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今年的中秋比任何時候都要清冷寂寥。往年明月高高挂, 瑩瑩泛着光輝,今年的八月十五,卻是個大陰天。
賈府因有孝, 在十四那天小聚了會兒, 十五清清淡淡地過。湘雲與探春讓在廊下, 望着陰沉天空, 聊了幾句,亦是無趣, 早早就睡下了。
還好柳湘蓮與衛若蘭都有送節禮過來,讓老太太心中寬慰不少。她雖然知曉前幾天探春與湘雲跟随賈琏出府的真正目的是什麽,但是都到了這個節骨眼兒,她也不想再約束太多。
各安天命罷。
中秋一過,柳湘蓮便帶着薛家一大家子南下了。
賈琏送他們出了城, 順便把探春做給湘蓮的衣服鞋子等帶給了他。
柳湘蓮允諾道:“還請琏二哥哥照顧好家中,時機到了, 我再回京迎娶三妹妹。”
“柳二弟也請放心,我自會把她照顧好。”
賈琏看着一行人直至消失在路的盡頭,才騎馬回城。
深秋,南方的廣州尚如夏天, 只是日頭沒有那般毒。
此地商貿興旺繁榮, 海外運來的各類洋貨,諸如紫檀、象牙、琺琅、鐘表、玻璃器、金銀器,甚至還有家養寵物,都是各行商們采辦的目标。
他們根據內廷出具的式樣逐件采買, 再上交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和粵海關監督, 由他們進獻。
除此之外,各行商私下采辦的洋貨, 則進入各地的達官貴人家中。
薛家一行人來到了這曾經是蠻荒之地,而今是最大外貿通商口岸的廣州,讓薛蝌、柳湘蓮覺得如虎添翼。
薛寶琴這幾年一直在京城待嫁,性子收了收,一到這貿易繁華之都,又仿佛回到了從前跟着父親去各種采買的時光。活潑明朗的她,兒時學會的幾句洋話,至今也能說出來。在這兒待了個把月,每日過得不亦樂乎。
薛蝌、柳湘蓮來得早,已經結識了若幹商人。薛蝌又十分聰明,早年跟随父親到處走,跟通事官學過一些洋話,在這兒做久了,也成了半個通事官。後來還與粵海關官府有所往來,得到官員賞識,故而根基算是紮穩了。
Advertisement
柳湘蓮雖然當時并沒有取得行商資格,但是而今戶部改革後,行商資格本也不難得,薛蝌幫着拜托了官府,很快有了回應。
雖說戶部改革後,給皇家采買的貨物需要各行商墊資,屆時才統一領取銀錢,有的時候因為這樣那樣的牽扯,行商自然要虧一些,但是長遠地看,買賣仍然劃算,利潤依舊可觀。
薛蟠經歷了種種,雖有心去學着打理生意,奈何并不是這塊料,加之腿有些瘸,又經和離一事,氣勢漸漸磨平下來。現下也沒有膽子再去幹混賬事,每天乖乖地待在店鋪裏應付往來。
薛姨媽的心情也疏闊了很多,張羅着擇個好日子,讓邢岫煙與薛蝌成親。
雖然邢岫煙也在孝中,不過孤女寡母,人生地不熟,無人置喙。
江南的金陵,此時山中楓葉紅豔,清晨白霜覆在了鳳凰山下的一大片土地上。田間地頭,蔬菜、稻麥、蜜橘、秋梨……作物長勢喜人,樹上果實累累。
賈寶玉在這座小村莊裏,每日上山追兔,下河摸魚,人長得結實了許多,心境也開闊了不少。
賈家的家塾已經開始招收學生了,因一時缺少老師,京城家塾的先生又不便過來,所以賈寶玉索性自己做起了先生,教村裏幾個娃兒識字念書,倒也有趣。
這日正同幾個姐妹在栊翠庵裏品茗,妙玉打趣道:“往常你是何等厭棄讀書求功名,如今做起了教書先生,倒也算是因果。”
賈寶玉卻說:“什麽因果不因果的,我只教他們學寫字,讀些書,算個數,明白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讓世上少幾個糊塗的人,并非教他們去求取功名。自然,若他們有心去求取功名,我也不會攔着他們,各有各的前程罷了。”
妙玉笑着搖搖頭,問他:“府裏竟然一直沒有催你回京麽?”
“這倒沒有,橫豎在孝中,不考科舉,除了記挂着老太太、太太,還有湘雲、探春妹妹,我真覺得這兒才是極樂世界。”
迎春道:“不如我們去封信,把湘雲、探春姐姐都叫過來,豈不熱鬧?”
寶玉:“好主意,待會兒我寫信給琏二哥去。”
京城裏,這會子已經早晚呵氣成霜。
嘉王府一切如舊,賈府亦一切如舊。
只是這水面看似平靜,卻總仿佛要被什麽巨大的石頭投進來打破。
該來的總會來,清岩這日讓韓福去了趟林鴻府,林鴻聽完韓福的話,不禁臉容失色。
“消息可是真的?”
