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梅花結簡單大氣易上手,是很好的入門選擇。

程音音在收納櫃裏翻來覆去,最後終于找到想要的東西。

絲線!

當初她買過很多手工材料,也拍過很多教程,不過因為高中的學業逐漸加重,只能放棄自己的愛好。

現在看這些東西保存的還不錯,還能用。她選了一根正紅色的絲線,兩端拉了拉,很好,還能用。

用自拍杆固定手機的視野,她在燈下一點一點的開始繞線。手指頭在絲線上靈活的轉動,絲線逐漸變成一朵梅花的形狀。

程音音看手上的梅花結,不錯,雖然她很久沒接觸過這些東西,水平也沒有退步嘛。

視頻只有三分多鐘,剪輯之後再搭配上配樂,她就上傳到南瓜視頻網站。

南瓜視頻跟目前市面上的好幾個視頻網站比起來并沒有什麽優勢,他流量一般,號召力一般,宣傳一般,總之就是中不溜的水平。之所以程音音選擇這個網站,只有一個原因,她之前跟許歆然一起注冊過賬號,現在她懶得再弄一個。

視頻上傳後,她緊張的盯着點擊量,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終于看到一個可憐巴巴的點擊。

淦!程音音索性關掉了後臺,刷數據果然是通病!不看心裏就不會煩。

她不知道的是,等她關閉後臺後,真正的流量高峰才開始。

忙碌的社畜用白天的時間換取金錢養活自己,夜晚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時間,總覺得每多熬一次夜,就多搶回來多少時間。他們争分奪秒的刷手機,就是不想睡覺。

李果果顯然就是其中的一員,秉承着月亮不睡我不睡的原則,再次打開南瓜視頻。看完了首頁推薦,又随手點了相關推薦。

刷視頻很是耗費時間,不知不覺已經深夜,李果果盯着視頻,不知不覺就刷到一個手工視頻。她很喜歡看同類視頻,手工技巧她學不會,看別人做也能爽一爽。

根據李果果挑剔的眼光,這些視頻只分流暢和不流暢,目前這個視頻顯然就是流暢的那種。食指和中指一直在動作,在她手裏絲線乖順的就像小綿羊,指哪打哪兒,沒過多久梅花結就成型了,而且,濾鏡用的很好看,有些視頻濾鏡糊的連線條都看不見。

李果果看到最後,視頻up主說抽三個評論送成品,于是她順手回複了個好看。

反正回複兩個字也花不了多少時間,萬一中了呢?李果果回複完,又覺得視頻配樂好聽,又倒回去刷了三遍。她還覺得不過瘾,點進up的主頁,發現這是個新up主,她安慰自己,萬一她中獎了找不到她人呢?關注吧關注吧。

李果果鬼使神差的點了關注,然後又去看別的視頻。

這一幕在很多人的手機上上演,新人up有一個小小的推薦時間,就是剛更新後的三小時會出現在首頁。首頁的流量通常也是最大,許多視頻都是這麽火起來的。

程音音安安穩穩睡了一覺,起身後差不多忘記這回事,畢竟她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之前周媽媽就采購過一批紙箱和防震泡泡紙,現在正好一一包裝,然後寄出去,現在她需要幫忙做登記和篩選。

程爸爸說過,果子的品質一定要把控好,不然就是砸自家招牌,所以她親力親為,每一筐送來的果子都要做好标簽,然後檢查好壞。

這個工作雖然不累卻很繁瑣,剛做了一上午,忙的她暈頭轉向,只能抓了壯丁讓力氣大的南墅來幫忙檢查。

“等等!”南墅正要把一批果子搬動,程音音突然發現了什麽,忙讓他停下。南墅雖不解其意,還是停手。

“怎麽了?”

“這底下,果子被壓壞了。”汁水順着竹筐流出來,顯然壞的不是一個兩個。

程音音把剛才看過的果子又重新一個個撿出來,剛才她大致掃一眼确定沒有壞果就放行。顯然這裏頭有貓膩。

現在一一檢查,果然,上面的果子圓潤飽滿帶着橘子特有的清香,下面的果皮捏起來都是軟軟的,稍一用力就爛了。

“這是落果跌傷了,趁我爸不在家糊弄我呢!”程音音一下子生氣了,之前程爸爸在時送來的果子都是好好的,今天他進縣城去談生意就送來這種果子,擺明了是欺負她年紀小不懂事。

成熟的果子有些會掉下枝頭跌傷果皮,這種果子一樣可以吃,不過不能保存。如果是快遞到客戶手上,保準成了爛果子。

程音音有個毛病,最讨厭別人糊弄她。落果有落果的處理方法,但不說一聲想蒙混過關那萬萬不行。她瞄一眼記住是誰家送來的果子,讓小工們繼續包裝,包裏裝了個落果準備去讨公道。

合同寫的清清楚楚,一定要保證送來的果子是品質最好的。一兩個落果可能是裝錯了,在筐底專門藏落果,這不就是以次充好嗎?

程音音剛要怒氣沖沖的出門,想了想還是帶着了南墅,好漢不吃眼前虧,萬一理論不過還能考武力取勝。

南墅默不作聲跟在後面,突然出聲問,“你打算怎麽處理?”

“處理?當然是把果子給他們退回去!”程音音想了想,“最好讓其他幾家都知道,殺一儆百!我不是好糊弄的,不然下次還敢!”

嘴上說的兇,手卻軟。南墅低下頭,要想震懾別人,最好就是直接解約合同,讓其他家想想糊弄的後果,畢竟打的狠了才會知道痛。

南墅什麽都沒說,跟在後頭什麽也沒說。

那幾家供果的住在隔壁村的角落裏,旁邊就是果園,此刻正搭梯子摘果,看到程音音過來紛紛打招呼。

程音音打完招呼就問,“張三叔家在哪兒啊?”

“就是前面,院子裏養雞的就是。”熱心的群衆指路,程音音走到那戶院子前面,看了看整間院子。

如果是在十年前,這麽一棟轉瓦房是很體面的,青磚大瓦,圍起籬笆。院子裏養着撲騰的小雞仔。而在現在,家家戶戶都起了二層小樓時,磚瓦房只剩下一點時代的餘晖了。

程音音正要敲門喊一嗓子,屋主是個老婆婆,從窗戶上看到了她,先問了起來,“你找誰啊?”

“我找張三叔的兒子。”這家留的聯系人是一個叫張明宇還是張元宇的,程音音記不大清,索性就直接叫張三叔的兒子。

“你說小宇啊?他出去了,再過半小時就回來,姑娘進來坐啊。”裏邊的婆婆喊,“在家裏等他吧。”

程音音猶豫一瞬,還是進了屋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她又不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