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甘蔗往事
王大偉穿越之前, 正流行拍行業劇。王大偉作為著名高産勞模, 作品裏也不能免俗的包含了兩部。
其中有一部便是《糖朝》,講述民國時期一個制糖作坊的小學徒, 苦學手藝加自主研究,最終成為民族工業家、實業救國的紅色資本家。
當時劇組去到了一個和懶漢村很像的地方實景拍攝。那裏家家戶戶都種甘蔗, 房子破敗,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住的仍然是土坯房。不用劇組另外搭景, 就已經窮的像解放前了。
王大偉難以置信在二十一世紀仍然有人住土坯房。他兒時所住的福利院都比這裏強一些, 畢竟是政府建設的地級市福利院。前幾年回去看更是新建了四層的高樓, 窗明幾淨房間大, 就是吃的還是不太好, 氣味也有些難聞。
而這個村子周邊十裏八鄉最好的建築,是一所政府撥款建的中小學,和新建的福利院差不多,外牆還畫了許多花花綠綠的彩繪。
“孩子們在學校吃的倒還好。”來支教的老師如是說, “學校管飯,一天三頓米粉, 不管怎樣能吃飽。但周末回家去就不一定了。”
“我們時常發現學生周末不做作業, 最初還以為是孩子偷懶。去家訪才發現, 是家長讓孩子幹活,沒空讓他們做作業。”
支教的老師面色古怪。她來支教一年多了, 已經挺了解這個地方的人, 大懶支小懶, 小懶……不做作業。
王大偉卻并不清楚那些, 他看着村裏黑瘦黑瘦的孩子們,動了恻隐之心。
王大偉找到當地鄉幹部,又召集了幾個村子的村幹部,和他們表示,如果他們願意分出一部分土地改種大棚蔬菜,再養殖些農副産品,自己可以高價收購。前期的投入的資金也可以由他來出。
這年頭明星大部分會搞點副業,其中不少人選擇開火鍋店。王大偉也開了一家,在不少城市都有分店,靠着他的粉絲號召力和不錯的口味、過硬的衛生條件與服務,收入頗豐,年入幾千萬。
王大偉算了一筆賬,這幾個村子都不大,所擁有的人口與土地也不太多。雖然遠離城市,進到市區單程開車就要四五個小時,好歹是修通了路的,路況也不錯。
他雖然幫不了所有人,但能來這裏拍戲也是緣分,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能拉一把是一把。如果在這幾個村子所在城市的省會開一家火鍋分店,就用村民們自種的蔬菜,計劃每年虧個十幾萬,當做慈善了。也能适當讓利,幫着村民漸漸富起來,好歹把土坯房換成磚瓦房吧?
他原本一年做慈善也要用掉幾百上千萬的。他是被黨和政府以及無數好心人撫養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忘記過反哺于社會。
然而,只有一個村幹部表示要回去和村民們商量一下,其他幾個村幹部都笑嘻嘻的當場拒絕了:“種甘蔗國|家有補貼,一畝地種下就給一兩千塊錢,不用管收成好賴也有人到家門口收,俺們幹啥要改種?你要是好心,不如直接給俺們村捐點兒?”
連個捐款的由頭都沒有。十裏八鄉路修了,學校建了,支教的老師給拉來了。誰家孩子上不夠九年義務教育,老師得攆家裏做思想活動。
國家把能做的都做了,公共建設真的是什麽也不差,連捐錢王大偉都想不到由頭。
王大偉愣了。他盤算了很多,卻沒想過送錢的生意上門,這些人都懶得接住。
後來,那個說要回去和村民商量的村長也沒了回音。又過了幾天,下了一場暴風雨,吹倒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甘蔗。然而待天晴了,王大偉卻并沒有看見有人下地去修整,扶起那些被吹倒的甘蔗。
農民搬着馬紮坐在旁邊看他們演戲,指着地裏被吹倒的甘蔗笑着說:“你們要用就随便拿!”
他們拍制糖的戲,自然也是要用到甘蔗的。導演本來還想着未到收獲的季節,也不知這些村民願不願意讓他們胡亂糟蹋。卻沒想到白得了許多便宜。
沒成熟的甘蔗沒有甜味,但拍戲也看不出來這些,流程拍出來就得了。
記憶裏那些村民的笑臉,漸漸和懶漢村人的臉重合在了一起。
王大偉是真的恨鐵不成鋼。
好在穿越了這一遭,他如今是這方圓十裏最大的boss了!以後就牛不喝水他偏要強按頭,非得讓村裏人脫貧致富不可!
他又深深的看了一眼遠處的甘蔗地,才轉頭回家。
宋樰在房中等了許久王大偉也沒回來,閑着無聊便自己對着水盆開始描眉畫眼。
只是木炭并不是專業的化妝工具,他以前又沒學過化妝。待王大偉回來,便看到小兔子變成了小熊貓。
王大偉:“……”
宋樰還十分興奮:“你看我畫的如何?我覺得和你畫的區別也不太大!”
