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靖親王為冬小麥的事情,又來了幾趟林家村。時間長了,慢慢林家人不再畏懼如虎,和林家三兄弟也漸漸有點話說,特別是林子墨,越來越入他的法眼,日間親近。
轉眼第二年的秋試到了,清水縣推薦參加考試的三十人裏,林子浩和歐陽志一定可以去,林子翰和林子文沾了林懷德的光,也一起參加,只有林子墨有自知之明,連名也沒報,不去受那趟罪,自在家裏跟着父親巡視家裏的産業。
林子浩等人随着歐陽家車隊走了好幾天了,林子墨正跟着父親蹲在棉花地邊,看着佃戶們拔草。棉花棵子高大,七月份剛剛結花,葉片有點蔫蔫的,林子墨皺起眉:“爹,我告訴過你棉花要打頂嗎?”林懷德一愣,磕磕手裏的眼袋鍋:“沒有啊?怎麽?棉花還要打頂嗎?”林子墨點頭,端詳一下:“就是把頂上掐去一葉一芽就行,棉棵下邊的無用的費枝條、葉子等也要修剪去,省的把養料占去。”
本來這年頭就沒有化肥等物,肥力不充足,在給占去一部分,棉花更是減産。走過去翻起下垂的葉子,果然,星星點點地粘着不少棉鈴蟲:“爹,長蟲子了。”林懷德嘆口氣:“沒辦法,每年都長,只能把害蟲的葉子揪去,可這麽多的棉棵,揪不過來。”
林子墨吃驚:“就這麽放着嗎?”“是啊,只能祈禱上天保佑,少鬧病蟲害多打些棉花,不然,棉花價格就會一直居高不下。”招手叫過來莊頭:“聽到三少爺交代的了?交代他們幹活時手腳輕點。”
林子墨一擡手道:“還有,馬上泡點旱煙水,給棉棵灑灑,大概能制蟲害。”林懷德大喜:“真的,棉花也能用這個法子?”林子墨點頭:“大概有作用。”莊頭忙颠颠地吩咐人去,這個三少爺說的話,一般很管用,棉花的産量上來,家裏就能多做床棉被,給孩子們做件新棉襖了。
看着佃戶打剪下來的無用枝條,林懷德感慨:“以前也沒想到過這個辦法,這個多簡單啊!能多打多少棉花啊!村裏人大多數人家,也能給孩子做件像樣的衣服。”在村裏住長了,也有了感情,看着不少孩子們大冬天也穿不上件棉襖,心裏很不好受。
“這是在幹什麽?”一道溫潤的聲音響起,林子墨翻了翻白眼,這個靖王爺跑他們家,跑順腿了,動不動就來。還得臉上恭敬地轉身,父子倆一起行禮:“見過王爺。”朱睿擡擡手,眼睛盯着地裏幹活的人們:“這又是一項新種植法子嗎?”問完,眼睛轉向了林子墨。
不過,林子墨對于靖親王這種為百姓着想的态度,還是很佩服的,忙又介紹了一遍:“不過,這也是剛剛實驗,還沒出結果,所以還沒向王爺報告。”老爹身為司農訓導,專司農事,有了新的種植方法,可是一定要向上報的。
揮揮手,身後馬上走過來安樂:“爺,有何吩咐?”朱睿道:“馬上讓跟随的士兵,學會棉花的新技術,然後連夜趕去各郡縣傳播。”
林子墨無語,士兵也可以這麽用?忙大聲道:“王爺,這種法子我父親還沒實踐,不能保證真提高産量。”雖然有把握,還是提前把話說明,如果有萬一哪?
