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既然下定了決心,那動作就要快。

林如海能在揚州巡鹽禦史這個職位上連任三年之久最後還平平安安地退下來,行事自然是不用贅述。

雖然是為了女兒才收的義女,可是官宦人家收義女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邢岫煙這邊要給林如海做一雙鞋,而林如海也要邀請親友做個見證。

林如海既然想跟賈家保持距離,直接就借口賈家有喪,沒有直接把帖子投到榮國府去,而是繞了個彎兒,給賈赦單獨下了帖子,又邀請了自己的幾個同僚、好友。

在親友的見證下,邢岫煙給林如海磕了頭,林如海接了邢岫煙的茶,收了邢岫煙做的鞋,賜下一塊玉佩,然後帶着邢岫煙去林家的祠堂上了三炷香。

這禮算是全了。

而在林家的祠堂裏面,邢岫煙按照禮數給林家列祖列宗磕了頭,然後把那串從一如禪師手裏得的佛珠轉送給了林如海。

無他,只希望禪師一生的苦修能保林如海長命百歲保林家子孫綿長。

其實除了那雙鞋,她原本不需要另外送林如海禮物,好比說這串佛珠。但是她總覺得那次禪師最後吟誦的佛偈別有深意,如今她們邢家依附着林家,只希望林如海能好好的,能長長久久地杵在朝堂之上,他們邢家也好背靠大樹好乘涼。

林如海聽說了這串佛珠的來歷之後嘆息一聲,摸了摸邢岫煙的頭。他不信這個,卻還是将這串佛珠珍之慎之地收好了。

林如海跟着男人們在前面吃吃喝喝,邢岫煙則被送到了後面,跟林黛玉大眼瞪小眼。從今天起,林家的仆婦要叫她二小姐,她則改口直接叫林黛玉姐姐,在林家的份例也一如林黛玉,就是将來出嫁了,林家還要給她預備一份嫁妝。

在人前,林黛玉的表現極好,一點都沒有失了她林家大小姐的禮數修養,可是在背地裏,她卻是悲喜交織。

因為她知道,林如海已經下定了續弦之心。

果然,沒多久林如海的婚事就定了下來——已故太常寺卿的次女程氏,年十八,其外祖是山陝富商方家,子孫繁茂,在山陝一帶很有影響力。

程大人的原配,也就是這位程小姐的生母方氏先後生了三子兩女,因為頻繁生子傷了身子而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五。一年後,程大人迎娶了一位官宦人家的女兒為繼室,又生了兩個兒子。

但凡女人生了兒子,這心自然就會偏,程大人本來就是靠着原配家裏資助,因此這家産多是原配的陪嫁。

Advertisement

為着銀錢和子孫前程,如今的程家也不怎麽消停。程小姐的三個同胞兄弟沒了兩個,而且都沒得看着尋常卻又有些不尋常——大哥少有才名,早早地考了秀才,卻在鄉試的考場上感染了風寒,一命嗚呼,雖然娶了妻,卻連個兒子都沒有,他的妻子更是三年夫孝守完就回了娘家,如今改嫁也有兩年,連兒子都有了;次兄一樣勤學,只是不知道什麽緣故,一朝跟人出去赴宴,竟然落了水,也沒了。

方家雖然是富商,卻不敢跟官鬥,能為外孫們做的有限,反而是已經嫁了的程家大小姐和程二小姐護眼珠子一般地護着僅有的弟弟。

讓林如海取中程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她頗有些潑辣的名聲——根據林如海所查得的消息,這程二小姐的名聲裏頭很有些不得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程氏的胞姐出嫁之後三年生了兩個兒子。

林如海不怕妻子不溫柔或者學識不夠,卻怕妻子立不起來任人拿捏,或者是早就長歪了。既然這程二小姐母親和姐姐都是好生養的,本人的人品也不差,又能護着家人,那林如海還有什麽不滿意呢?

雖然這位程二小姐被退過親,那也是因為她接連為父兄服喪偏偏男方家裏長輩病重趕着要看到新媳婦,跟她本人卻是不相幹。

當然,林如海會取中這位程小姐,也跟如今程家是平民又跟繼母不對付,多多少少也有些關系。

他不想新婚妻子的家庭太過複雜,尤其是眼下,朝廷劇變即将來臨,新婦的家庭太過複雜,只會給林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再者,禍不及出嫁女。程小姐的胞姐又不是嫁到官宦人家,姐妹倆又跟繼母不對付,将來那繼母家裏有什麽事兒,要開脫也容易。

林如海也不介意順便把程家三郎教導出來。

林如海取中這位程二小姐,而這位閨名喚作程婉瑩的程二小姐也在極力争取這門親事,甚至為了讓這門親事能成,她還動用了方家的助力通過方家的門路把自己的庚帖送到林家的媒婆面前。

林家來下聘的時候,程婉瑩着實松了一口氣。

她已經十八了,剛守完哥哥的孝。她知道,如果不努力争取,天知道她的繼母會把她許到什麽樣的人家!而她胡亂嫁了之後,就輪到她繼母拿捏她僅有的弟弟了。

為了弟弟,也為了自己,她必須嫁到高門。

別說是林如海這會兒已經五十,就是他八十了,她也會嫁!因為林如海是戶部侍郎,是高官!能讓她護住弟弟的高官!

不提接下來的日子為了這一娶一嫁林家和方家兩家是何等的忙亂,只說賈母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錘着床榻,把林如海一通罵——因為林如海續娶根本就沒有知會過賈家——又逼着賈琏去林家接林黛玉。

林如海會鳥她才怪!

