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8)

”義成公主說道。

“是,姑姑!”楊洛答道。

義成公主嘆了一口氣,說道:“乖孩子!”将楊洛摟得更緊。

侯君集回到唐軍大營,将楊洛的話轉述給了李世民。

“她……她真這麽說?”

侯君集看李世民瞬間臉色一變,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是的!永安公主的确這麽說!”

“有生之年,再不相見!”李世民喃喃自語道:“她這話,可真狠!”

“依屬下看,永安公主想必是對二公子有所誤會。明天,義成公主會送永安公主到突厥大營十裏外的風浪亭,将永安公主交給護送她的人。二公子要不要過去見永安公主一面,向她解釋一下?”侯君集說道。

“算了吧。”李世民苦笑着搖了搖頭,“去了還能說些什麽呢?”

第二日一早,義成公主親自将楊洛送到風浪亭,而黎校尉和紫憶早已在此等候。

看見楊洛,紫憶忙撲到楊洛跟前,跪拜道:“公主,紫憶失職了,害公主身陷險境,請公主責罰!”

黎校尉也帶着一衆兵士拜倒在地,說道:“末将失職,請公主降罪!”

“好了!”楊洛将紫憶扶起來,“黎校尉,你和諸位将士也起來吧!本宮現在已安然回來,舊事就不再提了!至于你們失職之罪……待你們将本宮平安護送回了大興,再算功過!”

“末将等人責護送公主,此乃末将等人之責,不敢居功!還請公主責罰!”黎校尉等人仍舊跪在地上。

“我說讓你們起來,你們還跪着,是不是不聽本宮的命令啊?”楊洛板臉說道。

“末将等人不敢!”黎校尉回答道。

Advertisement

“既然不敢,還不快起來!”楊洛說道。

“是!”黎校尉等人站起身來。

“那我們就上路吧!”楊洛說完,回身對着義成公主一拜,說道:“姑姑,阿洛就此別過!”

義成公主鼻子一紅,眼含熱淚,說道:“阿洛,記住姑姑的話,凡事想開點,以後的一切就看自己造化了!有什麽要姑姑幫忙的,只管來信告訴姑姑!”

“是,姑姑!”楊洛強忍着淚水,笑道:“姑姑保重!”說完便轉身上了馬,不忍再看義成公主,便騎馬往西邊而去。

義成公主看着楊洛的背影漸漸遠離,她的眼睛也更加模糊。看着楊洛的背影,突然,她看見西南邊的山嶺上,有一個騎着馬的身影立在那裏。

紫憶也看見了這人,忙叫着楊洛說道:“公主,那嶺上有個人,好像是……”

楊洛忙擡眼望去,只見山嶺上有一白衣男子,正騎着馬,立在那裏。雖然隔得有些遠,但楊洛一眼便認出了,那人正是李世民。

她停下馬,望着他。

他站在嶺上,像一尊雕像,一動也不動,只定定看着她。有生之年,永不相見嗎?阿洛,不可能的!他在心裏暗暗說道。說好不來,結果還是忍不住來了,哪怕就這樣,遠遠見一面,也好!

突然,他看見楊洛一鞭子狠狠地抽在馬身上,馬一驚,向着他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愣了一下,然後騎着馬迎着她跑去。

紫憶等人看着楊洛騎馬而去,本打算跟上去,誰知她看見李世民也策馬向楊洛跑來,紫憶想那二人應是有話要說,便叫住衆人,停下了馬,沒再跟上去了。

眼看一白一紫兩個人影越走越近。就在兩人還有個十來丈遠之時,楊洛突然停下了馬,不再往前。

李世民看見楊洛停下了,他将缰繩使勁一拉,也停下了。

兩人就這樣相對望着。

楊洛直直地看着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他對着她努力一笑,叫道:“阿洛!”

聽到他的聲音,楊洛鼻子一酸,眼淚似乎就要掉下來了。她忙咬着嘴唇,拼命忍住淚水。

看着她那隐忍的模樣,他心一疼,大聲說道:“阿洛,別……別這樣!”

半晌後,她終于大聲開了口,叫道:“為什麽?”

千言萬語,只彙成了三個字。為什麽要反我父皇?為什麽不親自來救我?為什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我?為什麽……

他目光一黯,說道:“阿洛,對不起!”無論是什麽,終是他對不住她!

