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至此,終
古子笙看到白衣水一片紅光點點,他總算知道為什麽姜鶴之會讓他去尋大火不滅的鯨油與浪打不下的木頭,原來并不是修建王陵之用。
姜鶴之站在白衣水岸,身前的江水中鋪滿了河燈,就算那河水湍急,可是從腳下到目光所能夠到的盡頭,都是星星點點,那白衣水水上水下映的一片火紅。寂寞巍峨的浮山,今日它的脈搏有了色彩。
古子笙小心翼翼的上前,沒有了常樂的姜鶴之似乎又變成了那個無情的君主,似乎已有一整年沒有見過她過她開懷大笑,古子笙走到了姜鶴之身側行了大禮:“殿下夜召何事?”
姜鶴之側眼看了身邊的男子,微微擡手示意他起身,而自己卻又坐在了河岸。古子笙也不好站着,也跟着姜鶴之坐在了地上。
“這河燈飄到樂兒處,估計也得明天了。”姜鶴之把手放入河中,感受着河流的速度:“我上月送信給樂兒,讓她記得近日去下面截住河燈。也不知道會不會忙忘了?”姜鶴這的聲音又像在自問。古子笙看她一臉深情,卻又失魂的樣子,心也跟着難受。
“殿下的事,王後定然是不會忘記的。”古子笙寬慰道,但是也說的是實事。
“皇上現在才四歲吧?”姜鶴之轉頭問道。
“嗯,去年繼位時,三歲,再過幾些日子怕又要五歲了。”古子笙柔聲道,這一年就連他們都覺得過的特別的慢,往日裏姜鶴之事雷厲風行,一會安排古子笙去開山修路,一會又讓達吉南征北站,而今年卻突然平靜起來,每日只為世子講學,讓達吉練兵卻不讓出征,讓古子笙改稅法,卻又不實行,所有人漫無目的的忙着。
可是這樣的生活不是辦法,國君的命運既是國運,又怎麽可能任由姜鶴之頹廢,古子笙想了想咬牙說道:“殿下想王後,咱們就打過去吧。”
姜鶴之苦笑了一下,搖頭:“何必給她多添不快呢?”
古子笙垂首,主仆二人坐在河岸沒有說話,那河風并不溫柔,吹的淩厲。
直到最後一個河燈消失在視野裏,姜鶴之才起身,她深深吐了一口氣,像是将心中的不快排出。
“子笙,聽達吉說加絨部反了?”
聽到姜鶴之問到政事,古子笙一下警覺起來,一臉肅穆的說:“嗯,是的,加絨世子慫恿周邊部族一起作亂。”
“寡人好久沒有親征了吧。”
“自上次解圍天平.....“古子笙一愣,自己似乎提到了不應該提的事情,可是姜鶴之的眼神卻讓他繼續:“殿下上次名揚了中原,整十八個月再沒親征了。”
Advertisement
“有的坎還是得跨過去。”姜鶴之看着古子笙,眼神中似乎又有了神色:“明日便出征吧。”姜鶴之提袖又拉起古子笙的手:“可是還有一事我不放心。”
見到姜鶴之的倚重,古子笙恭敬的問道:“臣可為殿下解憂。”
“我想...“姜鶴之垂目緩緩說道:”我想你去大辛輔佐皇帝,王後一人,我不能放心。”
古子笙是姜鶴之的近臣,雖然不曾開疆辟土,可是為符國修內政創稅收,也是不二的功臣,如今讓他離開去陌生的辛國,姜鶴之也為難不舍。
“殿下所希望的,便是臣下要實現的。”古子笙答道,聲音微小而顫抖。
“寡人,對不起你。”姜鶴之低聲說。
其實主君派遣家臣出仕他國,也并不少見,只是古子笙于姜鶴之君臣間又多了一成友情。
“臣一介商賈,若沒有殿下垂青,怕今日也只稱小人。”古子笙回答的很輕很慢,似乎在回憶過去總總:“若有幸為天子之臣,也是我古氏的榮耀。”
士者,諸侯之臣,諸侯,天子之臣,即便沒有封地,天子朝臣也可享諸侯禮樂。
