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俠穎冤入獄
清晨,包拯升堂審問陌生人,那人一如昨日的答複,包拯又不旁證,只得以私闖官衙之罪,暫時關了他。
是夜,展昭入宮值守,開封府只留下了展俠穎和展萦塵。傍晚時分,一道黑影從空中閃過,直奔開封大牢,片刻便聽到差人的叫喊聲:“劫獄啦,快來人啊!”聞聽此聲,展俠穎和展萦塵立即跑出房門翻身躍向大牢方向,途中便見屋頂之上一名黑衣人及日前所抓的那個陌生人。姐妹二人見狀沖上前去,與二人扭打起來。說來奇怪,那陌生人全無當日被抓時的膽怯,而且功夫了得,只是左手持刀。
片刻,黑衣人用剛中帶柔的聲音對陌生人說:“你先去,這裏有我。”陌生人朝北邊跑去,展萦塵随後追去,開封府屋頂上只留下黑衣人和展俠穎二人,兩人四目相對,劍峰對斥,月光下黑衣人的雙眸閃爍出殺氣,如同見到仇人一般。黑衣人舉劍刺向展俠穎,展俠穎拔劍向右閃身,以劍相抵,純鈞滑過對手之劍,頓時黑夜被雙劍擦出的火花所點亮,黑衣人轉身又刺,二人相持不下。
黑衣人每每用劍皆為必殺之技,劍指對方要害,不過百餘回合下來,二人已躍幾間房舍上空,黑衣人揮劍直指展俠穎咽喉,展俠穎向後翻身,順勢用腳踢黑衣人的右手,黑衣人劍器脫手,向後退了幾步,随飛身追劍,展俠穎見勢乘勝追擊,跳起轉身擡腿直踢對方面門,只聽“啊”的一聲,黑衣人應聲倒地,展俠穎用劍架對方脖頸之上,不料對方欲咬舌自盡,展俠穎立刻用手掐住對方雙腮,怎知黑衣人竟趁其不備右手一翻抓住展俠穎手腕,左手欲抓展俠穎肩臂,此招為分筋搓骨法,一旦中招手臂必廢,展俠穎用劍推開黑衣人之左手,劍到之處在黑衣人腕處留下一道深深的血痕,被抓之手用縮骨法退出,黑衣人撒出一片煙霧,展俠穎立刻閉息,用衣袖下意識的擋在面前,煙霧散去黑衣人已消失不見,唯留下似有心事的展俠穎。
展俠穎獨自一人走在開封的大街上,腦子裏面全是黑衣人的招式,聲音還有那滿目的殺機,有些似曾相識,她揉着自己仍有些酸痛的手腕,突然發覺少了什麽東西,是那只一年來随時幫自己排憂解難的镯子,“一定是那招分筋搓骨手,自己怎會如此不小心,”展俠穎沿路尋找,就在一個巷子的拐角處,一位身負重傷滿手是血的老者抓住展俠穎的裙擺,:“救救我家大人、夫人和小姐。”展俠穎一驚随即俯下身子問道:“老人家,發生什麽事情,你家大人是誰。”“禮部侍郎——李大人。”話音剛落,老者倒了下去,展俠穎急忙用手探視,發現他已無鼻息,随後施展輕功朝北邊奔去。李府是一個她太熟悉的地方了,一年前她去過那裏,她還記得那裏有個拉着她叫叔叔的小女孩——李絲雨。
剛走到李府門外,一股刺鼻的血腥味讓展俠穎停下了腳步,她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什麽,甚至不敢推開李府的大門,她不知道裏面會是一幅怎樣的場景。她雙手顫抖着推開府門,眼前的場景雖和想象中如此吻合,卻仍是讓她大吃一驚。李府上下已被染成一片血紅,屍橫遍地,她告訴自己:“絲雨,一定不會有事。”于是,開始尋找,不多久便看到了倒在一座假山旁的李大人夫婦,她伸手去摸,發現二人已死,且均為一劍斃命,手法之殘忍已讓她不忍再看下去……
