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在大國師的一力堅持下, 海平府補辦的海祭如期舉行。
然而,在海祭上, 大國師和三王子這兩位主祭人都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海平府民衆們不知情, 俱都虔誠叩首,在祭臺下合十雙掌祈求海神爺爺息怒————那麽大一塊平地塌陷成海湖,着實讓人心裏懼怕。
所以, 盡管為了補辦這一場盛大的海祭所加征的祭神稅幾乎掏空了普通民衆的積蓄, 他們仍然不敢對海神爺爺有什麽微詞。
錢沒了,還可以再賺。
可要是海神爺爺繼續發怒, 他們命都沒了,到那時, 可就什麽都沒了。
只有一些不被允許靠近海神廟,也不許參加海祭的婦人有些憂心忡忡。她們平日裏操持家用,這次重新補辦海祭征收的祭神稅使她們本就艱難的日子雪上加霜。
一家子裏的男主人倒不怎麽需要操心的,因為再怎麽樣,家中的老母妻子也不可能餓着他。可這一場海祭辦完, 恐怕又要有許多婦人吃不上飯了。
海神廟的海祭儀式盛大又隆重, 國都來的兵丁們擡着海神爺爺的雕像在海平府裏游街, 道路兩旁,男人們紛紛跪地叩首參拜。這是男人們的特權, 也是海神爺爺賜給他們的榮耀。
女人們不允許出現在海祭範圍內, 因此整個海平府的女人們今日都只能關上門,待在家裏, 免得給海祭帶來了陰氣惹得海神爺爺不喜。
與滿街繁華只有一路之隔的陳舊的瓦房裏, 三四個女孩兒小貓似的圍着幹瘦的母親, 肚子餓得咕咕叫。可那位母親手裏端着的半碗米糊只喂給了面色紅潤的小兒子。
一個小女孩眼巴巴的看着米糊, 小聲喊道:“娘親.........餓..........”
幹瘦的母親長嘆了一口氣, 拍了拍女兒伶仃的小身板:“去睡一會吧,睡着了就不餓了。”
他們家今年的糧食和積蓄大多都交了補辦海祭的祭神稅,如今家裏的存糧不多了,省着點也只夠三個人吃。可他們一家子,卻有婆母夫君孩子,共有八口人。
為今之計,只能将食物緊着男人與兒子,至于女兒們,就只能跟母親奶奶一樣,暫且餓着了。剩下的一份口糧,要供她們六個老少女子吃食,哪能不挨餓呢。
小女孩餓得心裏發慌,抱着母親的腿直掉眼淚,問她為什麽只有弟弟可以吃米糊。那婦人也心疼,可她最終也只是說了一句“誰讓咱們投生成了女人呢”。
Advertisement
幹瘦的婦人往兒子吃完米糊的碗裏倒了些清水,分着給四個女兒喝了,而她自己,已經餓得兩頰都凹陷下去了。
她還要去煮飯。待會參加完海祭的丈夫回來了還得吃飯。他是家裏的頂梁柱,誰都能挨餓,只有他餓不得,否則男人要是沒力氣,就不能做工養活一大家子了。
下午,這家的男主人回來了,他吃着妻子煮的稠粥,唏哩呼嚕的,看得幾個女兒直咽口水。男人心有不忍,想給女兒們分一些,但婦人卻攔住了丈夫:“當家的,你自己吃就是了,不然沒吃飽哪有力氣去做活呢。”
男人放下筷子,挨個摸了摸女兒們的腦袋:“爹明天下工了去碼頭那邊多搬些貨,攢些銅錢買米回來給你們煮粥吃。”
女孩兒們懂事的點點頭,期盼的看着父親。
婦人見狀這才松了一口氣。丈夫幹的是力氣活,不能餓着。否則,她們娘兒幾個就要連涮碗水都喝不上了。
男人吃完飯,又跟妻子商量事。現在海祭儀式結束了,有大國師和三王子親自主祭,料想海神爺爺也息怒了,他這個月想出去多做幾份零工養家,搬貨打魚都使得。
婦人擔憂的拉着丈夫:“搬貨也就罷了,你自己小心些莫傷了腿腳就是,打魚還是先算了吧?萬一...........”海神爺爺喜怒無常,萬一他餘怒未消要淹死幾個凡人漁夫可怎麽辦?
但男人卻說道:“可交完祭神稅家裏的餘糧還夠嗎?我看女孩兒們都餓得眼睛都凹了,我多做些活,你們也能吃兩頓飽飯啊。”
婦人連忙打斷道:“夠着呢,你別瞎操心,家裏我會操持着的,你別太拼命了,萬一你要是出了什麽事,叫我們娘兒幾個怎麽活?”
