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章節
但葉兒從來沒有掉以輕心過,新人第二天,就敢做那樣的事情,并且,她做戲的水平也很高,實在是不能令人省心啊。
商嬷嬷極幹練,唯恐葉兒餓着,便燒了醪糟蛋花湯,餾了饅頭,再炒個菠菜,一刻多鐘飯就好了。
趙先生招呼大家趕緊吃,葉兒見他神情依然很緊張,知道他擔心那和尚若是回來,他的安排沒有奏效,會再度陷入麻煩。
還好,一個時辰過去時,在大門外叫門的,是了劉應東的聲音,伯伯一邊應聲,一邊腳下飛快的開了門。(未完待續)
064 搬家
劉應東先沖進房裏看了一眼葉兒和孩子都好,這才扭頭拉着趙先生,語聲顫抖地道謝。
趙先生焦急地一擺手:“其它事情安排好了嗎?”
劉應東急忙點頭道:“好了,王老爺派人快馬加鞭去的,肯定能趕到他們前面。”
趙先生還是有點憂心的模樣,劉應東勸他:“放心吧,王老爺派了最得力的兩個管事去的。還有,我回來也帶人了。”他拉着趙先生往外走,“先生幫我招待一下吧。”
王老爺派了兩輛馬車過來,劉應東還沒到門口就跳下來沖進了屋子,那些人安頓好了馬車,劉應東和趙先生剛好出來迎接,他們七嘴八舌地詢問着:“嫂子(弟妹)和孩子都好着吧?”
“好着呢,好着呢,來來來,屋裏坐,喝口熱茶。”
茶葉也是王老爺贈送的,葉兒嫌對嬰兒不好,就一直放着,這時商嬷嬷沏好茶,就用大碗盛了,端去了上房。
衆人才坐下沒多久,外面又是一陣哄吵,那些去廟裏的人都回來了,他們擁着的和尚,卻換了個老的,口口聲聲是要來賠罪的。
現在都進了三月了,地裏的麥苗蹿得老高,前幾天又下過雨,不種棉花的人就比較閑,跟着看熱鬧的人就多。東跨院裏三層外三層的。
老和尚說很對不起,他病了,剛好廟裏來了一個挂單的和尚圓通師傅。便由他幫着主持廟裏的事務。他不知道圓通來了這裏,惹出麻煩,說已經把圓通趕走了。請求施主原諒雲雲。
趙先生和劉應東不肯放手,非要讓他繼續說下去,老和尚只是道歉,卻不肯再說。這時,外面擠進來幾個人,卻不是沈家營的,他們說老和尚知情。嘴裏說是賠罪的,卻對大家隐瞞。是沒有誠意的表示,他們還說,截住了圓通和尚,若是這老和尚不講。就把圓通拉回來。
Advertisement
老和尚很窘迫,不停地喧佛號,最後被逼不過,簡單說了幾句:“今天早上廟裏來了個劉施主,燒香禱告,說他家裏一天折損了兩個男孩兒,我聽着也秫然,便建議他做一場法事,給亡靈超度,為家裏祈福。他說以前算過兩次卦,都說的是他家好風水會讓大孫子一個獨占了,全家人都沒好下場。這麽多年,他被這個逼得寝食難安,卻沒人能幫着解了這個危難,我建議他多行善積福,格局自然會改,他卻不相信。我也沒辦法。他走了後我才發現圓通不知怎麽讓他說動了,跟着到了這裏。我原想圓通乃是大寺裏來的。比我佛法精深,卻沒想他要帶走那個孩兒。圓通也給我說了一句,自認這是大善之事,既能拯救一家人,還能讓這個孩子跟佛祖親近……”
所有人這才明白,為何劉丁氏和劉善民百般虐待葉兒,是不想讓這孩子出生。可有人又說回來,除非劉善民絕後,他總是要有個大孫子的,讓和尚帶走,他也會把好風水占完了呀。
大家嗡嗡嘤嘤讨論極為熱烈,那老和尚說,劉善民算卦說是把這個宅子的好風水都占了去,孩子只要不在這裏住就沒事。
葉兒這才算是明白了,總而言之,劉善民就是要把她兒子趕走,即使不跟着和尚,也不能在家住,葉兒和劉應東若是不肯,那就是不孝,就是拿一家人換她兒子一人幸福。
趙先生第一個不願意了,指着和尚說人家造謠。
老和尚不停地行禮,嘴裏反駁趙先生:“貧僧從不打诳語。咳咳,老衲本不肯說這些,覺得妄生事端,是施主不依不饒,現在老衲說了,施主又指責我……”
“老和尚,你既然要說實話,怎不徹底說明白?那個挂單的和尚,為何要帶走個不到兩月的小嬰兒?連飯還都不會吃呢,他能養活嗎?這裏面到底有什麽貓膩?”