且說展萦塵,她一路追趕那個陌生人,二人交手,大漢左手持刀橫劈展萦塵,展萦塵從腰間抽出騰蛟劍,低頭閃過,随即用劍向前一刺,劍身已貼近大漢近身,大漢橫刀撥開,擡腳便踢向展萦塵,展萦塵縱身翻過大漢,兩人交手數百回合,并非展萦塵不敵,而是對手且戰且退,似乎要引導展萦塵去什麽地方。
遠處剛從宮中返回的展昭和張龍趙虎恰好路過,正欲幫忙,怎料大漢突然掉頭便跑,一路朝李府方向跑去。展昭、展萦塵一同追趕到李府看到了剛才展俠穎所見的一幕,二人此時已無心追敵,想的只有府上是否仍有活口,沒想到他們看到的卻是身上染血站在李大人夫婦身邊的展俠穎。展俠穎從展昭的目光中看到的不單有吃驚二字,她明白顯然自己在不恰當的時間出現在不恰當的地方,所以現在自己已是一名嫌犯,“炘兒自不會讓大哥為難,只望你信我是無辜的。”
展昭點了點頭,道:“此事交由大人處理,他一定會明段此案,張龍趙虎即刻回府禀告大人。”
“是。”張趙二人拱手離開。
不久,開封府辦案人員悉數到場,清理現場。就在搬運李氏夫婦屍體的時候,一只特別的手镯從李夫人垂下的手中滑落。“姐姐,那不是你的手镯嗎?”展萦塵驚奇的叫道,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向同一處,展昭拾起手镯似有失望的看着展俠穎,“這真是你的嗎?”
“沒錯,炘兒一年來從不曾離身。”
“一定是昨天追捕那個黑衣人的時候掉了,對嗎?”展萦塵立感不妙,問到。
“如果我說是,大哥此刻可會信我?”
“姐姐現在不是逞一時之氣的時候。”展萦塵顯然有點着急了。
“炘兒,你知縱然大哥信你,可現在證據對你不利,你可有證人證明一切?”
Advertisement
“沒有,大哥既已懷疑我,可将任炘綁了下獄,不過我希望大哥可以容我找到一人,只要找到她,随你處置好了。”
“禀展大人,屬下在書房的密室裏找到一位小姑娘。”王朝禀到。說話間領着一個年芳十歲的女孩,女孩面帶驚恐臉上還有尚未拭去的淚水,她一眼便看到了眼前的展俠穎,撲了上去,抱住她,哭訴着:“姑姑,你一定要為爹娘報仇啊。”
“絲雨,別哭,告訴姑姑,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
“昨日,我正準備睡下,爹爹突然進了我的房間,抓住我就往書房跑,他把我放到書房的密室,囑咐我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要出去,等我出來的時候就……”說着又哭了起來。
“如此便是你并無看到兇手之模樣。”展昭忙問道。
絲雨哭得更厲害了,除了搖頭什麽也沒有說。大家都意識到下面會發生什麽,只有展昭面露難色,展俠穎已領會他的意思,于是說:“看來我要嘗嘗這開封府牢飯的味道了,說不定也是別有一番風味,走吧”說罷,将純鈞抛給展昭,展昭接到後抽劍出鞘,映入眼簾的便是劍上的斑斑血跡,聽着背後的聲響,展俠穎只覺一陣心寒,即随衆差人返回開封府,當然這次回的不是自己的卧房,而是開封府特有的單間。
既然這般血案畢會驚動皇庭,次日一下朝包拯與展昭便被傳往禦書房,當然如此熱鬧又豈會少得了他們二人——龐太師及襄陽王。包拯與展昭金殿跪叩,擡眼便看到二人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仁宗問道:“包卿,聽說李府滅門血案的嫌犯乃開封府之內眷,可有此事?”
