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清岩聽聞賈府被抄, 正在府中思考對策,範照老先生火急火撩地進了府。
“先生來得正好,我正想去找您。”
“殿下稍安勿躁, 此事需從長計議。”
“願聞先生詳談。”
一切如範照所猜想的那樣, 聖上借了忠順王之手, 将一門雙公的賈家也拉下了馬。以他的布局安排, 自然不會由着忠順王一家獨大,故而必定會再借嘉王的手鏟除忠順王。嘉王妃是賈府外孫女, 最終的處決,也不會不顧及此事對嘉王的影響。
“依老臣推斷,最多罰抄賈家全部財産,懲治有罪的幾位官員,也就是差不多了。至于那些老弱婦孺, 應該是可以贖出來的,畢竟皇上最缺的是銀子。”
清岩仔細聽着, 不住地表示贊同:“以往甄家、史家被抄,也是如此,先将一幹人全抓起來,表面上個個都要治死罪, 實則經過朝中制衡, 最終不過是意在財産,懲治真正有罪的官員。畢竟若果真株連九族,說句不中聽的,怕是連皇家也要受牽連。”
範照道:“正是這個理兒, 只不過, 殿下雖然迫切想救賈家,卻最好不要親自出面, 而是找個更适宜的人出面陳明利害,效果更佳。”
清岩看了範照一眼:“先生說的可是北靜王?”
範照輕輕點了點頭:“你若出頭,反而容易被朝中之人揪住辮子,找北靜王是最佳選擇。”
清岩微微颔首:“既是如此,我即刻去見北靜王。”
“殿下萬萬不可,還要提防落人口實,北靜王那邊,由老臣和林鴻大人去便好。”
範照與林鴻一同去了北靜王府,清岩則來到後方園中。
林黛玉也已經聽聞賈府之事,在紫鵑陪同下在園中散心。正走着,見清岩就在前方,隔着花叢,二人四目相對。
清岩微微笑着繞了過來,讓紫鵑先退下。
昨夜一場大風,将明黃、淺紫的菊花瓣吹落不少。
Advertisement
黛玉瞧在眼裏,蹙了蹙眉。
清岩道:“範老先生過來了,他勸我眼下不要出頭,一切事宜由他們代勞。”
黛玉卻道:“有盛極,便有衰敗。如同這花兒,有綻放,便有凋零,何況北風這般急,這般大。我只是擔心外祖母年事已高,禁不起摧殘,也擔心一衆姐妹,她們如此嬌弱。”
“天威難犯,聖意難違,不過你放心,我雖不能保下所有,卻一定想辦法讓老弱婦孺免遭責難。”
黛玉瞧着眼前這位向來顧及她心思,護她周全的人,帶着深信不疑的目光,凝重地垂了垂首。
賈母在獄神廟中只捱了幾日苦,便被接了出來。
“聖上向來尊老敬老,顧及老國公夫人史氏耄耋之年,身體有恙,平生行善積德,聖上特赦恩典,準許賈史氏在外醫治。”
來接她的,正是林鴻。
老太太原本不想出去的,她說道:“家中有難,大家都在受苦,怎能獨我一人在外醫治。”
身邊一堆人相勸,鳳姐與尤氏都說:“只有老太**了,咱們府裏才安,老太太若不能安然無恙,咱們就更沒有指望了。”
說罷,破敗擁擠的牢子裏一片贊同之聲。
林鴻也說道:“這也是王妃之意,老夫人千萬莫讓王妃牽挂。”
賈母這才起身。
鴛鴦因是賈母身邊最得力的丫鬟,也一同接了出來,每日在林家精心侍候着老太太。
這日林黛玉去了林鴻府上看望外祖母,祖孫倆相見,不免又是一頓哀傷。
賈母老淚蓄在眼眶中,拿絹子拭了眼角溢出的淚:“我便知道,府裏早晚有這一天,我一把老骨頭,沒了也就沒了,可憐那些子孫,都是我的肉啊……”
黛玉扶着老太太散步,安慰道:“外祖母請放寬些,案情正在審理中,金陵那邊有兩江總督照應着,聽聞迎春姐姐因仍是孫家媳婦,已經放了出來,惜春妹妹、寶二哥哥都沒有吃什麽苦,想來只要再過些時日周旋,便能釋放。”
賈母拍了拍黛玉的手:“這次若不是有你們,賈家果真要家破人亡了。幸好有你們哪……”
賈府被抄将近一月,案情經由順天府審理,一切明朗,呈給皇上裁定。
不多時,判決便下來了。
賈府的財産,毫無疑問,全部沒收充公。整個府裏雖然只餘一個空架子,那滿箱滿盒裝的,并不是值錢的金銀珠寶,古董瓷器,而是一些當票,但是光建的這兩座府,還有這個大觀園,便是用金銀填堆起來的,還有一些珍藏的字畫、瓷器、金銀首飾……
所謂破船還有三千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将兩個府裏全部的東西點明,也有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進了國庫。
