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走過春秋(三十七)
各國都有楚王的張榜懸賞, 擒得伍子胥者, 賜粟五萬石,封爵上大夫。
一步登天莫過于此。
若非聽聞了事情來由, 她興許話都不說就将人抓了。無他, 這樣的賞賜對于一個奔走黃土之中,私錢日漸消瘦的人來說,足以讓她口水直流三千尺。
但是做人要有原則, 不能背叛又要生活, 自然就要走想辦法兩全其美才好。
可惜她都想當然了。
抱劍者伍子胥一路逃亡,除了随身一把祖傳七星寶劍外, 渾身身無分文。且為了躲避一路追兵, 伍子胥索性就蓬頭垢面的, 衣衫粗陋, 長發小髻也是歪歪斜斜的,幾縷幾縷的落下來擋住半邊面容。
羲和不明白這樣喬裝打扮的意義,反正她一眼就把這人給看穿了。
但好在有點自知之明, 沒有貿貿然的就要沖出昭關。若不然, 她今日就會看到他血濺昭關門, 斷了伍家仇恨。
楚國雖是大國, 但前後君主多有昏庸。像前不久餓死大夫的略有抱負楚靈王薨逝,弟弟楚王登基偏偏是個寵幸佞臣的昏君。
羲和有些可憐伍子胥, “你看着給點錢,我保管你安然出去。”
伍子胥抑住拔劍沖動,“你能?”
羲和望着他, “不然你們找我做什麽?”
在旁旁觀出主意的漁夫笑道,“是我,我是這裏多年的漁夫,有幸見到姑娘英姿做派,自然是信得過你。只是你也知道小弟身份不能叫人得知,還要請姑娘費心了。”
伍子胥震驚望他,與方才羲和叫他名字一樣詫異。
顯然他以為瞞過衆人,卻是自欺欺人。
可等他回神來,羲和竟然拽着他一縷長發,“我的車上能坐六七人,但是他模樣不變是不能過關的。”
Advertisement
“姑娘的意思是?”
“恕我直言,伍先生的臉看着不年輕了。”
出逃前還是楚國飙車族裏二環十三少的伍子胥,“……”
但好在伍子胥知道輕重,在逃命跟前,年歲和模樣都是其次。更何況因為一路揪心被抓,伍子胥的臉憔悴許多,風吹日曬的竟然還白了發。
羲和指着近處的山頭,讓伍子胥明日前去。
喬裝打扮除了添上皺紋斑點,還有必不可少的染發一等。羲和搗弄汁水,又刮下樹汁,這都是她以前得來的經驗。
不過她自己行的正,并不喜歡給自己搗弄罷了。
伍子胥坐在一旁任她上下其手,半天的功夫直到汁水幹燥後,他擡眼竟有些不适。
花草樹的汁水搗的假皮沾在他的臉上,披下來的長發幾乎花白一片。
羲和自然是三申五令,示意他的身形要微微佝偻,“你頭發至少有半年是這樣的,至于這臉你若是細心愛護不沾熱水,倒是可以反複用上三五回。”
“伍子胥謝過姑娘。”
“嗯,記得給錢。”
羲和樸實無華,噎得伍子胥無話可說,他将懷中抱劍橫現呈出,“伍子胥身無錢財,姑娘大恩我唯有以此來報。”
“……我不要劍。”
“這是楚王賜與先祖的寶劍,上有七顆寶石價值百金,你收下以表救命之恩。”
路上以免生事,這把價值百金的寶劍用白布裝蓋。說話間,伍子胥露出上面一顆表示自己所言為真。
羲和瞥了一眼,見他說的真情實意,當即把背後石劍亮出。石劍無绡,別在腰間容易誤傷。
伍子胥怔了怔,“這是……劍?”
