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卌二章
這次陸川因為私事離開《四三年》劇組這麽久,雖然他只是配角,也耽誤了不少進度。
因此陸川頭一次感覺到自己不讨中老年導演大叔的歡心了。他只好各種做牛做馬,像每一個渴望被大家認可的新人一樣,幹盡所有該他或不該他的雜事。一周下來,陸川也終于能夠被大導演跟男主叫去喝酒了。
這一次參演《四三年》對陸川來說是個挑戰——他需要一人分飾兩角,這兩個角色是一對命運迥異的雙胞胎。
本來只是編劇要求找一人分飾兩角,但導演一開始擔心不能找到符號要求的演員,還打算讓編劇改劇本,改成一對長得不相似的異卵雙胞胎來着,後來看到陸川在《俠道》裏貫徹“反差萌”奧義的表現,才同意了這個建議,萬幸陸川的表現也未讓他們失望。
這對雙胞兄弟兄長名為方蘆,弟弟叫趙天霆。出生在一個貧寒農戶家的兩兄弟,在還不能睜眼的時候,因為家裏太過貧窮,弟弟趙天霆就被父母送了人換錢。當時趙天霆的身體比較弱,方家父母既擔心養不活這孩子,又擔心醫藥費太貴耽誤大兒子,于是生下來的孩子只在自己夫妻倆身邊養了一周,就托人送了同鄉一戶膝下無子的富戶,富戶恐怕方家夫妻以後會來要這孩子,一定要給錢,還得畫押。所以方家兩口子就從送孩子變成了賣孩子。他們一開始也沒打算以後跟這個小兒子相認,想到能有錢拿,也就同意了。
富戶主家姓趙,在鄉裏有田有地,又跟城裏的生意人有買賣,家境頗為殷實。但因為大少爺跟大少奶奶成親多年卻無一女半子的,找郎中檢查卻很可能是大少爺的問題。大少奶奶就是城裏那家鄭姓生意人的二女兒,嫁給趙家算是下嫁,兩夫妻感情也特別好,趙家大少爺覺得愧對趙鄭氏,便收養了一個孩子,也未納妾。再後來半年,許是趙家大少的做法得到岳家老爺認可,趙家人生意也越做越大,想着擔心以後自家孩子跟方家孩子太相像也不好,便搬離了原來的鄉鎮,去了城裏。方蘆與趙天霆這對同胞兄弟,便完全沒了交集。
這是陸川需要飾演的角色背景,他已經摸得很熟,弟弟趙天霆性格十分好演,反倒是哥哥方蘆需要下不少功夫,他感覺自己還沒找到最合适的那個點,還好這段時間拍的戲都是前期的戲,難度倒也不高,有一周多的時間讓陸川再繼續琢磨。
他每日連給劉淮為一個電話都不一定能辦到,但必定會花三個小時的時間來思考方蘆該怎麽演活。
一天天過去,陸川的踏實認真也被全劇組看在眼裏,因為耽擱進度帶來的不滿也少了許多。
《四三年》的故事從一九四三年二月五日大年初一講起。
□□中央在延安的十年裏,每年春節期間,軍民都舉辦了各種節目來賀新春鬧新年,給所有人新一年的希望,尤以1943年這次“春節聯歡會”最為熱鬧。有那唱歌的、跳舞的、舞獅的,還有扭秧歌,大家歡聚一堂,棗園裏鑼鼓喧天,一片鬧騰。□□中央領導人們邊向群衆揮手致意,邊在人群中坐下,不時向大家拱手拜個年,道一聲“新年好”,引得氣氛更加熱烈。
趙天霆也在這些人當中。不過他官職不高,副排級只能坐到邊上角落裏,正當風口,也算是為群衆們擋風了。
到這時候,今個年頭,總算是能見着些好的。
自1月9日汪僞政府向英美兩國宣戰以來,這一年就開始亂了。可眼看着這滿堂喝彩的演出,趙天霆覺得,亂歸亂,大家蒼蠅一樣總是亂出了條正确的路子。
上個月,先是日軍防線後撤,再有蘇軍在列寧格勒發動反擊突破德軍封鎖線,英軍占領了黎波裏,直到昨天剛傳來的大好消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吃了大敗仗,投降,全軍九萬人被俘。在同盟國的英勇抗戰下,國內的希冀也愈發明顯起來。
唢吶聲響起,一隊姑娘走上舞臺,齊聲唱起了隴東民歌《繡金匾》:“正月裏鬧元宵,金匾繡開了;金匾繡咱□□,領導的注意高……”
Advertisement
趙天霆對這歌自然也是耳熟能詳,想到勝利,想到未來的新中國,他也情不自禁跟着節拍唱了起來:“三繡八路軍,抗戰下決心,對民衆多恩情,愛國愛人民……”
他起初還有些不敢放開了唱,随即就發現大家都不自覺加入了進來,在全場的大合唱裏,他的走音也就不那麽突兀了。
一陣風起,上風口的趙天霆不免吃了一大口黃土,被隔壁的劉新軍瞧見,一通大笑,結果也被風夾土嗆着了,兩人一齊呸呸兩口,指着對方哈哈大笑後,又加入了合唱行列:“正月裏來是新春,趕上那豬羊出呀出了門。豬呀,羊呀,送到哪裏去呀?送給咱英勇的八路軍……”
雖然豬呀羊呀确實沒吃到嘴裏去,這歌聽着可真在興頭上。
震天的掌聲中,這場“革命的文藝創作”落下來帷幕。
戰士們又将投入到生死千鈞的戰争中去。
