸放入其中,香味便會順着镂空之處傳出。

青芝将裏面的香丸取出,仔細嗅聞了一下,眉頭卻越皺越緊。

“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嗎?”

易雲霜見她面色不虞,不由得出聲問道。

“這香倒是清心凝神的好東西,只是裏面似乎有藏紅花和桂枝的味道。”

“藏紅花和桂枝?”

蘭音思索了片刻,有些疑惑道∶“我記得從前公主喝過的藥倒是也有,想來應該不妨事吧。”

“藏紅花可以解郁安神,桂枝則是溫通經脈,只是這二者都是活血的藥材,雖然制成了香丸藥性不會太大,但也有可能導致不易有孕或是小産。”

“什麽?”

蘭音的臉色陡然大變,冷笑了一聲道∶“還以為這個五皇子是什麽好東西,沒想到竟和三皇子是一路貨色!”

“公主,奴婢這就把這東西給丢出去。”

“等等。”

易雲霜敲擊着桌面的指尖微頓,“東西給我。”

蘭音不明所以,只得把東西遞了過去,易雲霜端詳了片刻,忽而讓衆人退了下去。

“公主,五皇子不懷好意,您還留着這等東西做什麽。”

易雲霜沒有回答她,反倒是把視線轉到了青芝的身上,問道∶“你剛剛說,這香丸藥性不大,只是有可能會出事?”

青芝點了點頭,“這些藥本就是服用下去才最能見效,如果只是佩戴在身上,情況還要因人而異。”

“既然如此。”

易雲霜将香囊擱置在了一旁,眸光微冷道∶“那你便為本宮再配上幾味,務必保證萬無一失。”

青芝愣了一下,猶豫道∶“公主,您這是……”

易雲霜卻不願多言,堅持道∶“照我說的話去做就是。”

青芝只得點了點頭,無奈應了下來。

正當易雲霜正要在叮囑幾句的時候,堂外閃過一片衣角卻忽而閃過。

“誰在外面?”蘭音揚聲問道。

一個青裙侍女聞聲連忙從外面走了進來,神色之上還有突然被喊出來的慌亂尴尬,只得低聲道∶“公主,宮裏的女官來了,眼下正在外面候着呢。”

易雲霜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讓人進來吧。”

青裙侍女連忙點了點頭,半響後帶着幾個人從外面走了進來,為首的一人身着女官服制,神色平靜,正是曾經和易雲霜有過一面之緣的葉瑛。

易雲霜神色一頓,微微坐直了自己的身子,淡淡道∶“葉姑姑,不知今日前來可為何事啊。”

“奴婢見過長公主殿下。”

葉瑛神色自然地行了一禮道∶“奴婢奉太後之命請承恩伯夫人來為長公主做教引,不知公主眼下是否方便?”

一個容貌端莊的溫婉婦人順勢默默從葉瑛身後走出,溫聲道∶“臣婦見過長公主。”

葉瑛适時說道∶“承恩伯夫人是北梁女子,太後想着,長公主既然要嫁往北梁,那讓尋常的世家夫人來教導未免不妥,便特地讓奴婢請了承恩伯夫人。”

“有勞葉姑姑替本宮謝過皇祖母好意。”

易雲霜微微轉頭看了蘭音一眼,蘭音頓時心領神會,默默地示意在場的其他人都退下,只留易雲霜和承恩伯夫人在場。

“夫人快請坐。”

易雲霜示意承恩伯夫人坐下,溫聲道∶“此次真的是麻煩夫人特意跑一趟了。”

“長公主客氣了,這是臣婦的榮幸。”

承恩伯夫人姿态端莊,語氣也不卑不亢,“太後娘娘擔心長公主在北梁會有些不慣,所以才讓臣婦過來一趟。”

“北梁民風淳樸開放,規矩也比晉國要少一些。”

承恩伯夫人笑了笑,又道:“只是公主嫁的并非是普通人家,有些事情,臣婦不得不與您直言。”

“夫人請講。”

“言珩是鎮北王世子,鎮北王一族當年是陪着北梁開國皇帝一起打過天下的,現在的王爺言蒼川想來長公主應該也曾經見過。”

“多年前确實是見過的,鎮北王性子倒是随和。”易雲霜思索了片刻,折中回答道。

承恩伯夫人點了點頭,“公主說的是,鎮北王雖是武将,但謙和有禮,為人和善,并非難相處之人,倒是世子的母親陵南長公主……”

“陵南長公主是北梁陛下的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出身尊貴,後來被賜婚鎮北王,膝下也唯有言珩世子這麽一個孩子。”

承恩伯夫人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言辭,“陵南長公主的性子向來是說一不二的,若是起了些沖突,公主切記莫要硬碰硬,免得傷及自身啊。”

易雲霜聞言微愣,但還是點了點頭,含笑道∶“本宮謝夫人提點。”

承恩伯夫人見她這般神态,再加之外界的傳聞,一時間也有些心疼。

放在尋常公主嫁人那是招婿,住在自己的公主府中,也不必像尋常女子那般對公婆畢恭畢敬,萬事順從。可偏偏落到易雲霜這裏是下嫁,到時候入了府免不得還要受氣。

承恩伯夫人猶豫了片刻,還是勸道∶“長公主殿下,您嫁去北梁那便是遠離故土,千裏之外難免鞭長莫及,若是想要順遂,還是要夫妻和睦為好。”

易雲霜知道承恩伯夫人是在擔憂她和言珩的關系,對此她也不多做解釋,只是含笑應了下來。

承恩伯夫人見話已至此,自己也不好過多久留,只得先起身告辭。

“時辰不早了,長公主若無其他要事,臣婦就先告辭了。”

“本宮讓人送一送夫人。”

易雲霜喚了蘭音進來,柔聲道∶“蘭音,好好替本宮送夫人出府。”

蘭音連忙應了下來,跟在她身後的葉瑛卻絲毫沒有挪動腳步,只是定定地站在原地。

易雲霜含笑目送承恩伯夫人走出了房門,視線落到一旁的葉瑛身上又是一冷,随手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問道∶“還有何事?”

葉瑛笑眯眯地回答道∶“陛下擔憂公主遠嫁會受委屈,特地讓奴婢以後跟在長公主身邊一起前往北梁。”

易雲霜聞言動作一頓,面色卻是更加冷了三分,語氣輕諷道∶“本宮倒不知葉姑姑還有這等本事呢,難不成有你在身邊伺候,本宮便不會受到委屈了?”

“長公主言重了,您受了委屈,自有陛下做主,奴婢能做的只是傳達一二。”

葉瑛面色不改,複而又道∶“陛下看重長公主殿下,此次聯姻之事特地交給了五皇子殿下處理,又叮囑了底下人絲毫不能出半分差錯,務必要做到十全十美。”

易雲霜聽聞此言便已知晉帝的意圖,怕是已經有了想要另行培養易雲柏的意思了。

但她面上依舊故作不知,随口問道∶“本宮素日與五皇弟沒有往來,此事怎麽不交予雲淩去做?”

“陛下聖意,奴婢不敢揣測,只是七皇子殿下如今在太後身邊侍疾,想來眼下是騰不出多餘的時間了。”

葉瑛淡淡一笑道∶“長公主還是安心在府中備嫁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