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淳懿郡主立在原地, 看着于成均那高大壯闊的背影逐漸遠去。
夏日裏的風吹拂在身上,竟令她生出了幾分寒意。
在外望風的宮女, 至此刻方才匆匆跑了過來, 低聲問道:“郡主, 肅親王把柳莺帶走了, 咱們要怎麽向太後娘娘交代?”
淳懿郡主面色平靜, 冷淡說道:“一個賤婢罷了,有什麽可惜的。不好交代,也得交代啊。”說着,将帕子一甩,扭身向慈寧宮方向走去,言道:“走吧, 回去見姑母。”
主仆兩個一路過去,并未碰見什麽人。
回至慈寧宮,卻不見太後。
淳懿郡主問了服侍的宮人, 方才知曉, 原來太後正同皇帝在偏殿說話,此刻倒不宜相見。
她心中會意,便往自己住處去了。
今日忙了這一出,她倒也疲倦的很, 在榻上歪了, 令宮人替她捶腿。
上了一盞碧螺春,吃了半碗不到,前頭便打發人來傳話:“皇上已經起駕了, 太後娘娘請郡主過去。”
淳懿忙放了茶碗,扶了扶發髻,起身往前頭去了。
進了慈寧宮西偏殿,卻見太後正在炕上倚着一方軟枕閉目養神。
淳懿郡主便上前,低低請了安。
太後眉眼不擡,淡淡說道:“坐吧。”
宮人放了一張春凳,淳懿郡主便側身淺淺坐了,有人送了一盞茶上來。
太後說道:“想必是沒成吧?”
Advertisement
淳懿郡主微微點頭道:“清兒無用,辜負了姑母的期待。”
太後鼻子裏笑了一聲,睜眼說道:“罷了,原沒想到一下就能成。”
淳懿郡主看太後的臉色并無不悅,便大膽問道:“姑母既然明知肅親王不信那奴才的,又何必行此舉呢?”
太後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笑道:“一枚棄子,死到臨頭能添些堵,那也是好的。”說着,又問郡主适才的情形。
淳懿郡主便一五一十道來,太後聽了,微微一笑,道:“很好,這疑惑的種子種下去了,就等生根發芽了。”
淳懿郡主遲疑道:“可……肅親王并沒聽那奴才的話啊。”
太後笑道:“這柳莺的話,大半是假的。但那枚觀音玉佩,她能說的有鼻子有眼,大約是真的了。這肅親王妃同譚家小子有無首尾并無關系,只要那玉佩是真的,就足夠肅親王起疑了。她是王妃的近侍,這等小事最是清楚。”
淳懿郡主聽着,點頭稱是,轉而又問道:“姑母,這柳莺不過是個王府婢女,您卻是怎麽同她挂上關系的?”
太後淺笑道:“這人啊,身在高位不錯,但耳目卻要往下面走。如真的把自己當佛爺,高高供起,那離當廢物也不遠了。這婢子常随陳婉兮一道入宮,是個耳聰目明,心思靈活的人。哀家細觀了她一陣兒,是個心氣兒高,不安分的,随意籠絡了一下,她果然肯了。哀家可不似順妃,那般急躁莽撞,做事都做在明處。”言至此處,她卻又嘆息道:“只是,哀家沒曾想到,那肅親王妃是個果決利落的,輕易就拔了這顆釘子。”
淳懿郡主聽了這一席話,并無言語,只是将手中的茶碗重新放下,忽又一笑:“姑母,您之前把這婢子領來,叫我見時,我心裏倒還疑惑。姑母不是看中了我麽,怎麽又叫了這丫頭來。”
太後嘴角微揚,說道:“橫豎,正妃的位子是陳婉兮坐着,再多她一個,也不算多。雖則哀家并無指望她成事,但有萬一的可能總要試試。”
淳懿沒有接話,片刻方才說道:“姑母,我覺着肅親王只怕不是輕易便能為人掌控之輩。柳莺此去,怕是沒有性命了。咱們……還要繼續麽?”
太後睨了她一眼,冷笑道:“怎麽,怕了?一個奴才罷了,死了便死了。這宮廷後宅的争鬥,莫說一個丫鬟,便是這些主子娘娘,斷送性命也不是什麽稀罕事。這才怎樣,就把你膽子也吓破了?”
淳懿讪讪一笑,說道:“清兒素來膽小,讓姑母見笑了。”
太後淡淡說道:“罷了,忙碌一日,想必你也乏了,下去歇着吧。”
淳懿便起身告退。
待郡主出去,太後皺眉自語道:“這妮子,果然是靠不住的。所幸,哀家已向皇上提了,待旨意一下,就是木已成舟。”
碧湖走來,看着宮女們收拾器皿,問道:“娘娘,如此強硬行事,不怕生出禍端麽?”
太後笑了一聲,道:“禍端,什麽禍端?難道肅親王又是肅親王妃,能把郡主殺了不成?只要淳懿能進了肅親王府的後宅,那便一切好說。”
碧湖聽在耳中,倒也不曾多言。
淳懿郡主回至自己房中,靜候了片刻,前面果然有消息傳來。
聽了來人秘報,淳懿郡主面無神色,半日長嘆了口氣道:“姑母,是不管我的死活了。”說着,又問道:“之前叫你們打聽肅親王妃的行蹤,如何了?”
