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種田文裏的女主(9)
人活得久了, 總是會經歷一些之前沒經歷過的事兒,比如單獨跟未來婆婆見面。
蘇苑上輩子跟婆婆打交道的次數不多,畢竟不住在一個府上, 而且上輩子妯娌确實多了些,婆婆有那麽多兒媳,分到每個兒媳身上的精力自然也就少了些。
不過她自認上輩子婆媳關系處的不錯,兩個人雖然算不得親近,但幾十年也沒紅過臉, 彼此尊重, 且甚是客氣。
蘇苑知道今生前世不同,不能把上輩子的經驗照搬過來,所以這趟來周家, 也基本上算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把自己也打扮得利利索索的, 既沒有戴很多的釵環,也沒有穿過于繁雜的衣服, 盡可能的簡潔。
周母一瞧見這小姑娘, 心就先放下了一半,不是那種風吹就落淚的女子, 更不是那種妖妖嬈嬈的女子,小姑娘雖然年歲不大,但要看着挺利索,也挺成熟懂事兒的,并非是懵懂無知的小娃娃。
周母在此之前,既怕小兒子被人糊弄了去,也怕是小兒子哄騙了人家小姑娘, 畢竟這女娃娃年歲可不大。
“蘇苑見過伯母, 這是我自己繡的帕子, 家中沒什麽好物,這兩方帕子是小女的一番心意,還望伯母不要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
人家這禮行得好看,周母書讀得不多,不知道該怎麽形容,就是覺得順眼,而且聲音清脆洪亮,就跟山中的黃鹂鳥一般,透着一股子生機。
她就喜歡這樣的利索人。
再看帕子,上面的繡活也極好,可比她厲害多了,她大半輩子也沒練出這樣的手藝來,當然她這繡活也是後來老爺中了童生才學的,并非是打小就練的手藝。
能學着繡花,看來蘇家并不是她想象的那般貧苦,也對,能送孩子來上學的人家,又能窮到哪裏去呢。
“好孩子,這是我前幾日去挑的镯子,我也沒有女兒,不怎麽會挑,掌櫃的說,這是你們小姑娘喜歡的樣式,我瞧着也挺好看的,就買了一個,你帶上看合不合适?”
周母從懷裏掏出一個盒子來,裏面放了一個銀镯子,确實是小女孩才會喜歡的樣式,上面還有幾個銀鈴铛呢。
蘇苑不曾帶過這樣的镯子,不過倒是曾經送過小輩類似的首飾,未來婆婆的态度比她想象中要和善。
蘇苑也不忸怩,直接把镯子拿出來戴上,手腕輕輕一晃,就發出叮叮當當的鈴聲。
“挺合适的,我很喜歡,謝謝伯母。”
周母還從沒有過這樣爽朗的兒媳婦,她膝下沒有女兒,跟侄女兒和外甥女兒也不太親近,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許久才幹巴巴的道:“你喜歡就好,喜歡就戴着。”
蘇苑倒是不緊張了,從镯子說到簪子,從簪子說到鋪子,從鋪子說到百姓生計,從百姓生計聊到自己的莊稼。
周母沒養過女孩,但她□□歲的時候,絕對不知道這麽多,就是現在,蘇苑說的好些事兒,她也不知道,別說 ,還挺新奇的,一件首飾裏頭就有那麽多彎彎繞。
這孩子可比蘇大郎機靈懂事多了,大概是做父母的會教吧,蘇大郎雖然是蘇家第一個讀書人,可光看蘇苑,也知道這蘇家三房必然是知禮且有成算的一家人。
“你們家大郎,就是你堂兄,就在咱們這兒讀書,待會兒一道吃個便飯吧,我那小兒子應當與你說過了,他正是讀書求學的好時候,不能總是留在家裏邊兒,是要出去讀書的,所以才想着早早的成婚,并沒有任何輕視的意思。”
周母有心幫小兒子說好話,她既然不準備反對這門婚事了,那就盡可能的妥帖,将來還得指望着人家小姑娘照看她兒子呢。
“我打算這幾日就請個媒人,一道去你們家提親,眼下讓你堂兄、讓別人知道這事兒也無妨,左右就是幾天的事兒。”
幾天後倆孩子的婚事就要定下來了,周母可從來都沒想過蘇家會拒絕,不是她自吹自擂,她那小兒子現在就已經是秀才了,依這老爺的話,将來必然前程可期,十裏八村誰會拒絕讓她那小兒子做女婿。
留下來吃飯,蘇苑是樂意的,只是讓她那個堂兄也一塊兒來就算了吧。
“伯母可能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我們三房去年就已經單獨被分出去了,如今跟其餘兩房不過是個面子情,我也不怕您笑話,我跟大哥雖然是堂兄妹,但平日裏還真沒說過幾句話,還是別讓他過來了,免得徒增尴尬。”蘇苑認真道。
