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發錢了

一簍子菱角全部做了菜,有菱角燒排骨,蔥燒菱角等好幾個菜。

老漢了吃了就忍不住誇贊:“手藝真好,從來不曉得菱角做菜能這麽好吃。”

陳寒哈哈一笑,說:“多謝您老的誇獎。”

江延宗問沈洛:“這菱角能供貨嗎?如果只有一點點,吃不了幾天,這樁生意就沒有做頭了。”

還是老漢說:“那河上菱角長了一大片,就這麽摘,估計能摘一個月呢。”

衛靖澤贊同地點頭。

江延宗點頭說:“那行,既然這樣,以後每天送一簍子菱角,大概二十斤,能行嗎?”

衛靖澤說:“當然能行。”

江延宗開了個價,衛靖澤覺得高了一些,又不是花心思種的,只需要摘一下就可以了,跟撿來的錢似得,根本不需要那麽高的要價。

兩個人扯了幾句,終于定了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價格。

陳寒在旁邊看戲似得,說:“還真沒見過人這樣做生意的,賣的要低價,買的卻要出高價。”

衛靖澤被這麽一說,也覺得兩個人挺搞笑的。

老漢圓場面說:“他們兩個就是心地好,誰也不想拿不屬于自己的,才這樣推來推去的。”

這篇算是揭過,陳寒說:“老衛啊,你那裏還能倒騰點別的東西不?現在蔬菜什麽的倒是夠了,就是肉不太夠,按照現在這個速度,估計下個月就要三天殺一頭豬了,而且每天能消耗五只雞三只鴨子,你們村能夠趕得上這進度不?”

食府開張之後,村裏的人都賣過雞鴨給他們了,可是現在大家的雞鴨都是分開養的,也說不準誰家有多少,有時候就會出現缺雞少鴨的情況,用別的地兒的,滋味卻不夠,可把陳寒給急死了。

衛靖澤只能說:“我回去想想辦法,讓大家多養一些。”

Advertisement

陳寒用筷子點了點,說:“還有還有,有沒有豆腐啥的?最好還有豆幹、油豆腐之類的,哦,對了,還有蘑菇之類的,要是有就更好了,從別處買的,不是嚼起來像土渣滓,就是像木頭渣滓,難吃死了。”

這嘴巴确實是夠毒的。

衛靖澤也只能答應說:“我回去找大家商量一下,看看誰家願意做這個。”

陳寒抱怨了一通,衛靖澤連說自己會回去想辦法,陳寒才舒坦了。

衛靖澤想起家裏的沼氣池的事兒,便問江延宗,只可惜江延宗和陳寒家裏都是有錢的,根本沒加過這個東西,陳寒便說:“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幫你打聽打聽,有誰了解這個事兒,到時候給你去信兒。”

衛靖澤答應了,又轉身跟老漢解釋了一下什麽是沼氣池,可以做什麽,聽說造價要兩三千的時候,老漢似乎有些難接受,但是聽說能亮燈能做飯之類的,才覺得這東西可以考慮考慮。

回去之後,衛靖澤每天都要先去河裏撈菱角,在家裏摘菱角,有時候孩子過來了,順道讓他們幫幫忙,孩子們手快眼睛尖,一起幹活的時候速度還挺快的,一下子就能摘一簍子,衛靖澤便每個人給獎勵一個糖。

七月初,就是結第一個月的時候,衛靖澤先去食府對賬,拿了錢來,回到村裏之後,便跟村長說了晚上開會分錢,另外還有事兒要商量。

分錢這事兒,大家當然都十分積極,所以都早早地聚攏到了村長家裏。

衛靖澤背着個包,手裏拿着條子和計算器,給每家每戶算錢。其實之前就已經算過了,在這現場還要算幾遍,保證不會出問題,拿了錢就要當場确定,不能說回家去了,又說給錢給少了,那個時候就不認賬了。

當着大家的面兒發錢,一個是鼓舞大家的士氣,另一個也是讓所有的人做個見證,給錢的時候是說沒有問題的。

這一天,村子裏熱鬧的跟過節似得,大家都十分興奮。

衛靖澤坐在上面,請了村裏幾個年長的長輩做見證,又請了幾個年輕人幫着一起算賬,大家算的對的上的,确定沒錯了,就領錢,領了錢,數好了,确定沒錯了,再簽個字摁個手印,表示六月份的買菜錢是結算了的。

每叫到一個名字,那都是興高采烈的,夫妻兩個,一家老小都上前來了。

衛靖澤無奈之下,便說:“留下家裏的家長就可以了,數錢的事兒,可以回家之後關起門來數!”

