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紅蘿蔔、綠黃瓜、小蔥、生菜摘了來, 瑩塵拿到井水旁, 梅花搶着洗淨了,她又把自家釀造的大醬挖了些出來。梅花饞到不行:“太太, 我覺着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咱家這大醬腌的可真好。”

越是冬天越饞熟菜,冬吃蘿蔔夏吃姜, 現在日子過的好了,肉和魚沒少吃, 偏偏缺這些新鮮菜。這蘸醬菜也算是一絕了, 玉昌的窮人富人都愛這一口, 傅家的大醬是瑩塵專門跟饒太太學的,做的十分地道。

一端上桌,沈夫人就拿了個蘿蔔給衡哥兒吃,衡哥兒三下五除二就啃完了,這時候傅澄才從屋裏出來。他肩膀好的差不離了, 就開始忙百戶所的事情, 看着飯點了才過來。

“相公, 快來吃蘸醬菜, 今兒我和梅花摘了不少水蘿蔔來了。”

傅澄笑着坐在瑩塵旁邊,拿了張煎餅卷了小蔥,就着醬吃。他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正在長身體,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紀,幾張煎餅就“嗖嗖嗖”的沒了。

在一旁的小梅花瞧見了,也說不出的歡喜, 她自從被賣到百戶所以來,是吃飽穿暖,只需要伺候好主子就成,偏偏主子人也好的很,她就是以主子的喜為喜,以主子的憂為憂,現在看到百戶一家和和睦睦的她就高興。

再有楊家的人最近也知趣,自個兒拿了飯菜到自己房裏吃,也不怎麽出來,小梅花就更樂了。

偏偏這時有人上門,傅澄一看竟是林東陽,他竟然是來報喪的,原來是林夫人過身了。

沈夫人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你娘是因何緣故?怎麽我上個月看到她倒是好好的。”

“是風疾,來的急,我們拿了藥過來,剛開始幾天倒好,接着就油盡燈枯了,早起一看我娘她…她去了。”林東陽抹着淚哭道。

他來了傅家又匆忙出去,說是還要和傅溆那邊報喪去。傅溆從戰場上回來,大病了一場,聽說還是“厚道”的林家人替他問醫抓藥身子骨才好起來,他又在孝中,也不能成親。

晚間王全買了花圈回來,傅澄寫了挽聯,楊張氏帶着女兒過來,經過正堂正好看到了。沈夫人喊她們進來說話,又和楊張氏感嘆林夫人年紀輕輕的就死了。

“你還真別說,我雖說和林家人關系一般吧,但林夫人就比我大幾歲,這人吶還真的是死的快,說死就死了。”

楊張氏心裏一動:“這林家是什麽人家,我還不知道呢?是和你們相熟的嗎?”

她兩耳不聞窗外事,根本不知道沈家是流放過來的,更加不知道什麽林家。沈夫人也不想提流放的事,皆以現在身份為重,遂道:“你不知道吧,這林家可是饒千戶的親家,我們也不算很熟,只能算是認得的人。”

“那我可以跟着去嗎?我也不是為了我自己。”楊張氏暗示了女兒一下。

Advertisement

楊晴也忙上前,“沈伯母,我們也想多認識一些人。”

“是啊,是啊。我們這孤兒寡母的出一趟門不容易,您說就是搬出去住,咱們也得知道要住哪兒好不是。這林太太是饒太太的親家,今天來的人不知凡幾,我們母女也是想出去見見世面。”楊張氏索性就把自己的意圖說了出來,她在百戶所住了這麽個把月了,沈家母女和她們不過面上情,吃穿不用愁,可再多的也不會給。

但是凡什麽仇太太或者是別處有些地位的人來,沈家母女從不會讓自己和女兒過去,她心裏很清楚,這是怕外人知道她們母女,她不急,可女兒年紀在這兒,明年可就十六了。若是真成老姑娘了,以後可怎麽辦?

與其如此還不如主動投誠,楊張氏想的遠,自家的閨女嫁個窮軍戶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要嫁個和傅百戶一樣的人,也只有自己提升門楣了,所以今天是明着找女婿,暗地裏也是自己找個靠山。

沈夫人聽了倒是心頭一喜,這麽大的姑娘老是住在百戶所裏,怎麽着看着也覺得不對勁,再說了傅澄就是千好萬好,也防不住人家成天送殷勤啊。

因此沈夫人次日就裝病,讓楊張氏帶着姑娘陪瑩塵過去,瑩塵不置可否。

傅澄在外邊騎着馬,瑩塵和楊太太母女一起過去,到林家的時候。她們家的小院裏擠滿了人,倒是有個熟悉的饒太太,饒太太沒流什麽眼淚,她臉上神情冷淡,上完一炷香就走了。她兒媳婦林淡月正在靈前哭着,秦侍玉正是匍匐在地,傷心極了。