聽到他說的話,她眼中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般,一瀉而下。

看着她滿臉的淚水,他的心像被人揉住般,心痛得不能言語,他喃喃叫道:“阿洛……”

“如果你真的覺得對不起我的話,那求你放過我!”楊洛沒有給他多說話的機會,“從你們李家謀反的那一天起,你們便是我大隋的敵人!李世民,你記住我的話,但願今生今生,永不相見!若有一天我們再相見,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說完話,楊洛最後看了他一眼,然後掉轉馬頭,跑了回去。

她隐隐聽到他在身後喊了一句什麽,卻沒有聽清楚!她想,也沒有必要聽清楚他的話了!

李世民聽着楊洛對自己說出那翻絕決的話,感覺每個字字都像針般,直刺進他的心裏,無比的疼痛。

看着她的身影越來越遠,他一下子害怕起來了!阿洛,你想就這樣從我心裏逃出去嗎,不可能的。他對着楊洛的背影大聲叫道:“阿洛,在大興等着我!”

可是,她沒有一絲一毫的停留,絕決地離他而去,越來越遠。

“阿洛,你一定要等我!”他看着她遠去的背影,喃喃說道。只是,她早已走遠,聽不到他說的話了!

李世民一進唐國公府,便直接去往議事堂。

堂中衆人正議得火熱。

李淵看見李世民走了進來,說道:“二郎,來得正好,我們商量着到底先去攻打江都,還是攻打大興!”

李世民眉頭微蹙,說道:“父親,我們之前不是議定好先攻打大興嗎?”

“現在你大哥和三弟提出應當先攻打江都,把楊廣捉住!”李淵說道。

“父親,世民認定現在攻打大興不妥!”李世民說道。

“有何不妥?”李元吉高聲質問道:“現在起義軍四起,無論誰先捉了楊廣,這天下不就是誰的了?你是不想攻打江都……”說着李元吉把嘴湊到李世民耳邊悄悄說道:“還是怕親手滅了她父親,到時不知道如何向她交待?”

最後兩句,李元吉說得極為小聲,只有他二人能夠聽見。李世民狠狠瞪了李元吉一眼,回臉對衆人說道:“不錯,現在起義軍四起,大隋已是風雨飄搖,我們不去江都,也會有其他人去江都的!”

說到這裏,李世民一頓,說道:“但無論是誰,只要他拿下了江都,不管楊廣是死是活,此人都将成為衆矢之的!被其他各路起義軍攻擊。并且而我李家,在名義上還是大隋之臣,如果我們攻打江都,對楊廣是捉還是殺?不管怎樣,我們都會背上不忠逆臣的罪名,倒不如讓別人攻下江都,到時,我們再以為皇帝報仇的名義,以正義之師的面目,名正言順攻打洛陽和江都。”

李淵聽到這裏,頻頻點頭。

“二公子所言極是!”裴寂說道,“況且還在攻打江都,路途太遠,而且大隋的兵力多集中在洛陽、江都一帶,怕是會損失不少兵将!”

“而大興兵力空虛,攻打比較容易。所以,為今之計,應當攻下大興,将大隋首都收入囊中,而且那邊離我們老家關隴較近,我們也容易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李世民補充的。

聽着李世民的分析,李淵頗為滿意。

李建成看着父親的面色,忙說道:“兒子也覺得二弟說得在理,應該攻打大興!”

“好!”李淵說道:“那我們還是按原計劃,先攻占大興!”

其餘衆人紛紛表示同意,只有李元吉心裏還有些不甘。

出了議事廳,李元吉追了上來,叫住李世民,說道“二哥,你在這事上真沒有一點私心?”

“三胡,你認為我會有什麽私心?”李世民轉回頭,看着李元吉。

“永安!”李元吉的嘴裏迸出了兩個字。

“無聊!”李世民扭頭便走。

“二哥,既然你娶了阿婢,便不能對不住她!不能再想着其他女人了!”身後李元吉的聲音響起,“不然,我不會饒你的!”

李世民聽到李元吉的話,卻沒有一絲一毫停頓,直接跨出院子。

作者有話要說: 楊洛與義成公主的這一翻話,決定了她以後的命運!