很像現代那些照着視頻自學,莫名自信的化妝新手了。
不過這麽一鬧,王大偉煩悶的心情也一掃而空,無奈的投了布巾蓋在宋樰臉上。
緊趕慢趕,總算在正午之前重新畫好了妝,出發去鎮子。好在已經近十月,雖是南方,天氣倒也不十分熱。
這還是王大偉穿越過來後第一次去小漿鎮,縣城倒是去過幾回。懶漢村位于縣城和小漿鎮之間,去鎮上還要比去縣城近那麽三四裏地。
之前宋樰往來縣城都是坐了吳高樹的驢車,此番便有些體力不支。但有回家的念頭支撐,他也只是走的略慢了些,都不曾提出要休息。
小漿鎮也并不是十分繁華的鎮子,物價要比縣城便宜不少。相對的,選擇在此處歇腳的商隊也不多。
王大偉帶着宋樰一一問過,為數不多的三四個落腳商隊都是短途路線,別說沒有去往宋樰老家的,連出妙竹州的都不多。說是商隊,也不過是幾人結伴往來海邊和內陸,倒騰些海貨。
“你們要是想找去毓秀州的隊伍,還是得往縣城去啊。”有個好心的漢子道:“去驿站找找,或者多花些銀錢去遞鋪寄信。官家經辦的一準能送到,找商隊可沒那麽保險。”
于是問題又轉了回來。王大偉向那漢子道了謝,便帶着宋樰離開了。
“回去再想想辦法吧。”王大偉低聲寬慰宋樰,“實在不行,回頭試試找個信得過的本地人代你去遞鋪寄信。”
宋樰也沒別的法子。
只是這話說的輕巧,人選可真不好找。縣城的人他們不認識,難民們更是不可能,還沒進城就要被巡邏的捕快給打出去。至于村裏人……他們懶得往縣城跑_(:з」∠)_
要是沒今天這一出,還可以拜托吳高樹……但現在說什麽也晚了。
王大偉嘆了口氣,決定先帶宋樰去吃點東西,再去鎮上的醫館。小傻子要一點一點好起來,自然不能憑空康複。王大偉打算随便買一點便宜的藥,在家熬了做做樣子。
而現在……王大偉早就發現宋樰是個小吃貨了,大有有吃的便可忘記一切煩惱之态。他實在有些瞧不得小家夥這副霜打了的茄子樣。
“不必了。”宋樰的目光艱難的從食鋪挪開,他哪裏不知道這是王大偉為了哄他呢?“今早吃了很多,我還不餓。”
實際上他在家時是按一日三餐來吃的,還常常要加宵夜。只是流浪在外,也沒那麽多講究了。
……王大偉的銀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宋樰癟着嘴摸了摸肚子。
王大偉如何看不出他這副口是心非的模樣?忍着笑道:“是我餓了,早上娘把那碗大骨頭炖白菜端走回鍋了,我沒吃飽。”
“真的啊?”宋樰眼睛一下就亮了,“那……那你吃,我就嘗一口!”
鎮上酒家食肆倒是也有幾間,不過王大偉摸着兜裏的銀錢,最終選了醫館對面的一家二葷鋪。
二葷鋪便如同現代街邊的小飯館,門臉很小,有些甚至沒有後廚,就在店門口搭個竈頭。掌勺的廚子就一兩人,再加個切菜的小徒弟,一個跑堂的就齊活了。
所賣二葷,便是豬肉和羊肉兩種,價格比起食肆酒樓要便宜的多。
這種店往往沒有背後的東家,廚子本人就是老板,學徒和跑堂也多是自家人來幫忙,并不外雇。
此刻并不是飯點,鋪子裏沒人,見了王大偉和宋樰二人,小夥計十分熱情的上前招呼:“二位吃點兒什麽?”
他們這鋪子菜單不多,客戶也多為附近的單身漢,都是熟客不需介紹。不過眼前這二位明顯眼生,雖然穿着一般,但氣度卻不凡。小夥計瞄了一眼宋樰摸着肚子的手,心裏打起了小九九:“咱們店裏今日難得有羔羊肉,如今甘蔗也下來了,配上柘漿味道極是鮮美!”
小夥計暗搓搓的推薦了店裏最貴的菜。羊肉本就比豬肉價貴,羔羊肉就更貴了。
宋樰聞言略皺了皺眉,還不待說話,便聽王大偉道:“柘漿?”
他想起村外那一片片的甘蔗地,和吳高樹拉去縣城所賣的甘蔗,不禁問道:“柘漿是村裏送來現成的,還是你們店裏自己榨取的?”
“村裏送來的如何存的住?”那夥計只以為王大偉怕柘漿不新鮮,便一指角落裏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手搖石磨:“那柘漿至多存放一夜,就要變了味道。我們店裏都是客人現要現榨的。”
柘漿不易存放,甘蔗卻只要不削皮,收獲後可以保存一到兩個月,因此各個菜館都選擇小規模現榨。
※※※※※※※※※※※※※※※※※※※※
今天查一些甘蔗的相關資料查久了,耽誤了不少時間……更重要的是并沒有多少能用上_(:з」∠)_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