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很想念

祖孫兩在桌上說起了事兒,老漢說最近收到兩個請柬,都是請去參加婚禮的,收完晚稻,大家都有些時間來忙活這種事情了。

“那到時候您自個兒去,要是電摩托不會騎,就騎那個三輪車,還能拉兩個人跟你一起去。”

老漢就忍不住笑了,說:“哪有騎着三輪車走親戚的。”

“反正能省力就行了,要是您不樂意,明個兒就買個小車給你開,就沒人笑話你了。”

老漢更樂了,說:“給我買小車做什麽,我又不會開,電摩托我會騎,就騎那個。”

其實老漢騎小電驢的時候不多,衛靖澤還擔心他騎不好呢。

走親戚的人家,是老漢自己那一輩的親戚了,有已經去世的老伴那邊的親戚,也有自己嫁出去的姐妹,大家都老了,家裏兒孫事情多,走動的也就不如年輕的時候頻繁了。

老漢倒是想帶着衛靖澤去,可是想着衛靖澤那麽忙,估計也沒時間,就盤算着等過年的時候,把家裏的親戚都請過來,吃個飯,認認親,總不能讓長輩不知道有這麽一個晚輩,讓晚輩不知道有這樣一門親。

衛靖澤忙完收谷子的事兒,還要忙摘蓮蓬的事兒,屋裏屋外的事兒夠他忙的了。

在衛靖澤忙着收稻谷的時候,孩子們也期中考試了。

期中考試是僅次于期末考試的重要考試,村子裏的孩子考的成績都不一樣,有考得好的也有考得差的,衛靖澤比較關注的偉偉考得還不錯,衛靖澤挺高興的。

“澤哥,你說過,每門考了八十分,就給我們發本子的啊!”

衛靖澤一擡頭,就看到黃嬸子的孫女潘蘭正跟自己說話。黃嬸子就是揭發五堂嬸家用別的豬以次充好的事情的人,衛靖澤也發現黃嬸子是個厲害人物,連帶着她小孫女都是嘴皮子極為利落的。

另外還有幾個小孩子在,估計是沒有這潘蘭的膽子大,所以只是看着衛靖澤,沒敢說話。

衛靖澤說:“确實,你們把卷紙都拿過來,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都考了那麽高的分。”

孩子們頓時一喜,忙把各自的卷紙拿出來。

Advertisement

從潘蘭開始,衛靖澤一張一張的看,給潘蘭說:“這道題多容易,你一粗心,就寫錯了是不是?這道題,有點難度,你竟然做出來了,挺厲害啊!這道題……你看,其實很多題目你都會做,只是不小心做錯了,所以才八十分,不然可以得九十分以上呢!”

潘蘭點頭,心服口服。

衛靖澤拿了一個本子給她,說:“下次再接再厲,兩門都考了九十分,我獎勵你兩個本子!”

潘蘭頓時眼睛一亮:“太好啦!澤哥,你好講道理!”

其實是想說講信用吧?衛靖澤也忍不住想笑。

後面幾個孩子都是這樣,一一指點之後,鼓勵了一番,拿到本子的孩子興高采烈,沒有拿到的,眼巴巴的看着,十分羨慕。衛靖澤在網上買的本子,是學校裏的人都沒有的,拿出來都很讓人羨慕呢!

其中一個叫潘小花的女孩是唯一得了兩個九十分以上的,衛靖澤就給了她兩個本子,還給了一只鉛筆,讓她繼續努力。

其他的孩子眼神再期盼,再可憐,衛靖澤也是忍住沒給,自己不能第一個壞了規矩。

現在沒有辦法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只能夠先鼓勵孩子們自己努力,打好基礎了。

許多家長都以為衛靖澤這話是開玩笑呢,沒想到人家還真給孩子們發了,頓時有些刮目相看。

而衛靖澤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威望,是空前的高漲,有時候,自己爸媽許諾的東西,都會成為一場空,但是澤哥不會!澤哥真的給大家本子了,十分漂亮的本子!

第二天,衛靖澤就收到了孩子們給他的東西,都是路邊摘得,一些秋天成熟的野堅果之類的,能夠讓孩子們惦記着,也是不容易。

衛靖澤這邊收了谷子,交給陳寒,陳寒便在食府裏用打米機打成米,新鮮米送到帝都交給江延宗。

江延宗收到的,還有陳寒做好的第一批快手鹹鴨蛋,陳寒用的這個方法,一個星期就能夠将鴨蛋都腌制好,但是口味會比腌制二十多天一個月左右的鹹鴨蛋稍微差一點。

陳寒打電話說:“小衛惦記着你呢,第一句話就是讓我給你捎去一些,所以第一批鴨蛋就我自己嘗了一個,其他的都給你送去啦!”

其實陳寒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為江延宗做出的犧牲,可是沒想到江延宗聽到前面那個衛靖澤讓陳寒給他捎鹹鴨蛋,就把功勞都記到衛靖澤頭上去了,如果不是衛靖澤叮囑一句,陳寒那家夥肯定會自己留着全吃掉的!

