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是那種滅火】
夢境裏的煙霞像是水霧,迷蒙在齊昱眼前。恍惚間,他聽見朦胧的喊殺聲。震耳的馬蹄踏在虛無的大地上,隆隆作響,一切如在鏡花水月裏,不真實地搖晃。
忽而眼前出現一人,剛毅的面容映着冷厲的鋒芒,雙手舉起大刀便像齊昱橫掃而來!
齊昱靈臺一凜,揚手出劍擋過,怒斥:“康王!如今成敗已定,你竟想弑君?”
“老五!到最後竟是你……竟是你!”康王蒼白的臉上,是憤懑,亦是驚怒,再次提刀砍向齊昱:“你說過不作皇帝!你說過無意皇位!……你,你這小人!”
齊昱反手挑起劍花,旋即接上當空一劍,竟一招劈斷康王的刀刃。
水霧如墨,康王趔趄兩步翻身上馬,一騎絕塵,忽而遠處茅廬大火,熊熊烈烈。
“給朕滅火!快給朕滅火!”
齊昱呼喝着從龍榻上坐起身來,雙目猛地睜開,眸中盡顯暴虐之氣。
延福殿上的太監宮女惶惶然跪了一地。
硝煙戰鼓、金戈馬蹄,盡數褪去。四周安靜得能聽見針落地的聲音。
齊昱喘息着擡起頭,只見重重宮人後面,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子剛好走到殿中,正呆着一張臉,不解地看向——
齊昱皺起眉,順着他的目光,看向——
自己的薄被?
明黃色的百花雙龍衾上,齊昱肚子的下方,大腿的上方,正靜靜地鼓着個小丘。
齊昱:“!!!”
扭頭,只見溫彥之已經迅速摸出了花箋和軟碳,提手就要記——
Advertisement
“這不是那種滅火!”齊昱憤怒地拍床,“溫彥之!不準記!”
“朕命令你!不準記!”
“溫彥之你聽到沒有!”
溫舍人肅穆道:“回禀皇上,微臣聽到了。”
然後一邊跪下,一邊默默地把這些話全都記了下來。
慶元帝齊昱笑、逐、顏、開的一天,又開始了。
周福奉菜時,手都在抖抖抖,周圍的內侍亦都是眼睛瞪得銅鈴大,深怕一個行差踏錯就被踢去中正院挨板子。
好容易才吊着老命伺候完了早膳,周福眼見齊昱徑自出了殿門,正想轉身撤菜,卻見那溫舍人呆頭呆腦地一邊往外跟,一邊還、在、記!
周福胸膛之中翻江倒海!怒從中起!終于将手裏的盤子碗都甩給自己的徒弟,将拂塵一擺,兩步就沖了上去。
溫彥之見自己花箋上投下了一方陰影,愣愣地擡起頭,只見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周公公正立在跟前,豎着兩道灰白的眉毛,幽幽瞪着自己。
好像……挺生氣?
溫彥之不解:“周公公,何事啊?”
他明明這麽問了,可周福卻恨自己無法回答。
內史統錄,關系重大,連皇帝自己都沒法對史官發脾氣,他區區一個太監總管,更是無力置喙。
周福威脅性地虛起眼,盯着溫舍人的花箋,恨恨地搖頭:溫舍人,別再這麽記了!你不要命我們還要命!
可從溫彥之的角度,他覺得周福的目光正盯着自己的胸口。他一低頭,只見自己揣在懷裏的百米酥,正戳了一小截在衣襟外。
哦……溫彥之懂了,周公公沒吃飯。
“這是蛋皮的,”溫彥之掏出百米酥遞到周福面前,“周公公。”
周福:“……?”
溫彥之将百米酥放在周福手中,紅唇邊漾起個清澈的微笑,便繞過風中淩亂的周福,繼續跟着齊昱而去了。
周福看看那沙青色的颀長背影,又看看自己手中的蛋皮百……米……酥……
想哭。
清晨的薄霧散去,氤氲水汽盡被豔陽蒸幹,火紅的日輪挂在天頂,天氣透不出一絲涼意。
掌事院很懂事,派幾個內侍擡了兩塊碩大的存冰,架起矮槽擺在禦書房裏,大殿上總算涼快了不少。
溫彥之記完一陣實錄,眼見着正午快至,便掏出百米酥要吃。
“混賬!”
