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媚娘說小學》作者:姜悠
文案:
大家好,先做下自我介紹。我就是那個在一代女皇武則天離世之時誕生,并攜帶着她全部記憶,在世間飄蕩至今,能量快要耗盡的特殊能量體——武媚娘!這回出來冒泡,是想跟大家聊聊我的小學生活。
內容标簽:
搜索關鍵字:主角:武媚娘(武則天) ┃ 配角:李治、徐惠、李明達 ┃ 其它:
一句話簡介:披着歷史的假皮,胡說八道
立意:随便聊聊
沙雕
大家好,先做下自我介紹。我就是那個在一代女皇武則天離世之時誕生,并攜帶着她全部記憶,在世間飄蕩至今,能量快要耗盡的特殊能量體——武媚娘!這回出來冒泡,是想跟大家聊聊我的小學生活。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學校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但我們唐代初年時只有小學和大學,沒有中學。所以我口中的小學跟你們所認識的小學有些許出入。
我們那時候的大學也跟現在不一樣,唐初,只有兩所綜合性公辦大學,分別是:國子監、弘文館。弘文館是貴族大學,只接收貴族子弟入讀,所以實際上只有一所綜合性大學,那就是:國子監。國子監的入學年齡為14歲以上,19歲以下。從年齡來看,那時候的大學實際上可以看成現在的高中和大學的合成體。
我踏進小學大門的那天,高齡一十有五,讀大學都晚了一年的年紀,為什麽要擠在一群小朋友的學堂裏讀書呀?
為什麽?不做個高齡插班生,不足以體現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孜孜以求、勤奮刻苦的優良品質和性格特質,否則,古往今來那麽多女人,憑什麽就我一個人當上正統女皇呢?——唉,我現在可以這麽安慰自己,但當時的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什麽要逼我回去讀書?
是的,15歲重返小學的我,不是自願的!而且當時我進去讀書那個學堂門檻特別高,那的學籍可不容易拿,是當時的皇帝,也就是被後世尊稱為太宗的李世民親下聖旨,我才能進去的,一般人想進去,沒門。
我就讀的那個學堂,名字就叫“小學”。它是由太宗的父親,也就是大唐的開國皇帝高祖李淵設立的,只接收宗室子孫和功臣子弟,妥妥的大唐第一貴族小學。
仔細想想,我能進這個學校也不是特別意外,因為當時我的住所是當時最頂級的學區房——大唐皇宮,戶口本上,戶主一欄寫的是“李世民”,他的職業是“皇帝”,而我的職業則是“後宮五品才人”——雖然才遷入不到半年,但也是妥妥的皇家戶口了,皇家的人進皇族學校,也算是專業對口吧!
這小學的入學年齡大多是六七歲,和現如今的小學差不多,但十四歲以下才在這裏就讀,14歲以後進入貴族大學弘文館繼續深造。從年齡上來看,我們那時的小學相當于現在的小學和初中的合成體。
這麽高大上的“小學”一般人可是進不來的,其他年歲相當的孩子是在哪讀書的呢?
當然有地方讀書,我們唐代可是號稱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政治統一、經濟繁榮……(省略若幹褒義詞,請自行完善),學校自然也是空前的昌盛和完備。各州縣都辦有官學,還“許百姓任立私學”,能上學的地方多了去了,我之前就在地方大族給自家子弟辦的“族塾”中讀的書。十五歲重返小學校園的我,掰着手指頭仔細算,發現那時才離開學校和書本不到半年吶!
面對着突然降臨的“小學回爐”事件,我也曾經想方設法抗争過——為什麽要抗争?你想想看,讀書多累啊!讀書又沒有什麽用!那個時候女子又不能參加科舉,那時我可不知道以後我能當皇帝,何況我已經綁定了張長期飯票——太宗李世民,就算太宗時運不佳,大唐飯店提前倒閉,我們家也給我準備了一大筆錢——我們老武家可是出了名的京城第一暴發戶,足夠我逍遙自在的過一輩子,天生的閑散富貴命,幹嘛要那麽為難自己,跑去讀書遭那份罪?
退一步說,就算我為了裝逼(正式說法叫陶冶性情),留在宮裏學學彈琴作畫舞蹈書法不就可以了,在培養帝國明日棟梁的地方學的東西能拿出來裝逼嗎?