二十多個鹹鴨蛋都是青皮的,江延宗讓做飯阿姨給自己切了一個,果然金黃的蛋黃液就像油一樣流了出來,連阿姨都看直了眼睛。

江延宗另外拿了一個給她,說:“你也嘗嘗吧!”

這阿姨也知道,只要是大卡車拉來捎給江延宗的,肯定是好東西,忙不疊道了謝。

江延宗自己用一根小調羹挖着吃,蛋黃粉粉的,又帶着油性,還有鹹味兒,鴨蛋的味道包裹的很好,十分好吃,蛋白并不碎,帶着一絲難以捉摸的甘甜,真是口齒生香。

吃完一個鹹鴨蛋,江延宗立馬給陳寒發短信,多做些鹹鴨蛋,不能少了對自己的進貢。

晚上,江延宗就給衛靖澤打電話了,這一次衛靖澤倒是在上網,主要看魚類過冬的一些注意事項。

江延宗說:“我吃到鹹鴨蛋了,很好吃,你家的鴨子下得蛋果然很好。”

衛靖澤說:“這恐怕是光頭的功勞吧?他把鹹鴨蛋做得很好吃。”

江延宗說:“反正就是你家的鴨蛋好吃。”

衛靖澤也寵溺地說:“好好好,就是鴨蛋好吃,但是你也不能貪嘴,知道嗎?鹹鴨蛋吃太多對身體不是很好,你一天吃一個就好了。”

江延宗很聽話地答應了。

“米賣的怎麽樣?能賣出去嗎?”

江延宗呵呵一笑,說:“當然能了,我今天看了一下米的質量,決定把價格再翻一倍,二十塊一斤,明天他們就來搬米了。”

衛靖澤下巴都掉了:“二十塊一斤?!他們能買嗎?”

江延宗說:“放心吧,沒信心我就不定這麽高的價格了,估計每個人也就是買一兩百斤,充其量也才三四千塊錢,對他們來說還比不上一套餐具的錢,真的很實惠了。”

好吧,有錢人的世界衛靖澤不太懂,既然江延宗說了可以,那就相信他吧!

說了一會兒米的事兒,江延宗又問起了魚的事兒,衛靖澤說:“魚還很夠,每天撈都有很多魚,實在不夠了,明年春天買些魚苗放進去就可以了。”

江延宗表示了解了,說:“我在帝都會待到過年前,那個時候正是買東西過年的時候,別的咱們插不上,魚和豬、雞鴨之類的,總能争上一争的,你做好統計,把數據告訴我,我在這邊做好預售,到時候過年前一個星期,咱們就把那些都拉到帝都來,一抛售,又能賺一筆。”

這做生意還真是沒完沒了啊!

不過有錢賺,是好事,過年期間許多人都會回家吃飯,食府的生意估計也就不做了,将多餘的菜賣給出得起價的人,倒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

衛靖澤比較擔心的是江延宗的身體,問他還有沒有頭疼,江延宗說:“可能是你的天麻真的有了效果,到現在為止還沒痛過,你放心好了。”

衛靖澤才覺得沒必要提着一顆心了。

第二天,江延宗家裏上演了搶糧大戰,本來只打算買一兩百斤米的,看見別人搶的厲害,紛紛擴大了自己的需求,四百斤五百斤地買,連價格有些離譜都不管了。江延宗想着米也沒有那麽容易壞,而且過年的時候送這家一點,那家一點,估計也不會留很多,就任由他們搶了。

帝都有錢人多,有權的也多,第一批次來搶的,也只是江延宗那些好朋友們,他們吃過上次的米,知道這米的好處,再加上家裏催,當然是下手不留情,不知內情的,還以為他們被江延宗這只小狐貍給蠱惑了呢!

等他們吃到所謂的叉水米,後悔都來不及了,江延宗手頭的米都賣的差不多了。

其實江延宗本來不是來帝都做生意的,沒想到他只是坐在家裏,又輕輕松松做成了百多萬的生意。

趁着賣米的機會,江延宗把雞鴨鵝豬的事兒說了出去,便有不少人跟着激動起來。過年這麽重要的節日,當然只有叉水村出來的好東西才配的上,才有面子了。

當江延宗把帝都的需求告訴衛靖澤的時候,衛靖澤也吓一跳,叉水村肯定是滿足不了這個缺口的,叉水村的人自己過年也要殺豬吃雞鴨啥的,就算是叉水村全供出去,也是不夠的,讓江延宗還是想辦法推了一些預訂。

而這之後,衛靖澤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既然缺口那麽大,怎麽樣才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呢?有錢賺不到,真是太讓人難受了啊!這種小家庭作坊式的辦法,恐怕不太适合了吧?只可惜江延宗不在,不然還能夠跟他商量一下。

于是,衛靖澤對江延宗的想念,也更加深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