劍無绡,烏沉無鋒且細長。伍子胥若非是士家所出,浸淫無數寶劍,還真認不出來這是一把劍,而非烏棍。
羲和與他一眼識貨神色,“你若是實在沒錢,那等你出去後替我尋好的師傅。我這把兵器只做了一半,還有一半未可。”
說罷,羲和遞了一只簡牌又送了只骨笛。
伍子胥雖是喬裝,但他神色裏是血海深仇,羲和想他半生無辜,家人死的凄慘禁不住勸說一句,“天地大公,聖人無私,百姓有眼。”
“天地大公,聖人無私,百姓有眼。”伍子胥随着念了一句,“姑娘的意思是?”
“害人者固然可恨,可天下人有眼可見,有心可證。你逃出去了,也要為楚國人,為那漁夫作想。”
羲和已經見過不少的大夫公子,被迫無奈在各國諸侯之間輾轉投靠。左不過就是動腦子指着方向,讓士卒們用命拼殺解決仇恨罷了。
可你伍家的人無辜喪命,就更不應該讓楚國的人,他國的人也喪命。
命無貴賤,哪怕別人不曾幫你。
羲和怕直言說的難聽,戳到伍子胥嬌嫩心髒反而起了反作用,只能凝眉說着拐彎抹角的話。罷了,她拍着伍子胥的肩頭,“我等你的好消息。”
許是言說有理,幾日後辇車駕出昭關時,那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垂眉耷臉的坐在角落裏,一副老而孤寡的模樣。
車上行人倒不怕,有個六十來歲的老人見到同齡,拉着說起家常話。
直到蘆葦蕩處,白發老人抱着白布下車,他掏出了幾塊錢幣,與船上漁夫相遇。
羲和收到錢幣,略微欣慰的繼續趕路。
雖說如今天下歇戰,但是來來往往各國奔走的羲和知道,天下并無安樂。為了生計,她的飛遞生意也變了味道。
車上拉的不再是死物,來往之間都是百姓們。
但也有些不知好歹的小人,想着她一介女子獨身出行,自然就想在路上為非作歹。可惜羲和早有察覺,搜刮全身錢財後一應的丢在半路,任他在荒山之中萬念俱灰屍骨無存。
後來還遇到了幾個逃難的大夫諸侯。
遇到有錢的還好,遇到逃難無錢的自然發愁。好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夫諸侯腰間的玉佩就能頂上幾趟的車錢,羲和本着送佛送到西的生意素質,問過他們的去處後一路奔馳将人送到彼岸。
下車時,一塊簡牌遞出去。
生意只要用心經營,自然就會做得起色。
羲和耐心的将每一單做得齊全,來往諸侯國間日子穩定,漸漸地名聲張揚出去,也都知道她身手不凡。若無十分把握,也不敢貿然得罪。
這日一如既往的趕路,正巧遇到兩個小諸侯國在互相殘殺。
小諸侯國的地位早已沒落,多是茍延殘喘。但正是因此,小諸侯不是替自己尋好大國靠山,就是要自己吞并小國壯大國力。
若有野心的,都是選擇後者。
羲和本來是走的山路,可惜山上陡峭跑不快。車上也還有三四個人,他們可不如自己坐馬車的經驗,說不準半路就颠簸沒了半條命或者被甩出去。
于是走到山下,兩軍正好在鳴鼓論舌戰,硝煙彌漫蓄勢待發。
這樣場景吉量看了太多,它走在山下遠遠的掃了一眼,四蹄反而放慢的慢行前進。
兩軍,“……”
羲和,“……”
車上客人吓得面色發白。
羲和不會無辜挑釁別人,但也不懼。想來自己只是路過,若是等他們打完再走耽誤了生意,也無人為她負責,因而大可不必糾結。
只是也不能太過了,羲和站起身來揖禮相待。
那小諸侯也并非不理解,其下将軍回禮讓他們快快離去。
一行人有驚無險的走過,才剛走出兩軍陣營,山間鑼鼓喧天,刀槍劍戟厮殺一片,士卒嘶吼吶喊着,回蕩在這片天地之間,也讓人的胸膛熱燙。
車上客人捂着胸口,“吓,吓死俺了。”
旁餘不說話的,神色不安也都好不到哪裏去。若是旁人,興許要就出言指怼,可惜車夫是有名的風飛遞。山上土匪個個身手不凡,身形高狀,被模樣迷得鬼迷心竅下了山不也一樣被她收拾了。
不敢惹。
大不了下回不坐這位飛遞的車了。
羲和不在乎這些心思,她回首注視而去,只見一輛插着國字的旌旗。吉量走得不快,她站在上山坡的路口,正好見到方才讓她快走諸侯身旁護駕的下将軍,開戰後他就下馬車厮殺而去,留下拿劍的諸侯幾層甲胄自保。
下将軍一身紅甲胄,顏色靓麗分明。
厮殺果敢決斷,眨眼功夫就解決三人,無人能敵的跑到了敵國諸侯的車馬之下。
莫看英雄出處,這樣的人似乎比許多的身手都好。
羲和不免對他認可幾分,身手果斷還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不怪是一國大将!
