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柳暗花又明

莊算冷靜的想了想, 其實鎖定地價100萬就100萬吧,人家那麽誠心誠意上趕着來簽約, 章都蓋好了,他還能說再改?對方可是區級幹部呢。再者溢價分成,又不是他們公司全拿溢價,幾年後,地價漲過了100萬,比如溢價10萬塊,他們一畝地也只是分三萬。這都是毛毛雨,還是幾年後的毛毛雨。

莊算于是調整了一下表情,點頭道:“那明天安排好接待,我們這就簽約吧。對了,阿賢, 你圈了多少地?我說過多圈點範圍是吧?”

“其實鎖定的區域面積是雙刃劍。如果我們圈太大,出了大學城和園博園影響範圍, 土地均價漲幅會降低, 也許花更多時間才能沖擊100萬這個鎖定值,區裏面也可能會讨價還價。但是區域範圍圈小了, 一畝地溢價不夠多,很可能賺不回咱們的預期。一個億的投入, 三五年的時間, 怎麽也要賺點錢吧。”

白有賢當初覺得投幾個億蓋國際學校,未來十年平均每年入賬一個億都有點少了。這會兒一個億先撥過去建設大學城,等幾年後才可能有收益這個事,風險本來就大,對應的收益要足夠多才行,否則對不起一個億的投資。占用資金的時間成本, 也是錢啊!

“那你究竟圈了多少畝地?是不是除了住宅還應該搭配點別的?”莊算內心緊張。

“不算太多。整個大學城未來規劃才40多平方公裏,我就只選了商業地和住宅地一共圈了不到7平方公裏,換算下來是一萬畝左右。牽扯到二三十個地塊,肥瘦搭配,有的近期要賣地,有的可能要等地價漲高一點再賣。”白有賢打開了一張區域圖,給莊算指了指上面标了記號的地方。

莊算看了一下,大片土地都是未來CQ大學城商業街的範圍,還有是圍繞着那塊大綠地的居住用地。乍一看,住宅用地容積率都不是很高,商業地的容積率是不低,可現在也賣不上價。但是等着大學城建好,師生入校之後,大學城商業街将成為整個區域最繁華的地段,而大綠地就算建不成園博園,風景環境也優于周邊都是安置房的地塊,建設高檔住宅區的基本素質是有的,地價肯定也會水漲船高。

不僅白有賢無法想象,便是莊算在現實世界裏也沒有親身經歷過事關一萬畝地的大項目。他僅僅只做過SD省會附近一兩個幾十畝地的小項目而已。

事實上白有賢圈的地方怎麽可能平均只溢價十萬塊?在這一年園博園選址确定後,CQ區的地價就一路高歌猛進,不到三年直接奔着二百萬一畝去了,平均每畝溢價一百萬,他們公司占三成,每畝收三十萬,一萬畝地累計淨賺三十個億。

成本只是一個億。看起來雖然比賣豪宅慢了許多,要等幾年,但是也不需要投入什麽人力啊!就是安靜等着分錢,細水長流的入賬……

當然這都是後話。這個時候莊算還在為花錢難而深感無奈。

他不得不繼續反思,果然是書中的世界啊,與現實那麽不同。現實裏許多賺錢的門道莊算都了解,卻苦于沒錢也沒膽子,做什麽都束手束腳,反而辛辛苦苦白忙一場。

所以,他,真的有必要回去麽?就算回到現實治好了絕症,也還是孤身一個一事無成,哪裏去找如今這樣的精神物質雙豐收的好生活?

留在書中世界,和白有賢一起搞建設,不是挺好的麽?

只不确定的是他會不會突然消失?現實中的身體因病死亡後,他的意識還能繼續留在書中麽?現在,他所有的舉動會不會因為劇情偏離正軌遭到排斥?甚至是其他不明原因他又再次昏迷,讓別人牽腸挂肚?

