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宮宴

徐府,當朝太傅的府邸,坐落于京城最富貴的東大街上。東大街上的府邸,主人盡是朝中權貴。

此時,徐府一處僻靜的小院裏,當家夫人正提點着府裏未出閣的小姐們。

“今日的午宴,雖說太後讓各家的小姐都入席,但憑着你們祖父的面子,若是有個頭疼腦熱的,就甭去了,免得在宮裏沖撞了貴人。”

戚氏的目光落在徐為止身上,帶着幾分淩厲。

徐為止微微垂眸,就是不吭聲。他豈會不知道戚氏話裏話外的意思,無非就是讓他主動提出來不進宮赴宴。可這一回,他偏偏不能讓她如願。

大管家通報後走了進來,對戚氏作了個揖,說道:“夫人,馬車已備好,老太爺特意吩咐了下來,讓夫人這就帶着小姐們出發,一個也別落下。”

“我知道了。”戚氏一口氣咽不下也只得咽下去,暗暗剜了徐為止一眼,領着人出發。

***

徐弘旻官拜太傅,當今皇帝和梁王自幼便是由他教導,在朝在野聲望極高。徐弘旻只有一個嫡子徐元昌,偏偏徐元昌資質愚鈍,年輕時謀了個小官吏,最後還是被徐弘旻親自拎回了府,再也沒有進入朝廷做官,整日游手好閑。

徐元昌的原配發妻是柱國公的嫡孫女趙菀,趙菀病逝後,他便将妾室戚氏扶了正。徐為止作為徐元昌和趙菀的嫡長女,自然就成了戚氏的眼中釘。若非有徐弘旻護着,徐為止早就不知死過幾回了。

三小姐徐欣然是戚氏所生,雖說從庶出變成嫡出,但在徐為止面前總是矮了一分,平日裏最看不慣的便是這位嫡長姐。二小姐徐悅然和四小姐徐安然都是庶出,一個安安靜靜的守在後院,一個湊在徐欣然身邊盡力讨好她和戚氏。

徐元昌還有二子,長子徐之傑與徐欣然同是戚氏所生,一朝庶子變嫡子。次子徐之明乃是妾室所生,從小便随着管事打理徐府庶務,雖斷了出人頭地的路子,但至少讓他和姨娘的日子過得順遂。

馬車裏,徐為止任由妹妹冷嘲熱諷,只當作沒聽見。他在心裏念叨着,不跟她們計較,好男不跟女鬥,他是男人,對,他是男人!

馬車停在宮門前,雖離宴席還有一個時辰,卻已來了許多人。

徐為止找了個機會,便悄悄躲到了角落裏。

惹不起,他躲得起。

Advertisement

他不想跟一群女人争奇鬥豔,也不指望恢複男兒身之後去建功立業,他就想找個機會離開徐府,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這是他母親的遺願,也是他現在的心願。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他只偶爾見到有宮侍匆匆走過,沒人發現他藏在這處角落。對于這樣的情形,徐為止很滿意。沒人找他麻煩,他也不想找麻煩。

突然,争吵聲由遠及近。

徐為止想躲開,卻發現現在走出去反而會被發現,于是幹脆一動不動的留在原地。

遠遠的,他聽不清那兩人在争執什麽,只聽到那是兩個年輕男人的聲音,似乎其中一人很激動,說到了賜婚。

徐為止心想,今天的宴席誰還能不知道,太後是想借機給皇帝相看妃嫔人選,分明就是選秀的前奏。哦,說不定還會給梁王選妃。

争執的聲音停了下來,他隐隐見到兩個身影先後離開。而後,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其中一抹身影的衣裳好像是明黃色。

徐為止悄悄入席後,戚氏不禁數落道:“大小姐這是去哪裏了,這裏是皇宮,可不是你能亂來的地方。”

“母親教訓的是,我就是見禦花園的花開得豔麗,看呆了去,也就時間久了些。”

徐弘旻回頭瞧了眼徐元昌,徐元昌壓低了聲音對戚氏和女兒們說道:“行了,都別廢話了。”

約莫一刻鐘後,太監喊道:“太皇太後駕到!太後駕到!皇上駕到!”

頓時,烏壓壓的跪到一片,高呼萬歲與千歲。

“衆卿平身。”年輕的皇帝坐于龍椅之上,兩側分別是太皇太後和皇太後。

宴席上,若是忽略掉皇帝眼底的不悅,那就是君臣和諧,一片祥和。

太後看了眼皇帝,視線掃向底下端坐的梁王,又迅速掃過宴席上的文武官員及其家眷們,最後停留在丞相郭明哲身上。

郭明哲收到太後的示意,将自己的孫女推了出去。

郭瑤華乃是庶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更是通透的很,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

“啓禀太皇太後,太後,皇上,臣女願獻上一曲,祝太皇太後、太後身體安康。”

太皇太後微微眯眼打量着跪在階下的少女,面容精致,亭亭玉立。

太後露出笑意,道:“哀家準了。”

郭瑤華淨手焚香,悠揚又歡快的曲調自指尖躍出。太後滿意的點點頭,加深了笑意。

一曲奏罷,誇贊聲不絕于耳。

太後命郭瑤華近前,問道:“你叫什麽,是郭大人第幾個孫女?”

