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奉天在大國師的幾番退步後, 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去國都一行。
但海神廟她是萬萬不會進的。
大國師無可奈何,但能請動奉天神使已是萬幸, 他也不能再強求更多。
而且經過這一番你來我往的不見血的交鋒, 讓大國師确認了這位奉天神使恐怕真是個返老還童了的老人精,否則,以她外貌看上去的年歲, 不該有這樣老辣的行事作風。
因此, 大國師在奉天面前,又矮下去了一截。
當初那高高在上的姿态早就不知扔到哪裏去了。
現在大國師跟奉天平輩相稱, 一點架子也不敢擺了。
奉天這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在次日禱告時, 掏出墨卿給她的傳訊玉符,将昨日之事一一彙報。
此次國都之行,大國師承諾會為梁王引薦奉天,如果奉天能說服梁王,便能借梁王之勢向整個梁國宣布蓬萊神尊降臨之事。
并且大國師還說, 他可以為奉天提供在國都修建蓬萊神廟的一切資費。
但奉天拒絕了他。
因為墨卿賜下的金銀還多着呢, 奉天不打算要大國師的錢財, 誰知道這位看上去仙風道骨,眼裏卻充滿了權欲的老者手裏的錢財是如何得來的呢?
奉天對蓬萊神尊無比尊崇, 她是不會容忍有一絲不潔之物沾染到至聖至潔的蓬萊神廟的。
就算沒有神尊賜下的金銀, 奉天也會自己想辦法與信徒們籌措資金,絕不會要一分來路不明的錢財來修建神廟。
因為她謹記神尊神谕, 建于民脂民膏之上的神廟, 是無法得到祂的庇佑的。
更何況, 神尊賜下的百寶囊裏有的是資源, 甚至連現成的神殿也有一座。
Advertisement
大國師不知內情, 還以為奉天清高,自以為又摸透了一點奉天的脾性。
奉天将國都之行彙報後,墨卿又給她傳送去了一些新的東西。
并交待她此行不要只顧及神廟之事,閑暇之餘也多出去走走,讓她看一看人間。
奉天雖然不解,但還是恭恭敬敬的一一應下,并将墨卿賜下的東西收進芥子袋中。
之後奉天便帶上了神廟的二十個小童兒,和一些自願跟随的神仆神侍,與大國師一行踏上了去往國都的路。
王家村裏的蓬萊神廟暫時交由幾個漁村的祭祀阿嬷們共同看守,她們都高興壞了,連連保證自己一定不辜負神使大人的重托,守好神廟等她回來。
奉天踏上了大國師為她準備的華麗馬車,在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發後,她掀起一角轎簾,回望了一眼這個自己待了一輩子的故鄉。
奉天活了八十餘年,在這個時代算是罕見的高壽老者,可她從前的八十幾年,都困在小小的一隅,這還是奉天第一次遠行。
神尊的交待奉天細細琢磨過,她想,神尊讓她去看人間,那她就去看看這人間吧。
總不能讓神尊失望才是。
蓬萊島。
墨卿把奉天這邊的事情吩咐好,又轉頭給子衿授課。
現在子衿長高了些許,人也終于不再瘦得像只小貓。
看上去總算是個健健康康的小姑娘了。
子衿的性格也越來越活潑黏人,跟小胖虎殷萌萌成了異父異母的親姐妹,殷靈也很喜歡子衿,還放出豪言說如果卿卿以後不想養妞妞了,那她可以把妞妞撿回來繼續養。
墨卿無奈又好笑,但子衿真的就此認下了一個胖虎姨姨,蓬萊島上時常都能聽到她們的歡聲笑語,比從前熱鬧了許多。
海裏的空間裂縫還是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一些,出現的頻率也不固定起來,但墨卿現在已經不需要操心這個了。
因為子衿築基後,墨卿便教了她一些小法訣,現在子衿也能使用結界符了。
墨卿讓精力旺盛得不像話的小姑娘去海裏找空間裂縫封上,子衿就像得了什麽了不起的任務一樣,跟胖虎們每天在海裏巡查,封住了許多空間裂縫。
不過子衿雖然課後玩得歡,但該學習時她一點都不馬虎,認認真真的上課,課後作業也寫得工工整整的。
墨卿教給她的當然是簡體字和拼音,筆也是硬筆,好在小姑娘正是該上一年級的時候,沒有什麽需要糾正的讀書習慣。
而且墨卿現在處理祈願經常用留影珠錄下來,給子衿做教具。
子衿在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案例裏看到了人間百态,也學會了許多東西。
對于大部分的事情,她都能有自己的見解,并且還能給出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
奉天與大國師的交鋒墨卿也注視着,并且讓子衿學着了解一些“言外之意”。
墨卿不是想讓子衿學會虛與委蛇,而是想讓她知道人心複雜,免得她日後被蒙蔽了去。
子衿似懂非懂,但還是乖巧的記下了墨卿的教導。
書房裏,握着筆的小姑娘眨了眨眼睛,問道:“師尊,您讓奉天神使去國都,看人間,是什麽意思啊?”
