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古來能有幾人
“完了,完了,這次徹底完了,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德?雲臺二十八将,将将何功?到底是哪七十二賢,二十八将啊!”
“誰能想到會是這樣的考題,這古往今來也沒出現過!”
“我只寫了十八個出來,時間就到了。”
“你居然還能寫出十八個,我連八個都沒能寫全。”
“蒼天啊,大地啊,難道我這輩子都考不中秀才了!”
“嗚嗚嗚嗚嗚,我勤學苦讀十幾年,沒想到連題目都做不完。”
“此次落第,我還有何臉面卻見家中父老。”
“我不活了!”
撲通一聲,居然真的有童生扛不住壓力,一個翻身跳下了縣衙邊的那條小河。
只是他跳下去之後被水一泡清醒過來,不用人來撈就直接游了過來,青州一帶即使是讀書人也大多會水,避免了造成跳河慘案。
文竹一直壓抑着自己的笑容,等上了馬車才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拍着馬車,直接把馬車拍得啪啪響。
旁邊的童生聽見了頓時搖頭,跟身邊的小厮說:“這考不中就考不中,再等兩年就是了,一個個又哭又笑跟瘋了似的,弄壞了身體豈不是更糟。”
笑得被人以為瘋癫的文竹并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高興,他笑得差點也緩不過起來。
蘇鳳章連忙幫他拍背,生怕他也鬧出一個好歹來。
文竹揮了揮手,不在意的說道:“不用擔心,我這是高興的。”
“鳳章,你真是絕了,你這腦袋瓜子怎麽長的,怎麽就能猜到方大人會出這種考題。”
“要不是你逼着我背下那些東西,這次一看到考題我就懵了,哪裏還能答出來。”
“就連我爹也說不可能,方大人不會那麽幹,誰知道他居然就這麽幹了。”
“這位方大人真是個秒人,不過,嘿嘿嘿嘿嘿,我喜歡。”
“當時我還笑你想太多,現在恨不得跪下來喊你爺爺。”
蘇鳳章被他推得左搖右擺,連忙伸手阻止他:“行了行了,骨頭都要被你搖散了,你可千萬別喊我爺爺,不然我豈不是成先生的爹了,這亂了輩分。”
“我呸,你還真想當我爺爺啊。”被他一打岔,文竹也笑了。
大喜過望,文竹整天都樂呵呵的,還說:“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沒法考中秀才了,不過今天考完卻不那麽想了,你瞧瞧外頭一個個都哭喪着臉,肯定是答不出這道題。”
“有道是矮子裏頭拔高個兒,跟他們一比,我怎麽樣也把卷子寫得滿滿當當,至少一百個人名都寫全了,哎,果然老天爺是喜歡我的。”
這一次不只是文竹覺得自己備受老天爺寵愛,就連文先生也這麽覺得,他納悶了:“這小子平時讀書不用心,上趕着還得倒退着走,沒想到這次居然走了大運。”
文先生拍着蘇鳳章的肩頭,笑着說道:“說到底多虧了鳳章了,小小年紀心細如發,只是聽見一句話,看到一個人,便猜到了考題,可見其中利害。”
說完,他習慣性的打擊了一下兒子:“倒是你,雖然這次沾了光,不代表以後每次都沾光,給老子滾回去好好讀書。”
文竹一點兒也不介意自己挨罵了,他現在高興着呢。
文竹是高興了,但這回兒外頭的童生們不高興,有些哭得大老遠的鄰居都能聽見聲響。
正在評卷的山長們也不那麽高興,本來他們只要按部就班的評卷,排列出一個名次來,最後讓方大人拿主意就是了。
可這一次不同,方之問弄出個這麽刁鑽的考題,偏偏也不能說他完全超綱。
考試還沒結束的時候,幾位山長就覺得要難了,等拿到考卷一看,更是覺得頭疼。
大半的考生只能零零碎碎的寫出幾個,能寫出十個以上的已經難得,一個個卷子過去,竟是連合格的都沒有。
王山長平日裏性格溫和,對待學生也是格外的寬容,他是最反對方之問出的這考題的人。
這會兒又翻了幾張考卷,王山長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眼睛看向旁邊的人:“這可如何是好,按照大周律法,青州府每一次秀才名額的上限是五十人,這,這恐怕是湊不齊人數啊。”
另一位山長也覺得自己稀少的頭發這幾日越發少了,無奈說道:“可不是嗎,每一個地方的父母官都想着多出幾個秀才舉人,好顯得自己文教成功,這方知府倒是好。”
正巧這時候方之問走進來,聽見這話只當做沒聽見,還笑着問道:“諸位山長,可是評卷過程中遇到了什麽難題?”
