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心中有了心事,林黛玉是一宿都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的時候頂着一雙熊貓眼,就是用熱雞蛋敷了眼還擦了脂粉,還是讓程氏和邢妻注意到了。
邢妻就道:“一定是我們家丫頭晚上太鬧騰,害大姑娘晚上沒有睡好。”
林黛玉連忙道:“并不幹妹妹的事兒,原是我錯過了困頭。”
程氏笑道:“也是。我們這一路上舟車勞頓的,累極了,反而不容易睡着。既然如此,等用了飯,你們就早些回去。就是躺一躺也是好的。”
林黛玉和邢岫煙兩個連忙應了,陪着程氏和邢妻用了飯,又說了一會子話,方才退了下去。
可是才走過穿堂,就看見一個三等的粗使婆子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而來,沒到邢岫煙跟前就已經先噗通一聲,跪下了:
“求,求姑娘救救我的外孫女兒!”
林黛玉大吃一驚,邢岫煙沉聲道:“我記得你女兒嫁到了後山,夫家好像姓餘?還是讀書人家?”
那婆子連忙道:“是,姑娘。我閨女命苦,嫁過去一連生了四個,都是丫頭。這一胎好容易又懷上了,不想又是一個丫頭!她婆婆就要把孩子撩馬桶裏!求姑娘行行好,救救這可憐的孩子。”
說着,連連磕頭。
她青年守寡,生了兩子一女偏偏兩個兒子都夭折了,只留下這麽一個女兒。好容易嫁到十裏八鄉數一數二的體面人家,卻又是這麽個結果!
成婆子知道,自家女兒一連生了四個全是女兒,早就讓婆家很不滿了,這一胎偏偏又是一個女兒!她婆婆甚至連月子都不讓她做了!若是她不想想辦法,怕是她女兒要教餘家給賣了!
典妾之事古來有之。
可是她就剩下這麽一個女兒了,就是曾經恨過怨過,可終究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啊~!
邢岫煙便道:“你可知要進我們家的門意味着什麽嗎?”
這成婆子啞巴了。
Advertisement
看她可憐的樣子,邢岫煙也嘆了一口氣,對篆兒道:“你跟這成婆子走一趟吧。記得帶兩個小丫頭并幾個粗使婆子去。就跟那餘家直說,看在成婆子的面上,不忍這麽一點點大的孩子無辜地丢了性命。只是家有家規,要進我們家的門,要麽她們直接把孩子賣給我們,要麽把孩子過繼給成婆子。只是成婆子已經是我們簽了死契的奴婢,孩子若是過繼給了成婆子便是成婆子的孫女,也是要入奴籍的。若是這餘家舍得孩子,就讓他們請裏正、牙婆作證簽字畫押立下字據。”
篆兒聽說,立刻應了。等林黛玉和邢岫煙兩個進了院子,她立刻指了四五個婆子并兩個粗使的小丫頭又套了車,跟着這成婆子往後山去了。
這裏邢岫煙和林黛玉兩個才在屋裏坐下,崔嬷嬷就語帶不贊同地道:“姑娘,成婆子的事兒,您莽撞了。”
雖然沒有壞規矩,其實跟壞規矩也沒什麽兩樣。
“罷了,好歹也是一條人命,就當是積善行德了。而且,”邢岫煙嘆息一聲,道:“我原本就沒想讓這孩子進內宅。”
不讓進內宅?
崔嬷嬷連忙道:“姑娘的意思是……”
“我們家其他的幾座莊子不都是如此嗎?兔舍、雞圈鴨圈豬圈,都需要人手。這孩子就是小,也不過是這幾年的功夫,等她略略大一點就能幹活,又有什麽不好的。”
崔嬷嬷見邢岫煙早有主意,便不再反對。
想到自家田莊慣例的模式,林黛玉問道:“妹妹,這片莊子,你可打算建蒙學堂?”
“自然是要建的。”
田七便道:“姑娘,您也太好心了!要婢子說,李家村那邊的莊子上就沒有這麽多的事兒!這邊可要富庶多了,還有餘家這樣的讀書人家,結果反而有這許多事兒!”
