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還沒等甄應嘉思考皇帝究竟是個什麽意思,幾乎是瞬息之間,太監臉上又挂上笑了。

“方才那一句是陛下特地吩咐咱家說的,不過依咱家所見,陛下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對甄大人這番舉動很是贊同呢。”

甄應嘉原本面無表情的臉,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倒是顯得波瀾不驚。

“多謝公公提點。”

非但他的岳祖父能看出來太監的品級,甄應嘉也能看出來。

雖然他在禮儀上的理論知識不如李達濟豐富,可是實際經驗要多的多了,別忘了皇帝南巡之際曾在他家裏住過三次,司禮監的太監他從随堂太監到掌印太監都見過。

號稱太監第一人的司禮監太監,他還見過兩個呢。

更說這些人該穿什麽服飾,他連皇後頭上的鳳釵該有幾對紅寶石都知道。

當然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小正太,基本是被皇後抱在懷裏看的。

太監笑了笑,甄應嘉道:“還未請教公公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太監急忙拱手表示客氣,“咱家姓曹,名福祥。”

“這倒是個好名字。您才這個歲數便進了司禮監。我還記得當年……”甄應嘉歪了頭,半眯着眼睛在回憶,“當年掌印太監張寧吉進司禮監的時候都已經過年四十了。”

“您将來是要比張寧吉還要風光了。”甄應嘉注視着曹福祥,很是感慨道。

曹福祥笑得五官都皺到了一起去,就跟讀書人都想中狀元,中了狀元之後便想入閣拜相一樣,做太監的,也是有太監的理想的。

那就是司禮監,當天下第一的掌印太監。

所以這話對曹福祥來說就是大大的祝福了。

Advertisement

曹福祥臉上的笑容挂了好一陣子,裝作不經意又提了一句。

“您的奏疏早就上去了,當日司禮監一收到奏疏便送去了禦書房,陛下原本已經批複,又叫人去吏部辦,還在內閣裏誇了您兩句。這事兒恰好是咱家經手的,不過後來有人提了個意見,這才耽誤了快一個月。”

“哦?”甄應嘉一挑眉,聲音放輕了,還帶了點誘惑的滋味,問道:“我先前不過是個金陵省體仁院總裁,這官兒……倒是真想不出誰會反對。”

曹福祥笑了笑,換了個語氣道:“倒不是反對,說起來這兩家您也認得。”說完也看了甄應嘉一眼,似乎是說:你猜猜是誰?

甄應嘉恨死這種一個個鈎子上來,又慢慢抖包袱的說話方式了,不過整個官場都流行這種話只說三分,全靠個人領悟的技巧,正巧他原先做真·總裁的時候也是這麽幹的,所以雖然不喜歡,但是技能依舊滿點。

“我認得……”甄應嘉想了想,笑道:“我認得,而且還能影響陛下決定的……必是個高官,想必裏面必有個王子騰,至于另一人……”甄應嘉搖了搖頭,“倒是猜不出了。”

其實也能猜出來,畢竟甄家世代在金陵紮根,京中認識的人就那麽兩個,賈家,王家,還有一個勉強算親戚的李家。

賈家雖然是國公府,不過賈赦襲爵但是沒職位,賈政有職位但是官太小見不到皇帝,這麽一算就只有李家了。

不過他倒是不明白李家有什麽可反對的。

曹福祥大笑,道:“大人才思敏捷,怪不得陛下老誇您。正是王家,經營節度使王子騰王,還有一人便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

甄應嘉皺了眉頭,面露傷感之色。

曹福祥見了急忙笑着安慰道:“這兩位可不是反對,他們兩個跟陛下提議,不如讓大人去國子監讀書,正好也在京城,還能時不時進宮伴駕。不過陛下想了兩天,最後沒答應。”

就知道這是拖後腿的!