敵國諸侯顯然不想他如此勇猛,且他雙手舉起,吓得諸侯坐在車上。卻不想下将軍将頭上軍盔拿下,別在臂上快步跑過,再執劍殺向敵軍大将。
下将軍雖是個有禮節的君子,但敵軍大将既要保護國君,又要防着下将軍的厮殺,縱然他身手不凡也只能抵擋一時。
很快,敵軍大将的項上人頭落在了下将軍的劍下。
大将已亡,看着國君站在下将軍身前瑟瑟發抖的模樣,世局也就一目了然無需再戰。
多數沒有士氣的士卒直接投降,兩國之争瞬間落幕。
這與多年前的糧草追搶有些相似,羲和想到如今綱紀廢弛皆小人當道,心中敬他知道明德遂拍着吉量屁股催促,“走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這種講禮節的的周禮散得差不多了
感覺親們都是學識淵博,但還是簡單普及一下伍子胥。
楚國從前有個世代吃皇糧的伍家,家主伍奢是當時太子的語文老師,體育老師是另一位費無忌。不知道是長相問題還是學習偏科,反正太子不喜歡費無忌。費大爺看着一大家子要養,所以一叉腰跑去給楚君楚平王當狗腿子心腹。
費大爺是個很稱職的狗腿子,萬事都要順着楚平王,就連秦國聯姻嫁給太子的公主過于美貌,他也幫着出主意用小宮女李代桃僵送給了楚平王。公主氣啊!未來的王後成了公公的小老婆,但是顧及名聲只能忍了。後來好到穿一條褲子的楚王費大爺兩個好基友把太子趕走而亡,那個小宮女下場也不好。
太子沒了,敦厚的語文老師伍奢爸爸被抓,因為特別喜歡周禮的原因答應楚王要求,叫兩個兒子進宮陪他死想着以平息楚國內亂。
同款敦厚的大兒子跟着進宮五馬分屍,手牽手下黃泉,而小兒子伍子胥不幹了,操着家夥跑路!路上折騰了大半天,躲過一堆盼親人一樣盼望他的求發財者,一心一意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家報仇雪恨。最後去到吳國被幾個大爺們看重,可惜血海深仇誰都不敢拿千萬兵馬給他得償所願。直到吳國的公子光答應他,你幫我謀反上位,我幫你報仇雪恨。
兩人一拍即合,可惜還沒幹成大事楚平王死了。
直到公子光登基為吳王阖闾殺進楚國,一群人在忙着你搶劫我□□,伍子胥氣勢洶洶的跑去鞭屍。
伍子胥心思已了,輔佐阖闾在春秋中成為了最後一位霸主,直到後來吳越大戰阖闾去世,夫差上位。
然後歷史輪回,又來了一個拉皮條天王伯嚭擠怼伍子胥,在加上色情間諜西施的上位,夫差被迷得死去活來,伍子胥被架空了權勢失去恩寵,被賜劍而終。
九年後,勾踐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