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弄成了如今這一局面。

阿君那時在旁邊聽着,就在想,神界也是這麽亂啊。她又想,九辰和九夜的交情一定很深,九辰現在還在為九夜憤憤不平。

只是名字裏已經冠上了“九”字,還是這樣遭人奚落麽?

說到底,他們也只是新的神的後代。在以前還沒有姓字劃分的時候,那些輩分高的神其實也不是誰都能瞧得上眼。

阿君想到這些時都是極其直接地,并沒有什麽懷疑,好像就是常識一樣刻在了她腦子裏。現在她想到了這個東西,就極其自然地想起來了。

君可見·十

28.

一晃就到了秋天。

阿君想了想,真的就是一晃眼。

院子裏的楓葉眼見的已經變了顏色。一陣風起就能在“嘩嘩”聲中舞起枯葉盤旋,再看它們在風過後靜默地落地。

這幾天風可真大。

還眼見地起了霧。

徐素雲一直沒來找過她,這讓阿君覺得當時徐素雲拘着她就是一時沖動,只是為了報被渡魂使傷到的那一箭之仇。

畢竟是個小孩兒。

阿君又想。

是個循規蹈矩又想力破禁锢的小孩兒。

Advertisement

過幾天就要到臨淵花會了,阿君也想跟過去看看。

前幾天遇見九夜離魂,也叫阿君意外了一把。她就是覺着吧,何必那麽急着回去。既然是閑,為什麽不叫自己徹底地閑上一回呢?比如她自己,閑得連自己是誰都記不住了。

不過到底是處境不同,她也說道不了什麽。

阿君只是想不到,九夜這個人,在一定時候也是絕情得很。對于此間人世也是能夠說斷就斷的。

她記得自己當時出了殿外,還碰見了一個小孩兒,顯然是自人世追着九夜過來的。

阿君遇見他了。

她也沒想着自己怎麽記得清楚,又怎麽認了出來,但她認出來了就是認出來了。

但是這小孩兒認人的功夫比不上她,邊上的九夜認不出來,倒是認了另外的人作她。

大概算遺憾吧。

感情這東西也是很難去計較的事物,自個兒尚且難以算得清楚,旁人就更說不清了。這東西實在是沒有旁觀者清的道理,所以就算局外人在可惜那也算不得什麽。

臨淵花會就要到了,她要去滄痕壁看看。

阿君這麽想。

29.

一到了宮山,阿君就直接去了臨淵,直奔滄痕壁。

按理說她來到人界不久,腦子裏又是混混沌沌的,不甚分明,但她還是能夠找到了滄痕壁。

……其實,應該來說,滄痕壁也有她的手筆,還有她爹……不,弋湝原的手筆。

阿君不由想,還好自己真的沒有開口叫弋湝原“爹”,不然真被占去了大便宜。她不由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和警覺。

阿君又想,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弋湝原确實是拿她當傻子看的。

實話實說,她這段時間是挺傻的。

當初阿君來到人界時,第一次交手的就是這只大妖。所謂不打不相識,緣此一役,兩人倒是互為賞識。

他們當時還在這裏把酒言歡——不過确實是沒有多餘的人知道這些往事。

阿君也不在這裏多做停留,只又反身回了清源。

果真是往事如煙。

阿君這次正正經經上了清源觀,在大殿裏看見袅袅的煙火時,如是想。

剛才她還碰見了幾個紅衣鬼,到底是一些苦命人。因為沾了清源的緣故,被永世壓鎮在這裏,不見自由之身。

阿君上一次下界來,還惹出了不小的動靜。

不過他們一直在尋找清源留下來的名劍“九方”,卻不知道早已被她放到了這清源觀中,還被他們戲稱成了“見神必鳴”的利器。

阿君看着這殿中的清源鐘,眼裏一片清冷。

清源,你心中也是有不甘的吧。否則,怎會有了這麽一個“見神必鳴”?

阿君的視線環着掃視了一下。

值不值得呢?

阿君永遠不會知道這個答案。

她所知道的,不過是有人想要清源死。

30.

這邊阿君還在想着以前種種。

就聽九辰叫她:“姑奶奶……”

轉身就看見九辰欲言又止,又是百般糾結。

她到底當得九辰這一聲“姑奶奶”。阿君想。

這裏的三溪五陵還在謀劃着什麽呢,上面也不消停。

卻也只有不消停才是真的。

阿君不過是嘆息一聲。

君不見·一

1.

