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葉千含當時也不是沒有将那個不字說出口,只是沒能達到效果的,又跟沒說有何區別?

從大二開始,葉千含覺得韓若非好像喜歡她。

不知道算不算後知後覺,之前幫他準備演講比賽的時候都沒有這種感覺,反而是兩個人不再合作了以後,覺得有什麽東西不對勁了似的。

他好像常常在默默注視她,可是一旦她回視,他又立刻移開目光,若無其事。

除此之外,他并不會故意躲着她,甚至上課時常常選擇緊靠她前後的位置,抑或在全班一起去春游的時候,他特意挨着她坐下吃飯。然而坐在她身邊的時候,他又和大一時的滔滔不絕不一樣了,輕易沒什麽話,可每一個表情動作又分明在提示着他很清楚、也很在意旁邊這個人是她——比如分發什麽資料,他會多接一份遞給她,倘若兩邊都有同學,他一定會先給她再給別人,有時候甚至只給她,好像只有她才和他有關,好像她比別人更與他相關;比如上課時她被從心不在焉中突然點起來回答問題,他會在旁邊悄聲提示,或塞過來一張匆匆寫就的紙條;比如她準備起身去打水時,他會低聲說一句:“飲水機裏沒水了。”然後遞過來一瓶剛買的礦泉水,順便替她擰開瓶蓋。

她向來話少,以前在一起聊得多,話題一般都是他起的,此時兩個人一起沉默,像是陌生人,更像是相處多年默契得融為一體的夫妻。

但一切只是她的懷疑,他什麽也沒說,她也就只當沒這回事。

她有男朋友,而且她也沒覺得自己喜歡上韓若非。

她把他當好朋友,或許比好朋友多一點?

但還沒到喜歡甚或愛的地步。

不過這件事情提醒她,她還有一個男朋友董辰。

上大學之後,生活狀态改變了,人也更為成熟,葉千含已經不再需要董辰這個男朋友。

但是如果這樣就分手,那大概是比後來那些問題客戶還要為葉千含所不齒的過河拆橋,她做不出來。

她當初接受董辰的動機就并不那麽光彩,那麽現在她假如用一個更不光彩的原因來分手,到底是在糾正之前那個錯誤,還是讓她犯下的錯誤雪上加霜?

這是葉千含在那将近四年裏都苦苦糾結可是始終沒有想清楚的一件事。在最後分手之前,她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分別跟董辰提出過一次分手,可不管折騰出多大動靜,都以夭折收場。

因為董辰沒有做錯什麽事情。她提出分手的原因是覺得兩個人不太合适,這向來就是“我不愛你”的變體。這原該是最有力的理由,卻因為太過簡單空泛而顯得像是托辭,因而即便對方知道你是發自肺腑,也盡可以當你是言不由衷。

Advertisement

第一次她提出分手,因為心虛而無法反複強調而堅持,他輕輕一笑:“別鬧了,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什麽事讓你心情不好了?”緊接着,他就開始跟她談心,說說自己也遇到的煩心事,又說幾件讓人心情愉快的事情,穿針引線地逗她笑,分手的事就這麽被莫名其妙地帶了過去,她竟無法再開口說第二次。

第二次她提出分手,俨然比第一次有了經驗,也做了更充分的準備,讓董辰無法就這樣混過去了。

他的聲音裏有受傷的澀啞:“是我做錯什麽了嗎?”

她只能坦誠:“沒有,只是……我還是沒感覺。”

他堅稱:“一定是因為我們倆隔得太遠了,我總是不在你身邊!”

她連忙聲明:“不是因為這個。”事實上她已經嫌每年兩個假期太長、平常節假日他也過來得太多了。

他卻固執己見:“我明天就去辦退學手續,我來上海陪你!我自己複習再考一次高考,或者找個地方打工陪你,我掙了錢還可以給你花,你想買的那款手機我買給你!”

談話發展到最後,變成她極力勸說他不要做這樣的傻事,等到好不容易安撫好他結束通話,她才想起他們又沒分成手。

也沒有勇氣再次提起。

第三次她提出分手,比前兩次又進步了,導致他真的跑到上海來挽回。

他乘着那股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她再次敗下陣來。說什麽都不行,怎麽勸都不肯回去,只要她不答應不分手就不會回去,哪怕錯過結課考試也不回去,哪怕驚動學校驚動雙方家長也不回去。

幾次談話失敗之後,他跑到她宿舍樓下下跪,這是性格內向的女孩最讨厭卻也最害怕的方式。她投降就是在那天晚上,因為他說如果還是不行,他明天會到她上課的教室外下跪,一節一節跪過來,直到她回心轉意。

