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國師一邊颔首, 一邊打量着這位怎麽看都看不出來曾是老妪的年輕神使。至于奉天神使并未像其他人那樣對大國師和三王子行大禮,沒有人覺得不對。

因為這一路上聽了許多蓬萊神尊與奉天神使的事跡, 又有良平縣神巫帶頭對奉天神使恭謹有加, 國都來的一行人居然也潛移默化的認定了這位神明欽點的奉天神使理應與大國師是同等尊貴的。

所以此時,奉天以平輩之禮接待大國師三王子,衆人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妥。連大國師自己, 都覺得沒什麽問題。他不知不覺中在奉天神使面前已經矮了一頭了, 因此對奉天回禮時,大國師也回了個平輩颔首禮。

奉天出來也不多廢話, 與大國師和三王子寒暄幾句後便将他們引到神廟的後堂裏去。

大國師與三王子,還有良平縣神巫, 海平府大巫,跟在奉天身後,一邊走,一邊打量那些奉天身後的小童兒們。

這些小女童許是按年紀站位的,小的走在前大的走在後, 個個身上的彩衣都與別處的不同, 那布料竟在行動間閃着水波般的光澤, 在日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連三王子都沒見過這樣神奇的料子。

奉天神使身上也穿着如出一轍的神袍, 但礙于她的超然地位, 并沒有人敢盯着她看,衆人便暗中偷觑那些小童兒們。并在心中猜測着什麽。

這些衣料, 恐怕也不是凡間之物吧?

因為哪怕是梁王王後, 也不曾穿過這般的衣料呢。

國都來的一行人先是被神廟的華美震驚了一回, 現下又親眼見了凡間不能有神奇衣料, 心中對蓬萊神尊的敬畏便又多了幾成。

待行至後堂, 見到那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時,衆人更是瞪大了雙眼!

這一桌子菜,居然都是大國師與三王子聞所未聞的新奇菜式!比梁王宮的國宴還要更加的豐盛!那從未聞過的香味直往人鼻子裏鑽,衆人都忍不住暗中抽動鼻子,咽了咽口水。

奉天不着痕跡的看了看衆人的反應,微微一笑。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大國師來之前,奉天就跟神尊彙報了消息,神尊并未多言,但卻賜下了一個百寶囊,叫奉天自己看着辦。

那百寶囊一到手,奉天便感知到了內中的乾坤。

Advertisement

這百寶囊裏,竟是一座三層高的華美殿宇!