男人便沉默了。
他何嘗不知道家裏餘糧不夠了呢,妻子老母餓得都脫相了,除了他和兒子,這個家裏的人都瘦得像一把幹柴。
可祭神稅不能不交。
若是海祭的供品沒供足數,海神爺爺發怒掀起海嘯,大家都會被淹死。
大國師說,就是因為他們今年海祭的供品不夠,才惹得海神爺爺降下神罰,将平地變成海湖的。
這是給他們的警告。
所以,重新舉辦海祭征收的祭神稅沒有人敢不交。
幹瘦的婦人安慰着沉默的丈夫:“當家的,想開些,只要海神爺爺不發怒,風平浪靜下來就好了,咱們也就餓這麽一段時間,好歹還有粥喝,總比外頭那些吃樹皮的強。”
“不過你做活的時候還是小心些,能不去海邊就不去海邊,少賺些就少賺些,你和兒子的口糧還夠呢,我們娘兒幾個是女人胃口小,吃不了多少的,你不要太拼命了,咱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比什麽都強。”
男人只得應道:“...........嗯。”
瓦房裏的燭火熄滅,寂靜的夜裏除了風聲,偶爾還夾雜着幾道饑餓的腹鳴聲。
海平府府衙。
補辦的海祭結束後,忙碌了一天的大國師和三王子回到了府衙的住處。
在海祭上,大國師心裏有鬼,沒敢跟衆人宣布海神爺爺發怒的緣由,只搪塞說是海平府今年的供品沒供足數。三王子與他心照不宣,都沒提起良平縣推平了海神廟才有可能是導致海神爺爺發怒的根源的事。
然而海祭辦完,他們心裏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安。
這場補辦的海祭隆重極了,比年初那場盛大得多,足足加征了五成的祭神稅才辦下如此的排場。
這五成祭神稅是大國師力排衆議定下的,他心有動搖,跟蓬萊神的神牌忏悔後又自作主張,将海平府今年補辦海祭的祭神稅往上提了兩成。
不管這世上有沒有海神爺爺,他這個大國師的态度總該擺端正些。否則,叫百姓們如何相信海神爺爺的神威呢?
知府樂伯成本來有些不願意,然而他這些日子都在海神廟忏悔,并不知道大巫起死回生的事。府中衆人又被大國師下令三緘其口,故而不知內情的樂伯成便想求大國師收回成命。
因為根據大梁律例,補辦海祭額外征收的祭神稅一般是當年正常稅收的一到三成,提到五成,恐怕就有許多人要挨餓了。
但大國師卻堅持如此。
樂伯成無法,只得聽命行事。
好在海平府的百姓們全都敬畏海神爺爺,雖然有些遲疑,但最終還是交齊了五成祭神稅。
大國師心想,這次的海祭如此隆重,百姓們肯定會更加敬畏海神爺爺。這樣一來,他的地位也更加穩固,即便日後報上蓬萊神之事,他也不至于被打入深淵,頂多就是被分散些權力。
大國師正在思緒紛飛時,仆從來報,三王子求見。
三王子進來與大國師見禮後,便猶豫的開口問道:“大國師.........如今海祭已畢,咱們要啓程返回國都嗎?”
他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補辦海祭,現在海祭結束,他們該回國都上報消息了。但三王子親眼見了蓬萊神顯靈,心裏也有些打鼓,不知道該不該參拜一下這位新臨世的神明再走。
大國師沉吟了一會:“暫且不急,我雖是海神爺爺的神使,但終究不過是個凡人,新神臨世,咱們凡人不該無動于衷————我準備去良平縣走一遭,去見見那位神明欽點的奉天神使,殿下可要同去麽?”
三王子猶疑了一會,點頭道:“願與大國師同去。”
他現在也迷茫着呢,或許那位神使能給他們指點一下迷津也說不定。至于海平府這邊的事,三王子已經修書送往國都,想來他父王也不會反對他們參拜新神的。
二人議定後,決心明日啓程去良平縣,随後各自歇下不提。
蓬萊島。
自從墨卿決定把二妞往執法者或是督查者的方向培養後,她就時常給小徒弟講一些民間故事,讓二妞學着判斷是非。
墨卿的平板上也有很多電影電視,她也挑選了一些合适的親子劇目,帶着二妞一起看。二妞自己也很努力,蕩盡世間不平,既是師尊對她的期望,也是二妞發自內心的心願。
于是這段時間小家夥進步飛快。
墨卿每天給二妞定下的學習時間并不長,但課餘時間,二妞也總是主動的呆在書房,看各種書,讀各種故事,學着理解世間的公平該從何而來。
墨卿從來不幹涉二妞的學習進度,她讓小徒弟自己學,自己悟,她只負責引導。
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一天,二妞抱着一本詩經,噠噠噠的跑去找墨卿,告訴她自己想改名。
墨卿笑了笑,小家夥現在的名字确實不适合當大名,于是她問道:“好,二妞想改叫什麽名字?”
二妞指着書上的一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認真跟墨卿答道:“子衿,師尊,我想改名叫子衿。”
這本少兒注音版的詩經上有很多詩歌,講什麽的都有,但二妞唯獨被這句話觸動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二妞知道這句詩還有別的含義,但還不懂男女情愛的小姑娘一本正經的覺得,除了指代戀人外,這句詩的字面意思也很适合用來指代一些她心裏萌生出的其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