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

燕真放下筷箸,對他大師兄附耳說了幾句話,他大師兄立時臉上一副憬然了悟的神色,可再沒一會兒,又有些擔憂,問道:“這麽下去能成嗎?”燕真答道:“應該不是問題。你只一步步去做也就是了,到時要是有什麽事了再說。”

這晚上,他們這廂房裏兩人用完了膳,顧青城也就留住了下來,就像以往在青城山莊時一樣的形景。燕真這院裏不住小厮,來這院專職灑掃等日常事務的小厮家仆們全是住在這山對面的那山頭上的,做完莊主這院的事情後便要回他們對過去的,并不住在莊主那院裏。

顧青城住了兩日之後,才發現拐過來的這兩山之間是一條小道,小道兩旁是兩側的山坡,山坡上建有院落,不過只是疏疏落落地建着,并不是所有莊上家仆、匠人們都住在這邊的。燕真住的這側山坡上只建了三個院子,不過也只有一個院子住人,其餘兩個院子裏雖有陳設,卻不住人,裏面用來堆放一些莊上煉金要用的東西。燕真住的這側對面的山坡上住了一些家仆,住家仆的那側還有兩個院子是用作配料房用的。

顧青城也發現了,他們住的這一側山坡上尤其林木叢生、青翠蔥楚,有不少樹跟他們院子裏的那棵樹是一樣的,四季常青。一問才知是銀桂,燕真告訴他到了秋天時,這漫山的味道可好聞了,這花色比金桂淺多了,味道卻不比金桂的淡。

顧青城在這個燕家寨住了約十日,就依燕真跟他說的,往家裏寄信,寫道:兒在這處莊上大致安好,燕師弟乍見我時,倒真如父親當初顧慮的,有些躲閃之色。幾日相處下來,倒還念及舊日情誼,帶我在他這莊上四處參訪了幾回,我見他這處有将金錫合金裏摻圭磨成的粉子的,大量用在各式兵器上,只是兒在人家莊子上,也不便取材來親手嘗試,也不知有何妙處。現讓車夫徐福親帶書信回去,父親可讓二弟試這樣的做法。

他寫完這封家書,便讓他家馬車夫徐福親自帶了這封書信送回家去,弄得是像怕由燕家寨的人送信到城中驿館途中會私拆他這書信來看似的。徐福這趟回程,因一開頭就趕車趕得快,故而月餘便到了,不像來這南邊時用了将近五十日那樣久。顧老爺一折了信來看後,即刻差二兒子去試了這樣的做法,幾日後又差人去城裏與他們這邑周邊鄰近的幾個邑裏打聽了燕家寨這種合金兵器的價,跟着便開始想要用降低價碼的方式勝出燕家寨的兵器。不想,一月餘,真叫他們的生意變好了許多。

自這顧老爺收到他大兒子傳來的家書後的這一個多月裏,全是懸心于自家莊上的生計問題,又是命二兒子親手驗證燕家寨煉制合金的做法,又是打發人打聽價碼,又是煅造新合金的兵器,又是招攬生意上門的。忙成了這般,竟有些将他還在南邊那頭呆着的大兒子給忘了。

這之後又是半個月過去了,他又收到了顧青城寫的一封家書,這信上自然又是一件他在燕家寨裏“苦心”探得的消息,顧老爺自然看得高興,即刻就善加利用起來了。可這顧老爺高興,林夫人卻高興不到那兒去,只念叨着兒子一直住在南邊,也不知住不住得慣,且這樣打探的行徑叫他師弟發現了後,哪有什麽好果子給他吃,雲雲。顧莊主倒不為這個發愁,只說想來燕真也不會是個不念舊情的人,哪裏會有什麽危險,再者,青城探得的這些內部消息,也不是那麽大不了的。他心裏明知這些個燕家寨內部的消息全都是些要緊的消息,可還是口上不認,只一味那樣去勸服他自己的夫人。

