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機兄,我知道你的意思!”此時,他的神色間,已全無剛才的落寞,“你放心,我明白自己的身分,知道什麽該做,什麽是不該做的!”

長孫無忌微微一怔,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

“那我們上路吧!”話音剛落,李世民便策馬而去。

楊洛與紫憶進了洛陽城,便直奔內史侍郎蕭瑀府上。

蕭瑀聽人禀報說外面有人自稱是其外甥阿洛,大為震驚,跑出門外,果然看見兩個少年站在門外。

雖有好幾年沒見過楊洛,此時站在身前那人雖是男子裝扮,可那眉那眼,不是楊洛又是誰?

“阿洛見過舅父!”楊洛一見蕭瑀,便上前施禮道。

看着楊洛現在的模樣,蕭瑀真真是又好氣又好笑,狠狠瞪了楊洛一眼,罵道:“你膽子不小啊,居然敢一個人從大興跑了出來,把你皇兄都快急死了,從大興到洛陽這一路,都快被他翻個遍了!你倒好,自己跑來了!”

楊洛低着頭,小聲地說道:“舅父責罵的是,阿洛知錯了!”

看楊洛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蕭瑀一下子心軟了。楊洛雖不得楊廣喜愛,卻畢竟是自己姐姐的幼女,他嘆口氣,語氣軟了下來,“別再外呆着了,快進府來!”

楊洛乖乖跟在蕭瑀身後進了蕭府。

剛進了後院,蕭瑀之妻,楊廣的表妹獨孤琪便迎了上來,“阿洛,快随舅母去沐浴更衣,晚些時候你舅父再安排你進宮見你母後。”

“是,舅母。”楊洛溫順地答應道。

獨孤琪給楊洛找了身女裝換上,交談間見楊洛眼中愁霧深鎖,知道這姑娘自小不受父母待見,現在又偷偷跑到了洛陽,想是這會兒心裏有些怕了吧!這姑娘,既是自己丈夫的外甥女兒,又是自己親姑母的孫女兒,雖身為公主,受到的關愛卻比不得平常百姓家的女兒,想到這裏,獨孤琪在心裏對楊洛又多了幾分憐愛。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李康一行進了洛陽城,直接去了李家在洛陽的宅子。

李淵與李建成、李元吉早幾天已經到了。

Advertisement

李世民進屋後,與長孫無忌一起前去前廳見了父親。

李淵單獨留下李世民,問了這一路的情形。

李世民自己最近結交一些能人賢士的情況禀明了父親。

李淵對此非常滿意,說道:“待過幾日聖上生辰一過,我們便回太原,再從長計議。”

“是。”李世民點頭道。

“世民,你一路風塵,想是累了,好好休息,找機會跟為父進宮見聖上!”李淵說道。

“是。”李世民回答道。

“你進宮後,還有一件事要做!”說到這裏,李淵頓了頓。

“爹吩咐便是。”李世民說道。

“前年你在雁門關解了聖上的圍,聖上對你很是欣賞,所以……”李淵加重了語氣,“到時我向聖上替元吉求娶公主時,你到時再幫着說說。”

“爹想讓元吉尚公主?”李世民一頓,“南陽公主早已出降,而現在留在大興那位公主,并不得皇上喜愛,被聖上獨自留在大興不說,到如今連封號也沒有,爹又何苦巴着去接這門親呢?”

“她再不得寵,也是公主!”李淵說道:“她人在大興,但如今齊王和故太子之子楊侑也同在大興,聽說這兩人對這小公主都極好,以後無論是齊王還是楊侑即位,有了公主的情分,想必我們李家依然是顯赫的皇親。”

“爹,當初你為大哥求娶南陽公主,便被聖上拒絕了,現在又去求娶公主,聖上會不會……”

“正是因為聖上拒絕過我一次,大家怎麽說也是親戚,這一次想必他不好再拒絕了!而且這一次還有你對他的救命之恩呢!”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如今天下百姓凋蔽,民不聊生,大隋不知還能支撐多久……”

李世民話沒說完,只見李淵大喝一聲,“混賬,這裏是什麽地方?這些話也能随便說?還不快住口!”

李世民還想說什麽,只見父親臉色難看,只好應聲道:“是!”便退了下去。

次日,李淵上朝回來,對李世民說道:“聖上還念着你救駕的情分呢!知道你來了,晚上讓你進宮賜宴。”

“但憑爹安排!”李世民應道。

頓了一下,李淵又說道:“到時建成和元吉也去!”