☆、兵臨城下

楊洛出了錦華殿,踩在腳下細碎的雪層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院子裏的樹上的樹葉早已掉得八□□九,偶爾還有幾片幹枯的樹葉挂在上面,也成垂垂欲墜之勢。感覺整個大地一片蕭肅之勢。

楊洛張開嘴,輕輕呵了一口氣,便有一陣水白色的煙霧從口中升起。

“公主,這天可真冷下來了!”紫憶走上前,将暖爐塞在楊洛手裏。

“是啊,都到了冬月了,也該冷下來了!”楊洛将暖爐握在手心中,感覺一下便暖和多了。

“公主,這天寒地凍的,小心着涼,您還是回殿裏去吧!”紫憶說道。

“我心裏亂,不想回殿裏!”楊洛說道。

“公主還在擔心代王?”紫憶問道。

“這局勢這麽亂,也不知道侑兒應付得過來嗎?”楊洛嘆道:“二皇兄也是,去了洛陽便呆着不回,若有他在大興,叔侄倆也好商量些!”

“齊王總有他的打算吧!”紫憶說道。

“誰人不知道他想的什麽?”楊洛恨恨地說道,“只是父皇又不在洛陽,他留在那裏又有什麽好?”

“那……總比大興要更有機會一些吧?”紫憶說道。

“好了,不說這些了,說起心更亂!”楊洛說完便轉身向園子裏走去。

突然,聽見殿外似乎響起一陣嘈雜之聲,似乎有人在大呼,還有一些雜亂的腳步聲。

“這外面是怎麽回事?”楊洛一愣,“怎麽感覺這麽亂?”

紫憶聽着這混亂不堪的聲音,眉頭也是一皺,對着楊洛說道:“公主你還是先回殿裏歇息,奴婢先去打探一下!”

“好!”楊洛點了點頭。

紫憶虛扶着楊洛準備進殿。

“公主!不好了!出大事了!”一個女子驚慌的聲音響了起來。

楊洛與紫憶主仆二人回頭一看,只見錦華殿掌宮宮女秋平慌裏慌張地跑了過來。

“秋平,出什麽事了?”楊洛問道:“外面怎麽會這麽吵?”

秋平急急跑上前,連禮都顧不上行,“宮裏都在傳說,李逆的軍隊離大興不到五十裏了,随時可能攻進大興,攻進大興宮!現在宮裏一遍混亂,不少人開始往宮外跑了,侍衛攔都攔不住!”

“他們離大興已經不到五十裏了?”楊洛很是吃驚,“他們怎麽這麽快?那……大興城守得住嗎?”

“奴婢不知道!”秋平搖了搖頭,說道:“奴婢只是道聽途說,大興城兵力羸弱,而且此次領兵的乃唐國公次子李世民,據說此人能征善戰,我們恐不是他的對手!”

聽到李世民的名字,紫憶心裏一驚,忙偷眼看了一下楊洛,只見她表情微微一滞,很快便恢複了平靜,似乎剛剛秋平提起的那個人,于她只是陌生人。

“公主,我們……我們應該怎麽辦啊?”秋平似乎有些亂了陣腳。

“秋平,你快去請蔡太妃穩住宮中大局!”接着楊洛轉身對紫憶說道:“紫憶,跟我一起去代王府,看看侑兒可有什麽對策!”

“是,公主!”

“是,公主!”

秋平急匆匆跑去找蔡太妃,紫憶進房拿了一件紅色的狐皮大氅,給楊洛披在身上,兩人便往宮外走去。

一出了錦華殿,楊洛便看見幾個宮女、太監背着包袱四處亂竄。

一不留神,一個小太監差點撞到楊洛身上。

“大膽奴才!”紫憶大喝一聲,然後将楊洛護在身後。

那小太監一見是楊洛,吓得跪了下來,哭道:“奴才該死,冒犯公主!”

這麽一鬧,其餘衆人也看見了楊洛,紛紛停下來,然後跪下來請安。

“跑這麽急幹嘛?”楊洛問道。

“聽說……唐軍就要打進來了!”小太監哭喪着臉說道:“奴才……奴才害怕,奴才……”

“你怕唐軍來了,把宮裏的人都殺死,是不是?”楊洛問道。

小太監低着頭,沒吭聲,只一直哭。

“你要出宮,本宮也不攔你!”楊洛說道,“只是,除了貼身衣物外,任何人不得帶走這大興宮裏的一草一木!”