林夫人有一回還向她老爺提及,說不如讓三姑娘嫁過去,兩家并一家,有女兒在那頭不是一樣能時時探聽到些那頭莊上的虛實嗎?可顧莊主不采納,只說:“三姑娘、四姑娘哪個是懂這方面事務的,整個莊上也只有青城去最合适了。他弟弟也是有家有業的,沒法差他過去。兩個姑娘家在這方面也不大懂。我倒是可以去,只是沒有名頭,我打着什麽樣的名頭過去南邊那裏呢?唯有青城,與燕真有那樣幾個月的相處,就可以有一個名頭過去。再者,把女兒嫁過去,就是人家的人了,一個是她們不懂這些煉金打鐵的事,再有一個,她們女兒家定是會向着夫家的,哪裏還能時時想着自己身系一些責任呢?”林夫人想想也是,可還是心裏甚是懸心,只因她這兒子打由小時候起,就沒有一日是離了她的,雖大了後有他自己獨立的院落住着,可到底也是在一個莊子上,小厮一傳,人就到她跟前了,這會兒将這兒子指派到那樣遠的地方,月月見不着,心裏挂念不說,且還一直記着她這兒子的婚事呢。到眼下了,還未給他相中哪戶,如今他又住去了那樣遠的地方,這婚事更像是沒有着落了似的。

只是,憂心歸憂心,她也深知她夫君這樣的男人多只以大計為先,什麽山莊存亡發展的長遠事才是叫他們那樣的男人時時挂心的,而至于兒子是否時時在身邊這種事情,他們是鮮少會去想的。

再過了幾個月,南邊送了信過來,說讓一原來小榭中的小厮親自送小黃去南邊燕家寨,因川兒也要久住在那處莊上了。那送了小黃過去的小厮回來後報說,那邊莊上的燕莊主似患有隐疾,常請醫用藥,也不知是什麽疾患,要不了命,卻總不見好,還說少爺念着舊情,就總是照看着他,也順帶着照看着一下他那個莊子。

顧莊主與林夫人一聽這話,倒并未因強敵的威勢削減了而高興,只心裏相當難過,想着莫不是這病氣是他們燕家本有的。燕真他父親那樣壯一個人,那時卻能日亦清減下去,莫不是病氣也傳到了燕真身上,這樣年輕,竟時常被疾患纏身,總不見好。他們作為長輩,且因與燕真的父母也是深交,自然心裏很不舒服,去書一封,讓顧青城留在那頭好好照看着他燕師弟,還說這邊莊子上有他們還有他二弟,自然是不會有什麽事的。還說要認真請醫調治,切莫延挨了病情,切莫惡化下去。

可另一方面,林夫人雖是作為長輩,也為燕真的身子骨兒是否健朗而懸心。可就現實來說,她獲悉這一消息時,心頭确是一涼,沒幾日後,便把自打知道燕真在那頭顯貴發達了後時時惦記着的要将自己姑娘嫁過去的事放下了,自此再都不提了,想着萬一日後有個三長兩短,那自己女兒後半輩子都沒個男人可就難過了。

她還想着,自己與老爺放着大兒子在那頭照顧着,也是一件相當仁義的事了。只是,不多久之後,她又動起了要給自己兒子配門親事的念頭,便托人在鎬邑附近打聽有哪些人家的姑娘是可與她家兒子登對的。不過她這些個動作也是相當慢的,本來也是,她兒子這事一年年地過去了,到眼下都還是沒有着落,一方面就是因她相當揀擇,這次一挑又不知要挑多久。

直至來年的某日,川兒由南面賃了一輛馬車上來北面莊子上取一些他家少爺日常穿用慣了的東西好拿回去給他少爺時,被他老爺夫人揪住了盤問顧青城在那頭過日子的一些細事時,川兒一直一副欲言又止、嗫嚅的樣子,最後才報說:少爺與一村野農戶家的孤女竟然暗生情愫,珠胎暗結,本是要娶那家女兒的,可她懷着時就一直病恹恹的,當時只忙着養病保胎,哪知不足月時便産下一子,可那女子終究因病已成勢,體不堪勞,又因産子耗盡了氣力,終成病而死。