“是,爹!”

日暮時分,李淵父子四人便一同進宮去。

到了宮門,四人下馬解劍,步行進入宮。

楊廣身邊的太監高澤早等在宮門口迎接,看李淵父子過來了,高澤便迎了上來,躬身笑道:“奴才在此恭候唐國公及各位公子多時了!”

高澤雖是奴才,卻也是楊廣身邊的人,李淵不敢怠慢,趕快扶起高澤,拱手道:“有勞公公帶路了!”

“唐國公哪裏話,快這邊請,聖上還等着呢!”高澤一邊說,一邊在前面引路。

李淵父子緊随其後。

“今天這宴都有些什麽人啊?”李淵不經意地問道。

高澤用他那尖細的嗓音回答道:“今天沒外人,只是家宴!”

“哦?”李淵一愣。

“除了皇子公主們外,就是唐國公您和三位公子,還有就是國舅爺一家,再沒有其他人了!”高澤繼續介紹道。

“是這樣啊!”

“是啊,聖上說了,今晚這是家宴。”高澤一笑。

“還是聖上念舊情啊!”李淵感嘆道。

高澤笑笑說道:“可不是嗎?聖上常常念叨以前獨孤太後在時,您和聖上一起玩的情分呢!”

說話間,幾人一路向流光殿走去。

因還未開宴,楊廣便帶着幼子趙王楊杲,與齊王楊暕、國舅蕭瑀、驸馬宇文士及一起坐在流光殿前中的園子裏烹茶。

李淵帶着三子走上前,向楊廣等人行過禮。

李世民當年在雁門關救楊廣時,楊杲當時也在場,因此,楊杲看見李世民也來了,十分欣喜,一下子跑了過來,拉住李世民的手,叫道:“二哥哥,你怎麽才來啊?我等你好久了!”

“勞煩趙王久候,臣罪該萬死!”李世民說道。

楊廣哈哈一笑,“世民,你對季子有救命之恩,他等等你也是應該的!”

季子是楊杲的小名。

“世民身為臣子,保護陛下及趙王,乃世民分內之事,陛下擡愛了!”李世民回答道。

楊廣顯然對李世民的回答頗為滿意,對着李淵笑道:“唐國公,二郎英武,真乃貴子也!”

李淵趕緊回答道:“陛下謬贊!”

“讓皇後、公主們從後殿出來吧,這就開宴了!”楊廣站起身來說道。

“陛下,聽說洛公主也從大興來了?”李淵随口問道。

楊廣回頭看了李淵一眼,說道:“是啊,你上次見她時,她還小吧!”

“可不是啊!算起來有十來年沒見過洛公主了!”李淵說道。

“我都有好幾年沒見過她了!”楊廣似乎也有些感概,“這丫頭,我把她一個人留在大興,幾年沒見,都成了大姑娘了,長得居然比南陽還好看!”

“是啊,都成了大姑娘了!”蕭瑀趕緊說道:“陛下是不是也應該給她冊封封號指婚了?”蕭瑀知道這兩年姐姐就憂心這個不受寵的女兒。

楊廣聽了,只笑笑,卻并未說話。

大家随楊廣進入流光殿正廳時,皇後已率一衆女眷在廳裏候着,見楊廣進來了,紛紛下跪行禮,而李淵等人也忙着向皇後行禮。等雙方禮畢落座,楊廣對着皇後問道:“人可都到齊了!”

皇後笑答:“銳兒剛才睡着了,阿琪和阿洛帶他去後殿了。”

皇後口中的“銳兒”正是蕭瑀與獨孤琪之長子蕭銳,年方三歲。

李世民坐在左下方,隐隐聽着皇後口中說出“阿洛”兩個字,他的心先是一跳,随即搖頭苦笑起來。阿洛怎麽會在這裏呢?許是自己思念太深,幻聽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反正也沒有人看,更慢一些可好?等有了榜單再日更?哈哈,自言自語!

☆、流光殿中

聽到皇後說楊洛陪獨孤琪到後房照顧蕭銳,楊廣表情淡淡地說道:“不等她們了,我們先開宴吧!”

