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過了正月十五,甄應嘉徹底挂了閉門謝客的牌子,跟李逸兩個一門心思讀書去了。
興許是皇帝才訓斥過四皇子的關系,那幾個成年的皇子們也安生了許多,至少表面上都蟄伏起來,靜靜等着下一次機會。
甄應嘉有時候會想一想,康和想當皇帝,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皇帝七個兒子,就算是今年才不過十一歲的七皇子,可能性都比他大一些。
如果不走謀朝篡位,逼宮謀反這一條路,要讓皇帝名正言順的下旨……前頭這些皇叔們可都不好辦。
不過就算要謀朝篡位……他又哪兒來的兵力呢?
皇子裏頭手上唯一有兵權的就是二皇子了,可是二皇子的心思也不是那麽單純,況且他手上雖有兵權,不過也沒多到能謀反的地步。
甄應嘉搖了搖頭,将這些事情抛之腦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會試了,會試的考題都已經出好了,封得嚴嚴實實的考題已經擺在貢院裏頭,就等着考試當天抽題了。
要是他在主考官劃過重點,還能看見全部考題的情況下沒考上……甄應嘉老臉一紅,真是夠丢人的。
二月十六,甄應嘉站在了貢院門口,他深深的吸了口氣,拿着手上的號牌,走到了自己的小隔間,會試終于開始了。
九天過後,甄應嘉頗有幾分步履蹒跚,跟李逸兩個相互攙扶着出了考場,“怪不得考試要麽秋天要麽春天,我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
九天高強度的考試讓李逸整個人都呆滞了起來,連扭頭都變成了慢動作。
“啊?姐夫你說什麽?”
這麽個考試條件,夏天能臭了,冬天能凍死,還有體力不支考了一半昏過去的,據說上屆還有送了命的。
走出貢院的大門,早就守在門口的紀楚帶了兩個男仆上來急忙将甄應嘉跟李逸兩個攙扶住,甄應嘉還有精力說兩句話,李逸直接便攤在兩個男仆身上,全靠那兩人将他背回馬車上。
“怎麽你親自來了?”甄應嘉喝過參湯,稍稍有了些精神。
紀楚笑了笑,道:“我原本就是老爺的常随,原該我來的。”
Advertisement
甄應嘉半閉着眼睛靠在馬車上養神,心裏卻想的是甄家的這新老兩代管家。
原先孟昌管着老宅,紀楚跟他來了京城,兩不沖突,可是随着甄家徹底搬到了京城,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管家也是一樣。
甄應嘉輕聲道:“孟管家年紀大了,你多幫幫他,多學些東西。”
紀楚眼睛裏陡然發出光來,低聲應了聲是,便靜靜坐在一邊不說話了。
回到家裏,甄母和幾個兒女在門口相迎,說了兩句話甄母便道:“都瘦了!快回去歇着吧,好好睡一覺再說。”
不過這一覺睡醒,已經是第二天了,而且早飯都被他睡了過去。
熟悉完畢,甄應嘉端着參茶坐在椅子上,紀楚垂手立在一邊,給他回報這些日子府裏大大小小的事情。
“……家裏有老太君和大姑娘操持……正月的月錢發了雙份……”
甄應嘉一邊聽一邊晃了晃腦袋,睡得久了些,脖子有些酸了。
“王家遞了貼子,聽說老爺正科舉,又說等考完了再來。”
甄應嘉嗯了一聲,正想問天底下最尊貴的那一家子有什麽動靜,聽見紀楚又道:“早先跟老爺一起上京賈雨村,前些日子也來府上求見。”
甄應嘉睜了眼睛。
“說是已經外放了,想來謝謝老爺一路的照顧。”
甄應嘉淡淡一笑,“他放到哪裏去了?”
“聽說是應天府尹。”
怎麽賈政都辭官了,他還……甄應嘉心裏一驚,眯着眼睛問道:“走的誰的路子。”
“他先去了賈府,後來又去了王家,還去過當年科舉那一屆的座師家裏,不過去的最多的倒是王家。”
“我知道了。”甄應嘉擺了擺手,“宮裏可有什麽消息?”
