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誰是小三?

“小三兒啊你快醒醒,醒醒啊……”葛三聽着一腦門子火,雖說自己叫葛三兒可不是小三兒,這麽多年沒有不知道自己忌諱這個的,所以要不叫自己的大名葛飒,要不叫小葛,沒有一個敢沖着自己叫小三兒的,去年有個新來的小子不長眼叫了一聲,自己上去一通狠揍,揍得那小子連他娘都認不得了。

舉凡她們那條街上做買賣的都知道自己的脾氣,怎麽睡了一覺又有人找揍了。

葛三想睜開眼瞅瞅誰這麽讨厭,卻發現兩個眼皮好像有千斤重,費了半天勁才勉強睜開,映入眼簾是一張有些稚氣的女孩臉,長得挺清秀就是打扮的土氣,也不知哪個山旮旯裏跑出來的,莫非是這條街上新來的,記得前幾日旁邊的門簾有人拾掇,掃聽了說是賣山貨的,莫非是老板的女兒 ,不對啊,老板的女兒跑自己家做什麽?而且,這土丫頭看自己的目光也太激動了些,自己這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葛三有些扛不住這土丫頭的目光,開口問了句:“你是隔壁買山貨的?”

那土丫頭聽了明顯一愣,卻不再看自己,而是扭頭跑了,一邊兒跑一邊嚷嚷:“娘您快來瞧瞧,小三醒過來了。”

葛三一腦門子黑線,這土丫頭還真知道怎麽觸自己的黴頭,回頭非得好好教訓教訓這丫頭不行,自己叫葛飒,她可以叫自己名字,要不小葛都行,敢再叫小三兒就是找揍呢。

正想着怎麽教訓這土丫頭呢,忽從外頭進來一個婦人,大約是終年操勞所致,臉色有些憔悴兩鬓也已染上風霜,卻讓她莫名感覺親切,尤其她貼在自己額頭上的手,雖有些粗卻極溫暖,這個婦人讓自己想起了阿婆。

阿婆是跟自己唯一的親人,從記事起她的世界裏就只有阿婆,阿婆是那條街上開雜貨鋪的,自己是阿婆撿回來的。

阿婆年紀大了,不懂收養需要手續,覺得自己可憐便留在身邊當孫女養着,阿婆先頭有個兒子還有兩個孫子,後來一家子煤氣中毒都死了,老兩口因為住在店裏得以幸免,白發人送黑發人,阿公經不住打擊一病去了,留下阿婆一個人。

阿婆想着前頭兩個孫子,說自己排老三,就叫自己三兒,後來人口普查報戶口的時候改成了葛飒,是老趙起的,說這個跟她原先的差不多,意思也好,英姿飒爽跟男孩子一樣正合自己的性子,但街上的人還是習慣叫自己葛三,後來阿婆去了,自己便回來看店。

大學畢業之後,仍回來開雜貨鋪,許多人不理解,覺得自己應該出去找一份适合的工作,但對自己來說阿婆的雜貨鋪比什麽工作都有意義,老趙說自己有病,她覺得自己正常的很,老趙不明白雜貨鋪對自己來說是家,阿婆不在了自己更應守住這個家。

只不過,這是哪兒?這個親切的婦人是誰?還有剛才那個土裏土氣的丫頭,又是什麽人?這裏好像不是自己的房間,也不是店裏,葛三餘光看見了旁邊的窗戶,微微一驚,這種古早的窗戶式樣,貌似在電視劇裏看見過,上頭還糊着窗戶紙, 窗戶紙已經發黃,有些地方還破了洞,冷風從破洞灌進來,冷的她打了個激靈。

那婦人忙扯過床上的被子把她裹住,嘴裏絮絮的叨念着:“醒了就好,可把娘擔心壞了,娘剛還說呢,你剛落生那會兒你爹去廟裏給你批過八字,和尚說咱家四個孩子,數着你這丫頭命好嗎,是天命送財的好命,就是命裏啊有個坎兒,過去了就順當了,我跟你爹上個月還念叨這事兒呢,你這丫頭自打落生就皮實,沒病沒災的,哪來的坎兒,這說着你就病了,病了這幾天兒,村東的葛先生來瞧過,說是小傷寒,出不來汗就不中用了,今兒醒過來就好了,好容易出了汗可不能再着風,二娘去給你妹妹端竈上的姜湯來,這汗一氣兒得出透了才能把寒氣帶出來……”

婦人雖叨念的有些瑣碎,葛三倒是聽的大致明白了,不管是穿越還是奪舍,總之自己已經不是開雜貨鋪的葛三,而是這家的女兒,剛那個土裏土氣的丫頭大概是自己的姐姐,二娘這個詞是名字,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家裏起名也圖省事,一般都是順着叫下來,什麽大姐二姐大娘二娘,排行第幾就是幾姐幾娘,剛那個土裏土氣的丫頭想必行二所以叫二娘,自己是她妹妹不是三娘就是四娘,端看這家有幾個女兒了。

正想着,那土裏土氣的二娘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進來,婦人扶自己起來,小心的用被子裹住,接了姜湯,送到自己嘴邊兒:“快趁熱喝吧,喝了姜湯再睡上一覺,明兒又是個皮丫頭了。”

這話雖有些調侃的意味卻倍感親切,讓人聽了心裏熱乎乎的,就着婦人的手把那碗姜湯喝了個精光。喝了姜湯便覺眼皮又重了起來,閉上眼又睡了過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