“是。”皇後向站在旁邊的總管太監使了一個眼色,不一會兒,便有宮女魚貫進入,将托盤裏精致的菜肴放到各位貴人面前的桌案上。

此宴名義上為家宴,因此,這席上之人都是與李楊兩家同有親戚關系之人。因此便少了些君臣小節,只大家盡歡而飲,席間氣氛倒頗為祥和。

流光殿後殿中,獨孤琪将蕭銳輕輕放在榻上,生怕自己動作大了,将孩子驚醒了。

看着躺在榻上那可愛的小不點,睡得如此香甜,楊洛覺得自己的心都化了。

“阿洛,我們出去吧!”獨孤琪将被衾替兒子蓋上,對着楊洛悄悄地說道。

“舅母,要不您先出去,我就在這兒陪着銳兒吧!”楊洛坐在榻邊,微笑着說道:“總不能讓他一個小人兒,獨自呆在這兒吧?”

“哪能讓銳兒獨自呆着啊!”獨孤琪笑道:“他奶娘會陪着他的!我們快出去吧,去太晚了小心皇上生氣!”

楊洛猶豫了半晌,還是說道。“舅母,我……我不想出去!”

她知道,去了就會看見他。

昨天從母後的口中聽到他的名字時,她初時極為震驚,甚至懷疑會不會是同名同姓,後來聯想到與他相處時的種種情形,她才恍然大悟,她所遇到的那個人,定然是唐國公家二公子。

不然,他怎麽随便一出手,便是金錠;一出拜貼,縣令便親自迎接;而且,獨自面對着突厥大漢毫無怯意,将她救出?想到這裏,她的心一疼。那天,曾以為兩情相悅,曾經是她最快樂的時候,如今,卻成為她心底最深的痛。

當她從宜陽縣不辭而別時,本想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失掉,彼此相忘,永不相見。誰知,老天偏偏要把他送到自己面前。

她不想去參加宮宴,她不想再看見他,相見不能相守,心只會更疼。

獨孤琪卻不知楊洛的心思,見楊洛不願出去,便勸說道:“阿洛,可別任性了!你若不去,只怕你父皇會不高興的!”

看楊洛仍舊苦着個臉,獨孤琪只道她獨自在興,沒經過大場面,心裏怯場,便坐在榻上,把楊洛的手握在掌中,輕輕拍兩下,笑道:“舅母知道你獨自在大興,沒經過這些宮宴,多幾次就習慣了!”

兩人正說着話,一位宮女走了過來,說道:“公主,蕭夫人,皇後有請!”

獨孤琪一笑,說道:“看!你母後來催了吧?”說着拉着站了起來,便向門外走去!

楊洛輕輕掙了兩下,還是随着舅母出了門。

就快到前殿了,越走越近,楊洛心越怯,腳步漸漸慢了起來,只希望這條路永遠走不到頭,再也不要走到他面前。

可惜,再長的路,也要走到盡頭。在燈光了映襯下,她已經看到了坐在案前那風姿卓越之人,正是與自己相處十來天那人。

楊洛腳步一頓,忙低了頭,想把自己偷偷地藏起來,不讓他注意到自己。

皇後看見獨孤琪和楊洛走了過來,含笑對着楊廣說道:“陛下,阿洛和阿琪出來了!”

楊廣擡眼一看,果然看見兩個女子娉婷而來,其中一人,便是自己幼女楊洛。雖然一直對她冷淡,但她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而且出落得如此美麗,勝過自己後宮粉黛。

想到這裏,楊廣遂眯眼一笑,高聲叫道:“阿洛,過來!”

楊洛心裏正想着躲避李世民之事,冷不丁被父親一叫,渾身一哆嗦,下意識地便向李世民望了過去,他也正好望過來,兩人目光撞個正着。

李世民正與李建成舉杯,突然聽到楊廣叫着“阿洛”兩個字,心裏一震,原來剛才自己不是幻聽?他順着楊廣的目光望過去,只見一個着薔薇色宮裝女人正走在殿前。四目相對,雖然楊洛已換成女兒裝扮,但他還是一眼認出,她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個人。

他手一抖,酒從杯中灑落。

他覺得,自己的心像被人用手握住一般,越着那人越走越近,手也握得越來越緊,有一種無法呼吸的痛感,從心中四溢開來。

李建成看見李世民整個人突然呆住,癡癡望着那個走上前來那女子,心裏有些奇怪地望了過去,只見這女子身着粉色宮裝,面若桃花,眉目如畫,紅唇皓齒,舉步輕搖,竟比他見過的所有女子都要來得漂亮。

再轉臉一看,只見二弟李世民呆呆地看着楊洛,臉色蒼白,面上神色極為震驚,握着酒杯的手,不住地抖動着。

李建成看見李世民如此失态,心中有些納悶,與正盯着李世民的三弟李元吉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都覺得其中有古怪!