堂上的齊昱批着奏章,突然惱怒地将一本奏章一掌拍在禦案上,旋即又将其狠狠摔在了地上。
奏章在地上磕碰了兩下攤開來,正巧落在溫彥之腳邊。他低頭一瞥,其上“堤決而又建,又決又建”幾個字已經被禦筆朱批給團團圈起來,旁邊重重寫了個大大的“蠢”字。
看來剛剛補好的荥澤口又塌了。
溫彥之收起百米酥,彎腰将這份河道總督譚慶年的奏章給撿了起來。
“愚蠢!愚蠢!”齊昱氣得将手邊的另兩封折子也貫在地上,站起身來狠狠踩了兩腳,“譚慶年這腦子裏裝的是相國寺的香灰!固堤之後首次決堤無暇發報,卻有時間去找駐軍閉城隔水!這厮倒未想過城外災民數百人無家可歸,人命在他眼裏是草芥,是螞蚱,是蝼蟻不成!淹死餓死的還不夠多嗎?!”
這番詈罵,将大殿上伺候的人吓得統統伏倒在地,大氣不敢喘一口。
齊昱傷神地皺着眉頭,只覺眼角突突直跳,恨不能此刻立馬飛身淮南,砍了那譚慶年。
可砍了譚慶年,又有什麽用?
他已經是朝中能找到的,唯一一個在淮南呆了十年以上的河道官員了。如果連譚慶年都無法勝任,又還有誰能攜領淮南治水?
如今自己這禦筆朱批地一罵,那廂譚慶年若見了這“蠢”字,只會愈發戰戰兢兢,更要不知如何是好,便是連閉城隔水保全城池都做不到。
這臣,還罵不得。
齊昱負手,嘆了口惡氣。
身後傳來微弱的腳步聲,他回過頭,見一只修長白皙的手正将那譚慶年的奏章放回禦案上。
溫彥之察覺到他的目光,收回手來,恭恭敬敬地跪下:“皇上息怒。”
齊昱心情已然平複,此時看他跪在那裏,問道:“你為何将這奏章放回來?”
溫彥之伏身,眼眸低垂:“回禀皇上,微臣只怕奏章丢失,誤了要事。”
齊昱看着他穩穩伏在地上的身子,挑起眉頭,忽發覺這呆呆的舍人,竟有股子憨憨的聰明。
殿外,一黃門侍郎正疾步往裏走,齊昱見了便吩咐道:“去請三公觐見,除卻刑部,其餘五部尚書都給朕叫來。”突然齊昱又想起件事:“溫大人是否回京?”
黃門侍郎道:“禀皇上,下官正是來報,鴻胪寺卿溫大人已送別回鹘王子一行,剛從北郊行宮回京,此刻正侯在殿外求見。”
齊昱神色一松,“快宣。”
不一會兒,黃門侍郎便領着鴻胪寺卿進了禦書房,報道:“鴻胪寺卿,溫久齡觐見!”
“臣叩見皇上!”一名兩鬓花白的老者疾步走到堂下,誠懇地跪下磕了個頭,“臣溫久齡,幸不辱命,送別回鹘王子,已簽訂附屬盟約。”
“好。”齊昱心中終于放下了一樁事,很是欣慰,“果然是溫愛卿,總算給朕帶來則好消息。”
他正要吩咐周福封賞,卻見溫彥之還跪在那裏,這才想起方才自己忘了叫他起來,可這呆子竟也不吭聲,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溫舍人,起來吧。”齊昱笑了。
溫彥之卻有些忸怩似的,但最終只得認命地爬起來,垂着腦袋往屏風後挪。
堂下的溫久齡不經意看見溫彥之,整個人都呆住了:“……老……幺?”
齊昱一愣,看了溫久齡一眼,又看了看溫彥之:“……溫愛卿認識溫舍人?”
說完自己也一頓,這才想起兩人都姓溫。
那廂溫舍人也未擡頭,只是十分肅穆地向溫久齡請了安,最終喏喏地喚了聲:“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