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碗不過……八分飽

宋樰作為一個古代人, 還真是意外的清醒,不容易被洗腦呢, 王大偉心道。

讀過書的人眼界就是不一樣呢~

不過,這時代還是沒讀過書的人多一些。王大偉琢磨着,也許自己可以趁着此時紅糖還需從天竺國進口,讓村子先富起來——況且他有靈泉在手, 制造出來的紅糖肯定比市面上現有的更具有藥用價值啊!

就算是其他村民做出來的紅糖沒有靈泉的效果,正好也可以糾正一下無知百姓的誤區:紅糖比起藥品, 還是更偏向于保健品的,并不是什麽包治百病的稀罕物。

到時候就往益氣補血, 滋陰養顏的方向宣傳, 肯定也有不少人買賬。

“你好像挺關心紅糖的?”宋樰眯了眯眼。經過那一碗又一碗的熱水,宋樰已經斷定王大偉是個有故事的人。

“我不止關心紅糖, 我還關心糧食和蔬菜。”王大偉一本正經,“畢竟我擁有一個村子, 緊鄰大海,春暖花開。”

到了村子附近,王大偉眼尖的看到村口又圍了一群人。自從穿越過來,好像每次他出門回來,村子裏就沒安生過。

王大偉緊了緊手裏的籃子。宋樰也恢複了他小傻子的人設, 拽着王大偉的衣服躲在他身後。

“這又吵吵什麽呢?”王大偉很是不悅, 這才新婚第二天, 就是做做樣子呢, 也得和睦兩天吧?

随着他的話音, 險些要打起來的人群立刻分成了兩波,泾渭分明的站在王大偉的兩側。難民們面紅耳赤,村民們也氣得不輕。

今日是成親後的頭一天。那些剛娶了媳婦的漢子是滿足了,很不能溺死在溫柔鄉裏,他們的家人卻另有想法。

按照古代的規矩,新嫁娘這一天是要拜見婆家人的。當婆婆的也往往要在這一天給兒媳婦們立立規矩,确定一下自己在這個家裏的地位和主權。

甚至故意刁難一下媳婦,古代是有苦媳婦熬成婆的說法的,一個熬字道盡了多少辛酸!

這婆媳之間啊,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然而,大部分的古代媳婦受婆母的磋磨,除了孝道壓在頭上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媳婦孤身一人來到婆家,包辦婚姻的丈夫也沒什麽感情,并沒有人給她們撐腰!

而懶漢村的新媳婦們就不一樣了……她們的娘家人如今也住在婆家的房子裏,大家同處一個屋檐之下。這下,新媳婦的父母怎麽舍得看着自己的女兒小哥兒受婆家磋磨?

這規矩自然就立不起來了。感覺權威受到了挑戰的婆母們當然不樂意,想着法子要找難民們的麻煩,要壓倒了這股子東風——還真讓她們給找着了。

這幾天家裏的米消耗的太快了!

開始只有一家發現了,後來村民們互相通氣之後,便發現每家每戶皆是如此——難民們入住村子不過三四天,還趁着集體婚禮吃了一頓好的,怎麽廚房裏能吃十天半個月的米就見底了呢?

自從難民進村,這些懶惰的村民就把做飯的工作交了出去,恨不得連廚房都不用進,吃飯給他們端到眼跟前。于是村民們便有了些陰謀論,認為一定是這些難民們偷藏了米糧,別有居心!

而難民們自然不承認:他們人都住在村民家裏,就算想藏,又藏能藏到哪裏去?

“……那就是正常的消耗!你們扣扣搜搜的,不舍得出糧食還想騙我們姑娘嫁過來,如今又倒打一耙!”今日白天王大偉又不在村裏,沒人出來主持個公道,兩撥人差點沒翻臉打起來。

也幸虧那些村民幹點兒活兒就喘的體質,并不敢真的和一身腱子肉的難民們動手,只敢嘴上吵吵:“呸!要多吃了一丁半點也就算了,那可是一倍的糧食!我看你們就是不誠心過日子,來了幾天了,讓你們幹點兒活也指使不動人,還淨在家裏吃幹飯!”

村民們這也是仗着昨天晚上洞過房了,想來那些新媳婦小夫郎也不能再改嫁其他相親失敗的村民,沒了威脅腰杆子都直了不少。

王大偉聽了兩方的話,心裏已經有了計較。早前他和村民提議吸納難民的時候,村裏就算過了這筆賬:今秋收獲的米糧省着點兒吃,再讓難民們勤挖野菜補貼,夥食也勉強能夠。況且十月還能再收一批羅漢豆。

然而,這是按村民們自己的飯量來算的。村裏各個都是懶漢,平日裏消耗最大的活動就是吃飯,日常愛好是在床上躺着。他們的飯量就是放開肚子來吃,也吃不了多少,根本就不太餓。

而跋山涉水逃荒了兩三個月的難民就不一樣了,肚子裏那是十分缺油水。加上這兩天難民們都在準備婚禮的事宜,出了不少力氣,飯量大也是正常的。

村民們把做飯的工作交到難民手裏,這些難民自然也是放開了肚子吃,不會讓自己虧着——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兩方人馬都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家人。

村民們聽了王大偉的解釋仍然不相信,認為王大偉偏頗難民:“道理我們都懂,但怎麽可能吃掉三倍的糧食?”