幾個山長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說的這是客氣話還是實在話。
最後還是王山長鼓起勇氣,問道:“方大人請恕我直言,此次的考題未免太難了一些,至今為止我們還沒看到答對的人。”
“一個都沒有?”方之問狀似驚訝的問道。
王山長心情沉重的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還剩下三分之一的考卷尚未評卷,不過依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答對的人很難出現。”
方之問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走過來拿起一份卷子,這份卷子的童生大約是才學确實是不行,寫出來的答案零零碎碎不說,字跡都有些混亂,一看就知道看見考題就怕了。
“哎。”方之問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卷子,語氣沉重的開口了,“這考題雖然偏了一些,卻不難,這些童生卻寫得七零八碎,可見還是學識不到家。”
“若是按我的心思,既然連這考題都答不出來,便一個也不錄取才對。”
“雖說秀才名額與本官的考評也有幹系,但總不能因為這個就放低要求吧。”
“人人都說江南之地文風鼎盛,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現在看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幾個山長偷偷對視了一眼,都不太明白這位知府大人的意思。
難道他真的想一個都不錄取,這樣做對他這個知府有什麽好處,不說當地文人可能對他心生不滿,就是朝廷也會如此,甚至這件事傳出去之後,直接成了其他官員茶餘飯後的笑談。
王山長心裏頭也覺得不妥,讀書人看似輕貴,其實也辛苦,尤其是貧寒學子好不容易出來考試一次,花費了無數銀錢,若是正常沒考中也罷了,這般的話實在讓人寒心。
他皺眉說道:“大人,若是都不錄取的話恐怕也不妥。”
“十年寒窗苦讀,秀才的名額針對一府之地的童生而言,已經是少之又少,府試三年兩次,這次不錄取,下一次人就更多了。”
“你這話說的倒是也有道理。”方之問居然十分贊同的點頭了。
王山長就順着他的話茬試探着問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否能放寬一些?”
方之問卻擰着眉頭,一本正經的說道:“學問一道重在專精,随意網開一面的話,豈不是對其他數百成千未能考中的童生不公?”
王山長也被他弄糊塗了,無可奈何的問他:“那方大人的意思究竟是……”
方之問忽然說道:“要按我對學生的要求,這些人既然答不出來,那落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王山長有句話說得也對,一個也不錄取的話未免太過嚴苛。”
“這倒是讓本官想到,此次應考的童生不同以往,他們自願為朝廷奉獻自己的一份力,主動參加到此次河道治理之中,甚至還有數位考生辛苦勞作,因為病倒的。”
“雖說才學普通,但這番為大周盡忠效力的精神還是好的,值得天下讀書人學習。”
“哎,正因為如此,他們考前也沒能好好準備,因而有疏漏倒是也情有可原。”
“不如這樣,看在他們為大周流血流汗的這份心上,便對他們放寬一些,這也不算徇私枉法,畢竟錄取人才,還得看他們為國為民的心才是。”
王山長算是明白了,感情這位方大人早就想好了,甚至說他這一次故意出這麽難的題目,就是為了在科舉中對參加治理河道的童生網開一面?
他迅速轉過好幾個心思,最後點頭說道:“方大人所言甚是,青州府童生有心報效大周,方知府又甚是體恤下民,可見本地文風極好。”
方知府笑了笑,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們就按照他們所出答案,答出名字多的,就排在前頭,答出名字少的,就排在後頭,錄取滿五十名額為止。”
一錘定音,評卷的幾個人也都放寬了心,終歸不是一個都不錄取就行。
他們只是幫忙來評卷的,至于過程到底如何不重要,再說了,主動幫助大周治理河道什麽的,說破了天也沒錯,誰也捏不住把柄。
這麽一來,評卷的速度反倒是快起來,因為标準簡單,就看誰回答出來的人數夠多就是了,其他文筆什麽的反倒是成了其次。
方知府滿意了,重新坐回到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等待着他們評選出最後的名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