至于賈府人員,經過多方游說、制衡,北靜王以“賈家是王妃外祖家,不宜從重處罰,且元妃娘娘才薨逝不足半年,若讓賈府家破人亡,則娘娘九泉難安”為由,多次進言。
站在嘉王府這邊的官員,也紛紛說罪不及無辜婦孺。
皇上本身也主要旨在抄沒賈府家産,且元妃終究死在他的睜眼閉眼間的,他的心中亦有所愧疚。在看清朝中形勢之後,皇上下令将賈府的奴仆全都變賣,一應有罪的賈家男丁,發配到北地流放;其餘者,暫時關押,可在一個月內贖回,無人贖者,再作變賣。
此令一出,大家也看得明明白白,皇上說來說去,終究不過是想要銀子。
花自芳聽聞賈府的奴仆可以贖回,二話不說回家拿了銀兩,把妹妹襲人贖了回來。
襲人心中還惦記着賈寶玉,央求哥哥去金陵打聽寶二爺的下落。
花自芳道:“妹妹你別着急,如今你已經是自由身,我也算對得起死去的父母。寶二爺在金陵也有貴人照拂,想來不久也會回京。”
“那,快把太太贖出來罷。”
花自芳嘆道:“贖你容易,贖那些主子卻難,少說也要花幾百上千兩才行。且不說咱們能不能找出這麽多銀子,做哥哥的也不得不勸你幾句,眼下他們家已經是敗落了,就算把人全部贖出來,他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還要找人去照料他們……”
襲人的嫂子也過來,給襲人倒了碗茶,說:“你哥哥說的有道理,依我瞧,還是管好自己要緊。姑娘既已平安回來,在家好生歇着,将來尋門親事,做正經媳婦,強過做姨奶奶。”
花自芳瞪了媳婦一眼,襲人嫂子這才不好意思地閉了口。
襲人聽畢,深知兄嫂說的也在理兒,而自己往常拿回家裏的那些體己也不多,這些年都被家裏用光了,自己沒有銀子,兄嫂怎麽會願意拿那麽多錢出來贖人。只好暗自垂淚,祈求寶二爺能平安歸來。
巧姐這幾日在劉姥姥家裏住着,開始以為只是如上次那樣,小住小幾就回府,還挺興奮,與板兒、青兒時常在田間地頭亂竄。結果住了快一個月,都還不見回府跡象,她不由嚷着要回府。
小紅瞞着說:“姑娘乖,現下咱們府裏有事,二奶奶又回了金陵,等過些時日再回府,好不好?”
小姑娘沒有什麽心眼,雖然察覺不對,但也想不了太多,繼續與板兒、青兒快活玩耍。
劉姥姥這邊也急得團團轉,起初與小紅輪流去獄神廟裏看望,送吃的送穿的,小紅恨不得住在裏面照顧。
被鳳姐勸了回來:“你有這心,我便知足了。巧姐還要你照顧,你把她照顧好,我便再無所求。”
這日終于聽聞賈家的人可以贖回去,劉姥姥喜出望外地回了家裏,嚷着要去賣田地,把奶奶、太太們贖出來。
小紅說道:“姥姥先不必急着賣田地,奶奶給了我一些銀子,我們先把奶奶接回來,再另做打算。”
獄神廟裏,衆人也聽到了旨意,看見小紅、劉姥姥過來,便如同看見了希望。
小紅心下不忍地來到鳳姐面前,問道:“二奶奶,聽了您當初的交代,把那銀子帶了出來,方才問了問,能贖兩位主子,除了你,再贖誰?”
鳳姐也十分為難,但王夫人既是自己的姑姑,又是自己的嬸嬸,往日裏受她照顧最多,只能選擇王夫人。
鳳姐原本身子就不好,在獄裏挨餓受凍一月餘,舊疾複發,流血不止。
出來時已經奄奄一息,她回望了一眼牢裏的平兒,抓着姥姥的手,滿臉是淚地說:“姥姥身上可還有銀子?求求您把平兒贖出來吧。”
劉姥姥也帶了些銀兩,點頭含淚把平兒贖了出來。
隔着一道栅欄,邢夫人、尤氏、許氏、趙姨娘、李纨等眼淚汪汪。
李纨尤其委屈,抓着木欄淚眼婆娑地說:“太太,我命薄,嫁進府裏,沒跟珠兒過幾天好日子,可是蘭兒是您親孫子,是珠兒親兒子,您可得想想辦法,把他贖出去啊!”
王夫人一聽,眼淚就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你放心,我們先出去商議。”
趙姨娘在一旁怯怯地看了王夫人一眼,結結巴巴地說:“太,太太,還,還有環兒……”
鳳姐望着牢裏的衆人,說道:“能贖你們出來,我一定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