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情縱癡也終有完
離開壽王府的這三日,是李瑁至今為止過得最漫長的時間。那一天聽了楊玉環的話而與韋瑤晴起了争執,待冷靜下來,他心中着實有愧,便是去找韋瑤晴想要跟她道歉。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敲門,就聽到她們主仆二人的那段對話。所有的信任在那一刻悉數崩塌,難過多出憤怒,在長安城中待了兩日依然難消,他才決定出城轉轉。
這段日子裏,李瑁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韋瑤晴的臉,以及他與她這六年來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淡漠到後來的情濃,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語都猶如昨日般清晰。他同樣也記得她是如何苦苦哀求他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更記得自己是如何不留情面地推開了她。想想當時自己的力氣肯定很大,瘦弱如她,會不會受傷?她定是會派人去找他,尋不見,會有多傷心?
王府大門被拉開,發出沉重的吱呀聲。徊文走了出來。自從出了那件事之後,他每天都會來王府門口等上好半天,每一次都是失望而歸。今天他一樣沒有報什麽希望,卻看到了牽着馬站在王府門口,心緒盤結交錯的李瑁。
“王爺,您可算是回來了!”徊文又驚又喜地跑到了李瑁跟前。
李瑁将手中的缰繩遞給了徊文,問道:“王妃……還好吧?”
徊文的神色頓時就黯淡了下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清楚。李瑁也不再問他,快步朝府內走去。徊文這才顧不上許多,喊住了他,道出了實情:“王爺,王妃娘娘已經被接回韋府了。”
李瑁了解,以前他對韋瑤晴再怎麽冷淡,她都從未跟他置氣而回娘家。這一次,的确是他太過分傷她太深了,她不願意見他亦是在情理之中。無論如何,他必須見她一面。他……他不知道她有了身孕,若是知道,他絕對不會推開她不理她,不會為了躲她而出城的。他還要告訴她,不會再有孩子沒關系,他一樣會跟她一生一世地走下去。
李瑁有那麽多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韋瑤晴,他必須要見到她要讓她知道自己的心意才可以。用了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韋府,最先看到的卻是他此刻最不想見到的韋昭訓。盡管見到韋昭訓讓他頗多不快,他還是盡量心平氣和地開口說出了來意。
“晴兒昨天天未亮就不告而別了,這是她留在房中的。”
韋昭訓給李瑁的只有這一句話。李瑁接過他遞過來的書信,信封上“王爺親啓”四個字筆跡再熟悉不過。他急急拆開一看,那裏面的東西竟比任何責備都要讓他震驚與追悔莫及——
韋瑤晴不止是傷心,更是心死了。要不然,她怎麽會只言片語都不留,只給了一封待簽的休書給他?她誤會了,即便再生氣,他都沒有想過要休妻,一刻都沒有過。經歷了那麽多生死磨練,他早已認定她是他此生唯一的妻子了。如今,是他來遲了,真的來不及了嗎?
韋昭訓顯然也沒有想到韋瑤晴留給李瑁的會是一紙休書。這些年自己女兒的癡心他都看在眼裏,是要多心灰意冷才能自行斬斷那樣一份癡情?做出這樣一個抉擇又孤身離家,這世上還有什麽能讓她戀戀不舍的呢?
“求王爺一定要找到晴兒,救救她!”被自己的想法給驚出了一身冷汗,韋昭訓後悔不疊地跪在了李瑁跟前,老淚縱橫地哭求道:“老臣自知罪無可恕,可晴兒是無辜的,是我這個當爹的對不起她啊……”
聽出韋昭訓話裏有話,原本怔怔發着愣的李瑁皺緊了眉頭看着他。韋昭訓這才将自己隐瞞了二十多年的事情悉數告之。這一次的坦白,不但讓李瑁對韋瑤晴更是愧疚,也讓李瑁對他更加憎惡。
韋昭訓泣涕漣漣,李瑁絲毫不憐憫,一把揪住了他的衣襟,将他從地上給拎了起來,咬牙切齒地質問道:“晴兒是你的親生女兒,你怎麽能這麽對她?”