你想想看,小姐妹開茶話會的時候,人家都聊時興的胭脂水粉的配色、衣裳的穿搭、最新的曲譜……我一張口,地方叛亂、民族政策、戰争與和平……腦門上寫着大大的“掃興”,這是裝逼還是裝沙雕啊?那場景想想就尴尬,我不要讀小學,我不要回爐,饒了我吧!
主角
雖然我很不想被丢進小學回爐重造,但有句話怎麽說來着?——客觀事物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所以心不甘情不願的我,還是在開學那天準時出現在了校園門口。
那年小學開學有點晚,往年都是元宵節過後,也就是正月十六就開學了,而我入學的那一年,開學時間推遲到了正月二十五,只因為那一年正月十六,太宗皇帝又納新妃,宮裏要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實際就是皇上要跟他的新親家們一起吃飯喝酒聯絡感情,畢竟他新娶的小老婆們家世都不差,很多都是封疆大吏家的閨女,這回人家大老遠把辛苦養大的閨女送進宮來,還不得好好招待啊!小學裏的那群蘿蔔頭,都是各家各戶未來的接班人,這種時候當然得帶在身邊見見世面了,所以那群老頭子湊在一堆一合計,就把開學的事給推遲了。
太宗那天一口氣娶了36位小老婆,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跟我一道入學的徐惠才人,也是其中的三十六分之一,而将我們送到學校門口的兩位小姐姐:楊婕妤和崔才人,她們也是其中的三十六分之二。進宮後,我們四個人就被安排住在一個院中。這簡直就是宮鬥劇裏由姐妹情深轉換到怨恨互掐的标準開局。更妙的是,三品楊婕妤的爺爺和我這個五品才人的外公是親兄弟,雖然我二人相處時間不長,但婕妤表姐對我處處關照有加,放宮鬥劇的劇本裏,婕妤姐姐日後必将黑化,是鐵板釘釘的第一反派,而我不用說啦,就是那個上天眷顧,直接躺贏的白蓮花主角!
可惜啊!我不是活在劇本中,而是活在真真正正的歷史中,所以我沒有躺贏的好命,只能撸起袖子——宮鬥?——想多了,15歲的我還只是個小學生,回爐的小學生也只是個小學生啊!學生的第一任務是什麽?——讀書!!
在讀書之前,我們三位新生還有一件小事要做,那就是:“掃清”從教室門口到自己座位這條路上的“障礙”。
什麽?怎麽是三位新生?哦,忘了說了,除了我和徐惠之外,那天還有一個新同學——晉陽公主李明達,她爹是正當朝的太宗皇帝,她娘是已故長孫皇後。明達小公主今年才六歲,兩年前她母親長孫皇後病故後,就和她的同胞哥哥李治一起被太宗皇帝帶在身邊撫養,她也是歷史上有案可查的,唯一一個被皇帝親自撫養的公主!其實,入學聖旨上,只有她才是真正的新生,而我和徐惠都是她的陪讀——讓小老婆陪女兒讀書,太宗真會想!
讓徐惠給小公主當伴讀,其實并不意外!雖然徐惠今年才12歲,但她才女的稱號早就名揚天下,而且她自入宮的第二天起,就每天都要到皇帝的寝殿去報到——不是侍寝,是去陪伴明達小公主。宮中傳言,太宗早就看上了徐惠的文采,徐惠這個才人是太宗為了明達公主特意挑選的,為的就是能夠讓他的小公主得到最好的教養。
一衆子女中,明達小公主最像長孫皇後,太宗便将對亡妻的哀思全部轉化為對明達小公主的寵愛。
她不僅得太宗的喜歡,朝中重臣也十分喜愛她——小公主不是跟太宗住在一個殿裏嗎?太宗的寝殿是傳統的“前堂後室”的格局,當太宗招朝中大員開小會的時候,一般不會去大殿,大多在自己寝殿的前堂商議。她老爹太宗是個暴脾氣,很容易發怒,每當朝臣觸怒太宗的時候,小公主就會出來勸解父親,大臣們都或多或少受過公主的恩惠,少挨了不少罵——能被招到寝殿議事的大臣,都會是些什麽人,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因此,讓小公主入小學讀書的旨意很順暢就下來了,于是給了我一種錯覺——在皇家,女孩跟男孩一起讀書是件很正常的事。所以心理上沒有充分準備的我,被全班同學堵在教室門口“熱烈歡迎”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