“奴才沒有偷拿宮中之物!”小太監一邊說,一邊把包袱打開,給楊洛看,裏面确實只有幾件衣裳。

楊洛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吧!”

“謝永安公主!”那小太監磕了三個頭,便連滾帶爬地跑了開去。

“還有誰想出宮的,按剛才的規矩,由守宮門的侍衛檢查後,便可離開!”楊洛對着餘下衆人說道。

“謝謝公主!”

“謝謝公主!”

其餘人便也四散離開。

“公主,果真這樣由着他們離開?”紫憶問道。

“不然怎樣?日後之事,還說不定吉兇呢,難道真留着他們陪我們送死嗎?”楊洛說完轉臉盯着紫憶,說道:“紫憶,如果你想要走,本宮也會放你走!”

“公主!”聽楊洛這麽一說,紫憶着急起來,“紫憶不會離開的!”

“紫憶,蝼蟻尚且知道偷生,如若唐軍攻進城來,我們這些皇室中人,随時可能性命不保。你真的不用陪着我們送死!”楊洛說道。

“公主!”紫憶一下子跪在楊洛面前,含淚說道:“公主,你別趕紫憶走!紫憶雖然只是一個婢女,但也知道明是非、辯忠奸!紫憶決不會離開公主的!如果公主要趕紫憶走,紫憶寧願現在就撞死在這宮牆上!”

楊洛長嘆道:“唐軍一路行來,有如破竹之勢,大興危在旦夕……我怕覆巢之下,難有完卵!你跟着我,只怕……”

“公主,紫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生死都願意追随公主的!!”

“好紫憶,我果然沒有看錯你!”楊洛含淚将紫憶扶起來,“紫憶,自此以後,在我楊洛心中,你不再是我的婢女,而是我的姐妹!”

“公主……”紫憶眼中的淚水大顆顆的滴落下來。

楊洛用手絹替紫憶拭去淚水,說道:“好啦,不說這些,我們先去代王府吧!”

“是!”

兩人坐着馬車出了宮,往代王府駛去。

隔着帷簾,楊洛看見街上行人也是四處奔逃,一片兵荒馬亂之像,馬車行路頗艱。

看着這一路烏煙瘴氣百姓亡命奔逃,這哪裏還是平時繁榮的大興城哪?楊洛深深嘆了一口氣。

好不容易到了代王府,府中奴役見是楊洛,便大開府門讓楊洛進了府。

“代王呢?”楊洛問道。

“代王與幾位大人在正堂中議事呢!”代王府總管劉豫回答道。

“商議的可是對抗唐兵之事?”楊洛停下了腳步。

“這……這奴才便不知道了!”劉豫回答道:“代王議事,奴才們是不敢去聽的!”

“那……你下去吧!”楊洛說道:“本宮自己去正廳!”

“是,永安公主!”說完劉豫便退了下去。

剛走到書房外面,便聽到幾個人争執的聲音。

“如今蕭造也降了李淵,大興堪憂啊!”

“現在可是有二十萬大軍守在城外,我們城內兵力不足三萬,如何對抗得了?”

“那又如何?難不成要本王降了李淵那老賊!”楊侑那還帶着稚氣的聲音響了起來。

衆人一下便沉默了。

“本王身為文帝曾孫,今上之孫,絕非貪生怕死之輩!本王已下定決心,誓與大興共存亡!”楊侑口氣異常堅定!

聽到這裏,楊洛心裏一熱,走上前,叫道:“說得好,侑兒!”

楊侑看見出現在門前的楊洛,有些吃驚,“姑姑,你什麽時候來的?”

“姑姑也是剛到!”楊洛說着走到楊侑面前,贊道:“侑兒,有豪氣,不愧是我楊家子孫!”

“姑姑支持侑兒?”楊侑問道。

“當然。”楊洛看着這個只比自己小三歲多的侄子,雖然滿臉的稚氣,但現在,他這稚嫩的肩膀上已經擔負起挽救整個大興,甚至是隋王朝的重任,心中不禁一酸。

“好!姑姑放心,侑兒一定竭盡全力保護大興!”楊侑豪氣萬丈地說道。

楊洛強忍住心中的痛惜,對着楊侑說道:“侑兒,現在大興城,皇家男丁只餘你一人。所以,當唐軍攻上來之時,你務必親自站在城樓上督戰,以鼓舞士氣!”楊洛的聲音顫抖着,誰都知道戰時站在城樓上,是何等危險。但此時,她不得不讓楊侑這樣做,她感覺自己似乎在親手推楊侑去送死。

“侑兒明白!”楊侑堅定地回答道。

楊洛把手放在楊侑的肩上,拍了拍那瘦弱的肩膀,說道:“到時姑姑跟你一起去!我們楊家子女,無論男女,皆非懦弱之人,就算死,我們也要有天家的氣概!”

