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慕遠還是第一次正式與蘇預之照面,之前幾次也不過僅僅是看到而已。蘇預之是個大商人,為人看起來卻頗為冷傲,不太好親近;反倒桓占軒腹大臉圓,見人三分笑,八面玲珑的樣子,倒更像個做生意的。

兩人坐定之後,慕遠正準備猜子,蘇預之突然開口道:“我看過你的棋,很不錯。”

慕遠僅僅是因為對方突然開口而有些意外,頓了一頓才道:“過獎。”

蘇預之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兩人很快猜好子,蘇預之執白。

開局走得很平穩,幾個定式之後,雙方給有所得,均可滿意。

進入中盤,兩人誰也沒有率先挑起戰争,只有在不可不争之處才近身搏鬥一番。仿佛早有了默契一般,兩人一起平穩地把棋局走向了官子階段。

不僅慕遠做過思量,其實在前日抽簽結束之後,蘇預之已經在為今日這一局做着打算。

原本蘇預之以為,這一次的揚州論枰,他唯一的對手只有桓占軒,對于同樣呼聲很高的範彥先,上一次的論枰兩人便交過手,那時是自己勝出,至于盧子俊,這樣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他還沒有放在眼裏。

正因為把桓占軒當成此次唯一的對手,他才會在兩人提前在第一輪遭遇的時候,故意不動聲色地輸了那一局,他輸得極為自然,他相信桓占軒肯定是看不出來的,也沒有人能看得出來。之所以故意先輸一局,自然是為了在之後兩人再交手時,桓占軒會對剛敗過一局的自己放松警惕。

蘇預之對備選棋待诏的位置根本沒有興趣,之所以會這樣費心算計,一是因為想要拿到問鼎時的“江淮棋王”的稱號;二來也是本性使然,多年行商的經驗讓他習慣留一手,等到最關鍵的時刻再發揮作用。

只是,蘇預之根本沒有想到的是,慕遠看出了他的手段,而紀三猜出了他的意圖。

雖然蘇預之不知道那些,但是在慕遠贏了範彥先之後,他就隐隐有一種預感,恐怕他這次的算盤要落空了。偏偏那麽巧,範彥先與慕遠的那一局,與自己和桓占軒的那一局在同一時間,若是能早一點看到他們的對局,也許他會改變自己的計劃。

之後蘇預之最大的希望,是想在遇到慕雲直之前先遇到桓占軒,無論如何,他想證明,自己并不是真的不如桓占軒。

然而上天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抽簽的結果,他一定會先遇上慕雲直。慕遠與盧子俊的對局,在他眼裏根本沒有懸念。

早在慕雲直贏了範彥先的時候,蘇預之就開始研究他的棋,幾次的對局看下來,他卻愈發覺得此人棋力深不可測。蘇預之早就發覺,不論面對的是什麽樣的對手,慕雲直永遠保持着一個不大的優勢,一盤兩盤如是,四盤五盤依然如是,絕不可能是巧合。只有一個解釋,他的棋力遠高于這幾個對手,才能把局勢控制得這般恰到好處。蘇預之自問根本做不到。

Advertisement

心已經涼了半截,然而未戰先認負也絕不是他蘇預之的風格,唯有全力一戰罷了。

蘇預之向來自知,在圍棋上的天賦,他有一些,但算不上多高,所以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可靠後天努力的官子上。許多棋手,尤其是民間棋手,都好中盤厮殺,因為夠通快,看起來也好看,然而官子的計算,瑣碎,繁雜,枯燥,不是誰都有耐心去認真研究的。但是蘇預之有這個耐心。

幾年的努力之後,成效自是頗大。蘇預之自認,不論對上哪個民間高手,只要前面的差距沒有落後太多,到了官子階段,他都有把握能夠反敗為勝。即便是對上京城裏的棋待诏,倘若僅僅考校官子功夫的話,他自認也有一戰之力。

對上慕雲直,蘇預之也認為,自己唯一的希望在于官子。

所以開局之後,蘇預之一直走得小心翼翼,絕不率先發難。倘若慕雲直依然像他之前常做的那樣僅僅保持一個微弱的優勢的話,自己就有機會。

平平穩穩到了官子,這時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自己僅僅落後一些,蘇預之稍稍松了一口氣。

然而很快,蘇預之就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進入官子之後,慕雲直驟然開始發力,之前的和風細雨仿佛是一場錯覺。

若以外行看熱鬧的眼光來看,這一場對局算不上多好看,至少跟上午桓占軒與範彥先的對局相比,其激烈程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然而若是段數高的棋手來看,這是一場相當精彩甚至堪稱經典的官子戰。

官子戰,比的就是眼疾手快,算路精準。首先要評估各個官子的大小,基本原則當然是先收大官子,再收小官子。還有先後手的問題,在棋盤上,往往是“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誰能争得先手誰就能獲利更多。有些時候,先手官子的價值在彼削我長的來去之間可以差上十幾目甚至幾十目。