看楊洛一直呆呆站着,沒有應楊廣,獨孤琪便用手輕輕捅了一下楊洛,說道:“阿洛,你父皇叫你呢!”

楊洛才從夢中驚醒一般,回過神來,便沒有再看李世民一眼,徑直走上前,在楊廣面前拜倒,“兒臣見過父皇、母後。”

“阿洛,父皇、母後不在你身邊,才藝可有荒廢?”楊廣笑問道。

楊洛回答道:“回父皇,您和母後雖不在身邊,但阿洛不敢偷懶,琴棋書畫皆有練習!”

“是嗎?”楊廣似乎心情極好,笑道:“朕讓阿洛今晚在席上彈奏一曲,可好?”

“阿洛遵命!”楊洛應道。

不一會兒,便有宮人在殿前布上琴臺,放上古琴。

楊洛走到琴臺邊,漫步坐下,說道:“不知父皇想聽阿洛彈奏哪一曲?”

楊廣略一沉吟,笑道:“鳳求凰,可好?”

楊洛一愣,目光微微流轉,用眼角看着李世民正呆呆地望着自己。她馬上将目光轉回來,看着楊廣,朗聲道:“是,父皇!”說完挽袖擡手,在琴弦上輕輕撥了起來。

只見楊洛手法熟練,雙手如行雲流水般在琴上流動,琴聲悅耳動聽,楊廣心情不禁大悅。

李世民自楊洛出現後,便緊緊盯着她,心裏感慨萬千。三天了!從她突然消失在洛水邊,已經三天了!這三天,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她!本以為她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他的生命中,正在痛徹心扉之際,她就這樣突兀地出現了,他不禁又喜又驚!這一次,她應該跑不掉了吧?

轉眼間,楊洛放弦松手,一曲既罷,掌聲雷動。

不可否認,楊洛的琴藝雖未登峰造極,卻也并未泛泛。

楊廣本就喜歡古琴,對女兒的表現贏得滿堂喝彩,頗為滿意。

“阿洛,上前來!”楊廣對着女兒叫道。

“是,父皇!”楊洛低着頭,起身擡腳,從琴臺上走了下來,走到父親面前。

“阿洛果然沒有令朕失望,為父甚為欣慰!”楊廣龍心大悅。

“謝父皇誇贊!”

皇後見楊廣似乎頗為開心,心中也甚為歡喜,起身執着女兒的手,拉到身邊坐下。

“洛公主才貌雙全,可喜可賀啊!”李淵忙說道,“不知哪家兒郎有此福氣,能尚得洛公主,想必這下,陛下可有得頭疼了!”說完李淵哈哈笑了起來。

楊廣也是哈哈一笑,斜眼望着李世民,突然說道:“二郎,我這個小女兒,如何?”

李世民沒想到楊廣會這麽問,一愣,随即站起來,臉上扯出一個笑容,說道:“公主才藝雙絕,乃絕代佳人!”

楊廣唇邊噙笑,問道:“如果朕将二郎尚阿洛,如何?”

聽了楊廣這話,李世民一驚,随即望向楊洛,只見她也瞪大着眼睛望着自己,眼中似有光芒閃動。

她,該是很想自己應承下來吧?

李淵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倆也沒料到楊廣會這麽說。衆人皆知,自從在雁門關一役中,李世民救下楊廣,他便對李世民極為看重,想将女兒嫁給他,也是人之常情。奈何李世民前幾年就訂了親,可是,雖然也是名門望族之女,可哪比得上當朝公主?李淵一直心心念念想與皇家結親,這一刻,他真的後悔為李世民訂親訂早了一點。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氣,從座上走出,拜在楊廣面前,說道:“多謝皇上厚愛,世民若能尚公主,自是歡喜不已……”

聽到李世民這樣說,楊洛原本那正在慢慢死去的心,似乎又慢慢地活了過來,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原來,不需要母後和皇兄幫忙,自己也能如願嫁給他?

