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番外一
展眼三年過去, 寶玉與寶琴依舊沒有把心思用在做生意上,時常借着各種名義去游山玩水。偏偏二人在一起又總是有特別好的運氣,一路上遇各種貴人, 遇各種機會, 邊玩邊把生意也做成了。賈琏對此表示無法解釋。
這日寶玉興高采烈地進鋪子, 對賈琏說:“琏二哥, 你猜怎麽着,今兒遇到個金發碧眼的洋美人, 她的陽傘壞了,我領着她找修傘匠修好,她直誇我‘井特門’。”
賈琏一頭霧水:“什麽門?”
“就是有公子風度,有貴族風範的意思。”寶琴在身後笑道,“走, 寶玉,我們回屋吃冰鎮果子去。”
二人嘻嘻哈哈地回屋去了。
賈琏看着小兩口離去背影, 搖頭嘆道:“寶琴真不愧是沒有入薄命司的人,寶玉也是命好……”
平兒進來鋪子,見二爺嘀咕,問他在說什麽?
“沒什麽……對了, 我見你最近沒有什麽胃口, 不如找大夫瞧瞧。”
“不用瞧,這會子是六月,南邊天氣又濕熱,往年也沒什麽胃口。”
“金陵來信說, 八月初三打算給老太太提前過九十大壽, 薛姨媽也很久沒有回金陵探親了,我們都把鋪子裏的生意收收尾, 一同回金陵去。”
“那關門不用做生意了?”
“生意還是要做的,只是往年六七月是海上暴風雨頻發,本來就沒多少洋船過來,原本也閑,一些小生意交給夥計料理便可。況且薛蟠兄弟腿腳不便,又不想動彈,他會留下來。”
平兒應聲,着手去打點帶回金陵的東西。
這日薛姨媽過來說:“巧得很,寶釵也說很久沒回金陵了,想一同去看看。”
平兒問:“她一個人?還是孟二爺一同去?”
“自然是一同去的,也好讓老太太等人見見。”
Advertisement
六月底,薛姨媽、賈琏、寶玉、寶琴、寶釵夫婦、湘雲、衛若蘭、探春、柳湘蓮、薛蝌、岫煙與平兒等一行人從黃埔港上船,沿着海岸北上至張家港。
平兒一上船便吐了個沒完。薛姨媽和岫煙雖然也暈船,卻沒有平兒厲害。
一直到了張家港,踏上平地,平兒還是身子不适,在江陰縣,薛姨媽催着賈琏去找大夫。
大夫一號脈:“恭喜恭喜,這位夫人有喜了,看樣子應該有三個月了。”
賈琏、平兒俱是驚訝。
薛姨媽笑道:“我一上船就懷疑,又不敢說出來,怕平兒心神不安,更影響了胎兒。阿彌陀佛,真是菩薩保佑。”
奔波一路,此時的賈家山莊,已經建設得頗具規模。園中亭臺樓閣,皆是齊全。雖然無法與大觀園相比,卻亦小巧別致,遠近聞名。
賈府雖不再是國公世家,不過皇帝依舊恢複了老太太的诰命夫人頭銜。逢年過節,就連城中的小官小輩,也要過來慰問老太太。
賈政管理着家塾,在他的悉心教導下,賈蘭已經順利中舉,只等來年入京會試。
薛姨媽等人一進山莊,賈母就眼尖地看着寶釵身邊那位風度翩翩的公子,問道:“這位就是孟家公子?”
薛姨媽說:“正是呢。”
薛寶釵攜夫一同拜見老太太。
“嗯,看起來是位清俊公子。”
“老太太,我還有一件喜事,說出來,保準你笑開了花。”
賈母笑了笑:“有什麽喜事?”
薛姨媽牽着平兒來到老太太跟前,把她的手往老太太手裏一放:“恭喜老太太,馬上又要做曾祖母了。”
王夫人、鳳姐先是一愣,進而全都喜興起來,鳳姐尤其高興,來到平兒跟前細細追問。
畢竟,平兒是這幾年來賈家裏邊第一個受孕的人,就連寶琴也還沒動靜。
一度,賈母認為這是老天在懲罰賈家。
可是而今,終于有了孕事,賈母不禁喜極而泣。
衆人在一旁恭喜的恭喜,安慰的安慰,好不熱鬧。
薛姨媽看到尤氏身邊站着一個風韻十足的女人,一時不知道她是誰,便問了尤氏。
尤氏道:“她便是蓉兒新續的媳婦,傅秋芳。”
賈雨村一出事,傅試便不理這個妹妹,傅秋芳被湘雲送到了金陵。沒多久,傅試也栽進案中。
老太太念着曾經她有心出錢救賈家,讓她留在了這兒。兩年前,賈蓉的續弦許氏病故,老太太遂做主把傅秋芳嫁給了賈蓉。
幸好傅秋芳是敏而好學的,對佛理頗通,平日裏也時常去栊翠庵與妙玉做伴,這些年也算過上了清靜日子。
傅秋芳給薛姨媽福了一福。
薛姨媽連聲說:“模樣、體态、氣質,皆是出挑,堪與可卿這孩子一比了。”
“大家都這麽說,且她能詩會詞,若早幾年嫁進府裏,園子裏更熱鬧。”
傅夥芳謙虛地道:“母親謬贊了,不過識了幾個字。”
平兒懷孕後,鳳姐各種活兒都不讓她做,也不讓她再回廣州,只讓她留在莊上,安心待産。
