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這本也沒什麽,至少,與宋淩是沒什麽幹系的。
可卻也不知是哪裏出了岔子,一晃數年過去,忽然有一天,宋淩狂性大發,一改往日性子,暴戾狂躁,時不時便變回狐身,失去神智咬人。
長老們一面鎮住他,一面前往靈狐族請人來看,得到了一個令人尴尬的答複:宋淩他,似乎是提前進入了靈狐族的……求偶期。
求偶期既是來了,那便就得為少族長選定王妃。
靈狐族與人間傳言中濫情的狐妖截然相反,靈狐族的公狐一生只認一侶,若伴侶死去,公狐甚少會再娶,大多守着亡妻墳墓孤獨此生,還有些更是會殉情而死。
因此,為少族長選妃一事,乃是一錘定音的大事,靈狐族對此十分慎重。
他們慎重地與少族長長談數日,可算從少族長口中得出了一個名諱。
雖也不知少族長怎麽會提起這個無甚名聲的玉道長,但也無妨,少族長喜歡就好,他們便提着聘禮去向玉道長提親了。
開門的是燕康,他與靈狐族人打了個照面,彼此都吓了一跳,一個被醜到了,一個見到五顏六色的一堆人身狐面給吓到了。
好容易都鎮定下來,靈狐族人說出來意,燕康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靈狐族人:“……”
最終還是玉道長來開的門。
他也很是茫然,好容易聽明白了靈狐族人的話,道:“在下修無情道。”
靈狐族長老勸道:“雖都說無情道結偶有傷修為,可我們願拿出靈狐族仙草贈與玉道長,服之,且加以少族長施法,定然再無此顧慮,反而有益于道長修行。”
玉道長再度拒絕:“在下與宋淩師兄并不熟識。”
靈狐族長老道:“哪裏就不熟識了,少族長雖說是你師兄,卻比你入門晚,他剛進浮門時,與你同堂修習。當時少族長初來乍到,不和人群,多虧玉道長照拂。後來你們共歷靈境考驗,少族長遇難,玉道長以血肉救助于他,此恩此德,靈狐族皆記于心中。”
Advertisement
玉道長道:“沒有這回事,我不記得。”
靈狐族長老道:“這話是怎麽說的?唉,別的不說,玉道長若真無意,又怎可收下我靈狐族少族長的心頭毛發呢?在靈狐族,你既已收下了,便是應了定親。我們靈狐族可沒有退親先例,何況那還是少族長。”
玉道長面露疑惑:“什麽心頭毛發?我沒有收下過這樣東西。”
靈狐族長老見怎麽都說不動他,也不悅了,道:“少族長親口說他親手贈與你的,還能有假的不成?你也是修道之人,就算如今變心了,到底也是收了東西的,怎可反口不認?”
玉道長更是疑惑:“此物長什麽樣?”
靈狐族長老描述一番,玉道長細細回想,搖頭道:“我未曾見過此物。”
“少族長怎會拿這個說謊!”靈狐族長老橫眉怒道,“你若移情別戀,直說便是,何必如此推脫,絲毫不光明磊落!”
玉道長:“……”
他為難道,“可在下确實不曾見過此物,更不曾收過此物。在下與宋師兄多年不曾來往,更無親密私交,想來是有誤會。”
長老再一番死纏爛打,卻如何也得不到玉道長的點頭應允,少族長結偶一事便此陷入僵局。
長老們逐漸也将信将疑起來,回去小心翼翼地詢問宋淩。
宋淩聽聞此事,愣了一會兒,顧不上心頭羞澀,自個兒去登門拜訪,問詢此事。
長老們怕少族長吃了虧,大動幹戈地把浮門門主都請來作主了。
當着宋淩與門主的面,玉道長仍然一片坦然,堅稱自己從未收到過任何定情毛發。
一方堅稱送了,另一方堅稱沒收,衆人聽了,皆面面相觑。
終了,不得不暫且散去,各自勸說。
靈狐族長老們勸自個兒少族長另尋佳偶,且看這玉道長是生得鐘靈毓秀的,可多少是個男子,還是塊石頭,本也配不上靈狐族少族長夫人的身份。
可少族長卻鐵了心,死活不肯換人。
這倒也在長老們的意料之中,靈狐族生來就多是死心眼兒。