邢岫煙道:“李家村那邊,是因為每天都在饑餓中掙紮,因此百姓更實在一些。而餘家坳這邊,是因為有些人對經史子集半懂不懂,加上他們能從陳規陋習之中獲得好處,這才借着讀書人的身份扭曲聖人之言刻意推行那些陳規陋罷了。也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要建蒙學堂。餘秀才父子仰仗的,也不過是他們秀才的身份,你們說,若是你們一個個都讀書識字的,若是我們家的蒙學堂年年都出秀才,這餘秀才父子還傲得起來嗎?”
金兒笑道:“林大人是前科探花,我們大人也是有功名的。我們兩家在這邊置辦了莊子,他們已經傲不起來了。”
說得衆人都笑了起來。
到了黃昏時分,篆兒就帶着人回來了。衆丫頭都以為只有一個小嬰兒,不想除了那個小嬰兒,成婆子竟然還帶了三個女娃回來,分別是兩歲、四歲和五歲,瘦骨嶙峋的,就看得見三個腦袋,至于身上的衣裳就更加不要說了,破破爛爛的。
林黛玉和邢岫煙隔着簾子見了,都是暗暗嘆息。
左右不過吩咐了兩句,讓成婆子莫要耽擱了灑掃上的活計,到底還是給她換了屋子,方便她照顧孩子。
因為這件事情,林黛玉對蒙學堂的事兒格外上心,也使得這座蒙學堂的進度迅速。當年十月初,兩處學堂都已經得了。林黛玉更是寫信拜托父親林如海從江南請幾個德行出衆的林家子弟過來做先生。
餘家父子原本以為他們是當地僅有的兩個秀才,莊子上要開學堂,這蒙師非他們莫屬,卻沒有想到林黛玉和邢岫煙兩人根本就沒理會他,頓時氣得前仰後合,可是走出門去,還要裝着笑臉跟左鄰右舍說,林家顧慮着自家人,也是人之常情。
到了十月裏,學堂落成,就連桌椅都晾了三個多月了,林如海請了假陪着族弟并族侄兒和族侄孫來到莊子上。
林如海的這位族弟單名一個湛字,字自清,今年五十一歲。二十餘年前就考中了舉人,只是因為朝中風向不對,因此絕了仕途之心,做了閑雲野鶴。
另外兩位卻是林湛的兒孫,林湛的兒子林念林退思和孫子林煜林爾明,一個舉人,一個秀才。
那一日,莊子上開了酒席為林湛一家子接風,因為是自家人,所以林黛玉和邢岫煙也得以列席。
到了酒至半酣處,林湛借着酒性,就問邢岫煙了:
“聽說要建義學是邢郡君的主意。那麽老夫在此,就問賢侄女一句,你想把百姓指向何方?”
屏風後面的程氏和邢妻都是一愣。
邢岫煙道:“叔父何出此言?”
“因為知道越多,方知世人愚昧,也越發痛苦。”
邢岫煙道:“知愚昧,方能改之。若不知,則無從下手。”
林湛大笑起來:“好!好!好!”
真正的讀書人,講究的是:窮着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不是對男子的要求,也是對女子的要求。
不止林如海是如此認為,林湛也是如此。
邢妻忍不住拍了女兒一下:“你呀!又來!”
林湛道:“邢夫人,令愛有大志向,這是好事。”
“話雖如此,可是林家大伯,女兒家當守本分。”
林湛道:“請問夫人,何為女子本分?”
“自然是相夫教子,做個賢妻。”
“那麽治理家業,如何不是女子本分?愛老慈幼、待下以寬,如何不是女子本分?女子的價值,從來就不只局限于生兒育女。”
聽得林黛玉渾身一震。
她立刻意識到自己走入魔障,讓林如海擔心了。
林湛又問邢岫煙:“賢侄女,老夫再問一句,你可想過,要如何教化百姓?”
“先賢有雲,倉廪實而知禮儀。”
林湛大笑:“妙!妙!妙!如海兄!當浮一大白呀~!”
作者有話要說: 林湛,字自清。
林念,字退思。
林煜,字爾明。
三個杜撰的人物,光取名就要了老命了。
特別說明。