奉天連忙叩首拜謝神尊,随後便當衆把這神殿取出安放,并讓衆人将神尊神像神龛等逐漸轉移進了這一座全新的神殿裏,并把這神殿正式改成了新的蓬萊神廟。

這座仙家寶殿實在是震撼人心,漁村一衆們現在幾乎每天都要來神殿裏拜上一拜。哪怕沒有祈願,也要來沾一沾神殿裏的仙氣。

奉天安放好神殿,又帶着童兒們住進了新神殿,後殿有專門給她們劃出居住的院落,比她們原來的住處舒适得多。甚至每一個童兒的房間內都有一件與她們身形相符的彩衣。

奉天自己也有一身,她萬分恭敬的把神賜的寶衣收好,只待大國師前來時她再換上。

今日大國師到來,奉天便換上了神賜寶衣,讓童兒們一并更衣,又取出了百寶囊裏的最後一樣寶物————一大桌神仙佳肴,這才來迎接大國師和三王子。

為的就是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免得他們來了蓬萊神廟後還敢拿喬。

在衆人的期盼下,奉天招呼大國師和三王子,還有神巫大巫落座,其餘人便在後面侍立着。

本來,大國師和三王子是想在席間套一套奉天的話,探一探她的底的,可萬萬沒想到,一拿起筷子,他們的手和嘴就不聽使喚了。

什麽套話攀談禮貌寒暄都沒有,只有一桌子的悶頭“食不言”。

這一桌菜是墨卿用文字轉化疊加自主轉化後再塞進芥子袋裏的,哪怕是在美食文化悠久燦爛的古老國度裏都稱得上是頂級佳肴,更何況是這個貧瘠落後的封建時代呢。

現在這個時代,許多香料都遠在大洋彼岸,許多現代人常見的蔬菜瓜果也還沒被人工選育出來。

這時候,連國宴都還是“烹三牲”“炙六味”,說白了就是煮肉蘸醬和烤肉。連燒烤料都沒得吃,好聽點叫原汁原味,直白點就是調味匮乏,要是換個現代人,未必吃得下去。

而現在眼前這一桌菜,是這個時代的人做夢都想象不出來的。

所以,大國師和三王子,神巫大巫雖然一個菜都不認得,卻絲毫不影響他們一口接一口。

鮮嫩可口的肉片,脆爽微甜的時蔬,外酥裏嫩的小排,軟糯脫骨的蹄髈,還有不知是怎麽做的花朵一樣的魚。

難以盡述的滿桌佳肴,吃得幾個梁國權貴頭都不擡,竟一句話也沒顧得上說。

奉天自己也驚訝于這些菜肴的美味,但她好歹有心理準備,且之前也吃過些神賜的美食,多多少少有了些抵抗力,所以奉天居然是滿座裏最穩得住的。

一頓宴席下來,大國師和三王子都對這位奉天神使越發的恭敬了。

因為種種跡象都表明眼前這位是真真正正的神之使者,不是他們凡人能怠慢的。

飯後,奉天命人撤去所剩無幾的殘羹,又有神仆端着一盤接一盤的奇異鮮果出來。仍舊是衆人見所未見的珍奇果品,還個個都飽滿鮮靈,吃起來更是甜蜜無比。

奉天随手拿起一個砂糖橘,一邊剝,一邊問道:“不知大國師此次前來可是有什麽要事?”剛剛席間該談的事情,現在可以開始談了。

大國師學着奉天的樣子,剝出一個砂糖橘,純甜無籽的果肉讓他不由得眯了眯眼。奉天這一問,他連忙咽下嘴裏的果肉,答道:“也無甚要事,原是本國師聽聞我大梁有新神臨世,便代表海神廟,前來拜會一二。”

也算是某種外交了。

奉天點了點頭,慢條斯理的問道:“既是來拜會神尊的,那我稍後便讓人帶幾位去大殿。”她只輕輕略過這話便不再說什麽。

大國師卻有點着急。他本來還等着奉天神使像良平縣神巫那樣否定海神爺爺的存在呢,這樣他才能順着她的話據理力争,将自己這個海神爺爺的神使名頭釘死。

只要這位奉天神使親口承認了大國師的海神神使的地位,大國師日後才能有更多的說法。而且,他還有一個目的沒說呢。

可奉天不接他的茬,讓大國師有些坐不住了。

“奉天神使,你我同為神明使者,本該親如一家,我今日來拜會蓬萊神尊,也是代表了海神廟的禮數————不知奉天神使可願往國都海神廟一去?”

大國師想讓奉天去國都海神廟,為的就是在蓬萊神的信仰徹底取代海神爺爺的信仰之前,給自己多争取一份保障。

哪怕是梁王要封雙國師也沒關系,真神在上,大國師已經不敢想怎麽與奉天神使相争了,只想借着她的影響力,先保住自己的一部分地位。

只要奉天跨進海神廟的門檻,大國師就能讓梁王相信,海神爺爺與蓬萊神都是一樣的神明,并且這二位神明是可以共處的。

而且,現在蓬萊神尊的信仰還未遍布大梁,一去國都,大國師的操作空間就大起來了。要是等梁國人人篤信蓬萊神時再來請奉天,只怕這位神使就不願纡尊降貴的前去了。

趁現在邀請奉天,在外看來是給足了她面子,因為現在梁國四州十三府,絕大部分人都還信着海神爺爺呢。大國師此舉在不知情的人看來絕對算得上是過于謙卑的了,那麽奉天應當會同意的。

作為神使,奉天需要将神明的恩澤傳頌下去,去國都就是一個大好契機。如果她是一個合格的神使,就不該錯過傳頌神恩的機會。

大國師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他的某些想法卻與奉天不謀而合。

奉天得了墨卿的指點,知道自己是遲早要去國都的,但她卻不能進海神廟。她現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蓬萊神廟,她不能有損神尊的威儀,前去僞神廟宇拜會。

于是奉天便笑道:“多謝大國師好意,但我得留在神廟侍奉神尊,實在是不便去往國都啊。”先拒絕,看看大國師能讓步到什麽程度吧,反正她是不會去海神廟的。

大國師心頭一突,他知道奉天恐怕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了。既然這位神使不上當,不肯松口,那就只能另尋他法了。

最後大國師一咬牙,說道:“國都尚且沒有蓬萊神尊的廟宇,奉天神使不願為國都子民傳頌一番蓬萊神尊的恩澤麽?”

這個理由奉天神使總不能拒絕了吧?!這已經是大國師的底線了,再退,他将來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大國師這麽心急也情有可原,他必須搶下先手,在蓬萊神尊的信徒遍布大梁之前親自将奉天神使迎進國都。

這樣就算日後蓬萊神的信徒徹底取代了海神爺爺的信徒,大國師憑着這一茬也能給自己争取些東西,而不至于徹底被梁王厭棄。

說到底,這位大國師雖然是名義上的神使,但海神爺爺久不顯靈,他早就變成一個借神權攬俗世之權的狂妄人了。要不是蓬萊神尊真真切切的有諸多神威在,大國師可不會這樣好言好語的對待奉天。

派人鎮壓蓬萊神廟,拘捕蓬萊神使斬首示衆,才是大國師一貫排除異己的作風。

但種種神跡發生在眼前,大國師才不得不忌憚奉天,對她以禮待之。并堪稱姿态卑微的請她去國都,好給自己鋪出一條退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