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睿領從去年開始,和美國一家做教育的NGO達成了合作,那家NGO每年分高中、本科和研究生分別組織一批頂尖學校的教職工來中國舉行招生說明會暨面試會,睿領負責國內的接待并活動的安排及組織工作。去年活動舉辦的時候,葉千含的媽媽病了,她請假回家待了半個月,正好錯過,今年Johnny力薦葉千含來負責這次活動,他說:“千含不但英語好,還有過海外經歷,性格又爽直,最适合跟這幫美國人打交道了。”

此時距離活動開始還有20多天,葉千含立刻開始着手和市場部一起策劃。這一系列的活動是一年當中睿領美國留學板塊最重要的市場活動,而美國留學永遠是綜合留學公司業務當中最大的一塊,因而也就是整個睿領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市場活動。研究生是第一站,此後就是本科和高中,三場活動加上間隔時間,總共不超過一個月,可謂緊鑼密鼓,市場部壓力很大,人手頓時就不太夠,再加上去年負責這個活動的市場部經理正在休産假,代經理是新來的沒有經驗,許多事情葉千含都得親自盯着,甚至親力親為。

葉千含以前長期做班長,組織活動挺拿手,而且組織展會這樣的市場活動需要看各種場地,經常在外面跑,不用成天悶在辦公室對着電腦腰酸背疼,也覺得是一大福利。因而她最近雖然忙碌,卻也心情不錯,各種各樣的點子層出不窮。公司合夥人會議的時候,幾個大Par都說:“原來千含腦子這麽活絡,平常看她冷冰冰挺嚴肅的樣子,完全沒想到啊。”

Johnny不能理解他們的沒想到:“那當然!千含是我們公司、甚至整個行業都少有的才女。以前美本一直想挖她過去做高端文書,我沒放人,現在我們組兩個高端文書都是她一手帶出來的。文字好的人往往還一畢業就上創意類崗位呢,this is her thing!”

二十多天之後,睿領的名校導師見面系列活動開始。

美方抵達的這天,葉千含帶市場部的小夥子去機場接第一批抵達的外賓共四人,是三名分別來自三所美國東部名校的商學院教授,再加上美方NGO的領隊Ge。

接他們回到酒店之後,葉千含給Johnny打電話,讓他給後面兩批接機的同事發郵件,通知幾點她剛剛發現的注意事項。Johnny記下之後,交代了一句:“你那邊沒事就直接回家休息吧,明天開始連續兩天都是long day,真的操作起來你會發現各種細節和突發狀況不斷出現,你的schedule比計劃中還要滿。”

葉千含嘆氣:“我還是回公司吧,Ge一定要我晚上9點去酒店跟他們開會,回家再過去太遠了。”

Johnny驚訝:“怎麽還要去開會?”

“他說要等所有教授到達之後,一起溝通一下今後兩天的行程。我之前發給他們的itinerary他們好像有點意見,要一條一條過。明天早上确實也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情,中午所有活動就開始了。”

Johnny便也嘆氣:“我本來特意多安排幾班接機的人,說讓你能休息一下,沒想到還是休息不了。”

因為美方教授是從不同的城市出發,要分三批到達,不過時間間隔較長,所以原本讨論接機方案的時候,市場部經理建議就葉千含和市場部小夥子一組人去跑三趟,全部接回來就好了。Johnny當時就反對,說那樣葉千含會太累,而活動負責人不能太累,并且萬一某趟飛機晚點,後面就可能安排不開,所以才從各個美國研究生組當中挑選出另外兩位英語口語佳、商務禮儀好、處事應變能力強的同事來負責後面兩趟的接機。

晚上的會議開到十點多的時候,忙碌多日的葉千含已經昏昏欲睡,可對方還在滔滔不絕,一直不便打斷。

這時Johnny的一個電話,委時讓葉千含清醒了一下。

她站起來走到一邊接電話,Johnny問:“怎麽樣會開的?”

葉千含瞟了那群美國人一眼:“還沒開完呢,希望你這個電話能夠拯救我。”

Advertisement

Johnny的電話還真拯救了葉千含。待她收線回到座位上,Ge總算識趣了一次,作了總結性發言:“時間不早了,大家都需要回去休息,那就先這樣吧。”

千含從酒店出來,給Johnny回電話:“這個Ge去年也是領隊嗎?”

Johnny說:“是的,怎麽樣?”