顧莊主想到有一陣子他兒子确是甚少與家中書信往來,便想着或許彼時是因這樣一件事拖着。沉吟許久,先是問了問那孩子可好,說母體有疾,恐小兒性命堪虞,川兒回說那孩子的身子倒是近來被調養得好些了,只是少爺因時常惦念那個姑娘,又因總是想着終究是未與她成親,總覺得心裏面欠了她的,近來有些消瘦。

Advertisement

林夫人一聽,便要前往燕家寨去看自己兒子與“孫兒”,哪知川兒攔着她,說道:“夫人還是別去了,少爺近幾個月來都是悶在他那院子裏,不大見人。夫人這會兒去,他還能當是夫人來問他與村野女子有染的不是的,倒不如我時常照看着少爺的日常起居。想來過個一年半載的,總是能把那份對那女子暗悔的心淡掉幾分的。”

林夫人聽了,覺得也是這樣的道理,只得好生關照這個川兒要看顧好少爺,別叫他憂思過多,以至茶飯無心的,人死不在,好生養着那孩子也就是了。川兒連聲應是,帶上他少爺那些穿用慣了的東西就又往南面去了。

卻就連川兒也不知道這孩子竟也是顧青城在後山撿的。這顧青城也不知怎的,總能在後山這樣的地方撿到活物,以前是撿着一只小黃,這回又撿着一個小娃娃。初撿着他時,他還像只皺皮無毛的貓兒似的,想是初生才沒幾日,他躺在那只竹籃裏面哭。顧青城撿了他,興奮得就想往院裏走回去,因那幾日燕真就與他商量着要買個哪家初生又不想要了的小娃娃回來,秘密行事,瞞天過海,好過了顧青城爹娘總想要将哪家姑娘聘給他的那一關,誰知這就讓他撿着了個寶貝,連買都省得買了,後山撿的,也沒人知道,省去了掩人口舌的麻煩。可那時顧青城見這孩子哭着,便不好往回帶,只好等這娃娃停了哭聲,哭累了睡過去了,才往回裏帶,還只敢由燕真那院兒的後門進院裏去。

兩人晚上都很興奮,看着那個喝了一碗差人上城裏買的羊奶後睡了過去的小娃娃,就開始商量起來以後該如何辦,該給院外的人些什麽說法。兩人一直讨論至三更,只就着以後到底是買只母羊還是請個奶媽來解決這小娃娃的口腹生計一事就用了将近一個更次的光景來讨論。第二日,顧青城便帶人出去買了一只母羊,回來後拴在他們住的那院裏的那棵桂樹上。再過了幾日,他竟還學會了擠羊奶,再沒幾日,竟手法娴熟起來了。

跟着,這兩人就這院裏多出來一個娃娃的事,對外并沒有什麽說辭,只有對川兒有之前的那番說法,只是想借川兒的口說與顧家老爺與夫人聽,對外卻還是像要挂着一塊遮醜布似的,不會說什麽與一個姑娘家還未成親就有勾搭的這樣的話。他們既不說什麽,莊上人也自然不敢問,只私下裏議論,說定是莊主或是顧家少爺品性風流,在外頭惹出來的風流債,外頭不知哪個女人生了娃,丢到他們莊子外給那娃的爹去養了。這話傳着傳着,跟真有那麽回事似的。顧青城他們聽了這些傳言,根本不惱,由得莊上的人嚼那些話,倒還像是助了他們似的,只要人人傳這孩子是他們中哪個跟一個女人生的,是他們中哪個的親骨肉就成。

有很多話,随着一季的秋日銀桂開又謝,再随了一季小陽春的山茶開又謝,一季季的,都只在這處院子裏輪轉,悶在了這院中,散播不到院外去。有很多實情,随着秋雨來灌、春泥化去,全都爛在了這處院子裏的桂樹根下,無人知曉。顧青城跟他師弟在一起那樣久,被他師弟“罵”“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罵得多了,也自覺自己可能确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自然就謹守他師弟關照他的每句話,每日過得謹小慎微的,不敢輕易多言多行,凡事都要問過他那個只成事、不敗事的師弟後才敢定。

不過,多數時候,他都覺得自己這樣活着也沒什麽不好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