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收谷子

對于這樣的效果,衛靖澤很滿意,不是他故意要下潘剛的面子,而是作為代理人的他,必須有一些威信,如果大家夥兒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直接嚷嚷出來,以後自己就壓不住場子,這生意也沒法做了。

老漢對着自己的孫子比了個大拇指,意思是做得好,衛靖澤也只有傻笑的,爺爺不覺得他做的不對,那就夠了。

秋收倒不用像夏收那樣搶時間,不過因為衛靖澤放出來的話,大家的熱情高漲,感覺一萬多塊就在眼前晃蕩了。

在農村,要一次性掙一萬多塊可不容易。

衛靖澤還是去糧食站租了收割機,老漢本不想的,但是衛靖澤覺得,收稻子的活兒太累了,而且租收割機也花不了幾個錢,能讓爺爺少受點累,這錢就花的值,老漢就被說動了。

說起來,女兒離開家之後,老漢就沒有被這樣孝敬過了,想想都有些唏噓感嘆呢。

衛靖澤正忙活着收稻子,陳寒就打電話告訴衛靖澤,江延宗已經把收稻子的錢轉過來了,他有時間就去拿一下,用現金還是轉賬結算,都随便衛靖澤,只要賬目做的清楚就可以了。不過衛靖澤要自己去食府拿,陳寒是不想再被颠着來叉水村了,他屁股受不住。

衛靖澤覺得意外,沒想到江延宗會把那麽大一筆錢交給自己,有些受寵若驚感覺。既然人家對他那麽信任,他自然也是要對的起這份信任的。

為了騰出時間來忙這個事兒,衛靖澤趕緊先把自家的谷子曬了,然後稱了,找了村裏幾個年長的老人來作見證,稱出來的普通稻子有七千多斤,還有兩千多進的糯米,也叫江米。糯米市價比普通米要高,所以江延宗給的定價也更高,一擔糯米比普通米還要貴一百塊,簡直是天價了。

村裏不少人都後悔種少了糯米,不少人都只種了夠自家吃的糯米,真是後悔極了。

晚稻衛靖澤也沒留,留的早稻已經夠祖孫兩個吃到明年了,只留了一些糯米好過年。

為了避免有些人說錢沒給他們,衛靖澤就去銀行取了一部分錢,然後誰家說稻子曬好了,他就揣着錢上門去稱。

衛靖澤上門的第一家就是潘建新家,因為潘建新最為配合,而且早就說了要他上門去稱稻子。而衛靖澤也把老漢帶上了為的就是讓他幫忙鑒別一下,稻子成色如何,有沒有摻其他的稻子進去,不能壞了稻子的質量。

老漢上前,随手抓了幾粒谷子看了看,又放了一粒進自己的嘴裏,曬得也夠幹了,于是老漢沖着衛靖澤點了點頭,說:“挺不錯的,可以收了。”

衛靖澤就放心了,正好有幾個人來看稱谷子,衛靖澤就請這幾個人做個見證,讀稱、算錢、給錢之類的,都有個見證。

衛靖澤知道江延宗這筆生意利潤空間很不錯,而潘建新上次又出聲給了他支持,所以衛靖澤在稱的時候,也頗為照顧,數目稍微給放寬了一些。

Advertisement

這些老農都是人精,一看就知道衛靖澤給潘建新家放了水,潘建新也很高興,這一年,他家也是收了上萬斤稻子,除開自家吃的,也能賣掉萬斤左右,到手的錢可都是自己的,這樣來年做房子的錢就多一些,就不用愁那麽多了。

花了幾個小時才把上萬斤的稻子稱完,衛靖澤用計算器給人算一共多少斤,兩種稻子加起來,一共多少錢。

算到最後,零頭也給填滿了,潘建新拍着衛靖澤的肩膀直說是好兄弟,衛靖澤笑着說:“新哥你給我面子,我當然也給你面子了,反正多勞多得。你家幾頭豬,我也看着呢。”

潘建新就笑得更開心了,他娘老子和媳婦都拼死拼活的幹,家裏還養了幾頭豬,到年底就能賣了,估計也能夠賣上幾萬塊,想想都心裏樂開花。

當着衆人的面,衛靖澤點了錢,又用驗鈔機給驗了一遍,證明都是真錢,然後驗鈔機也會點一遍數,再讓潘建新和他的娘以及媳婦都一起最後點一遍,确定數目和錢都沒有問題,雙方寫個條子,這筆交易算是達成了。

其他的人看着那一摞紅票子,也是羨慕不已。

旁邊一人問衛靖澤:“這是江先生的錢啊?”

衛靖澤點頭:“當然了,我哪來這麽多錢啊?”