“啓奏皇上,此案正在調查之中,涉案之人已押入開封府大牢待審。”
“包拯,本王知道,你與展昭之感情深厚,涉案之人又為展昭家眷,然李大人乃國之棟梁,此番殘遭滅門,你可要秉公執法,切勿因私偏公啊。”說話之人便是當朝皇叔襄陽王。
仁宗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包拯,你一向秉公執法,如今你府上之人竟犯下如此重案,你可知罪。”
“此事與大人無關,涉案之人乃卑職義妹,大人已将其收押,并無偏袒之心。”展昭忙道。
“啓禀皇上,此案乃開封府管轄之地發生,作案之人又屬開封府,故老臣以為繼續交由開封府處理,恐引人非議,加之此案涉及朝廷重臣,老臣以為應交由刑部審理此案。”此人是當朝太師龐吉,他、襄陽王與包拯素有過節,故一旦開封府辦大案必有他二人橫加阻撓。
“微臣以為,此案仍在審理之中,尚無确鑿證據,而疑犯乃一位姑娘,送往刑部恐有不妥,還望皇上批準繼續有微臣審理,微臣定當秉公處理。”
“我說包拯,你似乎已經在偏袒疑犯了。”龐太師說道。
“皇上明鑒,包大人并無此意。”展昭忙為包拯解釋,但一想到此時若是說的過多,反而會影響最後的結果,故欲言又止。
“皇上,此案尚有多處疑點,任炘姑娘雖出現在現場,但據現場勘查之足跡可确認行兇非一人所為,況任炘姑娘與李府中人早已熟識,且相交甚好,并無宿怨,故微臣認為此案一定另有隐情。”
“哦,既然非一人所為,那他的同案之人莫非是展護衛?”襄陽王道。
“夠了,朕早已厭煩了你們每每如此之争吵,此案仍交由包卿處理,皇叔與太師監申,包卿如若偏私,朕定不饒你,退下。”皇上拂袖離去,望着皇上的背影,四人各懷想法紛紛離去。
回到開封府中,包拯與展昭徑直走進書房,此時的公孫策正在此研究證物,包拯開口便問:“先生可有發現。”
公孫策答道:“經仵作驗屍查明李府上下皆為利器所傷,唯有李氏夫婦傷口極為特別。”說着看了一眼展昭。
“先生但說無妨。”
“李氏夫婦傷口為利劍所傷,依傷口與用劍的力度,恰好和令妹佩劍上的血痕極為相像,至于令妹的镯子我還在研究中”說着手無疑中碰到了手镯上一顆藍色寶石,只見藍光乍現,向門外射去,公孫策一驚,手镯脫手落地,展昭順光尋去。
話分兩頭,就在三人探讨案情的同時,展俠穎身着白色牢服坐在床邊沉思(唉,牢服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情侶裝嗎?)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傳來:“我要見姑姑。”說着絲雨從外面跑了進來,展俠穎站起走到牢門前,說道:“絲雨,你怎麽來了,這種地方你不該來,回去吧。”
“絲雨好怕,他們不讓絲雨見姑姑,又沒有人陪我,我不要回去。”看着絲雨稚幼的面龐,展俠穎示意牢婆把牢門打開(開封府雖然被偶認為是男子單身俱樂部,但是女牢房總該是有的):“放心我不會跑的,還煩請您讓她進來吧,讓我陪她會兒。”開封府衆人皆了解展昭,自然相信這位女子即為展昭義妹,自不會令其為難,便打開牢門,小姑娘一進來便撲到展俠穎懷裏,“爹娘都被殺了,以後絲雨就是孤兒,再也沒有親人了。”
“別傷心,你不是還有姑姑嗎?姑姑還有一位哥哥和一個妹妹,以後他們都是你的親人。”展俠穎話音剛落便聽“啊”的一聲,牢婆應聲倒地,一道黑影沖進牢房,一劍朝展俠穎刺來,展俠穎推開絲雨閃到黑衣人右側,從眼神中她認出這正是那夜劫牢之人,“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何如此陷害與我。”
黑衣人冷笑一聲:“不虧是展昭的妹子,果然聰明,只可惜你太健忘了,我們并非無冤無仇,受死吧!”絲雨見此,立即從腰中抽出一把軟劍:“姑姑接着。”展俠穎接過軟劍轉身,“倉”的一聲,軟劍與敵人之劍纏繞一起,黑衣人向後退了幾步順勢撤回劍身,幾百回合下來尚無勝負之分。可見敵人武功之高,上次乃故意落敗,為的無非是陷害展俠穎,接着黑衣人橫劍又刺,展俠穎身體向後一弓,使了一個“鐵板橋”,劍身劃過,黑衣人順着劍的方向原地一轉,身子下蹲,劍從下方用出一招“橫掃千軍”,展俠穎翻身跳到敵人身側,此時黑衣人突然舉劍直刺絲雨,展俠穎見勢不妙只得以身相保,心道:“看來自己此番定是難逃一劫。”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有話要說:
禮部侍郎:話說我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麽官職,應該不小吧,只知道他職權是負責對外交流,祭祀,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