“姑姑……”聽了楊洛的話,楊侑眼眶一下便紅了。

“別哭,侑兒!”楊洛說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你現在是大興城唯一的希望!侑兒,姑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姑姑,侑兒自當竭盡全力保住大興,只許成功不容失敗!如果失敗,侑兒絕不能被唐軍所俘,受盡他們的侮辱!城破之時,我楊侑便從城樓上跳下去,以死謝罪!”

楊洛聽着楊侑的話,心底一顫,含淚說道:“好侑兒,如果大興真……真守不住,姑姑一定追随侑兒跳下城樓!”

三日後,李世民率領着二十萬大軍來到了大興城下。

他擡眼望去,大興城城門緊閉,高高的城樓上,站滿了士兵。

大興,我終于來了!他在心裏叫道。

這時,有士兵跪在李世民的馬前,說道:“禀右都督,大興城裏回話了!”

“回的什麽話?”李世民問道。

“只兩個字,不降!”

李世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這個回答早在他意料之中。

“另有探子回報,此戰隋軍将由代王親自督戰!聽說代王表示,如果大興失守,他便和永安公主從城樓上跳下,誓與大興共存亡!”

聽到這裏,李世民眸色一深,手微微一抖,随即擡頭望過去,看向那高高的城樓。破城之日,她便從那裏跳下?

作者有話要說:

☆、兩兩相望

半晌,李世民才開口問道:“為什麽還有永安公主?”

“現在大興城中,只有永安公主與代王兩位皇裔,兩人表示誓與大興共存亡。”士兵回答道。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知道了,你且退下!”

“是!”那士兵行禮後便退了下去。

李世民閉上眼,像在思考着什麽。

“二郎,有人好像上了城樓!”站在李世民身邊的柴紹說道。

李世民倏地睜開雙眼,向城樓上望去。只見一個穿黃衣的少年,走上前站在城牆邊上,他的旁邊跟着一位紅衣女子。

他的心莫名的一跳,那女子正是楊洛。

“那是代王和永安公主?”長孫無忌說道。

“嗯。”他應了聲。

“原來她就是永安公主。”長孫無忌轉臉看着李世民,後者臉上平靜無波,但眼睛卻望着城樓上。

“二郎,可以下令攻城了吧?”柴紹問道。

李世民沒有說話,只定定望着城樓上那紅衣女子!

慢慢地,他舉起了右手!

這只手一旦放下,意味着唐軍将向大興城展開進攻。

大家都盯着那只手,只等着那號令的下達。

只是,那只手遲遲沒有放下!

“二郎!”柴紹催促道。

李世民盯着那城牆上那抹鮮豔的紅色,紅得那麽耀眼,仿佛深深刺進了他的心裏。

終于,他慢慢張開了雙唇,說道:“衆将士聽令!今日攻城,只能硬攻,不可放箭,攻進城裏,也不能傷害大隋皇室成員!違令者,夷三族!”李世民說道。

“二郎,如果不放箭硬攻的話,恐怕不容易拿下!”柴紹眉頭緊鎖。

“姐夫,只管按世民說的做,世民自有主張!”李世民說道。

“那……好吧!”柴紹雖不解,也只得聽令。

“柴紹、高士廉,開始攻城!”只見李世民高聲一呼,同時他将高高舉起的右手放了下去。

立刻,便有士兵從陣營中湧出,随着柴紹、高士廉沖了上去。

看着自己的軍隊直向大興城撲了上去,此時,他的心中說不清是什麽感覺。

“侯君集!”李世民叫道。

“屬下在!”侯君集應聲上來,騎馬走到李世民身邊。

“傳話給你在大興城裏的人,不管他們用什麽方法,我不想看到永安公主出現在城樓上!”李世民對着侯君集輕聲吩咐道。

“屬下遵命!”侯君集準備退下。

“君集!”李世民叫住侯君集。

“二公子還有吩咐?”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說道:“一定要護她周全!”