她們家的情況,只要稍微打聽一下就能知道,看周伯母的反應,應該是還沒有跟旁人打聽過。
周母點了點頭,她就喜歡敞開了說話,什麽都藏着掖着,那也太讓人頭疼了。
“那就不叫他過來了,咱們一家人用飯,待會兒讓懷城送你回去,不用走小路,咱們大大方方的走,要是有人問,就說兩家已經在商量親事了。”
難怪蘇大郎要跟她告密,這應該不只是擔心兩個孩子的名譽,怕是還起了讓她棒打鴛鴦的念頭。
不過她可不是那戲文裏的惡婆婆,不會不講理。
所謂一家人用飯,其實就只是周父、周母,再加上周懷城、蘇苑四個人而已。
周懷城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帶着妻兒回鎮上了,再怎麽替弟弟覺得高興,也不能總是住在村裏頭,鎮上還一堆事兒等着呢。
畢竟是第一次在人家家用飯,蘇苑就算是不緊張,也不得不收斂一下自己的飯量,畢竟她要是敞開了量吃,這一家三口都比不上她一個人吃的多。
周父和周母出于對小兒子的信任,根本就沒提前去望山村打聽過小姑娘,所以既不知道蘇家夫婦是什麽樣的人,也不知道小姑娘天生神力。
“多吃點兒,就跟在自己家一樣,別客氣。”周母頻頻往小姑娘碗裏夾菜。
這孩子她也瞧出來了,不是個挑嘴的,什麽菜都夾,而且胃口很好,看着這小姑娘吃東西,她都覺得自己能再多添半碗飯。
相比之下,自家小兒子那可就太龜毛了,肉只吃瘦的,不吃肥的,姜味兒重的菜不吃,蒜不吃,茄子只吃蒸的,不吃炒的……
哪怕是親兒子,周母也嫌棄毛病多,這也就是小兒子生下來體弱,以前容易生病,所以才沒遭她這個當娘的毒打,不然這挑嘴的毛病早就給改回來了。
一同吃飯的蘇苑也發現了,她上輩子好不容易才讓六郎把挑食的毛病改了,現在又舊态複萌,而且瞧着還更嚴重了。
當着人家父母的面兒,蘇苑沒好意思說什麽,畢竟在這老兩口眼裏,她們倆還是未婚的夫妻,說是把婚事定下來,但三書六聘一樣都沒走呢。
等着吧,上輩子能改的毛病,這輩子也一定能改。
目送兒子把小姑娘送出門,遠遠的看不見人影了,周父這才開口:“就這麽定下了?”
镯子給了,留人小姑娘在家吃飯,吃完飯還讓兒子把人送回家,這一路上會遇到多少人,鄉下人不講究定親,敢這麽明目張膽的在一塊走,那跟定親也沒什麽區別了。
“我瞧着挺好的,性子不錯,聽談吐也是讀過書的人,再說了你兒子挑剔成那樣,咱們要是不同意,将來不一定還能找到喜歡的,要是打一輩子光棍兒,那你就哭去吧。”
“我也沒說不同意啊,怎麽就我去哭。”周父哭笑不得的道,“我覺得也行,是正經人家出來的姑娘,目光清正,而且大大方方的,将來懷城要是做了官,這樣性子的小姑娘也能幫着交際,挺好的。”
夫人和兒子都同意了,那他肯定不會反對,盡管他更希望兒子可以娶官宦之女,可能不能娶得上,那是兒子的本事,他這個當爹的沒那份能耐。
也是巧了,吃飯之前,學堂就已經放學了,按理來說,蘇苑是不太可能在回家路上遇見蘇大郎,可偏偏還就遇着了。
從周家出來走了沒兩步,就遇見了背着書箱的蘇大郎。
前院,也就是學堂的大門早就已經鎖上了,就算是學生好學要讀書,那也是回家讀書去,不可能磨蹭到現在,蹲在私塾門口讀書。
更別說這位背着書箱,手頭可一張紙都沒有。
“二丫,周兄,你們這是?”蘇大郎一臉揶揄的道,他果真沒有看錯,之前那個身影就是二丫的。
好家夥,他都不敢想的事兒,還真讓這丫頭給辦成了,周家門都已經上了,又是周懷城送出來的,瞧這兩人歡喜的模樣,怕是先生和周夫人都已經同意了吧。
“蘇兄這是在門口喂蚊子呢,我們在裏頭吃晚飯,蚊子在外頭吃晚飯,用膳的時間倒是相差無幾,就是可憐蘇兄了,一番菩薩心腸,舍己為人,像蘇兄這樣的大善人不該讀書,該皈依佛門才是,這樣方才能度天下更多的生靈,讓更多的蚊子吃飽飯。”
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人,說話一派的雲淡風輕,蘇大郎一直都把周懷城當做自己的目标,就是沒想到被他當做目标的人嘴巴這麽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