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波又起
從外面看上去,韋府書房的門上雕花精巧別致。內部的裝飾雖不事奢華,四面牆上的畫幅卻是花樣繁多,或山水人家,或花鳥魚蟲,筆筆都刻畫得恰到好處。乍一眼望去定會以為是名家手筆,實則不過是韋昭訓閑來所畫。貯書處與設鼎處皆有木槅相間,每格之間又都錯落有致地擺放着一些珍稀古玩。臨近的書案上安置着各式筆墨紙硯,待以不同之需。雙目失明之前,韋瑤晴就是在這裏度過了一段最靜谧美好的時光。
五十有五的韋昭訓花發早生,但精神依舊矍铄,身子骨看上去也頗為硬朗。韋瑤晴站在他對面,笑意盈盈地行禮恭賀道:“女兒恭喜爹爹。姨娘這次若能一舉得男,您多年的宿願就可以了卻了。
将與自己分別了數月的女兒仔細打量了一番,韋昭訓發現她比從前在家時還要消瘦,臉上、眼中滿滿的都是疼惜。他扶起了韋瑤晴,慈愛地笑道:“你雙腿才好,不宜久站。此處只有我們父女二人,不必拘于虛禮,都坐下說話吧。”
一句話驚得韋瑤晴心中咯噔一聲。她強定下心神,席地坐好後問道:“爹,你怎麽會知道這件事?”
坐在尊位上的韋昭訓皺起了眉頭,“你跟壽王之間相處得如何外人不知道,爹難道還不清楚嗎?聽說你們因流連洛陽美景而樂不思蜀我就覺着事有蹊跷。要不是王爺說漏了嘴,你是不是打算一直瞞着爹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韋瑤晴想起了回家之前她與李瑁的那番對話,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可轉念一想,李瑁的确是一時疏忽,但那也是在壽王府,怎麽會這麽快就傳到了父親耳中?
“王府裏有爹的人?”這是唯一的可能,又再明顯不過,韋瑤晴不難猜到。
韋昭訓長嘆一口氣道:“你嫁去壽王府實在是難為你,為父自然要着人看護才放心。”
未出閣時就讓父親為自己操碎了心,如今嫁做人婦了依然如此。韋瑤晴深感愧疚地低下了頭,“讓爹擔心,女兒不孝。”
韋昭訓只擔心她的傷勢因何而起:“晴兒,告訴爹,在洛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的腿怎麽受的傷?”
這件事事關重大,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份危險,也少牽連一個人。為了以防萬一,早在洛陽時她與李瑁便已想好了應對的言辭。若是旁人問起,她定會用那個理由搪塞過去。只可惜韋昭訓對她與李瑁的事一清二楚,況且知女莫若父,她知道瞞不過父親,只得一五一十地說與了他聽。
“胡鬧!這可是欺君之罪啊。萬一被發現了,後果你們擔待得起嗎?”
聽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韋昭訓當即訓斥到。他了解自己這個女兒的聰明與勇氣不輸男兒,可他怎麽也想不到她會這麽大膽,做出這麽荒唐的事情。
然而在韋瑤晴看來,當時她雖然不是別無選擇,那卻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她不想與韋昭訓起争執,便是寬慰道:“爹爹不必擔心,洛陽那邊都已經安排好了,不會有事的。”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們就敢篤定絕不會出毗漏?萬一被皇上知道了,到時候你對壽王的保護全都會害了他也害了你自己!”事情太出乎意料,韋昭訓心下實在難安。
韋瑤晴卻萬分篤定,即便重來無數次,她也會作出同樣的決定。“爹,皇上若存心為難王爺,如實上報就可以保得王爺安然無恙麽?我們誰也不知道皇上的心裏是怎麽想的。王爺是女兒的夫君,生死榮辱與共,女兒只能選擇最不冒險的法子。”
Advertisement
“好,那先不談這個。”說到底,說得再多也都是出于愛女情切。看到韋瑤晴這般堅決,韋昭訓也不忍再去責怪她什麽:“爹只知道你對壽王用情至深,沒想到你竟為了他連性命都不顧。這次幸好有驚無險,否則你讓爹怎麽辦?又讓爹怎麽跟你娘交待啊?”