九夜自小便覺得自己極不和諧。她所求的“和諧”自然就是協調,比如陽就該配陽,陰就該配陰,而不像她一個“九”字配了一個“夜”字。她有時也會想,這大概就是所謂“調和”了。

他們都說九字一族是天生的矜貴,高不可攀,九夜覺得自己是個意外。

他們的名字都是占蔔得來,所以九夜便有了“九”字,成了這一族人。

經歷過混混沌沌的幼年成長,人便也有了分幫別派。只是九夜心裏挺瞧不上的。

她也經歷了成長中該遇見的輕狂傲氣、死活說不透的話、一認真起來就發現互相矛盾的過往。向往過,自然也就有了退意。

雖然面上沒做出行動來,心裏早已撕扯多時,大概是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來。雖然不值一提,雖然也不為人知。

但所謂的“明白”,大概也只有她自認為的“明白”。

九夜其實挺想避開這些提不到臺面上來的勾心鬥角,但因為有“九”字,所以她避開了,麻煩自然也找上她來。

畢竟誰叫她違背了規矩,規矩自然會找人來教訓她。該成群不成群,該結隊不結隊,自然該被人落井下石一把。

2.

九夜覺得神界和人界沒什麽區分。如果非要硬找着點什麽出來的話,那大概就是他們相比起來長得過分的生命,白天的地方永遠是白天,黑夜的地方永遠是黑夜。此外的人情世故,大概都是一個模樣。

誰能想到,被人界的人稱為“神”的他們,被認為不老不死的他們,也會有求長生、求不老的呢?

人界的人以為神界的人掌管了他們的命運,但他們又怎麽能想到,神界的人其實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呢。便是他們自己的名字,都還要靠占蔔得來,即是說要上告所謂的“天意”,讓它知曉,再讓它将早就定好的名字傳布下來。

其實在很久以前,他們的名字還不分這些什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現在名字裏沒有這些字的人,大概就成了“賤民”,失去了和他們并肩的資格,自然也沒有和他們争鋒的機會。

這些“規矩”,都是“天意”通曉,說是新的神的規訓。

占蔔師那麽說過。

所以那些沒有如此命名的前輩們便成了“古神”。

3.

九夜心裏很敬佩一個人,他叫清源。九夜尊重他的行為,卻絕不會以身犯險,效他如此。

清源是古神,一把長劍九方亦是釋盡了他的風流。他狂傲不羁,規矩羁他不能,他又分明是心善不已。只是一顆仁心在人界遭他護着的人們剜了,将他永生永世鎮在那處。

因為神界的人,早就想将他除之而後快。誰叫他既不依附于這家,又不臣服于那家。那一身風流骨叫人見了恨不得将其挫骨揚灰,免得自慚形穢。既然得不到,便姑且毀了,免得來日成了他人手中利劍,反戳中了我方要害。

神界的人想要他死,所以人界的悲劇自然少不了他們的推波助瀾。

不過九夜并不知道這些緣故,只知道清源樹敵太多。

神界的人,其實是更慕強的。

九夜深知這一點,但誰叫她一早就扔開了這可以防身的利器。于是鈍着,一直沒有開刃,連着她同外人都不曉得有何厲害之處。

4.

九夜在幻山雲海裏撿了一頭異獸,教養多年。

她一撿到他時,就通曉了他的名字。只是覺得那名字對他而言并不算好,所以另取了一個,正好将養,有益無害。

前面說過,神界的人,名字是要通過占蔔,順應天意得來的。

九夜其實也有這一能力,只是這能力來得晚了些,那時候她已不願叫人知曉。

占蔔師是個搶手貨,能力是天生的做不得假。

但是名字是必要合于“天意”的,所以她撿的這只異獸雖然是一切安好,無病無災,卻實在養不出什麽靈力。誰叫他欠了天意給的名字呢,而神界是慕強的。

5.

九天,大概是九夜的死對頭。

九夜一直覺得應該是她們的名字犯了沖,不然怎麽至于九天處處都要針對她,事事都要搶她一頭。

九天是家族裏的天之驕子,老實說起來實在犯不上和她這個邊野小民裏出來的九字女兒計較。

九夜懶得搭理這些事情,但她不得不面對。

說到家族,這裏又要解釋,九字的後代不一定是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