宮人回道:“打聽了,近來肅親王妃留在府中,哪裏都不曾去。”
淳懿郡主不免有些扼腕,說道:“陳婉兮倒是謹慎,之前的茶會賞花也曾請她,卻只是禮到人不至。想尋個縫隙,都無處下手。”言罷,便不語了。
于成均出了宮門,信馬由缰的順着街道行去。
以往,每每下了朝或自軍司處出來,他都歸心似箭,急于回去見妻兒,享天倫。然而,自從兩人口角以來,已有日子不曾照面了。
每日裏,他早起離府進宮,晚夕歸來又進了書房,晚食與安寝皆在書房之內。
夜間獨宿之時,他便分外的懷念起往日兩人恩愛和睦的時光。他很想陳婉兮,非常想。
也不是不想去見她,只是不知道怎麽面對她。
于成均不能明白,為什麽陳婉兮能毫不在意的叫他去納側室。雖說,偶爾她也會裝出一副吃醋的樣子,但那不過是玩笑之舉。她從來就沒有真正在意過,難道她一個女人,在面對這些事時,竟然能比自己這個男人還要克制隐忍?又或者,她并沒有真正的喜歡過他,所以她可以大度的接受別的女人進入王府的後宅。
于成均只覺得滿心煩亂,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麽。畢竟,感情這種東西,是勉強不來的。
正在出神之時,身邊跟馬的玉寶忽然出聲道:“王爺,那邊的興昌點心鋪,這個時候該有剛出鍋的山楂鍋盔。娘娘平日裏最愛吃這個了,這幾日娘娘胃口不佳,飲食怠惰,王爺不如咱們買些給娘娘帶回去吧?”
于成均回過神來,看了玉寶一眼,只見這小厮兩只眼珠咕嚕嚕的轉,一臉機靈之相。
他不由笑罵了一句:“你這奴才,倒是會察言觀色。也罷,就如你所說,買些點心。”
這興昌點心鋪,在京城之中也算小有名氣,有些獨到的方子與手藝,便是連宮中的後妃亦愛吃這鋪子的點心。
于成均不大愛吃甜食,但也聽過這鋪子的名頭。
當下,他便下了馬,進了點心鋪子。
踏進門檻,一股濃郁的油酥香氣,便撲面而來。
于成均在鋪中看了一會兒,只見各色點心琳琅滿目,品目繁多,中有許多是叫不出名目來的。
他吩咐夥計裝了兩斤的山楂鍋盔,忽見後廚擡上一筐新出鍋的蜜三刀,色如琥珀,甜香四溢,他便思量着買些一并捎回去。
正吩咐時,卻聽一道溫潤的嗓音自一旁響起:“肅親王,在下有禮了。”
于成均擡頭看去,只見譚書玉一襲常服,正立在跟前。
他同此人素來不合,除卻争風吃醋外,這譚書玉近來同和親王往來極密,朝堂之上,同太子與自己漸漸分庭抗禮。
當下,他只回了個半禮,便走到一旁,不欲理睬。
然而譚書玉卻跟了上來,欠身微笑道:“王爺,來買點心麽?”
于成均一眼也沒瞧他,口中斥道:“這不是廢話麽?不買點心,來點心鋪子做什麽?你這厮跟着爺,狗皮膏藥也似,意欲何為?”
譚書玉倒也不惱,依舊笑容溫和道:“在下看王爺買蜜三刀,王爺素來又不愛吃甜食,莫不是帶回去給王妃的?”
于成均這方看了他一眼,不悅道:“與你何幹?”
譚書玉微微一笑,說道:“王爺,在下冒犯了,王妃娘娘是不愛吃蜜三刀的。您這買回去,反倒給王妃添了麻煩。”
于成均聽在耳中,頓時心頭火起,斥道:“我們夫妻之間的事情,有你置喙的餘地麽?!”
譚書玉淺笑:“自然沒有,所以說在下冒犯。然而,在下亦是為了王爺着想。您将這點心帶回去,王妃是吃為是,還是不吃為是?左來右去,反倒更生嫌隙。王爺,這多少日子了,您連王妃喜歡吃什麽都還不清楚?”
于成均被這一語,撩撥的暴躁不已。
譚書玉的話,其實沒錯。
他當真并不清楚,陳婉兮的口味,不止如此,連她衣飾品好,乃至于一切的習慣,他都只有個大致模糊的印象。
即便是一日三餐,陳婉兮亦是為了他,改了自己的喜好。
正是因為譚書玉所言為真,他才會如此憤怒。
再想到那賤婢所說的白玉觀音佩,于成均越發暴怒不已。
他沒再理會譚書玉,徑直拂袖而去。
譚書玉立于原地,看着于成均的背影,面上依舊挂着淺笑。
一路無話。
回至府中,于成均自書房換了衣裳,便得知陳婉兮今日幾乎一整日都沒有出琅嬛苑,更未進多少食水。
他心中到底是挂念,起身往琅嬛苑而去。
進了琅嬛苑,院中灑掃的丫鬟們,一臉詫異,進而便是滿面的歡喜——王爺已有好一段日子,不進上房的門了。
于成均沒令人通傳,一路走了進去。
進到內室,卻見陳婉兮側卧在床上,安靜無聲,仿佛睡着了。
他輕步走上前去,站在床畔。
陳婉兮雙眸微阖,靜靜的睡着,白皙的臉頰似有些陷了下去,似乎瘦了些許。
于成均沒有出聲,他望着眼前的妻子,想要擁抱她,卻始終沒有動彈。
陳婉兮只是躺着養神,并未睡過去。她察覺到床畔似是有人,只以為是那些丫鬟,并未睜眼,張口吩咐道:“王爺大約該來家了,上晚食時候,記得把那碗八寶鴨子端過去,王爺喜歡。”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年底要考試,每天更新的字數減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