鳳姐還笑着說:“眼下你是咱們家的功臣,我照料你,也是應該的。”
平兒笑道:“尚不知是男是女,怎麽就稱得上功臣了。”
“老爺太太都男女不嫌,你怎麽反倒忌諱起來了。我琢磨着,咱們家經過這些變故,也挺了過來,老天說不定開始眷顧咱們了。我命中無子是因果報應,但你應該比我有福氣些。”
賈琏見鳳姐這些年确實性格平和了不少,料想她不會像對尤二姐那樣對待平兒,心中稍稍放寬了心。
八月初一,賈琏在金陵城中探得消息,回來急急報與老太太聽。
“皇上與皇後娘娘同巡江南,今日即在揚州下了碼頭,不知會否來金陵。”
賈母一聽,心潮雖然起伏,卻也要裝出一副平靜神色。
“知道了。”賈母不由嘆氣,“縱然來金陵,也輪不到我們接駕。”
鳳姐勸道:“老太太這是哪兒的話,依我瞧,皇後娘娘如此愛重外祖母,皇上也是有情義的,咱們該備還是得備着。”
“我何嘗不知道,只是她自幼跟在我身邊,如今我是想見而不得見罷了。”
在賈府衆人盼望、緊張、猜測等複雜的氛圍中,八月初二這日,黛玉與清岩換了常服,乘了輛尋常富貴人家乘坐的馬車,在侍衛扮成随從的陪伴下,來到鳳凰村賈家山莊。
車隊還在村外,還在田間耕種的族人就瞧見了,趕緊回來報信。
帝後駕臨,賈琏急忙引了衆人出來相迎,大家又驚又喜,山莊外跪了一地,要行大禮。
一雙貴氣逼人的璧玉佳偶下了馬車,讓人不敢擡頭直視。
清岩與黛玉穿過衆人,親自扶起了賈母。
清岩與黛玉齊聲喚道:“外祖母,快快請起。”
賈母這才見到了黛玉與清岩——皇後與皇上,自己的外孫女和外孫女婿。
清岩道:“今兒我們是微服來給老太太賀壽的,衆人都快平身,不必行此大禮。”
賈母見清岩果然是人中龍鳳,萬中無一,而黛玉鳳儀萬千,早不是當年撒嬌的小性子……一時歡喜得跟什麽似的,話還未說出口,淚先流了下來。
衆人先是齊聚在正廳說了會子話,雖然帝後說是微服過來,可賈府衆人不敢造次。直到後來黛玉扶着外祖母回到了她屋內,把正廳留給了清岩與賈家男丁,王夫人、邢夫人等太太,寶釵、湘雲、探春等姐妹,才敢入屋。
正廳內,賈政仍舊自稱罪臣,清岩道:“學政不必自謙,朕此番前來,也有意讓你重新出山。你為人清廉,只是受了牽連才被革職。先帝尚且并未下昭讓你終生不得起複,況且江南自古人傑地靈,應天府提學官空缺,朕需要你管好江南學政。”
賈政猶豫片刻,最終說道:“容我與母親商議一番。”
賈母此時已經滿頭銀發,卻精神煥發,黛玉在一旁陪着說了好些話。
賈政進來時,黛玉也恰好想去園子裏逛逛,遂趁機離開了。
賈政作揖道:“聖上大恩,欲起複兒子做應天府的提學官。兒子想來征求母親意見。”
賈母“嗯”了一聲:“聖上能起複你,是你的榮幸,即使你心中向往東籬,也要成全了皇上,才能成全自己。”
“是,兒子明白了。”
賈母如何不知道,賈政雖然沒有官瘾,卻始終還是想恢複自己的榮譽名聲。這三年他在這山村裏憋屈着,盡管時不時也有一些官員來拜訪,賈政卻終究因為沒有官職,時常感到遺憾。
而今機會已經來了,賈母替他做主,也好讓他面子上挂得住。
栊翠庵依舊如常,連庵中的樹都修剪得一模一樣。
黛玉在寶釵、湘雲、寶琴、探春、迎春、惜春等姐妹的簇擁之下,來到庵中品茗。
妙玉在門口迎道:“一大早就有喜鵲在枝頭報喜,我還同寒梅說,定有貴人到來,果不其然。”
妙玉把衆姐妹迎進庵中,合了十,彎身要行禮。
黛玉道:“你乃佛門中人,不必拘俗家之禮。”爾後又笑着說,“幾年未見,見你一切都好。”
妙玉卻細細看了看黛玉,說道:“你的臉容倒是飽滿了,雙目含星,想來在宮中歲月亦是圓滿的。”
黛玉笑笑,沒有聊這個話題,反而催道:“我們今兒都是來喝茶的,你還不快奉上你珍藏的茶,還有那些茶杯,以及你蠲的什麽花瓣上的雪水,清晨的露水……”
妙玉抿嘴:“這就去。”
“你們不知道,我在宮裏也會與紫鵑收這些水,煮出來的茶卻始終沒有她的好喝,想想,許是少了些純淨禪味兒……”
衆姐妹見尊貴的皇後娘娘,依然是那個古靈精怪的林妹妹,紛紛放開了心思,嬉笑言談,一如往昔在大觀園。
縱似水流年,再見亦是如花美眷。
作者有話要說:
默默吐槽自己,這怎麽不像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