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來旺上前,輕輕禀道:“陳先生,林家村林氏兄弟來報道。”那先生聊起眼皮看了一眼,眼睛精光閃爍,一看就是不好打教道的人:“先坐去後排,等會做篇文章,不夠格的去別的先生哪。”

三人只好小心地上前施了一禮,走到了後排坐下,林子墨痛苦地發現,這不是他以前上學時坐的那種桌子,而是一人一張小木桌,木地板上放着個蒲團,大家都盤腿坐在上邊。

林子墨就納悶了,放着好好的凳子不坐,非要坐在蒲團上,有自虐的嗜好嗎?

不過也不敢說別的,剛才幾兄弟走過來時,兩邊的學子們都只是用眼角看看他們,正襟危坐地看着寫着字,連歐陽志也是小幅度地擺擺手打招呼,一點也不敢喧嘩,看來陳先生是個很嚴厲的先生。

剛坐下,就有助手前來,每個人發了一張試題,林子墨看了看,題目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頭疼地敲敲頭,拿出筆墨紙硯,桌子上還被放了一個洗筆的小竹筒。

好在林子墨有了十幾年的學齡,對于作文還不費勁,從古到今,作文一直是學生的必修課。林子墨只要在心裏打好草稿,在轉化為文言文就可以。之乎者也,真他娘的拗口。

費了一個時辰,三兄弟交上了卷子。林子浩和林子翰比起兄弟顯得悠閑得多,林子墨卻是滿頭大汗,自己也不知道緊張個什麽勁。

陳先生靜靜地看完,閉目想了一下,沖着三人道:“林子浩的文章不錯,林子翰有點欠缺,總體還行。”說着,皺了皺眉頭,看向林子墨:“你的文章雖然不太通,但立意新奇,可能年歲小也有點關系。”又想了一下:“好吧,現在我的班級學習,三個月後沒進步自動轉班。”

林子浩兩兄弟連同歐陽志長出口氣,松下了緊張地背脊,真怕把林子墨調到別的地方,反而是林子墨本身到不在乎。

陳先生站起來說道:“你們三人明天正式上課,今天下午先準備一下。”說完轉身走了出去,屋子裏的學子們“嗡”了一聲,七嘴八舌地說起話來,有幾個圍在幾兄弟周圍問長問短,歐陽志也走了過來。

幾人正在寒暄,一道陰陰的公鴨嗓傳來:“大堂哥,這就是附在咱家學堂讀書的泥腿子吧!真不知道二堂伯怎麽想的,讓這種下等人進來。”三兄弟呼吸一滞,回頭望去,一個十四五歲的白斬雞小子,穿着綠段子繡花長衫,一張高傲的臉向天望着,三角眼的眼角斜着三兄弟。

歐陽志大怒:“歐陽勇永,什麽時候嫡枝這邊辦事用你管了?”歐陽永“切”了一聲:“我們剛分出來幾年,為什麽不能算嫡枝?”看看林子墨他們:“而且,嫡枝也不能自作主張,把些阿貓阿狗地弄進家族學堂吧。”

雖然在林子墨眼裏,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屁孩,不過,這個小屁孩說話真氣人,林子墨感覺自己出氣有點粗。歐陽志揚揚下巴,指指歐陽永身邊的兩人:“怎麽也比你家強,林家怎麽說也是家族的合作夥伴,就是家族長老們也沒話說,不像你身邊的人,純粹是來白吃白喝。”學堂裏每日供應子弟們一頓免費的中餐,許多附學的窮親戚,不但不用交學費,還能省下家裏的糧食。

歐陽永噎了一下,這兩個跟班,是他娘家裏的親戚,在這裏附學,也是來沾光的,對家族一點用處沒有。“哼”了一聲,轉身就走。

林子浩二人臉色有點難看,歐陽志轉身施了一禮:“幾位對不住了,我帶他給幾位道歉。”叔叔已經交代過了,一定要善待林家一家,誰知道第一天上學,就碰到了這個二貨。

三人連忙回禮,想也知道大家族之間相處更不容易,有什麽委屈,也不應該怪到歐陽志身上,何況三人本來就是附在人家學習。

陳先生說明天才正式上課,兄弟三人便直接回了家,家裏沒預備什麽吃的東西,只好出來找了個小面館吃飯。點了三大碗牛肉面,默默地吃完,林子墨發現兩個哥哥情緒不高,想必是剛才的事情對他們有了些影響,勸道:“大哥二哥,如今我們什麽也不要想,形勢不由人,只要把書讀好,打家裏經營好,終有我們揚眉吐氣的一天。”林子浩點點頭:“我知道,就是心裏有點不得勁,從爺爺出事,我家已經嘗夠人情冷暖了,等有了機會,一定讓九泉下的爺爺瞑目。”