衆人覺得意外,沒想到江先生這樣信任衛靖澤,這麽大筆錢,說給人家就給人家拿着,一點都不怕衛靖澤跑了。

也許,他們理解不了這種信任的感覺吧。

将潘建新家的谷子拉回家,老漢的房子又塞得滿滿的了。

這一晚上,全村人都知道潘建新家的谷子賣了三萬塊,小澤人好,還給多算了點,不像那些收糧食的商販,使勁給你壓秤不說,還給抹零頭,相比起來,小澤這個厚道多了!而且,人家是當面點錢!點三輪,還用驗鈔機驗,根本不用怕假幣!以前将谷子賣給商販,還擔心會收到假幣呢,有時候一摞真錢裏面夾了幾張假的,等你發現的時候,人家人影都找不到了,拿着幾張假幣真是欲哭無淚啊。

說來說去,還是都覺得衛靖澤厚道,一季稻子賣三萬塊的事兒,以前誰敢想啊?現在是真真的在眼前了!

衛靖澤在離開之前,還叮囑潘建新一定要把錢藏好,這個事兒傳出去了,村裏人自然知道了衛靖澤收谷子的好處,但是也容易招小偷惦記。

潘建新對衛靖澤感激的不行,真覺得這小夥子真是太厚道了。

衛靖澤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而已,并不覺得很驕傲。

這天晚上,就有好幾個人來讓衛靖澤去他家收谷子,衛靖澤一一答應了。

晚上,衛靖澤就覺得渾身累啊,除了因為稱谷子,還有算賬的問題,雖然都是戳戳計算器的事兒,可是衛靖澤擔心算錯賬,所以格外細心,可算賬也不是衛靖澤的能耐,所以挺辛苦的,想着要是有個會計就好了,就不用這麽麻煩了。

盡管很累,休息了一晚上之後,衛靖澤就叫了車,拖着上萬斤的稻子去了食府,交給陳寒,讓陳寒打成米,裝好之後,送去帝都給江延宗。

這些天,食府的打米機就沒有停止過工作,人起來就開機,直到人睡下,才關掉。

把稻子交給陳寒之後,衛靖澤先去了一趟鎮上,取了錢,才回來。

第二天,收了兩家的稻子,另外幾家的稻子讓老漢去看了,老漢說還需要曬曬,衛靖澤就暫時不收,稻子含水多是重一些,但是容易發黴,打出來的米也不好存放,所以一定要曬幹了才行。

有了對比,才發現,衛靖澤其實也是有區別對待的,像對潘建新家,衛靖澤就松一些,九十九斤可能給你算一百斤,但是其他的人家,關系不那麽好的,那就還是算九十九斤,不會少你的,但是也不會給你多算。

落在衆人的眼裏,便都有了思量。小澤雖然不是村長,可是人家掌握着村裏的生計,大家都得通過他賣東西給江先生,得罪了他沒什麽好處,相反,如果跟他關系好一些,反而能夠得到一些照顧。所以,像小剛那樣,為了一時之氣,得罪衛靖澤,根本不是什麽好事兒,或許還會拖累家裏人。

無形之中,衛靖澤在衆人心目中,地位有了擡升。

這也是農村基層很正常的現象,大家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你能夠給好處,你掌握的資源多,人家自然而然願意敬着你讓着你,哪怕你年紀小一些,甚至人壞,都沒關系。那些掌握着村裏的資源的鄉賢,如村長、村書記之一類的,早就嘗到了其中的好處,所以将村裏的資源死死地把握在自己的手裏,并且一代一代傳下去,除非出現重大變故,這種傳承關系,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其實衛靖澤也不想這麽做,他也想對大家公平一些,可是有些人不是你敬着他他就敬着你的,有些人就是欺軟怕硬,如果你不強勢一些,人家就騎到你的頭上來作威作福。

或許人性如此,現實中的人際關系遠不如一些文藝作品中那麽美好。

收了稻子,傍晚,衛靖澤就去河邊把鴨子和羊趕回來。

鴨子如今已經學會走隊形了,當然不可能像部隊那樣,同時出右腳或者同時出左腳,能夠走成一個方陣,已經十分難得了。

衛靖澤如往常一樣,扛着一個簍子,來到河邊,吹了一聲口哨,大風就跳了起來,朝着他跑過來,尾巴甩的飛快。

衛靖澤摸了摸大風,說:“今天辛苦你啦!等有時間了,就放你假,讓你好好玩!”

“汪汪!”大風十分開心,圍着衛靖澤轉了一圈,然後突然跑到附近的草叢裏鑽了一會兒,又跑回衛靖澤身邊,拱了拱他的手,衛靖澤攤開手,大風就把一個圓潤的東西吐在他的手裏。衛靖澤定睛一看,嘿,竟然是一個鴨蛋!

鴨子一般是要等到四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才開始下蛋的,沒想到這些鴨子才三個月左右,就下蛋了,真是令人驚訝。

衛靖澤忙誇獎大風:“你做的真好!真是聰明啊!不然這個蛋就被藏起來看不見了!”

大風十分高興,連走路都十分輕快。

衛靖澤家的鴨子也挺肥大了,但是真沒想到這麽大就開始下蛋了,确實是一個驚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