蘇預之在官子上确實是下過一番苦功的,他對官子大小的評估和判斷基本準确,次序也很少出錯,幾乎沒有什麽問題。以慕遠的判斷,可以達到職業棋手的平均水準,對于一個業餘棋手來說,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了。

然而他的對手卻是慕遠。作為一個超一流的職業棋手,官子是必須要做到滴水不漏的。序盤中盤可能還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然而官子是硬功夫,沒有任何借口可找。超高手之間的對決,半目只差就可能逆轉勝負,一點差錯就不能有。

慕遠算路精準,落子也快,這無形中又給了蘇預之多一個壓力。起初他還跟得上慕遠的速度,越到後來就越慢,到了每走一步都要算上一算的時候已經顯得很艱難。

蘇預之心裏很清楚,這盤棋他已經輸了。

結束之後一算賬,原本只有幾目的差距到官子收完之後已經擴大到了十幾目,這在蘇預之十幾年的對弈生涯中,是從來沒有過的。

只有一個解釋,對方的水準,遠遠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

想到這裏,蘇預之莫名地卻舒了一口氣。

倘若對手的水平與自己在伯仲之間或者只高出一點,那麽還會有一些争勝之心;倘若對方的水平是自己遠遠夠不上的,便會連那麽一點羨慕嫉妒都無,剩下的只有敬服。

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被狠狠打敗,蘇預之輸得心服口服。

收拾好棋子後,蘇預之道:“你是我所見過的,棋下得最好的人。”

慕遠淡淡一笑。

蘇預之又道:“後日你與桓占軒的對局,我會出一千兩,買你勝。”

慕遠走出對局室的時候,四面八方投注過來的目光已與一開始大不相同。起初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居然可以一路殺到這裏,即便現在有人說後日的對局他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也沒有人會反對。

慕遠依舊坦然,別人的看好或看壞,對他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在回去的路上,慕遠對紀三說了今日對局的情況,紀三笑道:“這個蘇預之,倒挺有意思的。”

快到住處時,紀三又問道:“明日沒有對局,慕兄是準備休息一日,還是想要出去走走?”

慕遠側頭看他,微微一笑:“紀兄既這麽問,是已經有安排了嗎?”

紀三眸光閃閃:“城外西平山上有一座觀風亭,據說站在那裏可盡覽揚州美景,據說歷來有隐士高人喜歡在此對弈。”

慕遠眉眼彎彎:“那麽不如明日帶上棋盤茶點,咱們也體會一下前輩高人的隐逸情懷。”

紀三笑道:“好啊。”

翌日一早,慕遠紀三帶着天元墨硯,裝上茶點,帶好棋盤,駕好馬車,一路向西平山進發。

到了山腳下,幾人找了戶農家,給了點銀兩寄存了馬車,便帶好東西,徒步上山。

觀風亭在半山腰上,早有人走出了一條上山的路,除了陡一點兒,并不難走,何況今日天氣晴好,風光明媚,一路上山,倒也頗有趣味。

一路上,紀三又給慕遠講了幾個這西平山觀風亭的故事傳說,其中一二個還與這紋枰之事有關,其他三人聽得津津有味。即便是常年跟在紀三身邊的墨硯,也從來沒有聽他這般說過故事。墨硯心裏倒是很清楚這是沾了誰的光,私心裏真的希望這位慕爺不要那麽快離開。

天元一派天真爛漫,聽了幾個故事後,忍不住佩服地道:“紀三爺,您的故事說得真好聽,比茶樓裏最好的說書先生都說得好。要是您去哪家茶樓說書的話,保管天天客滿,滿堂彩。”

“呸,我家爺可是幹大事的,哪能去給人家說書去。要不是沾了你家少爺的光,你以為你幾輩子修來的福能聽到咱們爺說故事。”紀三還未發話,墨硯倒是先急了。

天元這才發覺自己說錯了話,急忙道:“紀三爺,您別生氣,小的不會說話,說錯了話,您別跟小的一般見識。”

紀三不以為意地笑道:“天元這是誇我呢,我又怎麽會生氣。”

天元松了口氣,憨笑道:“紀三爺大人有大量。”說着又偷眼看了看還板着臉的墨硯,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他的衣袖,賠罪道:“墨硯哥哥,我說錯話了。紀三爺都不跟我計較,你也別生我的氣了。”

墨硯看到他可憐兮兮的樣子既想笑又要努力板起臉,輕輕哼了一聲:“爺既然大人有大量,難道我就是小氣的人嗎。”

天元趕忙笑道:“當然不是,墨硯哥哥最大度了。”

慕遠一直靜靜地聽着,方才既沒有替天元辯解也沒有故意斥責他,仿佛他與紀三之間本就不分彼此不必計較,這時倒是笑了笑道:“墨硯是個好孩子。”

墨硯聞言立刻咧嘴一笑:“謝慕爺誇。”似乎得慕遠一句贊賞比得自家爺一句誇還高興似的。

紀三側首看向慕遠,兩人的眼神一交彙,不由皆會心一笑。

一路走走說說,不到中午,便到了觀風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