李世民頓了一下,接着艱難地說道:“只是……世民早有婚約,今年五月便會完婚,只能……有負皇上厚愛了!”他的聲音有着微微的顫抖。

李世民的話,像一把尖刀般,字字刺進楊洛的心底。楊洛心一下子陷入谷底,渾身冰冷。她咬着唇,努力不讓自己的眼淚滴落下來。

他居然拒絕的父皇的提親,原來他不想娶自己的!原來一切都是自己一廂情願!她緊緊握住自己的手,身子不住的顫抖着。

皇後緊挨着楊洛,發覺楊洛身子在抖動。她轉臉一看,只見楊洛呆呆地望着座下的李世民,臉色蒼白,似乎連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她的心一下子沉了下來,隐隐感覺到了什麽。

楊廣将手中的酒杯旋着,笑了笑,說道:“如果朕同意你和可以毀婚尚公主呢?”

楊洛一震,心裏似乎慢慢又有了一絲希望。她緊緊盯着李世民,企盼着他能夠從嘴裏迸出自己想要的話。

李世民緊緊望着楊洛,眼中情緒萬千!這應該怎麽回答呢?

作者有話要說:

☆、禦前拒婚

看着李世民半晌沒有回答,楊洛心中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果然,李世民身子一震,直挺挺地跪了下去,深深地把頭叩在地板上,咬着牙說道:“世民有負陛下厚愛,請陛下恕罪!”說完他的頭又深深地叩下去,發出“呯”的一聲。

與此同時,楊洛似乎聽見自己的心,也跟着“呯”的一聲,碎成兩半。整個人像掉進了冰窟一般,寒涼透頂。

看着跪在座下的李世民,楊廣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半晌,他才半眯着眼,笑道:“二郎果然是重情重義之人,朕果然沒看錯!起來吧!”說完擡了擡手。

“謝陛下不怪之恩!”李世民謝恩後起身回座,眼睛不自覺地看着楊洛。

只見她半低着頭,定定望着桌案上的燭光,随着燭光的搖動,在她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芒。

李世民看着楊洛,知道她現在肯定非常傷心、難過,可是,自己心裏何嘗不是這樣呢?當自己說出那句話時,李世民覺得自己心都在滴血,從來不知道違心地說話,自己的心會這麽痛!他把自己的手緊緊握成拳頭,死死的握住,直到手上的青筋暴了出來,可是這樣,自己心裏的痛卻沒有減輕分毫。

“二郎不懂事,陛下莫怪!”李淵起身,不無遺憾地說道。

“哪裏會怪?唐國公多心了!二郎乃真性情!朕早說過,二郎并非池中之物,将來必有一翻大作為!”說到這裏,他轉臉對着楊洛說道:“阿洛,怪只怪你沒這個福分了!”

楊洛聽到楊廣叫自己的名字,身子一顫,似乎才從夢中驚醒,擡眼看了一眼李世民,只見他眼中滿含愧疚。她冷冷一笑,轉過臉去,不再看他,站起來對着楊廣行禮道:“阿洛福薄,從未敢肖想二公子!”

李世民看見楊洛看着自己的那一眼,眼中全無溫度,那冷笑更像刀子一般剜進自己心裏,他知道她肯定是傷心至極,才會這樣吧?想到這裏,他心如刀絞。他在心裏默默地說道:阿洛,對不起!可是我別無選擇!

“哈哈哈!”蕭瑀看見氣氛有些尴尬,忙圓着場子,笑道:“阿洛才貌雙全,定會有更好的兒郎相配!”

這時,李淵給李元吉使了一個眼色,李元吉一頓,然後微笑着從座上走出,在楊廣面前拜倒,“陛下,臣早聽說洛公主的美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元吉不才,想向皇上求娶公主!”

李元吉這一說,除了李家父子外,其餘人皆是一愣。

蕭瑀既是楊洛的舅舅,又是李元吉的表姑父,他一看這情形,忙笑着說道:“三胡,你倒是不客氣!”

李元吉笑着說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楊廣含笑看着座下的李元吉,手指在桌子上輕輕叩着,半晌,對着楊洛說道:“阿洛,你覺得三胡如何啊?”

楊洛心一緊。在她心裏,若不能嫁給他,其實嫁誰都一樣吧?只是嫁了李元吉,便成了他的弟媳,免不了和他見面。

想到這裏,楊洛便也走出座,站到案前,對着楊廣盈盈一禮,啓唇說道:“婚姻之事,阿洛但憑父皇作主!只是李家兒郎皆菁英,阿洛惶恐!”楊洛這話說得雖委婉,便誰都聽得出,她不想嫁到李家去!