甄應嘉心裏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道:“許是陛下知道我岳父大人也是飽學之士。”

兩人相視一眼,齊聲笑了起來。

曹福祥:你明白就好。

甄應嘉:我明白,多謝公公提點。

又喝了倆口茶,曹福祥起身告辭了,“咱家這便要去住在體仁院裏了,若是大人有什麽事情,也好來找咱家,咱家随才進司禮監,不過這江南一帶的太監都能說得上話。”

甄應嘉含笑道了聲謝,将人送出門去,考慮起王子騰和李守中的态度來。

甄應嘉閱人無數,雖不能說自己十成十的猜對那兩人的想法,但是估算個六七分還是沒太大問題的。

先說王子騰,為什麽要他去京城呢?

這就要從金陵世家的階級來說了。

金陵四大家,便是那護官符上的賈、史、王、薛四家,不過現在距離第一版護官符成書之年已經過去兩代人了,這護官符上的排序也該變一變了。

首先賈家的排名要下降兩位。

賈政這一代,他們兄弟兩個,包括寧國府的賈敬,一共三口人是不會有什麽出息了,唯一中了進士的賈敬已經走上追求長生的不歸路了,而再往下一代的幾個人就更沒希望了。

賈珍整日只知淫樂,賈琏身上雖有個同知的職位,不過卻于仕途無心,管的都是榮國府庶務,在下來是賈珠,上個月剛死了,還有賈寶玉……

甄應嘉抖了抖,他要是知道上進讀書科舉,就沒紅樓夢了。

再往下一代,賈蓉跟他親爹一個性子,賈琏直到全劇終都沒生出兒子來,賈蘭倒是走上了科舉之路,不過他現在還沒到一歲呢,再有就是賈寶玉,他倒是比賈琏強上一些,至少全劇終的時候已經留了後了。

所以這麽一算,賈家現在已經退出了權利中心,而且至少在二十年裏,賈家是沒法再回去了。就算是賈蘭考中狀元,那也是要從翰林院編撰開始做起的,所以上面說的二十年,還是樂觀到不能再樂觀的情況了。

薛家,自打薛家家主死了之後,薛家便一蹶不振了,現在除了點銀子,能拿出手的也就是這些姻親關系了,所以他們依舊是排行老末。

而王家,因為出了一個王子騰,已經做到經營節度使的王子騰,已經上升到了金陵四大家的首位了。

至于史家,借着史老太爺之死,已經隐隐約約脫離了金陵四大家這個小群體,而且他們現在一門雙侯爵,已經不想跟王子騰一起混了。

這種情況下,原本算是四大家外圍的甄家,就更不能放過了。

不然王子騰連個小弟都沒有了。

況且要是真讓甄應嘉考中了,他又這麽受皇帝喜歡,豈不是要騎到王子騰頭頂上了?

所以王子騰想讓他去京城……到了京城能動手的地方就更多了,随便約他出去喝個花酒,再來幾場争風吃醋,他就科舉無望了,然後便能老老實實跟着王子騰混了。

至于李家,理由怕是只有一條。

他們家裏十四歲就成了秀才的女婿死了,所以對于表面上不太和諧,內裏更不融洽的金陵李家,除了攀比,就只剩下炫耀了,所以甄應嘉作為金陵李家的女婿,還是不要有出息的好。

于是李家也想讓他去國子監讀書,李守中可是國子監祭酒,這就相當于現代的校長,一個校長想要搞死學生,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甄應嘉搖了搖頭,現在的他還是實力太弱,等他入朝為官,實力夠了才能将這些事情一件件還回去,不過好在還有一個天下第一金人可以抱。

甄應嘉站起身來,該去給皇帝寫奏疏了,除了感謝,要不要再附上自己的文章呢?也讓皇帝看看他的确有用功了。

而且也是一個刷分的好機會啊。

前面有一陣子刷刷刷的都是提示,今天跟曹福祥的話一印證,想必就是皇帝在內閣誇他的時候。

甄應嘉笑着搖了搖頭,按照這個速度,興許過不了十天他就能升到二級了,之後就能看見別人給他的評論了。

唉……看來找個知名人士轉發微博,真的是個提升知名度的好辦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