“是!二公子請放心!”侯君集領命而去。

“二公子,為什麽不許用箭?”長孫無忌騎馬靠上前來。

“代王對我們還有用!”李世民說道:“不能傷着代王!”

“是嗎?”長孫無忌舉起手中的弓箭,對着對面城樓, “如果可以我保證可以不傷到代王呢,這箭可否放出去?”

李世民緊緊抿着唇,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一笑:“二公子,你不放箭,怕是害怕傷了那城樓上的女子吧?也是,鐵箭無情,一箭放過去,說不定這美人就香消玉殒了!豈不可惜?”說着,長孫無忌将手中弓箭的方向調整了一下,将箭心對準了城樓上那個紅色的身影,

“輔機,把箭放下!”李世民的聲音冷然。

“舍不得了嗎?”長孫無忌唇邊一笑。

“刀箭無眼!你這一箭射出去,萬一射中代王,會壞了大事的!”李世民喝道。

“你我相識多年,我的箭術如何,二公子還不清楚嗎?”長孫無忌手中的箭并未放下,“二公子要不要跟我打個賭?你猜我這一箭放出去,是射中代王呢,還是永安公主呢?”

李世民的眼睛望向城樓,正好看見那個豔麗的身影正立在城牆邊,向這邊望過來。她顯然已經看見長孫無忌手中的箭,但她似乎沒有想要躲開的意思,定定地站在原地。只是,隔得太遠了,他看不清楚她臉上的表情。

“輔機,這又何必呢?”李世民說道。

“我只有阿婢一個妹妹,我很疼愛她的!”長孫無忌說道。

“輔機,你真不必這樣!”李世民頓了頓,他顯然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良久,他緩緩說道,“不會有任何人威脅到阿婢的!”

長孫無忌繼續說道:“這永安公主便是我在洛水邊遇到的那個跟你在一起的女子吧?當時她悄悄離開時,你當時那丢魂的樣子,我可全看在眼裏!”

李世民頓了一下,說道:“輔機,阿婢永遠是我妻子,這一點,我可向你保證!”

“那就好!” 長孫無忌說道:“阿婢對你一往情深,希望你莫負她!”

“攻下了大興,我便将阿婢從太原接過來,長伴我身邊。輔機覺得可好!”李世民說道。

“此話當真?”長孫無忌說道。

“絕無虛言!”李世民說道。

“好!”長孫無忌把箭放了下來,說道:“這我就放心了,也不枉我們長孫一門支持于你!”

李世民心裏長長籲了一口氣,說道:“輔機放心,我李世民言出必行,絕不是出爾反爾之人!”

長孫無忌緊緊盯着李世民,半晌,笑了笑,說道:“我信你!”

聽說李唐大軍已兵臨城下,楊侑便上城樓來,親自督戰。楊洛執意跟着楊侑一起上了城樓。

一上城樓,只見對面黑壓壓的一大片兵馬,如黑雲般壓了過來,着實把楊洛吓了一跳。

從未看見這陣仗,她腳下竟有些虛浮。

她慢步走到牆邊上,看着對面軍隊高高飄揚的旗幟上寫着“唐”、“李”。

她知道,他們來了!

她走到城牆邊上,擡眼向對面望去。

雖然是千軍萬馬,她獨獨只瞧見了他。

他身着銀色的铠甲,更顯得英姿勃發。

只是,現在,他已是大隋的敵人,也是她的敵人。

她望着他,他也望着她,兩人就這麽兩兩相望。

突然,她看見他高高舉起了右手。

她心一顫,她知道,那是進攻的信號。

那只手舉了良久,終于,重重的放下!

然後,成千上萬的士兵從唐軍陣營中湧去,像螞蟻一般鋪天蓋地,直奔大興城而來。

只是,此刻楊洛心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害怕。仿佛,她的心,早已死去。

也許到她死的那天也會記得,進攻大興的命令,是他發出的!

這時,她看見有一個人騎着馬,走到他身邊,跟他說着什麽。

她認識這人,他叫長孫無忌,在宜陽見過面的。她知道,那人是他內兄,是他妻子的兄長。

想到這裏,她的心忍不住一陣醉澀!如今的他,早已為人夫了。

突然,長孫無忌舉起了手中的弓箭,箭頭直指着她。

她愣了一下,向前後退了兩步。随即澀澀一笑,迎上前去,身子一動也不動。

其實,如果就這樣死去,也好!死了,一了百了!再也沒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惱了吧?