似乎怕姜鶴之的心又軟下去,古子笙緊接着說:“殿下,無需為小臣擔心,我若是去了便是高高興興的去,只是我古家業大,便只去小臣一脈,小臣父兄叔伯,還望殿下照顧。”
姜鶴之颔首,不再多語。
事後曾有人問到白纓,達吉、不韋、子笙三人于姜鶴之為何?白纓說:不韋護之,達吉敬之,唯子笙知之。
古子笙應姜鶴之的要求入了皇宮,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官至太宰,後來為辛國建不世之功,蔭及子孫,世襲官爵。後人只知古子笙朝堂風光,卻不知每晚古府中夜夜笙歌的全是胡姬符曲。而古子笙也并不知道,三百年後他的一位後人将重走他來時的路。
而這白衣水傳燈,姜鶴之也足足堅持了十七年,每次放燈三百五十四盞,每盞燈船都記錄了一日之事,常樂每次拿着燈船便知了姜鶴之一年之事,可是有時總有遺漏,而遺漏之燈便成為了百年後炙手可熱之物。
鶴翔十七年
正紅色的馬車徐徐行來,兩隊輕騎緊跟其後。王小二不敢怠慢,急忙走到跟前行禮:“敢問貴人可有差遣?”
“可有熱水。”馬夫問道。
“有,小的馬上呈來。”王小二又對馬車後的輕騎說道:“各位老爺也歇歇吧,前面路還長呢?”
“比起二十年前,此路已快了許多。”馬車簾子被掀開,一位少婦在馬夫的攙扶下下了車,少婦看似不過四十,若說風韻猶存似乎有亵渎之意,那高貴典雅似乎便更能形容婦人的神色。
“夫人說的極是,還多虧了那古大人,年少在符,年長在辛,一直為這浮山開山修路,這路途不僅短了,也平緩了許多。”王小二笑着給少婦呈上一碗熱茶:“夫人怕不是第一次過浮山吧。”
少婦喝了口茶,這浮山的水還是依然的上乘:“嗯,第三次了。“
“可是去探親。”
“我的愛人在那邊。”少婦望着西邊,微笑說道。
這馬車行的不徐不疾,到達符國山口,剛好一個月。
馬夫勒住馬,低聲回首道:“夫人,您要不出來看看。”
少婦竄出半個身子,本以為馬夫讓她看看已到符國地界,誰知面前卻站了千軍萬馬。而這隊伍之首,那熟悉的身影宛然而立于黑馬之上。
“迎王後回宮!”身影後的蠻族将軍高吼着,而比起二十年前的威武,那男人多了些沉穩。
“迎王後回宮!”高呼之聲震的天地顫抖,驚起了浮山的萬千飛禽。
那熟悉的身影策馬奔來,雖然歲月洗淨了年華,可是那人還是如此意氣風發,少婦臉上微微含笑,低聲自語:“鶴之,我回來了。”
于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提筆至今日整整一月,《鳳飛偏偏兮,四海求凰》共計九萬九千九百二十字,至此終。
作者有話要說: 于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提筆至今日整整一月,《鳳飛偏偏兮,四海求凰》共計九萬九千九百二十字,至此終。無挖坑,無爛尾,就算對得起自己與身後的讀者擡愛。最終小姜和公主還是在一起了。此文世界觀較為宏大,第一次寫中長文我的控制力度也欠佳,可是如讀者君們覺得此故事尚可,可以推薦給喜歡這種故事的同好。
我也在此謝過
既然這章提到了小古子,那正是我為下個故事起的引子,二百年後小古子的某個“不孝”後人會從新走起行商之路,此文當是甜文,保證24K純HE。10月10日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