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百夫長

瑩塵不假思索, 上前幫忙, 因為饒太太确實對她有恩,不管饒君羨如何對她, 饒太太卻是對她好了的。她劈手過去,被西戎人的刀鋒傷了一道口子,但她毫不在意, 仍舊用搶來的刀,在馬上和西戎人對決。

她個子比較嬌小, 西戎人兇殘的想以身高壓着她, 她橫刀先出, 再甩出銀針,看那幾人倒下,才催促饒太太快走,來不及說感謝的話,饒太太對兒媳婦道:“你先過來我這邊坐吧。”

瑩塵趕馬要走, 卻被秦侍玉叫住:“沈姑娘, 你帶我們一程吧, 你放心, 我不會拖累你的。”

“這怎麽行。”她斷然拒絕,又對饒太太道:“您快走吧,後面估計還要西戎人,我們要趕着和仇太太會合,就先行一步了。”

全程都沒理會秦侍玉,因本身瑩塵就不喜歡林家人, 她救的也是饒太太。

瑩塵來不及等饒太太點頭,就和楊柳一人一匹飛馳過去,饒太太把林淡月拉了過去,這時秦侍玉抱着哥兒也要上去,卻被饒太太拒絕了。

“淡月是我們饒家的人,你們可不是。現在亂的很,我也沒能力管你們了。”饒太太等不及林淡月說話,就徑直讓駕車的人走了。

秦侍玉傻在那裏了,本來以為跟着饒太太萬無一失的,沒想到還是被丢在路邊。林夫人也期期艾艾的,她抱着瀾哥兒,也不能不顧着婆婆,到底丈夫和公公不在身邊,她要擔起大任。遂棄了板車,拉着林夫人往前跑去:“娘啊,我們只管往前面走,西戎人都是往後邊來的,一時半會的還追不上呢?”

此時的林夫人哪裏還有主心骨,還不是秦侍玉說什麽就是什麽,不過她倒是對于兒媳婦不離不棄表示贊賞。

二人跨過一條小溪,躲在一個山洞裏,倒是別有洞天。瀾哥兒被母親抱着不耐了,才從她身上下來,林夫人慈愛的撫着孫子的頭。

秦侍玉對于林淡月還是很有意見的,她雖然流放後對小姑子的好摻了一些私心,但對她那也是真好,還特特地拿了錢幫她置辦嫁妝,生怕她在饒家過的不好,她倒好,轉眼就忘記了。以後誰還靠的上她,難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林淡月過的好,于林家于她卻一點幫助也無,這可不是她要的。

只是當着林夫人的面,她不能這樣說,她理了理鬓發,突然嘆了一口氣:“娘,我真是擔心淡月啊。”

林夫人有些心虛,女兒抛卻了自己和兒媳婦孫子,對不住自己也就算了,也不知道兒媳婦怎麽想,“哦…是……是嗎?淡月怎麽了?”

“我看饒家對她呀遲早是要抛棄的,您看今日淡月就全然不敢多說一句,日後也不知道怎麽被饒家欺負呢?我知道淡月是有心無力,我是覺得無所謂了,可饒太太那個樣子,也實在是做的過分了。看淡月這樣子以後怕也是幫不到東陽了,當然我們也不是讓妹妹幫我們做什麽過分的事兒,但她娘家人不好了,日後怕是在饒家就更說不上話了。”秦侍玉如是道。

兒媳婦的話林夫人也不是聽不出來,她知道兒媳婦有怨言,但她的話也并非沒有道理,只是眼下,別談林淡月,她們能不能活着出去都是一回事。

但秦侍玉見婆母沉默,覺得她也太偏心她了,一時又覺得誰也靠不住。

Advertisement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瑩塵和楊柳把馬都跑的吐了白沫子了,才看到仇太太的人馬。

仇太太曾經與她們約定,在某處丢一處藍蓮,果真在玉昌城東的一處小院子裏看到了。李琴正在門口張望,看到瑩塵和楊柳都松了一口氣,又看到衡哥兒,忙對沈夫人道:“伯母快把衡哥兒抱進去休息。”

她又帶着瑩塵和楊柳到仇太太屋裏去,仇太太看到她們,喊了一聲“阿彌陀佛”,幾人又敘敘主仆情誼。

一時沈夫人也過來了,仇太太憂心道:“這西戎人也是太快了,他們怕是知道朝廷派了兵過來,所以提前開打了。我們這軍戶所像樣的沒幾個,真要去請什麽鹽丁助陣,那也要錢,誰肯出那個錢。”

別看諾大一個軍戶所,大多都是田舍漢,上戰場那就是送命。為了保障戰争勝利,常常去江淮雇一些鹽丁來,只是這都是要錢的事情,姜千戶自己只養自己的私兵,又如何管他人。朝廷倒是派了兵來,卻也不是勝算十分。