楊侑也看見長孫無忌的箭直指着楊洛,有些着急,轉身抓住楊洛,想要将她拉開,“姑姑,快退後!那人要用箭射你!”

“不怕,侑兒!”楊洛說着話,身子卻沒有動,手指緊緊抓住牆磚,不讓楊侑将她拉走。她對着楊侑,蒼白的一笑,“生死有命!如果姑姑命不該絕,他也射不中我!”

“姑姑!”楊侑含着淚大叫道,臉上滿是擔憂。

“姑姑不怕!”楊洛轉過臉去,眼睛緊緊盯着長孫無忌手中的箭。看着那箭尖,心中莫名一慌。她閉上眼!她此時反而有些希望長孫無忌能一箭射過來,将自己射死,讓自己解脫。

可是,良久,那錐心的疼痛一直沒有傳來。直到聽到楊侑長長籲了一口氣,說道:“姑姑,那人将箭放下了!”

她睜開眼,果真看見長孫無忌将箭收了回去,正和李世民說着什麽。

李世民的眼睛一直望着城樓的方向。

她也看着他,卻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

突然,身邊傳來一陣騷亂,有人大叫道:“唐軍過來了!”

她垂下眼,往城下一看,只見一群唐兵踏着木筏已涉過護城河,有人已架好雲梯開始往城樓上爬。

這時,大興守軍便開始扔大石頭去砸攻城的人,拿出長棍将雲梯掀開,不時從城樓下傳來陣陣慘叫聲。

“姑姑,快退回來!”楊侑大叫着将楊洛拉離城牆,進了正樓。

楊洛知道,戰争真的已經開始了。

士兵們都跑到城牆邊上,守城作戰!

楊洛便随着楊侑退到正樓。姑侄兩人在正樓裏剛坐下,大興守将王兼便走上前來,對楊侑和楊洛說道:“代王與永安公主是否暫到城下避避?”

“不用!”楊侑說道:“本王說過親自督戰的!”

“王将軍,大興可守得住?”楊洛問道。

王兼面色一滞,說道:“禀公主,末将自當盡力為之!”

楊洛一聽,心下一涼,知道王兼并無把握,但面上卻平淡無痕,淡淡地點了點頭,說道:“如此辛苦王将軍了!”

“此乃末将分內之事!代王和公主有事請差人吩咐末将,末将先行告退,前去查看戰事!”王兼答道。

楊洛站起來,叮囑道:“王将軍,萬事小心!”

“多謝公主!”王兼退了下去。

楊洛看着王兼出了正樓,她踱到窗邊,聽着樓外傳來的陣陣喊殺聲,慘叫聲,仿佛身陷在一個夢魔中。如果夢醒之後,能夠回到一年前,她仍舊是大興宮中沒心沒肺、沒有封號的洛公主,該有多好!

突然,她心底一澀!她想到了和他那隔着千軍萬馬的相望,也許這是自己最後的相見吧!

年初自己私自前往洛陽時,和他一起那暫時的日子是那麽的快樂!只是到如今,卻感覺恍如隔世般遙遠。

也許相見真的只有待來生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今天不想更的,因為作者得了結膜炎,醫生叫不上電腦,休息眼睛!但灰灰同學等幾個朋友投了雷,作者只寫爬上來更了此章!但明天鐵定請假!至于後天更不更,看作者眼睛恢複情況而定!謝謝各位親的地雷!

☆、大興城破

正在楊洛悵然之時,只見幾個軍士進了正樓,走到楊侑跟前行了禮。

打頭的一位說道:“代王,王将軍叫小人等前來禀報。”

一聽是王兼所遣之人,楊侑忙急急問道:“哦?王将軍可有消息?”

“王将軍讓小人前來禀報,說是方才軍祝蔔了一卦,軍祝看了卦象說……”說到這裏,那軍士停住了,看了楊洛一眼,面上似有為難之色。

“軍祝說什麽?”楊侑更加着急。

“軍祝說,據卦象所示,這城樓上出現女子,恐對戰事不吉!”那軍士硬着頭皮說道。

楊侑一聽,微微一愣,随即瞥向楊洛,見她面色一白。

楊侑對着軍士喝道:“胡說什麽?永安公主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