子衿有些不解,人間有什麽好看的呢?
生老病死,愛恨情仇,似乎也就那樣。
墨卿看出了小徒弟的不以為意,拿起鉛筆敲了敲她的腦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世界之大,何止人間。”
說到這個,墨卿正色道:“子衿,你現在還小,師尊可以手把手的教你,但你遲早要長大的,所以你必須學會自己看,自己想,明白嗎?”
子衿撓撓頭:“好的師尊,我會認真學習的,那我以後也要去行萬裏路嗎?”
墨卿點頭:“耳聞和眼見是兩碼事,世間不平事多如牛毛,可未必樁樁件件都剪得斷理得清,若是你自己都不能洞察世事,那又談何公平決斷呢?”
子衿似乎懂了,她有點羞愧的點頭應道:“師尊,剛剛是我自大了,人間百态我會好好看,好好學的。”
墨卿笑了,摸了摸小徒弟的腦袋。
聰明的孩子有很多,但聰明又能自省的卻不多。
她這個小徒弟,真的很适合做個執法者呢。
至于子衿未來的“行萬裏路”墨卿也自有安排。
等她成年了,墨卿會放她出去,去人間。
待她徹底成長起來後,墨卿才會放心的将裁決的權柄交予她手中。
良平縣外官道驿站。
奉天已經跟着大國師一行出發大半個月有餘,路上雖然有些勞頓,但好在并沒有什麽波折。
二十個小童兒的馬車跟在奉天的馬車後,有時停下歇腳,這二十個初次離家遠行的小女孩便會如同雛鳥一般圍在奉天的身邊。
奉天自己沒有子女,她就把這些童兒們當成了親女般教導,完全不藏私。
大國師一路上都深居簡出的,很少走下他那輛豪華無比的大馬車。
倒是三王子,總是在有意無意的跟奉天套近乎。
奉天給小女童們講故事的時候,他那麽大個人也非要湊過來一起聽,有時候還會帶着糖塊點心分給小童兒們。
奉天怎麽會看不出來他心裏有算盤,但她只是冷眼看着,并不接三王子的茬。
三王子要給小童兒們分點心,奉天便讓小童兒們收下道謝,卻也不多做什麽多說什麽。
若是三王子期期艾艾的開口想起個什麽話頭,奉天就跟他打着太極将話題又扔回去。
三王子都快被奉天搞得沒脾氣了。
這位神使,果真是個活了八十幾年的人精,他鞍前馬後的圍着她這麽些天,竟是一點收獲都沒有。
每次他想要借着話題想從奉天手裏讨點什麽神賜之物,奉天都會禮貌又疏離的告訴他,只要誠心供奉神尊,自然能得到神尊眷顧。
三王子感覺有些挫敗,但又忍不住心想,萬一她這是在考驗自己的誠心呢?
他雖是父王最寵愛的嫡子,但他頭上還有兩個哥哥呢。三王子想,若是他能從奉天神使手裏得到些什麽舉世難尋的好東西獻給他父王,那他未來的路便會更順當一些。
為此,三王子不惜與一群稚兒一起,死皮賴臉的往奉天跟前湊。
但湊了一路,奉天愣是一點破綻都沒有,三王子想借機讨好她都找不到門路。
奉天知道三王子必有所求,但她可不是什麽好糊弄的小姑娘,神賜怎能被如此輕易的求去呢?
神尊給她的百寶囊裏的确有許多神奇的寶物,但奉天可不會傻乎乎的被人哄騙着送出去。
即便是日後面見梁王,奉天也沒打算給他什麽神賜寶物。
因為在奉天的心裏,梁王雖然高人一等,但也終究是個凡人。
百寶囊裏的東西,奉天是打定了主意要全數用在蓬萊神廟裏的。
誰也別想貪圖沾染神尊的恩賜。
所以三王子一路的籌謀注定要無功而返。
不過,奉天倒也沒态度強硬的把三王子攆回他自己的車駕裏。
因為奉天一路上都在琢磨神谕。
看人間,是怎麽個看法呢?
看三王子這樣的天潢貴胄也汲汲營營,看大國師這樣的人間權貴也滿心算計嗎?
奉天不明白,但她依舊認真的遵從神谕,冷眼旁觀看着一切。
她在看三王子,也在看大國師,甚至路上的兵丁仆從侍女,奉天都在看着。
因神谕的緣故,奉天一路上很少與人說話,只默默地看着。但她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态度,所以衆人私下裏談起奉天,都說她不愧是神之使者,完全沒有俗世裏的拜高踩低,對待凡人一視同仁。
尤其是那些侍女仆從們,她們偶爾得空,也會去奉天處,向她詢問一些要如何供奉神尊之類的問題,奉天都會耐心解答,并且不厭其煩的告訴她們,供奉神尊貴在心誠,而不在祭品如何貴重。
侍女們紛紛記下,這些天的熏陶下來,她們現在就寝前都會記得供一杯淨水或是一朵現摘的香花,禱告完畢後再休息。
也因為這個緣故,侍女們反而與奉天走得更近些,并對這位與衆不同的神使心生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