那老和尚額頭汗水涔涔,支支吾吾說不下去。
擠進來一個陌生人,大聲說道:“這廟裏的和尚六根不淨,有個婦人男人傷了,想要抱一個孩子,若是如願,許給五吊的香油錢。你們村的劉施主說,若是把他大孫子弄走,許給兩吊香油錢,這老和尚見錢眼開……”
“不是老衲,都是那個圓通幹的,我已經把他趕走了……”
院子裏的人炸了鍋,好多人都罵和尚不地道,那老和尚不停地行禮,說盡好話,最後終于擠出人群,落荒而逃。
劉善民也鑽到他家裏不出來,唯恐唾沫星子把他淹死。
葉兒幾近崇拜的看向趙先生,今天得以脫險,都是他的巧妙布置了。她低聲問劉應東:“這老和尚看着有些修為,你們怎麽能打動他,得到實話呢?”
“按照趙先生的安排,我們一上來就把那圓通抓住了,那家夥是個孬種,什麽都招,老和尚為了保住圓通的命,不得不走這一遭。畢竟他沒有作惡,知道我們最多就是讓他丢面子,生命不會受威脅。”
“佛家視*為累贅,勘破生死——”
“什麽看破生死!圓通怕得要死,呵呵”
葉兒忍不住笑了,若不是圓通貪婪怕死,劉善民為何迫害她,這個秘密還沒法揭破呢。到現在,葉兒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他是劉應東的父親了,但劉應東也追查了很久,劉善民的确帶着孩子,從北塬來到這裏的,沒有任何的疑問啊。
最後,葉兒放棄了對這個的猜想,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呢。她拉過劉應東,低聲嘀咕道:“給趙先生說一聲,咱們搬走吧。你不在家,公公婆婆又這麽能生事,日子過得實在太不省心了。”
“這怎麽可以?你還沒過一百天呢。”劉應東從小在這裏長大。他小時候雖然不得父母待見,但奶奶劉米氏對他非常疼愛,他在這裏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和少年。在他內心,這裏才是家,是最溫暖最溫馨的所在,其他地方都不行。他疼愛葉兒,想讓她日子好過,才想把他留這裏的。
“在哪裏養身子不是養?我們在郭鎮租個小院兒,一家人清清靜靜過日子多好。你還能多看兒子幾眼呢。”
“可家裏這一攤子怎麽辦?”劉應東臉上露出一絲憂心,家對每個男人來說。就是心中的根據地,在外面的戰事不順,可以撤回來在這裏休整,若是戰果輝煌。也會把戰利品運回來,存儲在這裏,他們出力流汗,孜孜不倦地努力奮鬥,就是要建設好這個根據地,對他來說,心中最重要的人,也要放在根據地裏才安全。葉兒心中湧出一股暖流,讓她說話的聲音。都溫柔了許多。
“不就是地嘛,讓伯父和伯母幫着種就行了。”
“不行,不行。成才那裏生意不錯,我看他的意思,想要接了父母過去,就等你過了百天呢。”劉應東嘴裏反對,說話語調也十分溫柔,幾乎是在哄葉兒。
“啊?才開張生意就這麽好啊。”難怪伯母現在那麽殷勤。伯父看到她的時候,總有種內疚的樣子。
葉兒覺察話題跑偏了。趕緊又拉了回來:“反正麥子再過幾個月就要收了,然後我們把地賃出去,你放心,我哪怕做做針線,也能養活自己和孩子的,咱家日子不會過不下去。”
劉應東開始考慮葉兒的話。
湖東府是個好地方,除了偶爾會小旱,大多數年頭都風調雨順,所以當地人就特別落窩(戀家),輕易不出門,守着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緊巴巴地過日子。這裏往西,也就二三百裏路,就是大雍朝西部的最大城市,沈家營人稱之為西府。聽說那裏還有西域來的胡人呢,各式各樣的生意人,城市特別的繁榮,這裏的男人只需要放開一些,咬牙去跑上幾趟生意,家境都立刻會改變。可惜,肯和葉兒這麽想的人很少,整個沈家營,除了第一大財主楊家,就沒有第二個跑西府的。
劉應東也才跟着王老爺兩個來月,出門的少,當地人“落窩”的習性還在影響着他的思維。
商嬷嬷指揮着劉應東帶回來的幾個王家仆人,把家裏弄亂的地方收拾妥當,給葉兒端了一碗醪糟蛋花湯:“東爺,聽艾喜說,老太爺想讓你把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