李元吉一聽楊洛說這話,趕緊說道:“公主乃天人之姿,驚世之藝,元吉若能娶之,此生無憾!”

“哈哈哈!”楊廣高聲笑了起來,“好一個此生無憾!好!朕雖是皇帝,卻也是一個父親,既然三胡如此鐘愛阿洛,朕相信你定會好好對待阿洛的!那朕就成全你!三日後,在朕的壽筵上,朕會冊封阿洛并召告天下,讓阿洛嫁與唐國公第三子……”說到這裏,楊廣頓了頓,然後高聲說道:“李元吉!”

“元吉謝皇上隆恩!”李元吉将頭重重地磕在地上。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在李淵的帶領下,也出座下拜謝恩。

其餘衆人紛紛起身向楊廣和李淵恭賀着。

李世民的頭磕在地上,生生地疼着。

原來,聽着自己喜歡的女人将要嫁給另一個男人,心竟然是這般的難受,哪怕這男人是自己的親弟弟!他擡起頭時,正好與楊洛的目光對在一起。

只是,她的眼中平靜如水,沒有一絲波瀾。難道,她已把自己放下?所以,不在乎了嗎?

聽到父親說出自己未來的安排,楊洛卻發現,自己沒有一點感覺,整個人都是恍惚的,直到皇後提醒,她才反應過來,向楊廣謝了恩。她起身後,正好看見李世民擡頭,兩人對視了片刻。她忙把目光轉開,正對上另一人含笑的目光。

這人便是李元吉,她未來的丈夫。她一愣,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将要和自己共渡一生的男人。外傳李元吉相貌醜陋,楊洛倒不覺得,只是他不似李建成與李世民那般有典型中原男子的儒雅之風,而略有些高鼻深目,頗似胡人,想必這也是他小字“三胡”的來歷吧!

不管怎樣,自己以後的人生就和這個男人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了。想到這裏,楊洛回了他一個微笑,便走一旁,挨着姐姐南陽公主坐下。

李世民看見楊洛對着李元吉嫣然一笑,心裏一股酸澀湧了上來。原來看着她和別的男人眉目傳情,是這般難受。

李家父子回座後,李建成作為世子,便跟着李淵一起跟蕭瑀、宇文化及說着話,應酬着。座上便只留下李世民與李元吉。

“元吉,你真喜歡……公主?”李世民忍不住問道。

李元吉看了看李世民,唇角一撇,“我喜歡誰,你不知道嗎?”

李世民一下子默然了。

“你喜歡她吧?”李元吉問道。

“誰?”李世民裝作不懂。

“二哥,我從小就跟你在一起長大,別人不了解你,但我了解你!”李元吉說道:“你喜歡洛公主,是不是?”

李世民望着李元吉,面上強作鎮靜,內心卻翻江倒海。因為李建成是世子,從小便跟着李淵學習處理政務,而自己卻可以四處游歷,帶兵打仗,所以,李元吉從小便跟着李世世。确實,他比所有的人,都要來得了解自己。

“喜歡她為什麽要拒賜婚呢?”李元吉笑道:“你既然拒婚了,我就替你娶了她吧!總不能讓你做出對不起阿婢的事吧?”說完,李元吉傾身在李世民耳邊說道:“二哥,既然你能娶我喜歡的人,我當然可以娶你喜歡的人,這很公平啊!”

“三胡,這樣有意思嗎?”李世民斜眼看着李元吉,沉着臉提高了聲音。

“二哥,你明知道我喜歡阿婢,卻非要娶她,這樣又有意思嗎?你不喜歡阿婢,為什麽不成全我呢?”李元吉反問道。

“誰說我不喜歡阿婢?”李世民說道。

“喜歡一個人,不喜歡一個人,看眼神就清楚了!”李元吉側眼看着李世民,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麽會發現你喜歡洛公主嗎?”

李世民緊抿着雙唇,看着李元吉,卻并沒有說話。

李元吉一笑,“因為你看她的眼神跟一般人不一樣,我從沒發現你用這種眼神看過阿婢!不錯,也許你喜歡阿婢,但你扪心自問,你對阿婢的喜歡,和對洛公主的喜歡,是一樣的嗎?二哥,我想,你自己心裏是最清楚不過的吧?”

