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寧十七年底,皇帝病重,遺诏立三皇子穆青為太子,并诏令刑部侍郎燕容之女燕徵音為太子正妃,待太子即位新帝後便是皇後。

長寧十八年初,長寧帝駕崩,穆青登基,改年號昭德,即年為昭德元年。

同年,穆青迎娶刑部侍郎之女燕徵音,封後。

刑部侍郎燕容一家并非世家,燕容其人也只是普通的寒門子弟,是長寧二年先帝欽點的探花郎,平日裏在朝堂上也是不顯山不露水,平凡的很。

而昭德帝是先帝摯愛所出,先皇後無子,先帝又鐵血強勢,因此穆青做這個皇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一件事,只是大臣世家都在卯足了勁想将自己女兒送到三皇子身邊的時候,先帝一道旨意直接将皇後之位交給了一個刑部侍郎之女。

世家傻了,貴族大臣們也傻了。

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到先帝會将那麽重要的皇後之位交給一個寒門之女,燕徵音更是從來沒有出現在京城小姐之間的聚會中過,說起燕徵音這個人,幾乎沒有幾個小姐見過她,就算見過她的也說她只是中人之姿,算不得好看。

而她要嫁的人是當朝三皇子,未來的皇帝,是先帝親養在膝下教導的唯一一個皇子,文治武功皆是上乘,并且三皇子的母妃,當年的異族公主,曾有舉世無雙之名,三皇子繼承了她的相貌,生的更是俊俏。

就是這樣的一個中人之姿的寒門女子,嫁給了京中貴女夢中才敢肖想的三皇子,這屬實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新帝穆青倒是沒什麽感覺。

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做一位帝王,他的父皇教他,作為皇帝可以有情有愛,但是不可沉淪,要時刻記住自己是帝國的皇帝,不是誰的夫君。

他小時候也曾經問過,世人都說他父皇愛極了他母妃,可是他知道,他的母妃就是死于一道來自他父皇的聖旨,他問他父皇,既然皇帝無情,那他父皇對他母妃到底是什麽感情。

他記得當時他父皇告訴他:“所有人都覺得我愛極了你母妃,那我便愛極了你母妃。”

他并不是很懂這句話,但是記住了什麽叫帝王無情。

這個他未來的皇後他從未見過,但是燕徵音的父親燕容是先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寒門子弟,他所掌握的勢力據穆青所知也遠不止朝堂上為人所知的這一點,燕容是先帝在朝堂上的一把刀,也是先帝暗地裏最好用的一把刀,先帝讓他娶了燕徵音,便是将這把刀徹底交到了他的手上。

而且他母妃乃是外族,沒有外戚之禍,燕徵音也是寒門出身,他娶了這樣一位皇後,可以保證他永遠做的是穆家的皇帝,而不是任何氏族的皇帝。

Advertisement

先帝打的一手好算盤,為他算計好了以後的一切。

只是先帝沒有算到情。

昭德元年三月初七,帝穆青迎皇後燕氏于玄天殿正殿,燕徵音作為皇後被記入宗譜,從此死生她都是皇家之人。

他們在玄天殿前拜過天地,那天便算是他們的新婚之日。

照理來說皇帝皇後成婚,行冊封禮,是沒有洞房花燭一說的,但是穆青回到寝殿的時候還是看到燕徵音頂着大紅的鴛鴦蓋頭,端正地坐在榻上。

因為今日皇帝大婚,殿中只留了幾個伺候的人,穆青便随便抓了個宮人問道:“今日還有何流程嗎?”

還沒等宮人回答,穆青聽見女子溫柔的聲音:“禀陛下,是臣妾的意思,臣妾覺得今日既然是洞房花燭,總要有蓋頭,若是陛下不喜歡,臣妾現在除了便是。”

穆青倒是沒什麽意見,而且看見紅蓋頭,才能讓他有種今日是穆青與燕徵音的洞房花燭,而不是皇帝冊封皇後,想到這裏穆青便阻了她:“不必了,吾也覺得洞房花燭便該是這個樣子。”

他吩咐了宮人退下,然後走到燕徵音面前。

他雙手将她頭上的蓋頭揭下,露出蓋頭下女子的面容。

明明是白日裏已經見過的容顏,此刻在紅燭映照下,那雙眼眸裏仿佛盈了窗外的明月星辰,星辰之間是他的容顏。

那一瞬間他簡直要沉在她的眼裏。

穆青想,長安城的人當真沒有眼光,竟說她只是中人之姿,有如此一雙眼睛的女子,當是這世上最美的女子。

他扯下燕徵音的蓋頭,燕徵音沖他一笑,然後說:“陛下日後便是臣妾的夫君了,臣妾生在寒門,只曉得常人家妻子是要稱呼丈夫為夫君的,不知陛下可否允臣妾如此稱呼?”

穆青本來以為燕徵音會是那種沉悶的大家閨秀,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有些跳脫的性子,穆青雖然被先帝作為繼承人教養長大,但是到底也只有十九歲,還是個少年,也想過與自己的妻子琴瑟和鳴,燕徵音這麽說,他便也起了幾分興趣。

“可。”他答應她。

“以後對我也不必自稱‘臣妾’了,稱‘我’便好,若不在人前,我們……便像尋常夫妻一般就好。”穆青又道。

燕徵音笑的深了點,她主動站起身來,一手拉上了穆青的手,将他一同帶到床上坐着。

那天燕徵音對他說過的話,穆青直到垂垂老矣之時都未曾忘記。

他還記得那時候燕徵音拉着他的手,兩個人側坐在榻上,燕徵音就一直看着他的眼睛,然後對他說:“那,夫君,未來一生,我都想與你攜手同度。”

穆青笑着應了她。

穆青在成婚之前未曾有過妾室,哪怕是在立燕徵音之後,因為尚在先帝國喪期間,除卻這門先帝指定的親事,穆青也是三年不可納後妃的。

而穆青也沒工夫思考後妃一事,他母妃是外族公主,又早逝,縱然是沒人可以限制他,但是先帝皇後陳氏尚在,而陳太後背後母族正是先帝在位二十幾年一直想要削弱的世家之首,河陽陳家。

河陽陳氏從前朝綿延至今,縱然有先帝在位時百般制衡,可是本朝最初立國正是依靠世家,陳家女更是代代入宮,先帝的陳皇後,還有往前數明帝的陳貴妃,文帝的陳夫人,陳氏女在後宮之中從來就不乏地位。

從明帝開始至先帝,他們都想削弱世家,因此代代皇嗣都非陳氏所出,但是無礙于陳家女子進宮,只要後宮中仍有這種以陳氏為首的世家女子在,那世家在朝堂之上就永遠有地位,永遠說得上話。

也是因此,皇帝總是難以奪得世家手中的權利。

先帝以一道遺旨将陳家從皇後之位剔除,擇寒門燕氏之女為後,也是為了方便朝中一些寒門子弟行動,避免世家攬權太過。

穆青自登基便知道,這個位置注定不可能有所謂的情愛,皇後是先帝為他選的,穆青本以為他此生也就是如先帝一般,在制衡與削弱世家之間過去,直到燕徵音輕聲叫他“夫君”,他才覺得,或許這一生,有個能執手相伴之人也很好。

他曾以為他比先帝幸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