趙天霆叼了根稻草,挎着槍在戰壕上轉悠。這些天戰事并不吃緊,所以大家也能稍微松懈一點。
衛生連的女兵路過,瞧着他這吊兒郎當的樣兒,都紅着臉避開。
因為出身較好,趙天霆剛進營時一身纨绔氣息,經過改造,他才顯得正經許多,也能與貧農出身的戰友們和諧相處了。
當年他不顧家人勸阻,非要一意孤行參軍——并且還是參共時,就險些與家裏鬧翻,因此得知了自己身世,非趙家親生子的他那時一心覺得自己被隔外了,不能接受家裏的安排,一定要走自己想走的路。過于理想的他,吃了許多虧,也屢次在槍炮震天中九死一生的突圍,全憑那些說話帶着歪七扭八的各地口音的戰友們拉他救他掩護他。他覺得自己跟這些戰友們才是同一種的,而不是富戶趙家的嫡親少爺。
趙家少爺的出身讓他生來富貴,也訂了一位喜歡的女子作妻,可他決意參軍時,抛棄了趙家的名頭,那個女孩子也抛棄了他,沒多久就與三房少爺訂婚了。那時他還駐紮在家鄉,為心上女孩的薄幸而心痛惱怒,又覺得先是自己的沖動讓對方有了位朝不保夕的丈夫。後來随軍北上,離家越遠,第二種念頭就越是占了上風,他自覺對不住她,倒不如放手。所以就成了現在的他,能比所有人都會與女兵搭話,但一個親近的也沒有。
輔導員看不過他的做法,批評他教育他;戰友們也嫉妒他一張臉俊俏,能輕輕松松就靠幾句話的功夫就博得女兵們的好感,也私下打過幾架。但趙天霆死不悔改,一副浪蕩子相,在緊要關頭卻比任何人都靠得住,大家也就明白了他的德行,随他了。
女主角成蘭一開始也對趙天霆抱有好感。她留着學生頭,打扮中規中矩,但天生麗質,在一衆紅紅臉頰的女兵中,顯得鶴立雞群,十分出衆。據說她以前就是學生,因此能寫會看,比之許多人更有一番書香氣。
趙天霆也是如此,良好的家教讓他天生帶着不凡的氣質,襯得底層出身的男主周兆賢灰頭土臉。
周兆賢一開始也不叫周兆賢,叫周小三,因家中上有兩位姐姐,排行數三而得名。周家夫妻都是地裏刨食的,年頭又亂,除了緊着孩子們吃穿,哪管得了名字好不好聽,合着賤名好養活,也就“小三小三”的叫着,叫到他大了,上了私塾拜了老師才被取了個大名。
周兆賢的老師據說年輕時留過洋,沒學太多之乎者也的大學問,卻學了不少先進理論回國,脾氣也硬,得罪了上峰,革了職不說,還瘸了腿。不良于行的他最終随共軍一起,在大西北的村子裏教書,因此碰到了那時還叫“小三”的憨孩子,喜歡這孩子正直好學的他特意給孩子取了名字。
周兆賢從軍也是因為他的老師——身有殘疾的老師最終還是被日軍的炮彈掩埋了。
有這樣一段經歷,其實周兆賢也懂得許多,可他黑黝黝的面龐總是比趙天霆少了幾分聰慧。他喜歡成蘭,也有些羨慕甚至是妒忌趙天霆,私下也與情敵幹過一場,後來一起在硝煙炮聲中伏擊、掩護,撤退、前進,兩人也不再糾結于兒女情長之事,甚至他還會幫趙天霆教訓一些愣頭青。
三個青年人被分到同一連隊,派到大前方,戰火連天中,處得久了,相比不羁的趙天霆,金玉其內,體貼入微的周兆賢漸漸讓成蘭感受到了愛情的滋味。
“咔!”導演一聲喝令,緊繃着情緒的衆人放松下來,陸川感覺端起水杯抿了一小口,潤潤嗓子。
西北幹燥,他剛來那幾天水土不服,整個人脫水嚴重,上火便秘,過了許久才調整過來。但多數時候為了趕劇情,嘴唇上都幹得起皮,一動就痛,偏偏他還得笑得英挺帥氣,只能在心裏扭曲。
趙天霆的戲份過了一半,後面都是男女主的感情戲了,他只需在其中偶爾出現幾次即可,現在得開始準備趕另一個角色“方蘆”的戲份。
稍稍休息了下,陸川拿起方蘆的臺詞看了起來。拍攝地在鄉下,閑來無事,他也沒什麽娛樂,就把背臺詞當打法時間的唯一活動,記住每天的臺詞就熟悉後面日子的,無聊是挺無聊了,也好過記不住被罵的好。而且在一遍遍揣摩中,陸川希望能更好地摸透“方蘆”這個多變的角色。
又拍了一周,總算把屬于“趙天霆”的劇情補完,陸川換上了“方蘆”的裝束,開始演繹另一個角色了。
作者有話要說:
(重點:所有帶*內容都有借鑒團結網報道:1943年的延安春節聯歡會。)
-------------------------------------------------------------------------------
遲到的女王節禮物XD~依然卡劇情,大家也可以下一次更時一口氣看完。沒寫完是因為今天逛街+這部分背景比較難寫。
軍銜都是瞎比比…真的沒找到确定的材料,就這麽吧。順便,我歷史爛,近代史只記得毛總寫書跟開會,也都是瞎比比的。資料全剽自百度知道與團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