千含忍不住皺眉:“這個人很難纏,假洋鬼子。”

Ge是華人,操一口帶唐人街口音的英文,不知到底是真不會中文還是不願意承認會中文,領着老外回到中國就自覺高人一等,言語中老是出現諸如“你不知道我們美國人怎麽怎麽樣”的句式,令葉千含大為反感。睿領的準備工作都是按照之前郵件裏和他的溝通來進行的,現在他又各種變卦挑剔。比如他之前要求帶全隊游覽北京,葉千含和同事們讨論下來,挑了故宮附近幾個經典景點,他來了之後又說,能不能不要每個人都去,或者有些人能不能去其他地方,因為“你不知道我們美國人向來都是崇尚自由的”。

葉千含直接回答不行:“我們人員有限,安排不了這麽多陪同,而且車已經訂好了,不好改。另外就是我們為每位教授都安排了陪同的學生,涉及人員太多,臨時不能再改,也不可能讓他們分散開自由行動。”

Ge立刻戳穿睿領的商業目的:“你們就為了讨好你們的客戶,拿我們的教授當招牌打廣告呢吧!”

這确實是睿領安排這些活動的最大目的——老早就宣傳出去的,簽約客戶有機會陪同美國名校教授游覽北京、共進晚宴,從而大大提高錄取幾率。這個廣告一打,就算無望錄取這些名校的學生也都想來長長見識,來找睿領簽約的人頓時形成了一個小高峰。

但這也不是害人,有何不可?

葉千含也沒跟他客氣:“我們是學生的乙方,你們是這些學校的乙方,各自想要服務好各自的客戶,這也無可厚非吧?再說我們舉辦這些活動的目的難道不是一致的嗎?各個學校派教授來就是為了刺激招生的,難道他們不希望參加活動的學生越多越好?你們也希望以後能吸引到更多的名校來中國巡回,難道你不希望參加活動的學生越多越好?我們和學生絕不會想要得罪這些學校,而這些學校也不會想讓學生失望傷害他們的感情,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來中國,哪兒都沒去過,有什麽好挑的?你們不見得比我們更了解國內的景點吧?剛才沒有任何人對我們安排的行程表有不滿的表示,美國人都是這樣,不尊重別人出爾反爾的往往是中國人。”

——葉千含繼續跟Johnny彙報:“他對我們把商科和傳媒、教育和公共衛生各放在同一個廳做招生說明會也有異議,說不是同一專業不好放在一起,應該分開。”

因為頭一年美國研究生只有商科教授過來,高中和本科招生則不分專業,這個問題倒是頭一次遇到。Johnny略顯緊張:“後天就是展會,場地早就租好了,不可能改。”

葉千含讓他安心:“沒事,我已經搞定了。”

當時葉千含跟Ge解釋了這些專業之間的關聯性,Ge又提出新的疑問:“可是到時候會不會……比如說,整個廳裏坐的都是商科的學生,沒有人理睬那位傳媒的教授?”

葉千含的回答略微含糊,但很肯定:“我們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出現。相反,我們倒是擔心把傳媒教授一個人放在一個廳裏會顯得觀衆太少,反而讓他感覺不好。”

當初和市場部開會的時候,他們已經讨論過萬一說明會上商科教授多、學生也多,自由提問環節傳媒類的學生會不敢發言怎麽辦。

為了防範這種情況,他們已經做了相應的安排,屆時會有睿領的卧底員工在現場,發現冷場時則立刻以學生身份來提問補上。

但葉千含認為這個安排不适合讓美方知道,以免他們懷疑這次中國活動的含金量,因而一語帶過。

Ge還在啰啰嗦嗦地糾結:“我們還是希望每個專業都能有一個獨立的廳……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不想讓某個廳顯得人太少,而且那樣你們場地不好安排,花銷也太大……”

葉千含聽不下去了,一句話終結讨論:“那你說怎麽辦吧。”

——Johnny在手機那頭哈哈大笑:“千含你知道嗎?這就是我們讓你負責這次活動的一大原因啊。去年負責這次活動的市場部經理不會說不,樣樣讨好遷就美國人,結果弄得我們很累,他們還怨言頗多,之後我們就得出結論:不能慣着這幫家夥,否則他們的期望值被擡高,還不知道我們的難處,我們就真是吃力不讨好了。全公司最會說不的人就是你,果然你一出馬,我們強勢多了。”

結束通話之後,葉千含站在過街天橋的扶梯上緩緩上行,一陣夜風拂來,撩起她耳邊的碎發,孤獨感與倦意忽然同時湧來,漫天徹地。

她向來都是最會說不的人,不但敢說,而且總能讓對方接受。對客戶如此,對合作方亦是如此。

為此,上司将她仰仗為得力愛将,同事也将她奉為可靠後援。

不知有沒有人了解,或許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在曾經最應該說不的時候,遲遲沒能說出口。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