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秒的舉動。
連忙查看推倒在地的人,果不其然,正是這一樁樁事情的主人。
立場
幾縷陽光透過窗格散射入兩目之間,念絮偏過頭,恍然發覺剛才那句話過于親昵,撐着地面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
這一舉動倒是引來胤祯偏頭一笑,念絮回過頭看到這一幕,撅着小嘴:“論起幸災樂禍,全京城也難挑出一人與十四爺媲美。”
胤祯漫步到座椅旁,悠閑自得地坐下,端起茶杯:“福晉此言差矣,不用走出這房門,便能覓得一位。”
念絮拿走他手上的茶杯:“十四爺這般能說會道,這喝茶的功夫足以去茶樓說書喽。”說完吐了吐舌頭,将茶一飲而盡。
喝得急了些,嗆得不輕,胤祯跑過來,拍了拍念絮:“沒事吧。”
擡起頭後的念絮兩眼通紅:“你這是在關心我嗎?”
“誰要關心你,上午傻傻地蝸在府門口,也不怕害風寒,中午跑過來巧言詭辯,你就不能說幾句讨爺喜歡的話嗎?”胤祯放開念絮,背過身去不知怎的說了這番話。
原來真如亦詩說的,他從來都沒有厭棄過我,過去的一舉一動都在他腦海裏珍藏着,居然是自己一直耿耿于懷,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逃離他,腳步不由自主地邁到他的前頭,擰了擰手中的帕子:“那你喜歡聽什麽話?”
她這般小鳥依人,乖巧聽話的模樣,倒是難得一見,胤祯滿足地攬她入懷:“傻丫頭,只要你不躲着我,避着我,時刻笑靥如花,縱然默然不語,我心便暢矣。”
“十四爺,八爺邀你過府一敘”飛鎖突然跑進來一提醒,兩人才慢慢放開。
胤祯瞧了下念絮,不放心地吩咐飛鎖:“待會,你送福晉回府。”
飛鎖堅定地答應,念絮瞧着胤祯轉瞬而逝的皺眉,追上他的腳步:“我也許久沒見八嫂了,帶我一塊去吧。”
胤祯心底很得意兩人關系的轉變,什麽都可以與她分享,唯獨這一事不想讓她擔心:“絮兒乖,好好回府休息,晚上我再過來看你。”
Advertisement
盡管念絮很想去探究一番,既然他要瞞着自己,便不再強求:“那我等你。”
聽到這話,胤祯不免想打趣他一番,探下身子,在念絮耳旁說道:“福晉這般急切同房之事,我定會早些回來的。”
過府之後,胤祯從未留宿過,原來他是這個意思,我竟然沒有猜到,硬生生落了圈套,念絮想到此,臉上一片緋紅。
胤祯看到這一幕,笑了幾聲便離開了。
念絮坐在回府的馬車上,想起這半天發生的事情,有一絲苦澀,但更多地是欣慰,是他一直低估了胤祯對她的感情,同時也輕判了自己對他的情意。
車簾被風撩起,眼前晃過一個熟悉的身影,探出頭一看,果然是十三爺,一想起他定然知道一些,便喚車夫停了下來,下車追上他,口中不停的喚着“胤祥”。
胤祥停下來,瞧着後頭念絮氣喘籲籲的模樣,着實有趣,下馬扶着她:“念絮,你這好歹也是一府之主了,怎還是沒變化。”
念絮推了下他的肩膀:“怎麽啦,見多了府中端莊大方的女子,便覺得有我這樣一位不拘一格的朋友,丢你面子啦。”
胤祥瞧着念絮撫摸馬的模樣:“只是有些驚奇”。
念絮好久沒這麽近距離接觸馬,欣喜不已:“這有什麽好驚奇的,又不是覓得什麽好物件。”
胤祥也捋了一下它的毛:“坊間傳說十四弟與福晉勢同水火,看今天這模樣,我倒是覺得是十四弟太嬌寵你了,以至于都不把皇子放在眼裏了。”
毋庸置疑,這胤祥還是最懂我的,擡頭瞧着他:“若我是紅拂女,你必然是虬髯客。”
世人都覺千裏馬難尋,其實還真沒有什麽比知音更難尋了:“就沖你這句話,賞臉把酒言歡去。”
八爺府中,胤祯穿過幾扇月亮門,進入一豁然開朗之地,假石嶙峋,幾棵松樹沿石側而生,處于危地卻多了份坦然的意味,若有所思的邁入房中,這時九爺、十爺已經到了,十爺瞥了一眼,便又埋下頭看手中的宣紙去了,九爺便迎上去:“十四弟,兵部何時有了美嬌娘,竟如此會留人。”
“去去去,我可沒有九哥這般的傾世容顏,惹得滿樓紅袖招”胤祯繞開胤禟,徑直向胤禩打了聲招呼。
胤禩擋住了胤禟快要搭在胤祯肩上的手,直奔主題:“今日這王五案,大家怎麽看?”