朱睿回頭,酷酷地一笑:“我相信你,我想等年底,你父親的官位又得升一升。”意味深長的眼神,看的林子墨一身雞皮疙瘩,忙轉過身子不看他,裝鴕鳥,愛咋地吧,反正目前看,這個靖王爺還沒壞心。
一個月後傳來大捷,林子浩中了鄉試底十八名,歐陽志中了二十五名,而林子翰和林子文落了榜。這也是意料之中,博陽州城相當于現代的一個省,參考的秀才每年規定三千人,取中只有三百人,這道窄橋,不易沖過去。
家裏大放鞭炮,慶祝林姓家族終于出了為舉人老爺,衆族人把大門卸下,門樓上重新加了一層,以示林懷德家從此改換門庭,也加入了高門樓一族。
怪不得稱呼官宦世家為高門樓,原來官做得越大,門樓蓋的越高,看看故宮吧,門樓簡直是一個宮殿。
大伯一家也趕來迎接新舉人,大伯還好些,侄子考上也跟着高興,大伯娘則不然,耷拉着大餅臉,一聲不吭,帶着也蔫了的林雲坐在角落裏。倒是大堂嫂大着六個月的肚子四處幫忙,對于大堂哥沒考上這件事,一點不帶樣,嘴裏招呼:“二嬸,親戚們都來了嗎?要我幹什麽活計您說話啊。”
這麽多的下人,當然用不到她幹嘛,不過,人家這就是個态度,表現出來讓人痛快。林子墨點頭,不怕人厲害,就怕她不講理,能把大伯母管的老老實實,還能不添亂,拉巴一把她家也沒什麽。
林子浩他們回來,家裏一直熱鬧了好幾天。如今林家也是官宦之家,四周圍的人也都受過林家的恩惠,于是,連別的縣裏的士紳都派來了人祝賀,當真是聲聞百裏。
林子墨很納悶,二哥沒考上,臉色不好有情可原,怎麽大哥臉色也不好?亂哄哄地也沒空問,直到全都平靜下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林子墨才問:“怎麽了大哥?我看你不太高興?”林子浩忙道:“也沒不高興,就是出去一趟,看出了我學業上的不足,對于明年的舉業有點擔心啊!”
這是當然啊!全國之大,什麽人物沒有?全家人全都看過來,林子墨安慰道:“大哥今年不過十六歲,不用着急,如果感覺不足,可以推遲到三年後再考。”全國招考,更是不得了,數萬人才要三百人,簡直是擠一個獨木橋,還是極細的那種,範進不過中了一個舉人,就被痰迷了心竅,差點瘋癫,就是最大的明證啊!
林懷德也安慰:“子浩啊,你已經考中了舉人,已經很好。家裏不會給你壓力,以後咱能考上進士就考,考不上也沒事。”奶奶等人也忙點頭,以示支持,看看瘦了好多的兩個孩子,這個試不好考啊,反正家裏有吃有喝,富富裕裕地,考不考得上無所謂。
林子浩點頭:“恩師和我還有歐陽志說了,他再教下去也沒新意了,勸我們去往文化氛圍很濃的南方求學,開闊一下眼界。”奶奶瞪大眼:“什麽?要去南方?聽說那些南蠻子很厲害的,吃人肉喝人血。”周氏也一驚,忙看着幾個兒子。
林子墨失笑:“奶奶你這是在哪聽說的?沒有的事,如今天下太平,在有歐陽家的人脈,大哥去哪裏都沒事。”老太太從沒出過遠門,道聽途說,對出遠門本能地畏懼。
林懷德也道:“沒事,歐陽家的商隊四處走動,經驗很豐富。”自從當了這個官,接觸的人多了,林懷德嘴也利索了不少。周氏道:“這一去三年等到考完試,子浩都十九歲了,他的親事怎麽辦?這幾天不少人都來探口風了。”
談到親事,林子浩紅了臉,低下頭。別人還沒說話,林子墨忙說:“不急的娘,您誰家也別應啊,等三年後進京再說,到時候爹也去了,咱家可能得全搬去。家裏的産業和下越來越多,我的大嫂必須是那種識文斷字,有點管理能力的世家之女才行。”
林子墨從電視和小說上懂得不少,京裏大戶人家規矩多,自家和人打交道,沒有能拿出手的人。娘管理個小家還行,進了京和貴婦們一比,差距就出來了,時間長了,怕是融入不到官場圈子裏。
一家人無限相信林子墨,再說,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走嗎?經林子墨一提醒,可不是嗎?遠的不說,歐陽家處處講究的習慣,就讓自家眼花缭亂了,等進了京,都是這種人家,還真不是自家能應付的。
林懷德拍板:“就聽子墨的,子浩的親事等他考完試再說。”轉頭拍拍一直沉默的二兒子:“還有子翰,不要這麽垂頭喪氣的,大不了多考幾次,我就不信我兒子還考不上。”這個二兒子和他一樣,都是不愛說話的人,平時對他難免疏忽些,這個孩子也不吵不鬧,很讓人心疼。
林子墨也道:“還好二哥沒考上,等我兩年後一起考,還能有個伴。”林子浩也道:“你在跟着陳先生學兩年,正好下次考試,陳先生也該回去述職,到時考上了,你也去南方找我一起學。”
看到一家人都為他擔心,林子翰不好意思道:“我沒事,我平時就沒大哥聰明,這次考不上也在意料之中,等和陳先生再學兩年,我和小弟一起去。”
一家人合計完的十天後,林子浩帶着書童小樹和長随劉雲,和歐陽志一起,随着歐陽家的商隊走了。
家裏的氣氛低迷了幾天,林子翰帶着林子墨又回了歐陽家的學堂,跟着陳先生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