如果不是為了跟賈家拉開關系,他才不會這麽匆匆忙忙地結婚。要知道,他十一月底下聘,次年元月裏就要正式迎娶,前後不過三個月,即便是續娶,放在這個年代,定親到迎娶這麽趕也很不體面的。

林如海根本就沒有讓賈琏見女兒,而是直接就說,林家新主母即将進門,林黛玉也做準備,就不去賈家了。

直接就把賈琏打發了。

邢岫煙也跟着林黛玉一起做針線:她是林家義女,林家即将擁有新主母,少不了表示表示。

可誰想,也就在這一年的臘月,年前皇帝忽然大封後宮,賈元春也得了個鳳藻宮尚書,外加賢德妃的名頭,賈家立刻抖了起來。只是賈家的人再蠢,也不敢到林如海這位正經的戶部侍郎面前大放厥詞,因此,兩家也只是冷着罷了。

林如海既然決定了要跟賈家保持距離,自然會視情況封閉消息,因此,等邢岫煙再度得到賈家的消息,已經是程氏過門、林如海的婚假結束重返戶部之後的事兒了。

卻原來去年臘月封筆之前,皇帝忽然大封後宮,然後太上皇一頓騷操作,就有了那通省親的旨意。

作為山陝富商,方家也想從這滿京的省親別墅工程之中分一杯羹,因此來讨程氏的主意。還有人建議程氏動用林家的帖子,程氏不敢做主,也不敢輕易地跟林如海張口,就把林黛玉和邢岫煙請過去探探口風。

因為程氏過門,邢岫煙年初的時候就被送到了林家,跟着林黛玉一起迎接這位她新出爐的義母,預計要呆到她自己的生日過後端午節臨近才會回家,因此聽見程氏遲疑着道:“你們可聽說了?諸位貴妃家裏如今都在修省親別墅呢!”

林黛玉還沒有反應過來,邢岫煙就已經道:

“省親別墅?太太好奇這個?”

“對,聽說這是去年最後一道旨意,說是憐惜諸位娘娘離家多年,因此讓諸位娘娘回家省親。”

邢岫煙噗哧一聲,笑道:“皇家終究不同,就是不說我們這樣的公卿之家,就是尋常百姓人家,但凡有些家底也不會讓別人輕易見到自家女眷的面的。可是這幾年,總是聽說這處鬧水災那處鬧旱災的,所以那道旨意必然是說,家中有重樓別院的,可以迎自家娘娘回家省親,卻不是強令。然後各家都開始修省親別墅了。請問太太,不知女兒說的可對?”

程氏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她道:“你繼續。”

“是,太太。若是別的,女兒或許不知道,若是這個,女兒卻是知道的呢。太太可要聽詳情?”

“當然。”

邢岫煙立刻暗示左右,程氏立馬讓丫頭婆子退到門外,邢岫煙方道:“此事兒雖然是前所未有之事,可細數根由,卻要從太上皇在位的時候說起。”

“太上皇?”

“正是!”邢岫煙道,“本朝律令沿襲前朝,官員的俸祿着實微薄,就是義父一年的俸祿也不過是二百餘兩銀子外加相應的祿米罷了。這麽一點銀錢夠什麽使的?因此,跟前朝一樣,滿朝文武貪酷成風,竟然無一清官。若是祖上家底薄一點的,尤其是京官,沒有額外收入的話就只能去國庫借銀。太上皇一時心軟,直接的後果就是百官借空了國庫。這便是當今萬歲需要面臨的現狀。太太想必也聽說過,錢是人的膽,話雖糙理卻不糙。沒有銀錢,萬歲做什麽都不成!因此,萬歲登基數年,要求文武百官歸還虧空,可結果……。”

這事兒程氏知道。因為程家若非她親娘的嫁妝豐厚,她家裏也是被清算的一員。她父親生前經常挂在嘴邊,因此她印象非常深刻。

程氏恍然大悟:“所以,萬歲讓諸位娘娘省親,其實是為了試探各家的底?”

邢岫煙答道:“不只如此。女兒估摸着,萬歲說不定已經預備好山石木料,預備着借機充盈一下自己的私囊。”

畢竟這個世道沒錢可不行。

程氏一想,果然有理,便急急忙忙地送信回去了,提醒方家不要從皇帝口中奪食引火燒身。這裏又悄悄地跟林如海提議,她名義上是官家小姐,可實際上她父親過世之後,她們程家就是平民百姓出身,很多東西,她都不懂。希望林如海能幫她請兩個教養嬷嬷。

林如海聽說,覺得這樣很不錯。

畢竟今年林黛玉和邢岫煙兩個都十歲了也是時候學學管家理事了,程氏要學,林黛玉、邢岫煙兩個又何嘗不需要學?正好,這樣可以堂堂正正地拒絕賈母接二連三地派人來接林黛玉。

程氏乘機提議,拿林家的後花園給兩個孩子練手學管家。

她是林家的主母,又是新嫁,管好自己的小院兒,先在林如海這裏刷刷好感度,也洗洗自己往日潑辣厲害的名聲,至于林家的管家大權,她不急。畢竟,林黛玉和邢岫煙兩個終究是女孩子,将來總是要出嫁的,不會礙着她。相反,林黛玉和邢岫煙兩個若是管家的本事學得好,對她的名聲也有益。

林如海自然是沒有不允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