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林懷德很忙,家裏沒人送他們去學堂,林子浩只好練了幾天駕馬車。以前雖然駕過牛車,可是級別不一樣,很是讓這個認真的小夥子傷了幾天腦筋,練了幾天才能勉強駕馭。

快進十月的天已經很冷,手都伸不出來,看着大哥凍得通紅的手,林子墨教給他娘縫制了幾雙手套。半截拉了一層薄棉的手套,套在手上暖呼呼的,雖然露出幾個手指還是冷,但勉強可以接受了。

周氏和林雨對這手套也很有興趣,翻來覆去看了半天,周氏慈愛地摸着林子墨帶着手套的手:“你這孩子是很聰明的孩子,可惜就是對看書寫字興趣不大,要不你得比你兩個哥哥都強。”林子墨頭大:“娘,我已經很認真了。”別和他談學習,誰談學習跟誰急。

林雨擺弄着剛剛縫好的一副全棉手套笑道:“娘,您別和三哥說這個,反正大哥、二哥學的很好,三哥能學好就學,不能學好也沒什麽。倒是這手套我覺得是個機會。”周氏白了她一眼:“什麽機會?你懂啥呢?”

林雨噘嘴,不敢頂撞:“我是說可以縫制多些手套,讓哥哥們帶到縣裏去賣,縣裏肯定沒有。”林子墨也眼前一亮,是啊!這個肯定沒有賣的,自從有了這幾千兩銀子,家裏一直大動作不斷,等蓋好宅子也就剩三四百兩,如果再加上定制寫好家具的錢,應該剩不下大些了,掙錢迫在眉睫,粉條的分紅得年底才能下來。

周氏皺眉:“就咱家幾個人,還要忙着蓋房子,能縫制出多少?”林子墨接過話:“可以請村裏的嬸子大娘們幫忙,多縫制些,到時我們拿去縣裏賣。”盡量多縫制,也就是一錘子買賣,國人的山寨功能一直很強大,大概賣完幾天就得有仿制品。

“行啊,家裏還有幾匹細棉布和繭綢,等你們明兒去學堂回來,捎回些就夠了。”能買得起手套的,也得是中等以上的人家,所以做的精致些沒錯。

在炕桌上練習寫字的林子浩擡頭:“那些還是前些天歐陽家他們送子墨的東西,家裏還用得上,等明天到了縣裏,我們各布莊轉轉,找那些過時的布料買回來,肯定便宜不少。”

林子墨對這個大哥刮目相看,正直中透着圓滑,這要是進了仕途,肯定能走的很遠。周氏點頭:“也行,快過年了,家裏的料子準備做新衣服吧!”新衣服、新鞋子都必須手工縫制,飛的時間很長,現在安排不算早。

林子墨提議:“娘,褲子的褲腰能不能在裏邊縫上一圈帶子?”他早受夠了免裆褲,就是縫上幾個褲腰帶也不行,褲腰那裏總是一大坨。林子墨曾提議做的合身褲子,被周氏批了一頓駁回。合身的褲子□□的,會被人罵死的。

把松緊帶褲腰的樣子畫給周氏看,沒有松緊帶,可以用布帶代替。周氏眼睛一亮,這個可以接受:“這個行,把帶子系上,不用擔心掉下來。”林子墨算知道為什麽古人的褲子上有腰帶,還要在外衣的上邊系腰帶了!不但是為了美觀不透風,還防止裏邊的褲子系不住(^_^)

奶奶從外邊走進來,笑着道:“你們娘幾個說什麽了?老遠就聽到笑聲。”幾個人忙把奶奶扶到炕上,林子墨埋怨:“奶奶,說了不讓您老去跟着忙活了,您就是不聽!”黃氏笑着擺手:“沒事,你們明天去學堂,你娘得給你們收拾好東西,我沒事就去看看,又不用我幹活。”老人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一心想幫襯着孩子在過好一些。

看着奶奶凍得有些紅的臉,林子墨猛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帽子有,手套也有了,還有兩樣東西,他和二哥坐在車廂裏還好點,大哥可是要在外邊趕車的,忙把口罩的樣子,和圍巾的樣子畫給周氏:“娘,你看這兩樣東西能做出來嗎?”說着,在嘴上和脖子上比了一下。

周氏仔細端詳了一下:“行,娘試試,這些東西都不錯,你大哥省的挨凍。”可以說周氏的手很巧,在黃氏和林雨的幫助下,費了半個時辰就弄好了。

口罩很好弄,兩層布加上點薄棉就得,圍巾費了點勁,做好了三條才弄出一條合适的。深藍色的細棉布裏,深藍色福字花的繭綢面,圍在脖子上很舒服,就是沒有毛線的漂亮。

坐在馬車裏,打着車簾子,林子墨擔心地看着林子浩駕着馬車。真想在馬車前樹立一個牌子:新手上路,請保持距離。幸虧馬車是個貴重物,路上真心不多。

林子翰拍拍明顯緊張的小弟:“沒事的,大哥駕牛車很好,馬車也能行。”天天和大哥在一起幹活、讀書、睡覺,林子翰充滿了對大哥的崇拜。林子墨沖他一笑,轉頭又緊張地看向車外,林子翰只好搖搖頭,拿起本書努力看起來。

終于在林子墨的擔心中,馬車晃晃悠悠地到了縣城。學堂離着縣城的新家很近,三兄弟決定把馬車放到新家裏,徒步去學堂。

藤制的書箱太沉,林子墨讓周氏做了三個能斜跨的布書包,哥三個把口罩、圍巾手套放在了新房子裏。身穿一樣的寶藍色繭綢長衫,披着藏藍色薄棉披風,斜挎着藍色花紋書包,威風地走向了學堂。

走到學堂門口,和林子墨熟悉的歐陽府小厮來旺正等在那裏,看到林子墨眼睛一亮,屁颠颠地跑上來要接過他手裏的書箱,但看了半天也沒有:“林少爺,您的書箱哪?我家少爺讓我在此等您。”

林子墨一笑,撩起披風,露出書包:“在這裏哪,不用你拿着,領我們找你少爺去。”來旺驚奇地看了一眼書包,忙在前邊引路,進了學堂大門。

青磚灰瓦的門樓,青磚鋪地的大院子,院裏栽了幾顆桃樹和梨樹,寓意桃李滿天下。兩排幹淨整齊的青磚瓦房排列着,傳出朗朗的讀書聲。

走進第三排房子,大開的房門和窗子,讓人一眼就看到了裏邊。有個四十多歲,留着三縷長胡須,白淨面皮,長着一雙丹鳳眼的文靜男子坐在上邊,一排排的小桌上,坐滿了十幾歲的學生們,歐陽志就坐在了靠後的位置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