韋昭訓無言以對。韋夫人帶着兒子來到了書房。時光荏苒,當初分別時尚在韋夫人腹中的孩子如今已有四歲半了,二老給他起名喚作“文清”——文質彬彬,清雅無垢——意在希望他日後可以做個閑雲野鶴,不問功名的君子。
Advertisement
韋夫人被眼前這一幕驚得瞠目結舌:“王爺,老爺,你們這是……這是怎麽了?”就在她問完這一句之後,文清就吓得哇哇大哭起來。聽到文清的哭聲,李瑁想到了韋瑤晴和他們那兩個未能出世的孩子,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同時他也想到了韋瑤晴可能會去的地方。
“你最好祈禱晴兒平安無事,否則本王定要整座韋府的人陪葬!”對韋昭訓,李瑁是恨而不能殺。他狠狠地撂下這句話,就松開了韋昭訓,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韋府。他沒有回壽王府,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往自己适才想到的那個地方。
出門匆忙,帶的盤纏不多,韋瑤晴只能徒步從長安去到惠陵。還好,天大地大還有她的容身之處。在惠陵的日子,是她這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過得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是她真真正正切身感受到為人妻為人母的幸福的時光。如果,如果她與李瑁能一直在那裏生活下去該有多好。為何,為何要有那一道召他們回長安的聖旨呢?
重新站在這熟悉的地方,韋瑤晴心酸難當——
當日宵禁才一解除,她就出了韋府,朝着長安城外的方向走去。期間,她本想繞道去一趟壽王府,最終還是強迫自己放棄了那個念頭。時至今日,她哪裏還有資格去到那裏呢?命運弄人,李隆基的聖旨沒能讓李瑁休了她,最後竟是她親手寫了休書,請他休妻。從知道了真相到選擇出走将休書留下的時候,她就再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李瑁那麽恨她,她能做的就是讓彼此都得解脫。
自此山水遙遙,與君再不相逢。
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眼前,是雪瑛,跟在她身邊的正是僾兒。韋瑤晴連忙擦幹了臉上的淚水,開口要喊二人,卻見得又一個人從屋子裏走了出來。雖然隔着一段距離,可她一眼就确定了那人是誰。
“王爺放心,只要王妃娘娘來了這裏,奴婢一定立刻着人前去禀報。”沒想到才短短幾日就發生了這麽多事,如今韋瑤晴又下落不明,雪瑛也很是擔憂。
僾兒早已懂事,他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義父,娘會不會出什麽事情?”
“不會的,義父跟僾兒保證,娘親一定會平平安安地回來。”李瑁摸了摸僾兒的頭,強顏歡笑地安慰好他,才站起身對着雪瑛說道:“一切有勞姑姑了,我再去其他地方找找。”
雪瑛點了點頭,囑咐道:“王爺自身也要保重。”
李瑁笑了笑,揚鞭策馬而去,塵霧漸漸淹沒了身影。待得雪瑛與僾兒進了屋,韋瑤晴才從石壁後走了出來,呆呆地看着李瑁遠去的方向——
是啊,她能來的地方只此無二,李瑁怎麽會想不到呢?他來找自己,無非是聽了徊文的話而有所歉疚,現在的她要這份歉疚做什麽呢?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李瑁不欠她,而她,也不再欠李瑁的了。從此以後,她不會再癡心妄想,不會再以為李瑁視她為妻了。即便是,她也不會再出現在他面前,只因為……
那一日負氣回了韋府,看到文清,勾起了韋瑤晴無限心事,她一時沒忍住當着韋夫人的面就哭了出來。事後想來,父親一定是看見、聽到了,如若不然,他不會心事重到她出現在他身後都沒有覺察。
當着娘親的靈位,父親親口忏悔。韋瑤晴這才知道原來父親內心深處一直深愛着的人是太平公主。當年所謂心疼女兒為情所困的一念之差,不過是為了幫太平公主報仇①。他故意引薦楊玉環給李隆基以破壞其與李瑁父子感情,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此荒誕行徑毀了李隆基明君的聲名。可悲的是,事後的發展超出了他的掌控,還搭進了自己女兒的一生。
韋瑤晴原以為,自己的苦心周旋可以做到情孝兩全。何曾想到頭來,對李瑁是癡心錯付;于父親而言,她不過是他為了那段不倫之戀進行報複的棋子。為此,她失去了一切,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她曾為之努力的一切理由都不成立了。她終于真正明白,為什麽父親娶側室時,娘親可以那麽平靜。娘親一定早就知道了在父親心中的人不是她,早就沒了指望才能做到事不關己了。既然事不關己,又何必去在乎呢?
漫無目的地又走了好幾日,眼前的曠野廣袤無邊,一戶人家都不見。頭上烈日炎炎,韋瑤晴終是筋疲力盡地暈了過去。在閉上眼睛的最後一刻,她看到了娘親和夕雲,她們在對她笑。這個世上,只有她們是真心實意地對她好,沒有仇恨,沒有利用,沒有左右搖擺。
①: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曾與李隆基争奪皇權,後政變失敗,被李隆基賜死。
(第I卷完)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