韓福閉眼點了點頭:“殿下說,只怕這兩日就會下達旨意。”
林鴻面色肅斂地道:“我知曉了,你且回複殿下,就說我知道該怎麽做。”
賈赦勾結外官走私的事情,果然還是被忠順王府的人查明了,現下已經奏請皇上,幸好皇上的身邊,嘉王殿下也有可靠的耳目,這才獲知了消息。
林鴻趕緊來到賈府,将這一消息告訴了賈琏。
卻見賈琏面不改色,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
“你已經知曉了麽?”
上輩子便知曉了,親眼見到家破人亡,即使是這一世,也明白早晚有這一天,府中氣數如此,難逃這樣的結果。
賈琏沒有正面回答,只說:“多謝雁聲兄告知,眼下請望自保重,我有我的安排。”
林鴻不知道他的安排是什麽,但也不便再多說,只好趁夜出了賈府。
賈琏連夜找了賈芸過來,安排好讓他次日一早就送巧姐、小紅出城,去劉姥姥家躲着。
王熙鳳吓得臉色煞白,腿都軟了,冷靜下來後,也想連夜送些東西出去,被賈琏攔下:“眼下咱們還有東西麽?即使有,又能把這些東西送給誰?”
王熙鳳流淚道:“難道就任由他們把家中抄個一幹二淨?你把巧姐送走,那我們自己呢?”
“巧姐還小,不該受這罪過,你我都不冤,不挨過這一劫,終究難活下去。若你也走,只怕官府查得更嚴,連巧姐也活不了。”
王熙鳳沉默了下來,打點着将自己放利收回來的銀子,交由小紅保管。
賈琏親自把湘雲、探春送到了衛府。
因湘雲、探春都已經有了婚約,且湘雲不是賈府的人,故而是安全的,只是探春需要躲避。
原本賈琏還擔心衛若蘭會害怕顧忌,不敢做私藏罪人之事,卻沒有想到他此時膽子也壯了起來,說道:“反正我已經是罪臣之子,不差再藏個人。”
賈琏說:“你且放心,他們若問起來,我只說探春随柳湘蓮去了廣州,他們現下已是夫妻,無論無何不影響外嫁之女。何況……我們至少還有王妃。”
話雖如此,實際上賈琏也心中了然,林黛玉雖然是王妃,但此事不宜牽連嘉王殿下,若嘉王府出手相助,是天大的恩情,若不出手相助,也是他的本分,怨不得任何人。
從衛府回到賈府時天已光,賈琏有些擔心老太太在獄中受苦,怕是撐不過去,遂前往榮慶堂,打算讓老太太也去避一避。
才走到榮慶堂,就聽賈母問鴛鴦:“一大早的就不對勁,可是出什麽事了?”
賈琏這才進去,說道:“孫兒不敢相瞞,有人告發咱們家,只怕咱們府裏要迎來大災難了。我想着老太太要不先去躲避一下……”
鴛鴦等丫鬟吓得小臉蒼白,不料賈母聽罷,瞬間反而平靜了下來,冷靜地說:“我哪兒也不去,只坐在這兒等着他們來。”
“老太太這是何苦呢?您這身子骨,哪裏經得起……”鴛鴦也急忙勸說。
賈母卻站了起來,擺着手說:“你們不必勸我了,府裏最繁榮鼎盛之時,我經歷過,比你們過了些好日子,倘若果然要衰敗,豈有我不能面對,卻要留下你們來承受之理。”
賈琏一聽這話,眼淚就奪眶而出,羞愧、感動、慚悔……五味雜陳。
老太太向來就是個明事理的人,只是這些子孫輩子,實在沒有才能,無法守住家業,興旺家族。
此時,院子外人員明顯湧了進來,丫鬟媳婦們紛紛尖叫。
賈琏慌忙快步向院外走去,只見進來一隊官兵,領頭的官員,竟然是那個殺千刀的賈雨村。
賈琏恨得牙根直癢,早就聽聞他與忠順王府走得近,料想這次就是他主動牽頭告發的。
賈雨村睨了賈琏一眼,絲毫不理會,木然地拿出了聖旨,說道:“賈府接旨……”
賈琏聽完,癱坐在了地上,果然如此,寧榮二府,無一幸免。
賈赦勾結外官走私貨物,賈珍在孝期間聚衆賭錢,賈政任上虧空雖然補全,但是辦事不力,放任族人作惡,賈琏賄賂官員……有官職的幾個人罪名齊全,其餘人也受到牽連。
抄家的兵士将寧榮二府包圍起來,賈府男丁都被關進了牢裏,又因牢獄裝不下那麽多人,女眷則被送進了獄神廟中。
與前世的情形,一模一樣。
賈琏在一片哀號聲中,冷靜地思考着:“也不知金陵那邊,是不是也是這樣對待。唯一慶幸的是,那兒有兩江總督張少昌管着,興許,不至于這麽吃苦。”
事已至此,他能做的,都已經盡力做了,唯今之計,只餘祈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