林子翰使勁戳戳碗裏的面條,甕聲甕氣地:“我會好好讀書的,大哥,等我們中了功名,一定要陷害爺爺的人家好看。”林子墨瞪大了眼,他對當初的事情記憶裏一知半解,沒有親身經歷,總有不真實的感覺,沒想到兩個哥哥始終壓在心裏。

怪得的哥哥們看書着麽拼命,弄的林子墨心裏好像也對那個非正常過世的爺爺有了些感覺,可能這就是親情之間的聯系吧。

吃過了飯,上街溜了一圈,幾人都不是逛街的材料,走的腳都疼了。望着差不多看過來的最大一家布莊,林子墨建議:“要不在這家買吧。”林子浩點頭:“進去看看”帶着兩個弟弟走了進去。

這家店很大,貨品琳琅滿目,各式品種緞子、綢子、绫羅、棉布,應有盡有。一個小二過來招呼:“幾位客官要什麽料子?小的給帶路。”

林子浩看看屋裏的東西問道:“有沒有比較便宜的料子?”小二有點奇怪,看着幾位的穿戴,也不像沒錢的人啊?本着顧客第一,還是問道:“要什麽料子?我們這倒是有點去年的陳貨,就是顏色有點不新鮮。”

林子翰接口:“那倒是沒事,便宜的話我們多要點。”坐在櫃臺裏的掌櫃注意了這邊,沖着小二吆喝:“豆子,領紀委客人到後邊的庫房看一下。”真要是能把陳貨賣出去,能把積壓的本錢換回來。而且就掌櫃的經驗,一般這種客人,要的貨量小不了。

庫房中堆了不少各種布料,由于是去年的料子,顏色稍微有點暗淡,大的毛病倒是沒有,但價錢便宜了三分之一。他們家做的手套、口罩、圍巾等,也不需要太講究,三人商量了一下,要了一百匹繭綢,一百五十匹各色花面布,緞子太容易挂絲,不适合做這些東西。

買賣做成,雙方都很滿意,掌櫃的特意又給打了個九折。林子墨看這個掌櫃為人挺實在,而且店面也大,客流量也不少,就打了個主意:“掌櫃大叔,如果有新鮮的東西,你這裏收成品嗎?”他們兄弟上學堂,父親忙的什麽都顧不上,做出成品來也沒人能賣,找一家全體收購是最好。

掌櫃的擡頭:“這位小哥什麽成品?哪一方面的?我們這裏的确收一些加工活。”林子墨不可能詳細說明,就給他大概描述一下:“可以保暖手、脖子和臉的幾樣東西,包你沒有見過。”掌櫃的大喜,搶占住先機,是做買賣必須必備的:“好的,小哥如果能有這種新奇的東西,一定要先賣給我家。”想了想,掌櫃的又道:“小哥家也可以把這種東西的樣子先賣給我家,你們可以掙取加工費。”一般這種店裏的繡娘養的不多,大部分活計都是下發。

林子墨想想也行,反正也不想指這個做長期買賣,三兄弟對視一下,林子浩道:“好吧,我們相信掌櫃。”林子翰從随身的書包裏掏出手套等穿戴起來,從學堂回來,就把這些放到了書包裏,怕上街冷,沒想到用上了。

掌櫃一看,豎起了大拇指:“小哥家真有能耐,這種東西都能做出來,說不得,我們要了,給個價錢吧!”林子浩道:“還是掌櫃給個價錢,相信掌櫃的不會沒信義的。”掌櫃對這幾個半大孩子更是佩服,不愧是讀書人,小小年紀挺老練:“好吧,我也不大诳語,一百兩銀子買斷,你家可以接加工活,這一套給加工費一百個大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