“爹……”韋瑤晴自然能體諒父親的心情。
韋昭訓似乎是一時忘記了韋瑤晴看不見,搖搖手,示意她不必多言,自己卻不無後悔:“不怪你,不怪你,都是爹不好。要不是爹一時糊塗,将貴妃娘娘……”
“貴妃娘娘是高力士引薦給皇上的。”韋瑤晴不假思索地打斷了韋昭訓接下去的話:“既然宮裏宮外都是這樣流傳,爹又何必再把這件事往自己身上攬呢?再者,這次墜馬之事,生死雖然看的是天意,選擇卻在女兒自身,爹爹更無須自責了。”
韋昭訓驚詫地看着一臉決然的韋瑤晴。感受到父親訝異的目光,話已至此,韋瑤晴并不打算再作隐瞞:“當日遇襲的确兇險萬分。但是女兒如果沒有那麽做,以陳玄禮的本事,未必就保護不了我。女兒只是在賭,賭上蒼的一份憐憫。假如死裏逃生後,王爺待我依然如故,女兒也會就此死心,從今後不再奢望,安安分分地做個有名無實的壽王妃。”
好在她贏了。不但贏了性命,也贏得了李瑁的轉變。她慶幸,但一切絕不是僥幸。想來,連老天爺也害怕不要命的人。
父女兩走出書房時時辰已是不早,韋瑤晴該回去了。韋府大門外,韋夫人拉着韋瑤晴的手依依不舍:“好不容易回趟家,留下吃頓飯都不行麽?”
韋瑤晴笑着回答道:“姨娘,咱們都在長安,您又有了身孕,這以後走動的日子不會少的。今天是因為我跟王爺才回來,府中還有很多事要安排,實在不能多留。”
“這倒是,出嫁的女子自然要以夫君為重。”韋夫人也是個通情達理之人,聽韋瑤晴說的在理,就不再強留,婉約笑道:“那以後得空了一定得回來,陪我說說話。”
韋瑤晴乖巧地點了頭,繼而轉向韋昭訓,拜別道:“爹,女兒走了。您跟姨娘都要保重。”
“去吧。到了差人來報個信。”對韋瑤晴囑咐完,韋昭訓又對站在她身側的夕雲吩咐道:“夕雲,好好照顧小姐。”
夕雲領命福身:“是,老爺。”
馬車越走越遠,韋昭訓腦海中萦繞的還是韋瑤晴在書房裏對他說的話。他這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這個女兒。盡管她看上去與她去世的娘親極為相像,可性子裏的那股倔強與大膽卻是一點都不像。他憂慮的是,目前為止的因禍得福能不能換得終身的風平浪靜。
一陣秋風起。韋夫人的雙手扶上韋昭訓的胳膊,柔聲提醒道:“老爺,起風了,進去吧。”韋昭訓點點頭,同韋夫人一道轉身朝府中走去。後悔他心裏一直都有,卻從未像今天這麽強烈,強烈到成了悔恨。
回到壽王府,正趕上晚膳時間,李瑁卻沒有出現。韋瑤晴頓覺不安,叫來一個丫鬟問了話,才知他被傳去了宮中。
聽到這個消息,韋瑤晴只覺得心驚肉跳。她又追問了一句:“王爺與我剛回府時,宮裏不是來了人,說皇上體諒王爺一路勞頓,恩恤他不必進宮複命了麽?”
丫鬟不明所以,據實以報:“王妃娘娘您才走沒多久,又有一位公公過來傳旨,宣王爺入宮面聖。”
韋瑤晴心裏忐忑不安,沒有心思再說些什麽了。夕雲看出她神色不對,即是示意那丫鬟退下。待得四下無人,她才道出了自己的擔憂:“小姐,會不會是皇上知道了洛陽那件事?”
韋瑤晴擔心的也是這個。果然人在最放松的時候最容易出纰漏。李瑁一句關心的話語,在有心人聽來竟是別有深意。這壽王府既然能有自己父親的人,李隆基安插一兩個眼線也不是不可能的。難不成這次,真的是她自作聰明從而害慘了李瑁?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