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番外一(2)

衆芳品着茗, 麝月進了栊翠庵,悄悄在紫鵑耳邊說了幾句。

紫鵑聽罷,來到黛玉跟前, 提醒道:“娘娘, 時辰到了。”

黛玉蹙了蹙眉。

原來帝後二人微服出來, 說好只在山莊待一個時辰, 申時便要回金陵。

寶釵、探春等察覺不妙,關切地問:“這麽快就要走了麽?”

黛玉望着姐妹們不舍的眼神, 起身道:“你們且先坐着,我去去便來。”

衆姐妹哪裏還坐得住,一同随黛玉出了庵門。

黛玉來到園子裏,卻見清岩恰好也往園中來。芙蓉花開得正盛,花叢旁, 帝後二人會合。

衆姐妹還是初次這樣直接地一睹龍顏,欣喜、吃驚之餘很快全都低頭行禮。

清岩掃了一眼群芳, 微微颔首示意,爾後拉過黛玉的手說:“你的茶品完了麽?我已經讓前來接駕的人走了。”

“走了?”黛玉不解地看向清岩。

清岩笑着說:“不獨你想多留,我也想過過田園生活。咱們且在這兒住一晚,明兒等外祖母大壽過了再回金陵, 可好?”

“好當然是好的, 只是怕随行的張大學士又要左一個奏,右一個谏了。”黛玉用手遮着笑了笑。

“不理他,難得出來一趟,将在外還軍令有所不受呢, 何況我是天子。”清岩如同少年郎, 意氣風發地道,“走, 我已經看中了一處屋子,晚上我們就宿在那兒,你也一定滿意。”

清岩二話不說,也絲毫不在意幾步之外還站着那麽多姐妹,拉着黛玉的手便朝前走去。

衆姐妹見到當今天子,已經個個驚訝得說不出話了。按理說,寶玉、湘蓮、衛若蘭之流,個個也是不俗的,可是天子果然是天子,自有一股不凡的氣度環繞。

Advertisement

現在又見天子毫不避忌地與娘娘牽手而行,還說了那麽多體貼的話,更讓衆姐妹覺得不可思議,紛紛心生羨慕。

帝後恩愛自古有之,史書記載确切,民間也傳聞不少,可是她們親眼見證時,又是另一種滋味。

恰好寶玉、柳湘蓮、衛若蘭、孟修公子等幾位男眷也進了園子,見到衆姐妹都立在這兒,隔了幾步遠就停了下來。

湘雲氣鼓鼓地瞪了一眼衛若蘭,心中腹诽着:“怎麽也不走過來?”

衛若蘭看不懂湘雲傳遞的意思,只回想自己剛才是不是惹她生氣了?可,并沒有……

孟修與寶釵遠遠對視了一眼,互相點了頭,向來端莊持重的她,自然在大庭廣衆之下也有禮有節。

柳湘蓮這會子在與徐家明說商貨的事,沒顧得上探春。

寶玉倒是同往常一樣,與衆姐妹十分親近,湊上來就問:“你們在栊翠庵喝的什麽體己茶?我原本也想去喝的,怎奈成家後反而多有不便。”

惜春置身事外,卻跟明鏡兒似的:諸位男眷,果真加起來都比不上林姐夫。

而此時的林姐夫,正拉着林姐姐來到園子入口,從右邊的一條石徑小道中,進入別苑,苑內栽滿修竹,意境幽遠,更妙的是進了正屋,穿過去,屋後便是一方水榭平臺。

這個園子雖不算大,亦開鑿了一個不小的池塘,荷花菱角水蓮,錯落分布池面。清岩與黛玉扶着水榭欄杆,看着池中錦鯉争相游來。

“如何,這個別苑,你可還滿意?”

“我才在院子裏見到那幾叢翠竹,便心生歡喜,不想裏面別有洞天。你才來多久,就對園子這麽熟悉。”

清岩驕傲地笑:“難得來一趟,自然要四處走一走……呃,別動。”

清岩從黛玉發間拾掇出一小片花瓣:“想來是秋風刮來的。”

此時衆人也恰好來到水榭對面,看着清岩與黛玉伉俪雙雙,不禁紛紛在內心感嘆帝後情深,當世表率。

下午時分,清岩聽聞族裏幾人要下地勞作,也不顧大家勸阻,跟着去了田地中。

山莊外便是一大片稻田,秋日陽光,金風送爽,稻穗沉甸甸,正在由青變黃。

田埂間,正好用以種菜,眼下正是培育各類蔬菜秧苗的時節,金彩、劉忠等拿了鋤頭之類,挖松土地,撒了菜籽。

清岩也跟着試了試,還給菜籽澆了水。

随後又攜着黛玉望了望旁邊的稻田。

“看這稻穗,想來今年收成不錯。”

黛玉道:“想起當年元妃娘娘歸省,我曾作了一首詩,有兩句用在這兒正好應景。”

“什麽詩?”

“一畦春韭綠,十裏稻花香。”

清岩贊道:“好詩!親眼見到此景,感觸更真切。全詩可還記得?”

黛玉點了點頭,那是給大觀園中建築 “杏簾在望”題的詩。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裏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清岩聽畢,沉吟道:“盛世無饑餒,何需耕織忙。只願天下能在我的治理中,果真能寧靜祥和,繁華昌盛,不見饑餒,耕織為樂。”

黛玉看着眼前人,欣慰一笑。有這抱負,便是難得,谷麥滿倉,衣被充裕,也終究會有看不見的饑餒之處,能做到絕大多數人衣食不缺,便是了不得的明君。

一早,清岩、黛玉陪着賈母吃了壽面,用了早點,才歇息,張少昌便領着大小官員來接駕來了。

聽聞帝後都去田間走了一遭,體驗一番農人勞作。張少昌心中甚是欣慰,剛要說什麽,清岩就先發話。

“朕昨日與村民共同在田地裏耕種,深知勞作不易,農人辛苦,上回崔大人建議的農田人丁賦稅改制問題,可以再細化細化……”

張少昌呆了一呆,看着年輕的皇上,竟忘了要說什麽。

清岩笑道:“張大人,南巡勞頓,你也留下來喝杯老太君的壽酒罷。”

賈母的九十大壽,堪稱榮耀登頂。比賈府最繁華之時還要榮光百倍。

活了将近九十載,能得到帝後親自來賀壽,且帝後二人絲毫不嫌棄宅舍簡陋,食物簡單,絲毫沒有架子,只哄着她開心,她還有何求?

随着帝後起駕回金陵,賈母在鴛鴦的攙扶下,與賈家衆人聚在一起,一起,望着漸漸遠去的隊伍,臉上泛起了這一生中最圓滿的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