沈夫人不由道:“要我說朝廷軍怕是也快到了,新皇即位,總要點功績才是。”

別看沈夫人這人性子暴烈,她妹妹是個九曲十八彎的人,沈貴妃常常召他們進宮說話,也知道寧王爺的一些性格,雖然說的含蓄一些,但她也聽出一些了。這寧王年紀不大,野心不小,常常想做一番功績出來,崇康帝在的時候,他常做一些小兒态跟皇上讨功,現在成了皇上了,那就更想青史留名了。

這話說的有些大不敬,仇太太卻莫名心安了,再看看李琴,就更是欣慰了。她娘家人去了外地避難,倒把侄女兒送來了,如此情誼,她就更加認定這個侄女兒做媳婦了。

李琴是個實心人,平時看她好似有些貪玩,沒曾想膳食、住宿竟然安排的井井有條,十分能幹的樣子。

這次楊柳也是和瑩塵住在一處,因瑩塵于她有救命之恩,她仿佛和瑩塵更親近幾分,倒似有些自己人的意味,尤其是只有兩人的時候,還會告訴于她:“以後琴姑娘就是鐵板釘釘的少奶奶了。”

“這還用說,不是早知道的嗎?”瑩塵笑道。

楊柳卻道:“以前雖說喜歡琴姑娘,但太太也想給少爺娶個官小姐,現在琴姑娘這樣不離不棄,那肯定是琴姑娘了。”

也就是說仇太太挑兒媳婦看似認定了娘家侄女,其實也是騎驢找馬,瑩塵笑了笑,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沐浴後瑩塵安心躺下來,楊柳也能說笑幾句。

**

戰火密布,傅澄卻大放異彩,待王德鑫将軍來後,他是姜千戶手下人,但姜千戶早已不知去向。傅澄一直在仇百戶身邊,但仇百戶畢竟年紀小,身邊的護衛哪裏能讓他下戰場,仇百戶倒是信任傅澄,讓他領百人作戰。

這傅澄竟膽子忒大,是夜,帶着兄弟們潛伏了半個月,活捉了西戎的王子,俗話說一舉成名天下知,他是個十三歲的年輕人,又有這份奇功,王德鑫也不由得要見他一面。

傅澄理了理自己的衣冠,從帳篷出來後,百戶所的兄弟們都和他打招呼,傅澄向來人緣十分好,向各位抱拳致意,目光灼灼,虎虎生威的走進最遠處最大的帳篷內。

他倒是很懂規矩,一進門就行禮:“小子傅澄見過王将軍。”

“你就是傅澄?”一道年輕的聲音傳來,好似對他還頗為好奇。

傅澄一擡頭,竟見着是前世那個替自己處處安排妥當的大哥,若是前世人人都對不起他,但他大哥秦浦卻是真把他當弟弟看的,就是早早的去了。他想今生若不相認,好歹也做個朋友相處,但想想如今自己和大哥的地位懸殊,做朋友的話他也就心裏想想罷了,人還是恭恭敬敬的又磕了個頭。

王德鑫生的魁梧,即便年邁,卻依舊看不到老态,見他這樣懂規矩,不禁道:“你這小小年紀,竟有這樣的奇招,可見英雄出少年,也不知道你父乃何人?”

看這模樣應該是将門虎子,尋常軍戶連兵器都摸不到,哪裏會知道什麽擒賊先擒王,還會斥候這等本事。

傅澄卻斟酌一二:“家父乃先羽林軍副統領傅繇,後因綽仁太子一事被革職斬頭,小子便流放至此。”

原來是罪眷,這就不好賞了,按理說這樣的英雄少年,便是賞個校尉那也不是難事,但又怕觸了奉元帝的眉頭,別看大家都說王德鑫耿直,其實人也是粗中有細之人。

他正在沉思,倒是一旁的秦浦情緒有些激動,卻又壓抑着,見王德鑫還不肯給弟弟一個好官,遂道:“王将軍,論功行賞才能把這場仗打贏,我看傅澄年少有為,這樣的人才可不要埋沒了,正好他能帶百人,不如就做百夫長如何?”

百夫長也就是百戶,一開口就是百戶,傅澄忙推辭,王德鑫倒是回過神來一笑,暗道自己是越來越道學了,什麽都要體察上意,論功行賞這是軍中的規矩。

“我看秦世子的安排挺好,傅小子,你可別得意,要好好的幹才成。”

傅澄喜道:“小子多謝兩位大人。”

從帳內出來,傅澄心裏給自己小小的加油一下,又見背後有人過來拍他肩膀,他轉過身去,十分驚訝:“秦大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