Advertisement

思前想後,他還是決定趁着現在有能力、還清醒的時候,幫助白有賢先解決掉劉家的麻煩。将來就算他昏迷,甚至離開了書中世界,白有賢也不會過的太辛苦,不會疑神疑鬼再陷入執迷。另外就是及時将賺錢的企業剝離,踢給集團,成為大哥莊寧的助力。

“和CQ區簽約之後,我們就去南方那個城市看看吧。”莊算提了一句,“或者,要不然,我找找關系,安排你直接去見劉家老爺子,把事情談清楚?”

“沒有完全的準備,我見劉家老爺子幹什麽?還不夠被他坑的呢。算算,我怎麽覺得你有點不對勁?語氣像是安排後事的口吻?”白有賢不想隐瞞自己的直覺,“如果你真有什麽隐疾,請一定要告訴我。”

“呸呸!我沒病。我身上好好的,你不是都看的清清楚楚麽?我就是想早點解決你和劉家老爺子之間的事。你防着他們,要牽扯多大的精力?太耽誤給我賺錢了!早點說明白,把他們都擺平了,我們才好高枕無憂的睡覺啊。”莊算小心掩飾着真實想法,笑着辯解。

“睡覺?嗯……”白有賢故意将這兩個字拎出來,拖着長長的尾音,“算算你是嫌棄我每次與你一起的時候,還被工作分心麽?那麽今天晚上,就見識一下我心無旁骛的服侍吧?”

“啊,不要,近期還要出差,我可不想椅子都不能坐穩。”莊算嘴上說不要,表情卻欲拒還迎。

又是一夜纏綿,莊算一瘸一拐的上班。別人若問,就說閃到腰了。

他“帶病”堅持工作,接待完了CQ區管委會的領導,簽好了協議,SD省的投資直接撥款到賬,那邊的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往後頂多是每季度讓財務查查賬,再讓成本部審審投資後的用途有無重大問題,暫時就沒什麽具體工作了。他們兩個都認為,近三年的時間,那邊不會有什麽收益。

在白有賢看來,關注CQ區的地還不如想想怎麽為杭城濱江區的那塊工業地找找下家呢。

那個地塊八千萬收來的,若是按照今年周邊地價折算,一億三四的也能出手了。若是遇到合适的大企業需要建設産業園,他們這塊地自帶一些已經過審的規劃手續,下家買來直接動工,可能會賣的更貴一些。甚至如果大企業沒有專業人員管設計和施工,他們還能給杭城分公司攬下一個代管代建的活。

就在他們即将出發的那天,杭城分公司傳來了消息,說是有公司詢問濱江區的地,不過并不是

莊算不敢随便下定論,讓郭可貝抽空實地調研那家科技公司,萬一人家實力強,不能小瞧了。他又想到,在現實世界裏杭城濱江區,尤其網商路一代,可謂是彙聚了不少頂級的“網絡科技”企業,比如某易、某裏。

可那要等五六年後的事情了,否則他當初也不敢輕易就接了吳家這塊地。

現在書中時間點,網絡電商剛剛興起,某裏的重要業務部門在杭城才紮根,莊算記得某裏的總部在杭城第一個大型的據點某寶城,好像在濕地公園附近,後來又過了幾年才将總部搬家到濱江區的。

如今濕地公園才初具規模,某寶城大概還只是圖紙上的規劃,反正在地圖上沒看到。

莊算這樣一想,覺得自己不能慌。也許只是某個小企業來打聽濱江那地塊,和當初吳家賣地一樣的道理,花了一百萬做的新圍擋放在那裏,總會有人注意到然後來問情況,一切都是正常的。至于是否拆分,要看價格是否合理,這事搞成本出身的郭姐比他懂行。