大家聽了便一陣哄笑。

領錢多的有大幾千,少的也有一兩千,大家拿着錢,笑容滿面容光煥發,在各處數錢,說笑,想着錢要怎麽花,下個月還能夠拿多少之類的。

一筆一筆賬算完,确定好了,長輩們做了見證沒什麽問題,都發下去了,這花了三個多小時,從飯後一直算到了晚上十點多。

衛靖澤自家的錢,也是讓老漢過來領的,就是免得有人說嘴說衛靖澤自家發錢關起門來發,不知道貪沒貪。

發完錢之後,衛靖澤手裏的錢就發了個一幹二淨,幸虧白天的時候去銀行兌換了足夠多的零錢,不然還不知道會怎麽扯皮呢。

發完錢,衛靖澤狠狠地灌了一杯水,這三個小時嗓子就沒休息過。

等大家熱鬧了一會兒之後,衛靖澤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靜一下,還有話要說。

沒什麽人說話之後,衛靖澤先說了一下場面話,意思是六月大家都做得很好,各司其職,食府那邊對菜都很滿意,所以給錢給的痛快,希望七月的時候大家還要繼續努力。

“另外,我這裏還有幾個事情要跟大家商量一下,前兩天我跟食府的老板吃飯的時候,他的廚師就跟我說,蔬菜是很足夠了,但是肉還少了,雞鴨鵝豬之類的,估計七月份三天能賣掉一頭豬,每天要五只雞,三只鴨子,一只鵝,你們算算裏面的錢,也就是一個月要十頭豬,一百五十只雞,九十只鴨子,三十只鵝,這是很大一筆錢,我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多多養雞養鴨養鵝養豬,咱們可以這樣,那幾家主要養雞,那幾家主要養鴨,哪幾家主要養鵝,跟蔬菜一樣分一分,大家覺得如何?”

大家紛紛點頭,因為衛靖澤給大家分了誰家種什麽菜,也就誰也不用羨慕誰,誰也不用跟誰比,老老實實把自己的菜種好了。

于是衛靖澤開始統計,誰家想主要養雞,誰家想主要養鴨,這樣分好,養豬比較累,因為豬吃得多,一天三頓少一頓就在豬欄裏叫,甚至還從裏面鑽出來,所以這個看大家的意願,誰家能多養就多養,畢竟一頭豬五千塊,誰也不會不想賺錢。

衛靖澤家主要是養鴨,因為他包了水庫,有的是地方放鴨子。

鴨子少的話,像雞一樣放養就行了,但是如果你養的鴨子很多,比如有上百只,那就需要專門放鴨子了。

正好就有人提起了這個事兒:“小澤啊,你也包了水庫養魚,難道是要跟我們争這個生意啊?”

這人說話還說的挺直的。

村裏好幾家人包了魚塘,養着魚,所以都想聽聽衛靖澤的說法。

衛靖澤說:“我包水庫,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跟你們争,難道魚就只有那幾種麽?難道塘裏就只能夠養魚麽?養龍蝦養黃鳝養泥鳅都可以啊!在這裏,我得說一個事兒,雖然我給拉來了這個生意,也給大家分配好了,可是賺錢還是靠自己的本事,不是靠人家讓,就算我不養魚,人家就一定要你們的魚嗎?他們有錢人,也瞧不上這種小泥塘喂過藥的魚,他們要吃,就直接買更好的魚去了。所以,不要就想着我搶了你們賺錢的機會。如果覺得我搶了機會,你們就把魚養的比我好,把我賺錢的路子搶過去啊!”

衛靖澤脾氣雖好,不代表沒脾氣,那人的意思好像是衛靖澤搶了他們的錢一樣,說的那麽理直氣壯,衛靖澤也就有些忍不住了。

此時,村長站起來,說:“小澤說的很對,小剛,這才拿完錢,就這麽說小澤,不太好吧?得了人家的好處還要罵人家,這跟放下碗罵娘有什麽區別?小澤幫我們拉來生意,代表我們跟食府簽了約,幫我們拿錢,幹了這麽多事兒,沒另外收一分錢,你們還想怎麽樣?做人不能不記恩!不然,小澤只自己種菜,把菜賣給食府,把自家的雞和豬賣給人家,豈不是賺得更多?”

其他的人紛紛點頭,口袋裏的錢可是真真的,小澤這孩子可沒有虧待大家,就算人家包了水庫,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那麽大一個水庫,想養好魚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