浮門門主則勸玉道長與宋淩結成道侶,且不看宋淩的身世顯赫,單單看他素來的品性,與他結緣絕不算虧。
可玉道長是塊沒有心的石頭,饒是門主怎麽勸說,他都不能理解為何要結道侶,逼得急了,他只好言明自個兒本能不喜與人親熱,光是想一想,便要皺眉。
可事兒不能這樣拖延下去,靈狐族一旦進入求偶期,若求不到,便會終日體內血氣倒湧翻騰,飽受烈火焚心之苦,使得人必然性情大變,浮躁暴戾起來。
長此以往,恐少族長身體受不了。
靈狐族人一合計,铤而走險,打算使些小計謀。
他們設計将玉道長引入險境,令他“意外”遇襲重創,本想困玉道長于危難中,再由少族長以能救玉道長的靈狐族仙草為聘,将人弄來,卻機關算盡,最終竟被燕康那醜八怪給破壞了大計。
燕康想來對玉道長寸步不離,忠心不二,如今玉道長遇難,眼看危在旦夕,燕康想也不想,将自己的心挖了出來,做藥引,救了玉道長。
誰也料不到的是,燕康此舉,竟陰差陽錯的破了玉道長的無情道。
玉道長本是無心的石頭所化,如今有了一顆鮮活的心,雖不至于就此對燕康情根深種,卻比起以前,多出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燕康本是人體,沒了心,軀體自然便死了。
可他跟随玉道長修煉這些年,如今竟仍能保存靈識,跟在玉道長身邊。
兩人經此磨難,彼此相依,心中自然對彼此又生出了許多難以明說的意味,暫且不提。
古有哪吒以蓮藕為軀,玉道長便苦心鑽研古籍,百年來第一次離開宕子山,他帶着燕康的靈識走遍山川大海,尋來靈藕仙草,欲以此幫燕康複生軀體。
可宋淩卻因此而醋意橫生,狂性大發,一氣之下,試圖徹底打散燕康的靈識。
玉道長不惜以全部修為替燕康擋住了這一擊,設計将燕康送入輪回道。自己卻因此魂魄破裂,眼看要煙消雲散,宋淩情急之下,動用禁術聚攏玉道長魂魄,也将他送入輪回托生。
紙包不住火,宋淩私用禁術一事驚動了多方仙座,他與玉道長及燕康的愛恨糾葛也終于衆人皆知。
宋淩因此遭到了雷劫,他卻并未因此反省,反倒越發乖僻暴戾,竟有成魔之兆。
浮門不得不囚禁他,設法淨化他心中執念,然而宋淩天分極高,竟自行鑽研禁術,幾次三番金蟬脫殼而去。
宋淩有多迷戀玉道長,便有多憎恨燕康,因此他急于扼殺轉世後的燕康,并試圖帶走轉世後的玉道長,可卻得知,燕康與玉道長心脈相連,若燕康死去,玉道長的命燈也将熄滅,宋淩只好放棄殺死燕康的想法,只設計他家破人亡,又讓人賣了他去做小宦官。
至于玉道長那兒,宋淩當時被浮門之人追捕得緊,好容易趕在玉道長轉世降生時前去看了看,眼看自己又要被抓回去,他情急中咬破指尖,暫且先在嬰孩後脖頸上畫下靈狐族族徽,以示此人乃他所有,尋常鬼祟邪物不敢輕易近身,且在這嬰孩長大之後,除宋淩之外,無法與男女任何人行周公之禮。
随後宋淩便再三被浮門抓回,再三舍身奪舍逃走,卻心知浮門派人守在玉道長轉世的洛金玉身邊守株待兔,便只好含恨去到別處,借曹國忠等人的權勢,躲在幕後操縱,在人間興風作浪,将滿腔怨念發洩到無辜百姓身上,以示報複。
……
想起這些往事,觀主長長地嘆了一聲氣,又勸了師父幾句,卻只換來那團黑霧的叫罵聲。他無可奈何,只好退到一邊,看了會兒浮門長老們布陣誦經,竭力淨化黑霧,最終從原路返回到浮雲觀中靜室,元陽回到肉身之中,緩緩地睜開眼睛,又無奈地嘆起氣來。
他原本是宋淩的關門弟子,自然是浮門內門中人,也曾前程無量,只是當初年少無知,顧念師徒情分,一時不忍,偷偷助師父元魂脫殼,鑄成大錯,被逐出內門,發放到浮雲觀中戴罪修行。
這麽多年來,他誠心悔過,鑽研道術,成為一觀之主。只是,究竟師徒一場,眼見師父道心隕落如此,他又哪能完全置身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