紀楚搖了搖頭,“幾個皇子府都給大姑娘下了帖子,請去踏青賞春,大姑娘都推了。”
不過閉門一個月,事情也不多,到中午也就聽完了,下午甄應嘉在書房裏将這些日子用過的書籍文章等物好好收拾了一番。
這等四書五經将來用到的機會怕是不多了,殿試不考這個,怎麽當官當然是從書本上學不來的,甄應嘉站在書房裏頭,嘆了口氣,未來的路還很長呢。
正想着,就見書童手裏拿了幾張帖子進來,恭敬道:“門上接的帖子,都是請老爺過府一敘的。”
甄應嘉将帖子接在手裏,會試的日期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所以京裏人人都知道他的科舉已經考完了,不過來的這樣急……看來京裏的平靜維持不了多久了。
甄應嘉将帖子看了一遍,親自寫了回信,只說這些日子要準備殿試,不便上門,便差人将帖子又一一送了回去。
雖然姿态做的高了一點,可誰讓他們都是來求他的呢?
過了小半月,會試放榜,甄應嘉果然是中了。雖不是第一名,不過會試這場考試,除了第一名,剩下的都一樣,都要等到殿試之後排最終的名詞。
三月十二,甄應嘉同其他一百二十三名貢士一起,進了皇宮,恭恭敬敬站在金銮殿上,等着皇帝出題。
甄應嘉站在中間靠前的位置,看見皇帝身後跟着幾個人進來了。
除了太監,還有兩個年幼的皇子,當然甄應嘉掃過一圈之後,視線便落在了皇帝身後的康和身上,臉色似乎灰敗了些,眉頭微微皺着。
皇帝從高臺之上走了下來,似乎要一個個看着這些學子們,從這些人身前走過,還問了第一名兩句話。甄應嘉身前正好站着個年過五旬的老者,激動得整個下擺都在顫。
皇帝在甄應嘉面前停了下來,“好好考。”
甄應嘉前頭的那老者渾身一抖,忽然倒在地上。
皇帝眉頭一皺,立即有侍衛上來将人拉走,皇帝道:“找太醫看看,要是能……還是讓來考試吧。”
“皇祖父仁慈。”康和最先反應過來,立即接了一句。
皇帝笑了笑,“畢竟已經到了殿試,他年紀又大了,功名之事須得慎重。”
“多謝皇祖父教導。”
殿裏的主考官帶頭,連帶侍衛太監,還有這一群未來的天子門生們都齊齊跪了下來,口中道:“陛下仁慈!”
皇帝微微一笑,甄應嘉覺得陛下這番拉攏人心的手段當真登峰造極,還有康和的這等反應……也是絲毫不遜色的。
康和雖跟在皇帝身後,又反應極快的替皇帝拉攏了人心,不過說完這一句就又站在皇帝身後,雖不低頭,但是實現朝下,并不與任何人有接觸,還不如那兩個一個十四,一個十一的兩個年幼的皇子大方。
發覺甄應嘉的視線在康和身上停了片刻,皇帝臉上的笑容淡了淡,裝作不在意道:“你與康和是舊識了。”
甄應嘉聽出皇帝語氣裏似乎有點不喜,只是他反應極快,皇帝話音剛落,他便點頭笑道:“在書院時曾與皇孫同窗,當時還曾約定要一起金榜題名。”
皇帝愣了愣,倒是沒想到甄應嘉會這麽說,笑道:“既然如此,康和你也坐下來考一考。”
康和臉上随即浮現出一個笑容來,連眉心的愁緒都不那麽顯眼了。
太監急忙又搬了書桌前來,康和去角落坐下,皇帝又往前去了。甄應嘉稍稍直了直身子,看見前頭那排名第一的會元正回頭看他,眼神裏還有些嫉妒。
皇帝跟着會元不過說了一兩句話,可是在甄應嘉這裏,就停了差不多有一盅茶的功夫了。
甄應嘉避開了會元的視線。
皇帝在學子中繞了一圈,又回到大殿之上,殿試正式開始了。
甄應嘉提筆沾磨,下筆飛快,腦海裏卻想的是皇帝方才的不滿,他跟康和相識皇帝是知道的,甚至兩人同船進京……那就是這些日子有人在皇帝耳邊說了什麽?
能影響到皇帝,甄應嘉手下一頓,一滴墨汁滴在了紙上,還好現在是草稿。
甄應嘉又将注意力拉回到考試上來。
殿試沒有考不中的說法,只有名次的高低。卷面整齊,觀點不能太過激進,多引用主考官推崇的名人名言,還要注意避諱,那便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到了這個階段,學問觀點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就是這些細微的地方,絕對不能扣分。
甄應嘉的心思漸漸沉了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殿試中去。
在夕陽西下之際,殿試結束,甄應嘉同諸位學子一起,又出了金銮殿,靜靜等待最後的結果。
不過衆人站在殿裏等皇帝離去的時候,甄應嘉不免又看了康和兩眼,依舊是視線低垂,什麽都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