見瑩塵過來,秦侍玉和林淡月都勉強撐着起來說話,瑩塵略勸了幾句,她本來就和林家的人關系一般,也不會哭的死去活來的。倒是這楊張氏真讓瑩塵開了眼的,她一個婦人,誰都不認識,竟然能和秦侍玉連着林淡月都聊的開。

更巧的是楊張氏要租賃秦侍玉的屋子,原來饒君羨回來後,千戶所搬了地方,林家把之前的宅子賣了又重新置辦的新宅。新宅是饒君羨幫林家置辦的,三進三出的大宅子,還多加了一個院子,林家的人哪裏住的過來,早就想租出去,只是這裏人煙稀少不說,窮軍戶占多數,哪裏有錢租屋子。

這次替林夫人辦喪儀,花光了林家的積蓄,若是可以把屋子租出去,也能賺些進項。

楊張氏就看了林家這個大宅子,心就更熱了:“您說若是去城裏住着吧,我銀錢也不夠,好歹在軍戶所裏我也就放心了。”她又擡頭看了瑩塵一眼,歉意道:“傅百戶家對我那是極好的,只是我們家不能老是仗着一點芝麻大小的恩情就不走。”

秦侍玉的目光看向楊張氏後面的楊晴,她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知道沈瑩塵和楊張氏關系一般,這楊太太倒是個硬氣人,如今秦侍玉也不用避諱一個百戶的太太,遂和楊張氏笑道:“這老話怎麽說來着,久住人已賤,傅百戶家雖然是好心,但畢竟住自己的房子那才安心。您放心,雖則您租我們家的房子,我是個爽快人,您租了便當自個兒的房子就成。”

看這二人你來我往,瑩塵只覺得好笑,她插言:“楊嬸嬸,你是我們爺的救命恩人,我們爺也說過凡您要出來住,這無論是租賃還是買宅子,我們都該出錢的。林大奶奶也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這大冬天的出來一趟不容易,我讓梅花拿一角銀子過來給您,您若看中了就下定,若是看不中,再等等也成。”

這混不吝的,趕人也太快了吧,林淡月暗自心中搖頭,這沈瑩塵果真是個善妒的,她趕人家出門不就是因為人家有個年輕姑娘嗎?住下去又如何?不過是多幾口飯而已。

小梅花拿了錢袋子過來,瑩塵拿了五兩銀子放楊晴荷包裏:“你也知道我們爺俸祿低,這五兩還是我們過年的錢,你別嫌少。”

她說的也是實話,一家幾大口子吃飯、裁衣,付下人工錢。楊太太嘴上說自己節儉,貨郎一來她和她女兒跑的最快,什麽銀釵子、胭脂水粉哪樣不花錢。說到底當年楊太太給的那頓飯給傅澄吃,她很感激,但傅澄也帶着她一家子脫離虎口,重新花錢去衙門幫她兒子女兒置辦戶籍,供養了好幾個月,也算對得起她了。

可再多的,比如供養楊家一輩子,或者把自己的丈夫貢獻出來,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後,她就去了饒家,也不想管後邊的事情了。

饒家從百戶升為千戶,已經算得上是改換門庭了,饒太太身邊也有了好幾個伺候的小丫頭,見瑩塵過來,倒是極為高興。

她指着桌案上的一份餃子對她道:“剛剛廚房給我上了一份餃子,三鮮餡兒的,是你愛吃的,來,和我一起吃點。”

瑩塵推辭:“我吃了過來的,您別忙。”

“陪我吃點吧,這幾天我都沒好好吃飯,吵都被吵死了。”

這個“吵”就不知道說的是誰了,瑩塵也聰明的沒問,她順從的坐下來。饒太太不由得抱怨起來:“你說說我這一個人在家也是冷冷清清的,早知道我還不如生個丫頭,你看你爹娘現在跟着你多享福。”

不說別的,沈夫人上次看起來氣色多好啊,她女兒又當家做主,聽說連她爹那種憨頭都管着采買。可她呢?說起來是饒千戶的娘,雖然管着家,但兒子有本事啊,該貼補林家的,人家還是貼補,她現在管的不過是一些小錢,而且還說不上話,她說的多了還被兒子嫌啰嗦,倒是那林淡月皺個眉頭,她那個兒子都能緊張半天。

她這樣活着又有什麽意思,還不如人家生女兒的享福。

這話瑩塵就不好接話了,她默默的吃了個餃子,嗯,這餃子真好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