審視了半天的十爺,率先發表看法:“這案子證據确鑿,王士禛難逃“瞻循”罪,只是不知這最佳的接替人選會花落誰家。”
胤禟拍了下手掌:“看來最近十弟是費了一番功夫,這人選自然是德才兼備之人最合适。”
胤禩其實也沒想好誰最合适,如今能換一個人自然是好的,瞧着胤祯還在看,便問道:“十四弟可有合适的人推薦。”
這刑部本是十三哥管理,推薦的關鍵還在于他,雖說談談看法沒什麽大問題,可莫名的介入只會惹起皇阿瑪不安,反而會适得其反,胤祯這樣想來,還不如不動:“王大人是順治老臣,為人正派,不偏不倚,若是他不受王五案牽連,繼續任職自然是最好的。”
胤禟拿扇子拍了下手掌,靠在書案上:“可如今朝堂上下誰會為他求情,估計連十三弟都會袖手旁觀,任由皇阿瑪将其免職。”
這些一來二回,倒是打開了胤禩的思路:“或許我們可以聲東擊西,可是這人選着實頭疼,還需要各位弟弟好好參謀參謀。”
四個人于是将朝中适合之人分析了一下,至于最終人選還在慢慢定奪中。
胤祥待念絮在樓上坐定之後,念絮聞着陣陣飄來的梨花香,時不時傳來酒娘招徕顧客的聲音,惹不住笑了笑。
小厮端了一些酒和小吃過來,胤祥幫忙着接過,遂問道:“看到什麽有趣的事,也讓我樂樂。”
念絮搖了搖頭,念了一句李白的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輕撚手中的酒杯,聞了一下,未曾嘗酒人已醉:“胤祥,你從哪裏打聽到這般風情雅致的地方,以往盡一人享受了去,可是不夠義氣。”
這般花迷酒醉的地方,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感悟到其中的樂趣,胤祥一臉得意:“你都說這裏這般好了,怎能輕易讓人分享了去。”
打趣歸打趣,今日這美好光景也驅散不了胤祥眉上若隐若現的愁雲,拿起身旁的酒杯往他杯中斟滿酒,試着打探到:“王五的案子我也聽了不少,王大人這次是勢必躲不過的,你也不必心生愧疚。”
外面梨花飛舞,甚是奪目,這死局已然無解,胤祥眼中還是閃過一片黯淡,一飲而盡杯中酒,頓時清醒了起來:“看你這樣子道明利弊,倒像是十四弟派來的奸細。”
這朝堂之事,平時胤祯是絕對不會跟我讨論這些個政治話題,生怕我胡思亂想,招惹禍端,自然也明白胤祥只是想緩解一下氣氛,念絮心想不如也逗他一下:“我若是奸細,想必不用設圈套,咱們十三爺也是會全盤托出的。”
胤祥端起念絮的下巴,左右審視一番:“我瞧着也不是國色天香,竟是從哪裏來的這般自信,讓我好不費解。”
念絮瞧着這雙深海般的眼睛,倏地一下離開座位,有些惱自己哪壺不開提哪壺,看着風景故作鎮定,待心情平靜了之後回頭說道:“明明是開解你,怎麽倒笑話起我來了。”
念絮亂轉的眼珠,顯示着她的局促不安,胤祥也不好再在這件事上刁難:“唉!王大人若是離開了,再送來個不明事理的人,那我這以後的日子可就難得這般潇灑了。”
如今各自的立場越來越鮮明,公然讨論這些,确實也不妥,盡管胤祥不介意,可是四哥就不一樣了,到時免不了要來敲打一番,這時先糊弄過去再說:“如今六部的管理,哪一個省心,我說順其自然就好,王大人是老臣,說不定哪一次大赦,他就回來了,也能免了一番腥風血雨,如今若是能回鄉頤養天年,寫詩作畫,好不惬意,你應該替他高興才是。”
這丫頭看着迷迷糊糊,天生的樂天派,心裏倒是比我們通透,退一步何嘗不是海闊天空,胤祥心情頓時開闊起來,瞧了一下偏西的日頭:“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念絮輕輕作揖:“如此盛情,心生惶恐。”
看到念絮作怪地表情,用食指敲了下她的腦袋,便一起下樓,兩抹拉長的身影融入這喧嚣的街市中,漸漸模糊不清。
盛事(上)
綠煙散盡,清輝一瀉而下,給整個京城的夜色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