李世民嘴唇蠕動了幾下,卻始終沒有說出話來。

“二哥,我雖然從小就跟你在一起,但你有時做事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麽你不愛阿婢,卻願意娶她?既然你愛洛公主,又為什麽不願意娶她?剛剛多好的機會啊!”

看李世民冷着臉不說話,李元吉笑了笑,把唇附在李世民的耳邊說道:“二哥,反正你也不娶洛公主,等我将她娶進了李家,這樣你還可以經常見到她,到時可以一慰你的相思之苦!哈哈哈!”看着李世民臉色慢慢變了,李元吉大笑了起來。

李建成轉身回來,看見李元吉似乎笑得很開心,笑道:“三胡,能娶到如此美貌的洛公主,開心吧?”

“開心!開心得不得了!”李元吉笑得停不下來了!

看着李元吉在自己面前放肆地笑着,李世民狠狠壓住心頭的怒火,轉眼向楊洛看去。只見她正與南陽公主在照顧着南陽公主的兒子宇文禪師。

這宇文禪師已經□□歲了,算是半大小子了,還歪在楊洛懷裏撒嬌。

他盯了半晌,楊洛自始自終沒有再看過自己一眼,一直到宮宴結束,再沒看過他一眼。難道,真的就這樣成為了陌生人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歷史上,這時候李世民早已成婚,但作者為了寫故事,便改了一下。

☆、意外相見

作者有話要說: 很意外,今天突然出現了很多朋友來看文,一掃前幾天的頹勢,作者深感惶恐,但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作者還是先給各位親打個預防針。

首先,這文的來歷。作者在聽群衆路線課時,百無聊賴之機,聽到老師說起隋炀帝因為不走群衆路線,所以滅亡了,便一時手癢,百度了隋炀帝,誰知又百度出了他這個女兒和李某人有過關系,但大家都不知道怎麽一回事,于是,作者便想寫來玩玩。

其次,關于考據的問題。作者在文案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是借用了身份,其他全都是作者胡編亂造寫着玩的,完全經不起考據的。發這文之前,基友就叫我別寫這個題材,說我會被考據黨拍死的,會被挂牆頭的……但作者一直是個不讓人省心的熊孩子……所以,各位親們,千萬別把這文當什麽小楊文(我才知道這類文還有個專門的名字),這其實就是一篇架空文(比如沒有了李玄霸,直接就到了李元吉)!真的!相信作者!

還有這文純屬作者沒事想着玩的,一早便有了大概的設定,男主女主,故事情節作者會按照原來的設定寫下去,不會變化的。

最後,這故事是個悲劇。雖然這文是架空的,但作者借用了身份,大的歷史事件不會變,所以……請親們諒解!

作者暫時就想到這麽多!

聽了作者的話,如果不喜歡此文的朋友,麻煩請點右上角,恭送!若還願意繼續追文,作者很感謝!

三日後,楊廣壽辰之日,下诏封楊洛為永安公主,許婚給唐國公第三子李元吉,定于大業十四年二月完婚。

蕭皇後來到楊洛的寝殿時,楊洛正在燈下梳妝。

皇後走上前,示意紫憶退下,手執着玉梳,為女兒梳了起來。

潔白的玉梳從楊洛墨黑的頭發上滑過,握在手裏像絲緞般舒服。

“母後怎麽有空過來了?不陪父皇嗎?”楊洛笑道。

“你父皇今晚有蕭嫔相伴。”皇後淡淡地答道。

楊洛沉默了半晌,問道:“母後,父皇去了蕭嫔那邊,你心裏會不會難受?”

皇後執的手一滞,然後将玉梳從楊洛的頭頂梳到發梢,“傻丫頭,胡說什麽呢?你父皇是天子,自然會有六宮!自我嫁給他那一天,我就知道,他不會是我一個人的丈夫!”

“可是母後,如果我喜歡一個男人,我不想他有別的女人的!就像……就像當年皇祖母那樣!”楊洛說道。

“你以為誰都能向你皇祖母那樣的?你皇祖母當年能那樣霸道,還不是因為先皇寵着她!”皇後笑了笑,耐心地說道:“不過,阿洛,你是大隋公主,身份尊貴,你出降後,可以不讓三胡納妾的。”

猛地聽到李元吉的小字,楊洛一愣,才想起自己已是定了名分之人了。

“不過,阿洛,你雖然是公主,但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