于是莊算客氣的将決策權推給了郭可貝,讓她覺得可行就直接列個提案,在公司例行彙報上通告一聲。

莊算說的簡單,郭可貝卻不敢輕易下結論。賣地怎麽能不賺一筆呢?那家有意向的公司,她一定要好好調查一番,看看有否那個實力,這家不行,總還有其他家能行的。她與白有賢的心理價位差不多,今年若是将濱江的地出手,必須在一億四千萬以上,否則還不夠來回折騰的呢。大不了就像莊總說的,兩年內先放着,若是被濱江區以閑置的名義罰款,還有吳家給擺平事端,不着急。按照這個升值速度,兩年之後說不定兩個億也能将地賣掉呢。

莊算和白有賢坐飛機去了那個南方的城市。話說回來這地方居然在建國前就已經有工業基礎了,機場也是省內最早修好的幾個機場,看起來特別有年代感,雖然比不上帝都新建的航站樓,卻也有媲美一二號航站樓的造型了。比周邊沒有機場的

和杭城一樣,他們雇了一輛豪車,司機兼導游全天候着,需要的時候再陪同。

因着不想驚動劉家和吳家的人,他們避開了那兩家經常住的大酒店,選了個在工業區附近新開張的冷門酒店。比不得在老城區的酒店方便,好在他們是包了車的,城市本身也不算太大,去哪裏有車子代步不算麻煩。

第一天他們去了所謂新區那邊轉了一下。從老城過去,開車子不堵的時候半小時左右。這種車程距離,在帝都那絕對是近的很。所以從帝都或魔都等大城市來的投資商,一開始根本沒覺得遠。比杭城老城區與濱江區的關系而言,這個城市的新區還不用過江,交通更方便。

市政府言之鑿鑿說要往東搬遷,申請書都遞到上級等着批複。選址位置大概就在新區與老城區之間。随着政府辦公樓的搬遷,相關的各種部門和上下游企業肯定也要搬過去。

莊算在老城區轉了一圈,也相信政府肯定要往東搬,老城區建築風貌比較落後,騰挪空間太少了。但是政府的辦公樓什麽時候修建,什麽時候建好到真正搬過去卻不好說,光有一張圖,就像帝都喊了多少年搞東遷一樣的邏輯。

老城區裏是廠子和居住結合的,所謂廠城一體,出了小區就進廠子上班,購物休閑的生活圈子步行可達。如果在新區建設新工廠,那麽廠子裏這些員工肯定也要滿足居住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開始,新區那邊全是田,住城裏,跑新區上班肯定不如全都在城裏方便。

因此新區除了建廠,還要将生活配套和住宅都建出來。哪怕這些同步都建好,要讓職工适應新區的生活也不是一蹴而就,肯定要時間慢慢适應培養。

還有一個關注點,也可能是當地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廠子搬走了之後留下的這些舊廠房該怎麽辦呢?一些危房拆平,變成居住或商業用地;但一些有歷史文化底蘊好看又堅固的廠房,就那樣拆掉麽?

“阿賢,吳天佑看上的是哪塊地?”莊算從新區回到老城區之後,在老街找了一家當地特色餐館吃飯,一邊吃一邊聊。

白有賢将手裏的紙質旅游地圖攤開,指着其中一大片老廠房

“廠子搬走之後呢,這邊的廠房和生活區怎麽辦?”莊算以僅有的那點知識,推測這一大片舊廠區因為已經在繁華的城市核心,地價比新區高的多,拆遷安置完,做成熟地放出來,吸引更多企業來競拍,對于政府而言收益肯定比許給旁人要大。

當然不排除原本的企業籌集資金,回購這樣的寶地,按照城市整體大規劃建設新的商業區、住宅區。但肯定是要競價拍地,而不是低價拿地,這樣才能讓政府收益最大化。

“吳天佑想投錢給廠子或者再拉一些靠譜的開發商,依靠競價吃下舊廠區這片地。不過八千萬顯然不夠,政府就怕買地的倒騰地皮不蓋房子,所以要求高額的注冊資本以及詳細的建設計劃,競拍的時候還要提交設計方案的。買地、再找個設計單位做設計,然後限期開盤銷售,一堆捆綁條件在,吳天佑就算錢能湊齊自己也玩不轉。