折騰一番,勞民傷財,最後卻還是落得一場空。

在宿舍走廊裏遇到同學,不懂事的小女孩還羨慕她。葉千含心力交瘁,木然吐露一句肺腑之言:“跟他在一起太早了,現在想甩也甩不掉了……”

在最極端的時候,葉千含甚至想過能不能找到什麽人幫忙陷害董辰,比如找個姐們兒去勾引董辰,就算他郎心似鐵決不上鈎,也可以讓女孩強抱一下,她再裝作不經意撞見,一切鐵證如山。

可這種事實在也不是葉千含真能做出來的,而且她擔心弄巧成拙,會讓董辰瘋狂報複那個幫她忙的人。

最極端的時候,她自覺理解了為什麽有些人要殺死妻子或丈夫,因為要擺脫對方的代價實在太大。

另一方面,葉千含始終還是不太确定,到底怎麽樣的分手理由才夠用?

上一次那段匆匆結束的網戀,已在她心裏留下陰影。那樣的結束,讓她甚至難以向人提起。

她不想再有這樣的一段經歷。兩個人分手,應該是像言情小說裏那樣,因為父母反對,因為第三者插足,哪怕是因為自己得了絕症。

如果不是那樣,好像就等于是給自己有限的人生和青春再留下一道敗筆。

後來回過頭來看,葉千含覺得那時自己始終分不成手,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她沒有這個迫切需求。

畢竟董辰遠在四川,就算再不喜歡他,每次的相聚也可以忍受,甚至偶爾可以顯出一些類似于美好的感覺。

而且她又沒有喜歡上別人,有沒有這個男朋友,生活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直到大四。

遙望着馬上就要開始的大四,葉千含有一種緊迫感,以及隐隐的恐慌。

要畢業了,也就意味着,她和董辰就要結束兩地了。

事實上他在高考錄取後就一直在反複強調,他一畢業就會馬上到葉千含身邊去,葉千含在哪兒他就去哪兒,再也不分開。

葉千含簡直無法想象每天和他厮守,柴米油鹽過日子,花前月下耳鬓厮磨,那是怎樣一種情形。

她甚至沒有勇氣去想象。

因而大四上學期,葉千含到美國交換的時候,簡直覺得那像是美國人結婚之前的最後一場單身狂歡。

有沒有什麽辦法留在美國再也不回去?

可是即便是那樣,董辰會不會也想辦法跑到美國來找她?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了,眼下的自由和未來的威脅,讓美國的一學期顯得越發美好,也讓同行的韓若非顯得越發可親。

逃離在即的激動讓葉千含亂了陣腳,也就在這個時候,她再次犯下了一個錯誤。

後來才知道,那是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她把自己給了董辰。

說起來董辰那天是用了手段的。

美國學校秋季學期大多是8月份開學,葉千含和韓若非這兩個成績優異且老早就有出色的托福成績而被選送的交流學生8月初出發。

正值暑假的董辰送葉千含回上海搭飛機。

臨行前那天晚上,他送葉千含回到宿舍樓下,把她的手袋遞給她的時候,忽然一拍腦袋:“哎呀!我好像把你的錢包忘在賓館的房間了!”

葉千含連忙打開手袋,一看錢包果然不在裏面。

董辰期期艾艾地問:“怎麽辦?”

葉千含想了想:“算了吧,你明天早上拿過來好了。”

董辰搖搖她的手:“反正還早着呢,我賓館又不遠,咱們回去拿吧。”

葉千含本能地不想去:“那要不你去拿過來給我吧。”

若放在過去,董辰一定不會拒絕女王的要求,可是這次他很堅持:“那不太合适吧……你的錢包一看就是小女生用的Snoopy,還粉橙色的,我拿着太奇怪了……”

葉千含想說那你自己帶上書包裝着不就得了,他卻已經拉着她往回走:“走吧走吧,正好剛才那個烤串攤可能再回去就沒多少人排隊了,我買給你!”

葉千含雖然一直覺得董辰性格中有瘋狂的因素,感情又激烈得令人害怕,但她怎麽也想不到他有一天會強迫她。

不過,如果他們以後真的結婚,就算他們以後真的結婚,第一次、甚至是之後的很多次,他應該都還是需要強迫她才可以的吧。

關鍵是當時葉千含猶豫着,沒有盡全力反抗。

她當時冒出了一個奇怪卻強烈的念頭:會不會這樣之後,他就不會再纏着我了?

不是說男人一旦得手就不會再珍惜了嗎?

如果能夠讓他不再纏着我,那麽……這樣也就這樣吧……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