“回太後的話,臣女名瑤華,家中姊妹間行四。”

“原來是郭四姑娘,郭姑娘當的是才貌雙全。”

“母後!”皇帝的臉色比之前更差了幾分。“今日宴席君臣同樂,母後還是先讓這人入席,家常話就留到以後再說吧。”

底下的人幾乎同時低下了頭,深怕自己被殃及池魚。

“皇上,正因為今日高興,哀家看着郭四姑娘就心中歡喜,想為郭四姑娘指門親事。”

郭瑤華俯首聽候旨意,在進宮赴宴前,祖父便已告知了她。她雖是丞相的孫女,但終究只是庶出,能得太後賜婚,即使是側室,也是她的幸事。

只聽得太後說道:“梁王已至及冠之年,身邊至今沒個知冷知熱的,哀家瞧着郭四姑娘就是個好的,想指給梁王做個側妃。”

皇帝的目光透着隐忍,落到梁王身上便是千言萬語。

梁承祖在衆人的目光下,不疾不徐的起身走了出來,“臣謝太後美意,但家母與家父暫不在京中,臣的親事還是等二老回京後再議為妥。”

太後卻是不以為意道:“只是一個側妃,哀家相信長公主和武寧侯不會反對的。”

不待其他人說什麽,太後又問太皇太後:“母後意下如何?”

對于林太後的心思,太皇太後的心裏就跟明鏡似的。不過,這個事情,太皇太後樂見其成。她是真心盼着外孫好,給外孫身邊添個知冷知熱的人是件好事。

“你這主意不錯。”

太後笑了笑,“多謝母後誇獎。”

梁承祖擡頭看了一眼陳子銘,看着他掩飾不住的晦暗不明的目光,狠狠心跪下請旨道:“啓禀太皇太後,太後,皇上,既然太後要為臣指婚,臣想自己選王妃。”

太後的眼睛亮了亮,“哦?你看中哪家的姑娘了?”

“臣自幼蒙太傅大人悉心教導,相信太傅大人家的姑娘必是好的,想求娶太傅大人的嫡長孫女。”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向了徐家的席位,徐家的人頓時心思各異。

徐為止驚呆了。

徐弘旻離席上前,“啓禀太皇太後,太後,皇上,臣的孫女乃粗鄙之人,恐配不上王爺。”

“老師?”梁承祖不解的看向徐弘旻。對他而言,娶個王妃不過只是在府裏添個擺設。他知道徐為止這個人,安靜怯懦,但極為本分,在徐府的日子并不好過。此時的梁王覺得,這樣的姑娘娶回去,日後再為她謀個好去處,好好補償她,也不算太委屈了她。

徐弘旻不介意梁承祖做他的孫女婿,但他要娶徐為止就不行。

什麽嫡長孫女,那分明就應該是嫡長孫。說到底,是他自己疏忽了對兒子的管教,疏忽了府裏的事情。當兒媳病逝,當他得知徐為止其實是個男孩時,很多事情已經晚了。畢竟整個徐府,都靠他一人獨撐着,他顧慮的事情太多了。

徐弘旻雙膝跪地,毅然拒婚。

陳子銘面色不虞,太皇太後冷淡的看着這一場鬧劇,太後暗地裏咬碎一口銀牙。

太後說道:“徐家的大姑娘是哪位,上前來讓哀家瞧瞧。”

話音落下,徐為止硬着頭皮走上前行禮。

“擡起頭來。”

聞聲,徐為止只得緩緩擡頭。坐在上首的三位都不由的仔細打量起他。只覺得這姑娘身姿挺拔,個頭在一衆閨秀中算是較高的,容貌充其量算是清秀,比不得在場的衆多閨秀,更是比不上郭瑤華的妍麗。

太後笑着說道:“太傅大人謙虛了,哀家瞧着徐姑娘品貌端正,也是極好的。”

“太後謬贊,這孩子木讷愚鈍,實是配不上王爺。”

“太傅大人莫不是看不上梁王吧?”

“臣不敢。王爺身份尊貴,年輕有為,實是臣這孫女配不上。”

“太傅大人可還有其他孫女?”

“回太後的話,臣另有三個孫女,皆為庶出,更加配不上王爺。”

徐家的席位上,戚氏和徐欣然的眼底都迸發出恨意。都是孫女,可徐弘旻獨獨為徐為止親自起名,處處護着。直至今日,在這樣的場合,徐弘旻也沒有認可徐之傑和徐欣然的嫡出身份。徐元昌的心裏也不大樂意,照他爹的意思,他豈不是一個嫡子都沒有?

太後的視線移向梁承祖,詢問道:“梁王,這事你怎麽看?”

“回禀太後,既如此,臣的親事,還是等家母家父回京後再議吧。”

太後面色不善,陳子銘的臉色卻是緩和了許多。

這時,太皇太後說道:“哀家有些乏了,皇帝,你扶哀家回慈壽宮。”

“是。”陳子銘起身,親自去扶起太皇太後。太後也連忙站了起來,随侍在太皇太後身旁。

這場宮宴,到此為止。

徐為止接收到戚氏和徐欣然憤恨的眼神,不禁在心裏嘆氣,這下子,這對母女只會更加嫉恨他了。《$TITLE》作者:$AUTHOR

文案:

$DESC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