他之前找了一些人,可能找來的人都是沖着賺快錢來的,各懷心思。我這才能輾轉打聽到了消息。劉宏也透露了幾句,我那時候套話,說萬一新區沒有合适的項目了,是否還有別的考慮。劉宏就順嘴說了那個競價拿老城區地的事。他很是不屑,覺得新區地便宜,同樣的錢買更多的地才劃算,什麽新區老區放在帝都還不如一個CY區大,地價肯定能漲的差不多。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多囤地,未來的利潤會更高。

另外老城區還有拆舊和回遷安置的負擔,協調各方面關系,買了地又捆綁了那麽多附加條款不好脫手,各種麻煩接踵而來,不是專業做地産的公司,會牽扯太多精力。”

聽着白有賢這樣說,莊

“基本能确定。資格要求據說是要在當地注冊公司,注資一個億以上,越高越有優勢。”白有賢解釋了一句,猛然意識到莊算的用意,“你是想在這裏拍個地王出來,一争高下麽?雖然注冊公司對我們來說不成問題,資格上應該能符合條件,但在這個城市我們人生地不熟的,而且這個區域并不能支撐我們那種高端的豪宅客群啊。”

“我是想光明正大競價拍地。但不做豪宅,要針對這個區域進行城市更新。做一個包括普通住宅、寫字樓、高端一點的公寓和商業的綜合體,在老廠區裏再造一座新城。這個項目将成為當地舊改的典範,為政府實現騰籠換鳥、改善老城環境、提升區域經濟的理想業績。”莊算将早已被後世驗證過的理論,撿着精要的觀點一字一句的說着。

在飯店裏莊算只簡單講了一下這個“先進”的理念,并沒有展開。

等回到了酒店內,關上了門,只剩下他與白有賢兩個人的私密空間,白有賢終于按奈不住的追問:“你說的這種綜合性的城市更新項目,聽起來的理念果然很高大上。但要涉及到各種物業類型,還要解決拆遷回遷,舊的廠房要擇優保護,新的樓還要建設,一番蒸騰下來,我們真的有利可圖麽?”

莊算一本正經的表态道:“我們先不要想後面的獲利,而是想想怎麽能拿到項目。

政府差的不僅僅是錢,他最終會将項目給誰,肯定還有別的不能明說的評判規則。賣地競價,價高者得圖那點錢只是一票買賣,而且這些錢都是上交的又不能私人用。那些領導們,或許更喜歡的是用這個項目博名聲要政績。

城市更新是老工業城市轉型的必經之路,誰能先做出經典的項目,完美解決他們發愁的問題,同時賺點錢,自然是錦上添花。我推測,政府捂着一直沒有動這些舊廠區,也可能是存了類似的念頭。這個可能還要再去摸一摸,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否則只是拆了舊廠房蓋點新房子賣掉,能給當地帶來持續穩定的稅收麽?

“我懂了!單純做住宅沒出路,我們要加大商業比例,盤活商業和辦公,将整個地塊當作一個新的經濟驅動來考慮,住宅只是微末,着重渲染烘托的都是建設好了新項目,招商引資,創造就業,持續不斷給區域造血。”白有賢本身有金融和經濟的底子,很快就跳出了住宅的小圈子,而是将項目的立意拔高了一個層次,激動道,

“別家開發商還在争論住宅是不是豪宅、戶型配比怎麽弄,外立面用塗料還是貼瓷磚,整體風格抄哪個外國的小鎮,将商業只當成住宅的配套來考慮,連辦公樓都打算變相搞成住宅賣,格局太低了。我們這個立意一出來,肯定能打動政府。”

作者有話要說:又到月底了,沒用完的營養液投給我啊,不用就會清零了。謝謝大家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