于是王大偉只好讓王壯山當成表演了一個正常飯量:一口氣吃三碗,下了一盤子野菜,不過八分飽。

村民們這下傻眼了:“這,這……這可怎麽養得起呦!”在他們睡懶覺的時候,這些難民竟然不聲不響吃了那麽多的糧食嗎?!

可是照這個加快了三分之一的消耗速度,加上十月份将要收獲的羅漢豆,糧食也不夠吃啊!畢竟新嫁娘們帶來的娘家人可不是一個兩個呢,不少人家當初貪圖勞力,都是人口多的優先選。

王大偉想了一想:“這樣吧,家裏收着的都是新米,拉去糧行換成陳米或劣米,能多出來一些。再每家開點兒菜地,種點土豆紅薯什麽的。”好米換劣米,最早還是趙石頭一家出的主意。

“也只能這樣了。”村民們恹恹的答應下來,倒沒什麽激烈的反應。他們懶到如今的程度,能吃好的自然高興,但吃的一般也無所謂,否則也不會不給米去殼了。

只要不讓他們出力氣拉糧食去糧行賣就成。

王大偉又勸哄了兩句,然後臉一板,對着難民們道:“你們每家出一個能說了算的人,還有家裏的新媳婦和小哥兒,吃罷飯都上我家去一趟。”

村民們又頓時幸災樂禍起來,村長這是終于要發威,治一治這些人了?

該!這些人一點兒都不聽話,還時常跟他們頂嘴,就是欠收拾!

他們還沉浸在之前針鋒相對的情緒之中,并沒有反應過來,這些難民除了吃得多,好像并沒有犯什麽錯?

……甚至吃得多也不是他們能控制的。

但看村長的表情,好像很嚴肅很生氣的樣子呢!

連難民們也被他的氣勢給哄住了,心裏不免有些慌慌的,擔心王大偉過河拆橋。

得意起來的村民們,一個不經意,瞄到了王大偉手上的籃子,心思又活動了起來。

這村長啊到底還是他們的村長,說話做事兒都是向着他們的!

“村長這是又買了啥好東西呀?”

王大偉皺了皺眉,但還是掀開了籃子上蓋的布巾——他早有準備,上面一層放着的都是包好的中藥,把下面的鹹魚臘肉給蓋的嚴嚴實實。

“給傻哥兒買的藥。我帶他去醫館看了,說是腦子磕着了,吃幾副藥好了就不傻了。”

這副說辭之前只在王壯山等難民中小幅度的流傳過,如今村民們聽說了,倒一個個驚訝了起來:“什麽,傻哥兒不是天生就傻的?還能治好??”

不禁有人後悔起來:早知道就娶傻哥兒了,人長得漂亮不說,也沒娘家人需要養,本人那麽瘦,想來吃的也不多!

王大偉:那是你們沒看到他風卷殘雲的樣子。

漢子們的心思都轉到了傻哥兒身上,女人們卻仍然惦記着籃子:“這麽一大籃子,不會真的都是藥吧?”

這籃子是農家揀地常用的土籃子,正經挺大挺深,能裝不少東西。

“我怎麽感覺聞到了肉味兒……”

“我好像聞到了鹹魚味兒……”

王大偉聽見她們嘀咕便笑了:“嬸子這鼻子真是比……都靈,咱村多少年沒吃過鹹魚了,您還記得什麽味兒?”

那婦人被點破,便厚着面皮笑道:“這不都是肚子裏缺油水鬧得麽,咱們村的日子過得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吃一回鹹魚能記上半輩子……哎呦你這藥買的可真不少,要我說還是家裏有錢……”

她說着,就伸手想去翻那籃子裏的藥包,瞧瞧底下是不是真的藏了鹹魚。

——結果,一旁橫空殺出來一口小白牙,嗷嗚嗷嗚要咬人的樣子,吓得那婦人趕緊縮回了手。

乖乖,這孩子是真的敢咬人,沒看見那天劉七家的都嚎出了豬叫嗎?

還有王大偉那缺的話——不管以後能不能治好,現在還是傻的啊,染上了瘋病吃虧的還是自己!

婦人心有餘悸。

王大偉揉了一把宋樰的腦袋:“瞧瞧,這孩子護食呢——誰耽誤了他治病,那是連傻子都看不過去的。”

這話一說,又有宋樰呲着牙在一旁虎視眈眈,總算沒人好意思再上手了。

“都回吧,時候不早了,吃了飯好讓他們上我家報道來。”王大偉面上淡淡的,心裏也打着鼓呢:再不回這籃子裏的鹹魚味兒也許真要瞞不住了……

※※※※※※※※※※※※※※※※※※※※

昨晚卡文,寫着寫着抱着電腦睡着了,半夜醒了一回脖子快斷了,筆記本卡在脖子和胸口之間,虧我也睡得着,鴿了大家對不起嘤》-《

然後今天吃了好久的瓜,一度懷疑不能更新啥的……幸好是虛驚一場。

畢竟我想寫的一直都是古耽_(:з」∠)_少數不是古耽的,還是(可能)血型暴戾的末世……

這周居然沒有輪空有榜單,我愛我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